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护树感动视频心得体会精选 爱树护树的心得(2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书记护树感动视频心得体会精选一
按照相关要求,今天我为大家讲一节廉政党课。我所讲的主题是“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从政”。主要讲四风方面的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要充分意识到中央反腐力度持续增强、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党的纪律严于国法的决心不会变。
(一)我党反腐的相关历史背景
1.当今社会,腐败常常成为一些国家政权更替、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因其危害之巨而被成为“政治之癌”。凡致力于政局稳定、民族强盛、社会发展的国家和政府,均把消除这一“度瘤”、将其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视为追求的目标。
2.1998年政治风波后,党的威信、党的形象,乃至党的执政都受到比较严峻的挑战时,邓小平就曾反复向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要扎扎实实做几件事情,体现出我们是真正反腐败,不是假的”,“要做几件让群众满意的事情,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紧惩治腐败。”
3.1990年3月,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制定一部《党内监督条例》。
4.2004年2月17日和18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继颁布实施。《监督条例》明确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以2004年为标志,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在战略上出现了“三个转向”,即:由被动防御为主转向主动进攻为主;由全力反腐为主转向制度反腐为主;由事后监督为主转向事前监督为主。
5.2007年5月,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正式印发,加大了对涉及权钱交易的违纪违法行为惩处力度。
6.2010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正式发布实施。《廉政准则》在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等8个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52个“不准”,规范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行为,并充实完善了响应的实施与监督制度,是一部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的基础性法规。
7.2015年10月,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修订后的《条例》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把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中的纪律和要求,整合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去除与国家法律重复的内容,实现纪法分开;把政治纪律细化、具体化,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转化为纪律规范,体现作风建设最新成果,使党的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和全体党员的行为底线。
8.2015年《条例》印发后,党中央先后制定、修订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重要党内法规,党的十九大将党的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在修改党章时充实完善了纪律建设相关内容。
9.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下简称监察法)。监察法除了对监察工作总则、职责、范围和管辖、权限、程序、法律责任等规定外,还明确了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中的督导地位,特别是对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作了新的规定和调整。
10.2018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施行。党的十八大以来,要根据新形势把党的纪律建设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成果,新修订的《条例》就是以党规党纪形式固化下来。
(二)腐败现象剖析
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但也要看到,腐败因子还在滋生并未绝迹,甚至有个别领导干部“甘于被围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思想意识这个内在因素出了问题。
如果领导干部的初心和公仆意识趋于淡薄,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倾向逐渐占领了他们的思想高地,意志不断受到蚕食、心理防线不断放松直至完全失守,就会形成以下7种极易导致腐败的错误心理,值得警惕!
1.享乐心理:在当下商业环境活跃开放的时代,“收入—消费”成为被商业环境塑造出来的个体生活方式。有充分的能力投身于消费活动,被标榜为“自我成就”“自我实现”乃至“个人地位与身份”的象征。
某些领导干部为了填补一己私欲,用公款开豪车、住别墅,生活奢靡。近年来在对贪腐案件的查处中,一些落马官员腐败行为的次数极少是只有一次的,往往是屡犯多次,这表明贪图享乐的欲望像是无底洞,欲壑难填的心理倾向会诱发一次比一次更为严重的腐败行为。
