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责任大讲堂的心得体会范本 爱与责任师德师风心得体会(4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爱与责任大讲堂的心得体会范本一
大家下午好。(自我介绍)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爱与责任。
爱,一个永恒的话题。没爱的生活是空虚的,没爱的人生是虚无的,没爱的灵魂是飘渺的。
责任,一个沉重的话题。没有责任的生活是茫然的,没有责任的人生是颓废的,没有责任的灵魂是空洞的。
说实话,我无法给爱和责任一个确切的解释。但我觉得爱与责任是一体的。世上没有无爱的责任,亦没有无责任的爱。
都说80后是没有责任的一代,都说80后是没有爱心的一代,都说80后是没心没肺的一代,都说80年后是没有希望的一代,都说80后是败国败家的一代。作为80后的一员我感到非常的愤怒,是,80后是懒散,80后是松懈,但80后决不是没有责任与爱心的一代,也不是没有希望的一代,更不是败国败家的一代。不相信吗?
还记得5.12汶川大地震吧!还记得那排成长城一样的献血队伍吗?还记那排队等待支援四川的长龙吗?还记得那捐款箱前一张张焦虑的面孔吗?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主力军是80 后。
如果说80后是没爱的一代,那么献血、捐款算不算有爱心?如果说80后是没有责任的一代,那么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及时挑起大梁算不算有责任?如果说80后是没心没肺的一代,那么在看到灾难里的人民,失声痛哭又算什么?如果说80后是没希望的一代,那么给予失去亲人的人们希望的又是谁?如果说80后是败国败家的一代,那么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80后算什么,那些默默付出的人又算什么?
如果没有爱,如果没有责任,那么我无法想象遭受地震灾害的人民会怎样,我不敢想象现在的四川会是样子,我更不敢预测未来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是你的话,你敢想吗?如果只有爱,没有责任,我想他们不会去支援四川,因为他们只会同情;如果只有责任,没有爱,我想他们不会排队献血、捐钱,因为那不是他们的责任。你说呢?
作为一名老师,我更能感到爱与责任的重要。师爱是一种纯洁的爱,是一种不只讲付出不图回报的爱。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爱的基础则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去感受学生的心灵。所以我在想一个老师要没了爱与责任将是多么可怕的事啊!崇高的师德更包含着责任。做为一个老师,就要用自己的光照亮别人,就要用自己的火燃烧别人。所以,良好的责任感是必须的。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让我们“心藏关爱,肩挑重任”的走在教育的阳光大道上,真正为学生服务,做学生满意的老师,让爱与责任同行。
关于爱与责任大讲堂的心得体会范本二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爱与责任诠释教育》。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是背影。我只有挖掘自己灵魂深处的真诚,把握瞬间的辉煌,拥抱一片火热的激情……”这是青年诗人汪国真的一首诗,朴实的语言诠释了我们教师最真诚的情怀,我们用爱与责任支撑着这无比睿智的人生。
有这样两则故事,我常常被故事的主人公所打动。
1998年那场巨大的洪灾中,一艘救生艇载着一群被解救的人飞速向岸边驶去,他们早已疲惫不堪。这时,燥热的空气中再一次传来了呼救声,救生艇慢了下来,人们发现那是一个孩子在被淹没的大树上奋力嘶喊,但艇上的人都知道,艇已经人满为患。就在人们争论着该不该搭载这个孩子时,一位年轻的妇女大叫了起来:“划过去,他是我的学生。”声音响亮而不容抗拒,艇上的人都被怔住了,战士把艇划了过去,那位老师爬上了树,把孩子换到了艇上,她却坚持不肯离去。回到岸上,战士接受了新的任务,没有人知道那位老师最后的结局。
20xx年5月13日,当地震灾难突然来袭时,谭千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住了他的四个学生,在那千钧一发之际,人生阅历丰富的他本来有机会能够从容自保,但是他首先想到了学生。在那一瞬间,他眼前可能浮现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可能有些许的迟疑和犹豫,但对自己学生的爱与责任促使他毅然张开双臂,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死亡留给了自己。
这两位老师是平凡的,但又是伟大的。他们用行动乃至生命向我们阐释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师德!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爱满天下”的教育理论,
爱与责任大讲堂的心得体会范本 爱与责任师德师风心得体会(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