推敲心得体会实用 读了推敲之后的感受(五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推敲心得体会实用一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 推 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 推 字与 敲 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 敲 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1.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遂于驴上吟哦(歌唱) 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
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 d.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② 炼之未定
③观者讶之 ④岛具对所得诗句
3.下面句中加点 之 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退之立马良久之 b.何陋之有
c.久之,目似瞑 d.怅恨久之
4.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
5. 韩愈认为 作敲字佳 ,请你说说理由。
6. 下面是唐代贾岛五言律诗《题李凝幽居》,请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句子。
闲居少邻并,草径人荒园。 _______, _________。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a
2. .①想到 ②锤炼,此指反复思考 ③惊讶④祥细
3.b
4.赞扬了贾岛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
5. 敲 能出声与 月下 宿鸟的宁静氛围形成对比
6.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二: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韩立马良久 ( ▲ ) ②岛初赴举京师( ▲ )
③遂于驴上吟哦( ▲ ) ④遂并辔而归 ( ▲ )
2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5分)
始欲着 推 字,又欲着 敲 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23.这则故事给我们平时的写作带来了怎样的启示?(3分)
21.(2分)①很 ②参加科举考试 ③在 ④连词,表修饰(每个0.5分)
22.(5分)开始想要用 推 字,后来又想要用 敲 字,用心锤炼这两个字,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划 推 、 敲 的姿势。( 炼 遂 吟哦 引 各1分,大意1分)
23.(3分)示例:①对待写作必须具有严谨的精神 ②文章不厌百回改 ③需要向他人学习借鉴(每点1分,意对即可)
贾岛初次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一天骑在驴背上吟得诗句道: 深夜万簌寂静,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枝上,僧人晚归在月光下敲响寺院的门。 开始想要用 推 字,后来又想要用 敲 字,用心琢磨词句,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更精美 传神,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划 推 、 敲 的姿势。这时,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韩愈正路过此地,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仪卫队的第三部分。随从人员将贾岛推拥着带到京兆尹韩愈面前,贾岛一一解释说出自己吟得的诗句。韩愈停马伫立很久,对贾岛说道: 还是用 敲 字更好啊。 于是与贾岛并排骑马而行回到官府。很长时间二人不舍离开,讨论诗歌写作,虽为大官,韩愈却与贾岛这个平民诗人结为好友。
最新推敲心得体会实用二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推”学生做做推的动作;板书“敲”做做敲的动作。这两个字都是表示动作的字。
2、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词以后表示什么意思呢?
3、今天我们学习(板书11)11推敲。
4、指名。
5、朗读课题。齐读课题。初读课文。
6、自读课文一遍。
7、各小组各请一名同。
8、学读一遍课文。
9、其他同。
10、学注意听他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11、有的话等他读完后让他纠正。
12、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讲读课文第一段。
13、读第一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14、齐读第一段。
二、讲读第二段。
1、讲读第二自然段。
a、读第二自然段。
b、说说知道了什么。体会“摸”的意思。
c、看p57图理解“皎洁”。
d、指名。
e、指导朗读。
f、小结板书:深夜访友。
留诗相赠。
2、讲读第三自然段。
a、理解“吟哦”、“妥帖”。
b、自读第三自然段。
c、结合看p55图。
d、自己做做贾岛的样子。
e、指名。
f、指导朗读。
g、小结板书:反复吟哦。
推敲进城。
3、讲读第四~六自然段。
a、指读第四自然段。
b、说说课文中为什么用了竟然?
c、思考贾岛为什么不像其他的人一样避让?练习用“因为……所以
推敲心得体会实用 读了推敲之后的感受(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