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老师心得体会范文 党史 心得体会 教师(七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党史老师心得体会范文一
党史学习调研报告一:学习党史要在实干上下功夫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史学习教育,最终目的是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扎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力行,突出办实事、开新局,就必须要在实干上下功夫,要结合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把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结合起来,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正在做的事贯通起来,把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淬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增进民生福祉上,体现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上。
一、实干,首先是要更加坚定做到“两个维护”。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做到“两个维护”,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行动上。我们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砥砺政治品格,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把对党忠诚注入思想、融入灵魂、见诸行动。既要把准政治方向,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也要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讲政治的要求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作为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守纪律、懂规矩,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目标。要树立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服务群众中坚定理想信念,以正确的理想信念支撑和引导党员干部的行为。
学习党史就要从党的光荣传统中,弄通何为理想信念之基,探求坚定信念的正确答案。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而其中第一位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共产党人实现理想信念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指明了实现理想信念所依靠的力量和现实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指明了方向、路径。当下在党史学习教育火热开展之时,既要加强对党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的学习,同时也要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相结合,不断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的把握,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动力与成效。
二、实干,重点是要坚持为民办实事。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这次党史学习教育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要内容,就是要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我们要在把握历史大势中更加自觉主动担当作为,在感悟初心宗旨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加自觉为民办实事,以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史学习调研报告二:学党史贵在力行
习近平总书记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根本遵循: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因此,党员干部学党史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切实在力行上下真功下深功,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力证明理、增信、崇德,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党史学习教育任务。
要增强起而行之的自觉。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学习党史,首先要静下心来,认真钻研、长点知识、明些道理,用历史营养剂滋润心田。但仅此还不够,在“知之”的基础上,还须做到知行统一,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方能体现有真学、证实有真知、表明有真得。这就要增强起而行之的自觉,坚持用明理指导力行,用力行升华明理。只满足于知之,而不起而行之;搞坐而论道,“口头革命”,那是难以证明在真学、有真得的。一个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重要得多;一个力行姿态,比一篇体会宝贵得多;这是我们必须始终牢记的劝学铭。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一贯重视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涵养优良作风。土地革命时期,旗帜鲜明提出“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抗日战争时期,开展延安整风运动,确立调查研究制度;新中国成立之初,号召清扫官僚主义作风,要求干部“轮流到下面去检查”;改革开放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注重“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坚持不懈整治“四风”,始终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实践表明,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不断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才能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助力党和人民事业实现新突破。
有关党史老师心得体会范文二
目录:
1.党史发展脉络及学习意义
2.九十八年艰辛与辉煌
3.光明的使者 幸福的源泉
4.锻造维护核心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
第一部分:党史发展脉络及学习意义
历史量最好的教科书,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学习党史的重要意义
意义一: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意义二: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
意义三:是继承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35年——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
1992年——邓小平理论成形
1978.12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必由之路
第二部分:九十八年艰辛与辉煌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在中国社会中掀起了思想的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
北京“五四”运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1.7.23-7.31;地点:上海、嘉兴南湖;
标志着中国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自此我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深远意义: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新的领导力量和领导核心,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革命纲领,有了发动群众的好方法,有了新的道路和前途。
3.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时间:1922.7.16-7.23;地点:上海南成路辅德里625号
4.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3.6.12~6.20;地点:广州
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中国国民革命运动不断兴起和走向高潮。
5.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5年1月11日—22日;地点:上海
6.中国共产党 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7.4.27-5.9;地点:武汉
7.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8年6.18-7.11;地点:莫斯科
8.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45.4.23-6.11;地点:延安
意义:为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做了充分的准备。
9.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56年9月15日-27日;地点:北京
意义: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0.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69年4月1日-24日;地点:北京
1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77年8月12日-18日;地点:北京
意义: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
12.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82年9月1日-11日;地点:北京
1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地点:北京
14.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史老师心得体会范文 党史 心得体会 教师(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