2.异化心理:经济学上用“寻租”来解释对稀缺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导致非生产性利益的产生。领导干部手中握有的公权力也是“稀缺资源”,它会吸引各方资本热切追逐,以谋求公权力为自身资本的增殖提供便利。在这一过程中,有些领导干部却产生了自我膨胀心理,这种心理与权力的异化有关。
一些领导干部身居高位、掌握权力的时间久了,就把资本对公权力的追逐当成了对个人的追捧,违背了公权力的本质,使权力发生异化。在这种异化心理的作用下,他们把“权由民所赋”抛在脑后,罔顾公仆意识,不以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心态对待和使用权力,这实际上是一种对待权力的错位心理。
3.失衡心理:有些领导干部在位时本来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但当与他人的对比中可能会产生失衡心理,认为自己身居高位,得到的物质财富却比身处机关之外的人少,由此滋生出一种被“剥夺”的感受,这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相对剥夺感”。出现相对剥夺感的官员没有把为人民谋福利、为社会作贡献看作人民公仆的荣誉和职责,反而因此产生埋怨、不满的心理。
4.投机心理:在反腐高压态势下,一些官员明知贪腐的严重后果却仍然顶风作案,很大程度都归因于其潜意识中的投机侥幸心理。投机侥幸心理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对腐败成本的算计。腐败的成本涉及到两方面因素,一是腐败的检举揭发风险,二是腐败的道德损失风险。当腐败分子自认为能将这两方面成本降到最低时,腐败就极有可能发生。某些领导干部的投机侥幸心理占了上风,认为腐败的检举难度大,揭发力度小,就一再纵容自己的腐败行为。
5.服从心理:在体系严密的科层制中,拥有权威的上级往往可以对下级官员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上级的作风和作为对下级官员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某些地方出现的情节恶劣的“塌方式腐败”就是服从心理的良好诠释。甚至,在一些政治生态相对较差的地方或单位,下级官员易于产生一种群体趋同心态,他们将腐败行为的产生视为行政系统的常态,或是融入群体的必要手段,从而忘却了法律的威严和党纪党规的严肃,形成一种“上行下效”的趋同腐败态势。
6.责任扩散心理:“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某些大规模群体事件时,其他人的在场会分担每个个体的责任,使个体产生“罪不在己”的责任不明确心理。简而言之就是“法不责众”。
某些领导干部在周围有腐败行为发生时,更易发生腐败,他们认为不只是自己一人腐败,当东窗事发之时,法律无法将每一个干部都量刑定罪,这些领导干部就通过这种心理暗示来为自己的腐败行为开脱。
7.放松心理:出现这种心理的根源在于对党纪法规缺乏明确的认知,不清楚自己的行为边界。有些领导干部在一开始还能做到规规矩矩、谨言慎行,但遇到偶然机会收受小恩小惠却未被揭发时,便认为这些小节不属于贪污腐败的范围,或者认为这些“零碎钱”是自己应得的辛苦费,从而放松警惕。时间越长,“零碎钱”越敛越多,这些领导干部的心理接受能力就越大,心理防线反之越来越往后溃退,久之便不知不觉深陷于腐败的泥淖之中。
总之,“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干部群体廉洁从政要恪守“一念之诚”,即保持当初入党的初心,不以追求个人名利作为从政的内在驱动力。同时要保持“一念之纯”,即在成长为党政干部后,时刻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认真负责态度与纯正感情。惟其如此,才能从心理上筑起反腐的第一道高墙,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滋生。
对我们每个人自身来说,管好自己、身正影直,不贪不腐,是一件切实可行,且受益终身的事。下面,我给各位同志算算,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到底是受益还是吃亏这笔“账”。
算好政治账,不要自毁前程。一个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各项工作业绩和荣誉的取得,虽离不开个人的不懈努力,但都是组织精心培养的结果。如果把握不住自己,误入歧途,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葬送自己的政治生涯,多年辛勤努力瞬间灰飞烟灭、化为泡影,也给党和政府的威信带来严重损害。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倍加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注重加强政治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政治定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守“四个自信”,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自身的清正廉洁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在政治舞台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算好经济账,不要贪敛“不义”。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客观地讲,国家给予党员干部的工资、福利等各项待遇足以实现衣食无忧。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手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和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在种种“围猎”中被“拿下”,待东窗事发,束手就擒,后锒铛入狱,不仅合法收入、正常待遇会随之而去,非法所得也要全部“吐出来”,最后落个人财两空。因此,党员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常思贪欲之害,自觉约束自己,时刻警省自己,慎初、慎微,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一尘不染,永葆清白。
