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一线老师心得体会及感悟 教师一线教学经验什么意思(6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如何成一线老师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通过本次实训,了解品种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理解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掌握品种法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及其具体运用。通过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原理与实务相结合,培养我们对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要求
根据模拟单位的实验资料,以品种法的成本计算方法独立完成其11月份所发生的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分配,全面熟悉品种法在成本计算中的业务流程,掌握成本核算的操作技能。
注意:本次实验为了保证答案的唯一性,分配率能够除尽的可保留五位小数,其余按四舍五入原则保留两位小数,由此产生的尾差一律计入表格中最后一个承担者。
三、主要仪器设备、试剂或材料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表、分配表、明细表、计算单、草稿纸、计算器、签字笔、铅笔、计算机、excel软件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按照产品品种划分成本项目设置成本计算单及成本明细账。
(2)进行生产费用的审核、归集和分配,归集审核无误的生产费用,编制各种分配表,对于各种产品耗用的直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单的对应成本项目,对于生产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间接费用和其他间接费用,归集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单的对应成本项目。
(3)按照一定的方法计算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成本。
五、实验数据记录、处理及结果分析
首次参与成本会计实训的手工实操,在实操上难免出现了理论上的一些出入,因此通过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的整个业务流程的模拟实训,逐步意识到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于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也逐步掌握了实验操作的计算流程,更加深入理解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收获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
(一)开设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按产品品种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并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同时还应开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和“制造费用明细账”,账内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二)分配各项要素费用
1、根据货币资金支出情况资料,编制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汇总表;
2、根据领料凭证、领料凭证汇总总及其他相关资料,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分配材料费用,并登记有关明细账。其中:材料费用分配表:基本成产成本分配率=24000/38400=0.625
3、根据工资结算单及各项计提比例,编制人工费用分配表,分配人工费用,并登记有关明细账。其中:人工费用分配表:基本成产成本的计件工资的分配率=计件工资总计/投产产量总计=40078/1225=32.72
4、根据各部门用电资料,采用实际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 分配外购动力费用,并登记有关明细账。其中: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基本成产成本的数量度数(分配率)=基本成产成本的金额总数/成产总工时=24500/17500=1.4
5、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资料,采用个别计提法,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计算表和分配表, 分配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并登记有关明细账。其中: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计算表:
基本成产车间房屋及建筑物月折旧额=(900-900*5%)/(12*20)=35625元
供水车间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1500000-1500000*5%)/20xx000*14000=9975元
运输车间运输设备的月折旧额=(1800000-1800000*4%)/200*10000=8640元
管理部门机器设备的月折旧额(折旧率2/10*100%=20%)
第一年:900000*20%=180000元
第二年:(900000-180000)*20%=144000元
第三年:(190000-180000-144000)*20%=115200元
折旧额=115200/12=9600元
(三)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根据各项费用分配表,登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然后根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及其相关资料,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其中: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一次交互分配法)待分配费用的对外分配:
供水车间=114000 10192.5-8140=116052.5元
运输车间=101925 8140-10192.5=99872.5元