算好名誉账,不要身败名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有的拼搏奋斗十几年甚至数十年,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赢得了荣誉,获得了尊重,自己也有一些成就感。如果不思珍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不但给组织抹黑,自己也毁了名声。因此,要时刻想到名誉是人格魅力,就是用生命也无法挽回,一旦失去人格,就很难在社会上安身立命,所以要像对待生命一样珍惜名誉,视名节大如天,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算好亲友账,不要众叛亲离。家庭是事业的基础,也是完整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干部都是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丈夫或妻子,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温馨的家。一旦违法乱纪走上犯罪道路,迟早会失去人身自由,家里也就塌了天,失去“顶梁柱”。不仅众多亲人坠入痛苦深渊,也给朋友带来精神上的巨大伤害。因此,党员干部要算好“家庭账”,本着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公事与私事的关系,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为官,促使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把群众的敬佩、下属的爱戴及家人和亲朋好友的支持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的动力,激励自己廉洁从政。
算好健康账,不要心力交瘁。常言道:人生在世,身心快乐十分重要。健康是立身之本,心胸坦荡,无私奉献,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必能心旷神怡,身强体健。如贪赃枉法,必提心吊胆,精神高度紧张,“压力山大”,饭不香,觉不稳,节奏紊乱,“超载”度日,久而久之,由心而身,一起垮掉。因此,要始终心存敬畏,把党章党规记挂于心、践于点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廉为官、问心无愧,心胸坦荡、阳光做人,气定神闲、心静身安,积好“本钱”、服务人民,确保自己的事业、人生永远是一片艳阳天。
在反腐高压态势下,心存侥幸、我行我素,甚至顶风违纪,最终走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广大党员干部都应从这些典型案件中汲取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增强遵纪守法意识,自觉抵御各种诱惑,算好“五笔账”,走好人生路。
陈毅同志曾经讲过一段话,“一个空军飞行员,如果开不好飞机,那总不好吧;然而,飞机开得好,开过敌人那边去,反过来打自己的同志,那就更糟了。”这话告诉我们,无才固然不好,无德就更不行,才高而德缺是灾难。那么怎样才能加强自身的官德修养呢,我想,主要是做到“五个谨慎从事”。
(一)慎始。就是要迈好人生第一步。《左传》说:“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就慎重小心,才能走得远,走得好。慎始,顾名思义,不论工作、学习、做事、创业,都要小心翼翼地开始,循规蹈矩地推进,开一个好头,然后形成习惯,坚持下去。在作风的培养上,也是如此,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求自己,绝不苟且放纵,不向消极丑恶妥协。看看那些身陷囹圄的贪官,都是一开始没有把握好自己,吃了不该吃的饭,去了不该去的地方,拿了不该拿的红包,结果一路滑了下去,最后堕入深渊,万劫不复。可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能慎始,是走下坡路的起点,把握好了开头,则奠定了善终的基础。
(二)慎独。在独处中谨慎不苟,是古人特别看重的道德修养方法,是儒家修行的最高境界。《礼记·大学》云:“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说的是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从事,不越雷池,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大庭广众之下,面对众目睽睽,人人都会遵纪守法,谨慎行事,这叫“慎众”,要做到不难。难的是,一个人独处时,还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地小心谨慎,规规矩矩,做道德高尚的正人君子。《大学》说:“小人闲居为不善。”虽然“慎独”不易,但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有坚定不移的信仰、信念,有是非分明的荣辱感、羞耻心,有不肯苟且的决心和毅力,有管住自己的自制力,就能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作风优良,品行高尚,让党和人民放心。
(三)慎微。意为认真重视和正确处置细小的事情。表现在作风养成上,就要做到三点:一要认清慎微的意义。古人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这些至理名言,都说明慎微的重要性、必要性,而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领导干部因小节不慎而导致大节翻船的沉痛教训。二要防微杜渐,努力做到慎微。刘备有一句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其实就是做到慎微的基本方法。对于小毛病、小陋习、小错误,固然不必大惊小怪,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坚决改正,自觉抵制不良作风与贪腐文化的侵蚀,免得“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小恶”将来发展成“大恶”。再就是胸怀做大事的志向,着手从小事做起,耐心、细心加恒心,一点一滴做好本职工作,从细微之处培养优良作风。这样,就会积小胜为大胜,为实现强军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慎好。嗜好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有点爱好是正常的,领导干部也不例外。但是,领导干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不能过度放纵,而应与官德的修养联系起来,对有利于官德修养的就保持,不利于官德修养的就放弃,介于有利与不利之间的就节制。如果对自己的爱好不节制,就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成为不法分子服饰领导干部的缺口。赖昌星有一句话:“不怕什么法律条文、规章制度,就怕领导干部没有兴趣爱好”,厦门远华走私案,涉及大小官员的堕落,正是被赖昌星从这些人身上的爱好打开缺口的。
(五)慎友。《论语》中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思为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们,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表里不一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君子之交淡如水,为政之道清似茶。朋友交往要注意把握分寸,党员干部交友必须讲原则。不要把个人交往与行使公权混在一起,感情用事。少数党员干部在交友中不善于把握分寸,讲关系、不讲原则,讲交情、不讲纪律,讲老乡、不讲法度,甚至在“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面前,丧失党性原则,突破应当坚守的道德和法律底线。做合格党员,要“慎友择交””,做到交友有数、交友有度,多交一些益友、诤友、基层群众朋友,做到见贤思齐、择善而交、择益而交。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基本方针。反腐败是关系执政基础和人心向背的重大问题,只会越抓越紧,丝毫不会放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发出了“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号召,提出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句句斩钉截铁、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直抵人心,让全党和全国人民树立起了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必胜信心。
(一)强学习,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一要强化理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素养。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断提高理论水平、精神境界和政治素质,自觉用党规政纪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二要强化业务学习,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学习现代金融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国际经济知识、法律法规和现代管理知识等,力求成为行家里手,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三要强化履职素质,努力提高实践能力。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按照既定的工作方针和目标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各项工作。
(二)提高认识,严格执行规定管住小节。少数领导干部蜕化变质,往往都是以生活上的小节开始的。所以说,小节不小,“毛毛细雨湿衣裳”,不抓小节就会毁掉大节。一些党员干部由小节问题演变,走向大节上的失衡、失规、失纪、失法,这往往是一个不清醒、不自觉的过程,是缺乏忧患意识、自警意识所致,他们被身边形形色色的名、利、财、色等细菌侵袭,直到在各种诱惑之下失去理想、信念、斗志、党性、原则。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认识到放纵小节的危害性,理智地管住自己的小节,严格执行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做到防微杜渐,竖不攀,横不比,扎扎实实管好自己。
(三)淡泊名利,正确看待并具有满足感。党员干部要把名利看得淡一些,让心灵超脱一些。我们党一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干部应该有更高的觉悟和追求,以豁达的精神和超然的态度对待名利,用高尚的品德和境界约束自己的名利之心,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想想那些英雄先烈,比比那些先进模范人物,看看那些生活困难的群众,我们应该为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感到满足。要不断加强党性锻炼、作风养成和能力建设,真正做到在名利上和待遇上不计较、不攀比、不失衡,倍加严于律己,多动手,不伸手,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身正”才能“垂范”,要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以敬畏之心对“权”,以淡泊之心对“位”,以律己之心对“利”,扛得住艰苦,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
同志们,“贪”字和“贫”字只有一点之差,“婪”字和“焚”字只有一步之遥。关于廉洁和做官的道理,是需要一个人用一生的实践来回答的,希望大家都倍加珍惜这个新时代,倍加珍惜工作岗位,激情干事、干净干事,不辱使命、无愧人生。
谢谢!