(四)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根据各项费用分配表,登记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然后根据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及其相关资料,采用实际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编制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分配表,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五)计算各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登记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归集的生产费用,月末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编制各种产品成本计算单,计算出各种产品的完工成本。
(六)结转产成品成本
根据“产品成本计算单”计算的各种产品完工产品成本,编制产成品成本汇总表,计算完工产品的总成本,据以结转产成品生产成本。
产品成本计算单:x产品的原材料分配率=58175/[(350 150)*30]=3.88
燃料及动力分配率=12700/(500*30)=0.85
人工费用分配率=28040/[(350 150*60%)*20]=3.19
制造费用分配率=179590/[(350 150*60%)*20]=70.41
六、心得体会
很幸运,我们的模拟实训老师实际工作经验丰富,没有照本宣科,反而对于各种操作有自己的见解,更注重实用性,在教会了我们如何应对成本核算问题的同时,也提醒我们应该避免的一些错误。通过这段时间的模拟实习,我深深体会到成本会计其实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不仅理论知识要扎实,更多的是要懂得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懂得运用理论,融通理论,毕竟实践中没有完全的对与错。
总而言之,我觉得作为一名成本会计人员,需要在工作中虚心求教,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想要学好成本会计,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做每一笔业务、分录时,要准确核算每一项数据,正确使用公式。除此之外,作为一名会计,有一个好的心态,这样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训,让我更加懂得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也让我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以后会在实际学习、工作中,不断地完善自己,修正自己。
对于如何成一线老师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我于x年x月xx日开始到公司上班,从来公司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把自己融入到我们的这个团队中,不知不觉已经三个多月了,现将这三个月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非常注意的向周围的老同事学习,在工作中处处留意,多看,多思考,多学习,以较快的速度熟悉着公司的情况,较好的融入到了我们的这个团队中。
二、帮助采购核对前期的应付账款余额,并对账袋进行了分类整理,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便利;
并协助采购带新员工,虽然我自己还是一个来公司不久的尚在试用期的新员工,但在4月份,还是积极主动的协助采购带新人,将自己知道的和在工作中应该着重注意的问题都教给,教会她如何记账袋,如何查错,如何发传真等。
三、根据核对后的应付账款余额重新建产新账,并及时的填制应付凭证、登记应付账款明细账,除外协厂供应商的期初余额尚需核对外,大部分的应付账数据已经准确。(成本会计工作总结特别要注意写出具体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四、建立库存明细账。在三四月份,因为原来的成本会计突然离职,在没有任何交接的情况下,变压力为动力,要求自己尽快的熟悉公司情况,不断的对工作进行改进,以期更适合公司的现状。将库存明细账分为青岛库、公司流动库、公司原材料库、沈阳库、济南库、北京库、上海库和生产车间库,并对成品库进行了汇总,形成公司总的库存明细账。在建账的同时,将当期该处理的单据进行相应的处理,但因期初数据不准确,影响了报表的可信度,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做的更好。
五、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发现有的单据在处理上存在问题,便首先同同事进行沟通,与同事分享自己的解决思路,能解决的就解决掉,不能解决的就提交上级经理,同时提出自己的意见提供参考。
六、接手公司及分公司的手工库存明细账(外部)。
七、接手运费的登记工作。由于开始时未交待明白,,所以前段时间一直延用前期的做法,对运费进行流水登记。运费管理修正后,根据应付报表及运费管理的要求,重新设计了一套运费统计的表格,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八、热心回答同事询问的问题。由于自己以前接触计算机应用多一点儿,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工作中,经常会有同事询问,我总是会把自己知道的分享给大家。我认为大家的能力都提高了,我们的公司才会整体的提高。(成本会计工作总结还要写一点经验)
关于我们目前的状况,我提一点看法,就是关于月末结账的问题,应收、应付、采购、制单、库务等相关人员口径要一致,统一时间结账,便于账账之间进行核对。要强化月末盘点的概念,盘点就是要进行账实核对,目的是要达到账实相符。账面数和实数之间差了未达单据,所以盘点时一定要处理好未达单据,不仅是送货单,入库单、库与库之间的送货单等与库存相关的单据都存在着未达情况,都要列全,而且要注明单据的性质(是送货单还是入库单还是库与库之间的送货单,只列单据号不易区分),单据的情况(做废或改单)现在这些方面做的还不够,未达单据提供不是很全,有些入库单未提供,未达单据如果不准确,库存核对就无法有效的进行,更谈不上账实相符了。还有盘点日的单据一定要和库务确定好是盘点前还是盘点后,不能再出现同一天的单据,有的是盘点前,有的是盘后的情况,这样我们在处理单据是会出现混乱。
总之,经过三个月的试用期,我认为我能够积极、主动、熟练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能够发现问题,并积极全面的配合公司的要求来展开工作,与同事能够很好的配合和协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一如继往,对人:与人为善,对工作:力求完美,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以期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于如何成一线老师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如何成一线老师心得体会及感悟 教师一线教学经验什么意思(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