有关书记护树感动视频心得体会精选二
____总书记“71”重要讲话,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明确提出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必须牢牢掌控的8个方面重要要求,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动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为学校党支部扎实推动“两学1做”学习教育、全力打造“‘453’-筑堡垒·当先锋”党建服务品牌指明了方向。当前,我校“两学1做”学习教育处在第2个学习讨论专题阶段,其主题是“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根据支部工作部署,由我在此以“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为题给大家上党课,旨在学习交换、抛砖引玉,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或建议。
党中央在巩固大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和“3严3实”专题教育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新常态下对党员提出新要求,号令在全部党员中展开“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提倡所有党员要做“讲政治、有信心,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4讲4有”是1名合格党员的核心要素, 是新时期党员党性的客观要求,是在党爱党、在党护党、在党兴党、在党为党的现实体现,为如何做1名合格党员指明了方向。
党内制度规矩是党内生活的基本方式,既为党员干部正确行使权利提供了平台与载体,更明确了党员干部行使权利的制约与规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罚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是贯彻____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党的108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要求,也是调和推动“4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纪律保证。
1、领会精神,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路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特点的现实要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定选择。
(1)体现了党内生活道德高线、纪律底线的价值导向。两部法规以党章为根本遵守,突出执政党特点,坚持理想信心主旨,体现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构成了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价值寻求。这类寻求,1是重在立德。“德之不修,行之不远”,“失德”是背纪的序曲。道德是令人向善的,是纪律严格履行的必要条件和基础,有道德规范才能激起人们内在的自律。《准则》在重申党的理想信心、主旨、良好风格的基础上,坚持正面提倡,强调自律,以基础性法规的情势,明确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建立了看得见、够得着的道德高线。2是重在立规。纪律是用来纠错的,是道德的坚强后盾和保障,只有通过立规加强他律,让党员干部心存畏敬、行有底线,才能让“德”真正立起来,才能明确行动的边界。新修订的《条例》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并明确相应的处罚标准,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充分展现了制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两部党内法规的修订,既明确了崇德向善的高标准,又划出了不可触碰的底线,既延续了“思想建党”的传统,又确立了“制度治党”的规矩。高线与底线的统1,充分体现了新情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认识和新境地,使党员干部既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又有基本的行动遵守。
(2)延续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首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王岐山同志对当前党内法规建设问题作了精准的分析。他指出,当前1个最突出的表现是,党内规则混淆于国家法律,党规党纪套用“法言法语”,原《准则》和《条例》的许多规定都与法律条文重复,难以体现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坚定理想信心、践行党的主旨上的高标准、严要求。在实践中管党治党不是以纪律为尺子,而是以法律为根据,党员干部只要不背法就没人管、不追究,造成“要末是好同志,要末是囚徒”。《准则》、《条例》的修订重视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纪法分开,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针对现阶段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和遵照纪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其次,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制度不在多,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两部党内法规的修订不求全求大,坚持从党内生活的实际动身,从人民大众对党的最新期盼动身,充分展现了建立科学有效的管党治党制度机制的实践探索,特别是将党的108大以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和落实中央8项规定精神、反对“4风”等要求转化为准则要求、纪律条文,以制度的情势固定下来。同时,针对以往制度可操作性不够的问题,坚持精细管用、易于落地,做到了具体化、可操作,使每一个党员干部进1步明确在党内生活中,能做甚么,不能做甚么,特别是背规后的处理结果是甚么,从而把党的纪律规矩刻印在全部党员领导干部心上。
(3)唤醒了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主旨、党的理论和线路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照的根本行动规范。党章的重要性无庸赘言。现实中,1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归根结柢是没把党章当回事。两部党内法规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守,尊崇党章,把党章的权威立起来,全面梳理了党章对党员、干部的纪律要求和廉洁自律要求,突出了政党特点、党纪特点,将党章关于纪律和廉洁自律要求具体化,唤醒了全党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
(4)凸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政治线路肯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要管党,1管党员,2管干部。其中,管好干部,对党的建设,关系尤其重大。两部法规的制定覆盖全部党员,普通党员纳入管理不留死角,同时也突出了“关键少数”。《准则》围绕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对全部党员提出了“4个坚持”的规范;围绕“廉洁”2字,从公仆本质、行使权利、品行操守、良好家风4个方面,对领导干部提出了“4个自觉”的提倡。《条例》中有19处专门提到“党员领导干部”,明确了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更高要求和责任的强调。
立规易,执纪难。制度的生命力在履行。《准则》、《条例》颁布后,要在贯彻实行上下更大工夫,绝不只是嘴上说说、纸上写写、墙上挂挂。广大党员要学深悟透、融汇贯通,掌控《准则》、《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履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惩防并举,坚守纪律底线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条例》就是管党治党的尺子和党员的行动底线。严守纪律底线,关键在严,惩防并举。
(1)心存畏敬,慎独慎微。古语有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1个人心存畏敬,就可以按纪律和准则行事,就会坚持慎微慎独,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守纪律底线,首先要畏敬纪律,深入认识“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的道理,深入认识纪律对党员个人、对党的建设的重要作用,深入认识纪律既是束缚又是保护的关系,牢固建立严明纪律观念,畏敬法纪,慎独慎微,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挡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掌控好自己,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一个小节。
(2)深学细照,明纪守规。心存畏敬是条件,认真遵照是关键。《条例》细化党章的相干要求,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风格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最新成果,修订版删除70余条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内容,修订后从原来的15章、178条、24000余字缩减为11章、133条、17000余字。《条例》内容丰富,也有很多大家关注的问题,要全面深化学习,着力在研读原文上下工夫,原本来本地学、逐章逐条地学、联系实际地学,掌控《条例》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对比现实中的正反例子,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把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中,增强履行党纪党规的自觉性和准确性,增强保护党纪党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眼里不揉沙子的认真劲儿,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切实以《条例》为戒尺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认真检视,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不越雷池1步、不出底线分毫。
(3)执纪问责,严格履行。纪律不彰,必定失去防线;规矩不严,必定警示无力。强化执纪问责是严守纪律底线的保证。《条例》中明确强调,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重视抓早抓小,对违背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必须严肃、公正履行纪律。党的108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依规治党,扎紧制度笼子,使管党治党开始走向紧硬实,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得到了广大人民大众的认可和信任,厚植了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各级党委(党组)要依照要求,切实担当和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各级纪委(纪检组)要找准职能定位,强化监督执纪,加大问责力度,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杜绝“双面人”现象,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构成强大威慑力,严肃查处和暴光典型案例,重点查处党的108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严重、大众反应强烈,现在重要岗位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领导干部,实践“4种形态”,关口前移。
(4)强化监督,重视预防。108届中纪委6次全会上,____总书记强调要上下互动,强化组织管理和大众监督,构成强大势场。要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巡查监督、舆论监督和大众监督等作用,在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问题上构成“热炉效应”。同时,《条例》的贯彻不但体现在对背纪的查处,更主要的是通过具体相干规定,重视预防,构成1种警示,逐步构成不敢背纪、不想背纪的氛围,构成尊崇制度、遵照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风尚。
3、知行合1,培养高尚情操
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需要毕生努力。《准则》是执政党的道德宣示和目标“高线”,但“高线”并不是高不可攀,是看得见、够得着的。培养高尚情操,必须坚持以知促行、知行合1,不断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1)立志为先,坚持“4个必须”。高尚情操之“高”在于立志高远,没有高远志向,修不出良好品质。古人云,“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准则》开篇提出了廉洁自律“4个必须”的原则要求,要求中国共产党全部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信心,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主旨,必须继承发扬党的良好传统和风格,必须自觉培养高尚情操。“4个必须”的要求,体现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寻求,具有思想鼓励和导向作用,其核心在于修信仰、修意志,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心,解决好思想的总开关,补好理想信心之“钙”,不改初衷、不懈坚守、不变许诺。
(2)修德为本,坚持“8条规范”。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始终是党赢得人民大众拥戴支持的重要宝贝和克服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气力。毛泽东同志曾要求共产党员要做“1个高尚的人,1个纯洁的人,1个有道德的人,1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1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修德就是要提升道德境地,寻求高尚情操,自觉阔别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门邪道。全部党员在修德上,要联系中外特别是中国传统廉洁文化,联系本身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具体情况,与“3严3实”专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遵照《准则》作为本身政治责任,化为自觉寻求,认真贯彻“4个坚持”、“4个自觉”的规范要求,解决好公私关系、廉腐问题、俭奢问题、苦乐问题,明确廉洁的分界限、掌控廉洁底线,筑牢廉洁的防线,寻求廉洁高线。党员领导干部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质,勤政为民;自觉保护人民根本利益,用权为民;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地,修身安人;自觉带头建立良好家风,齐家正气,让廉洁成为1种文化、1种习惯、1种传统,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驱、不为钱所惑、不为色所诱,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3)示范为要,坚持“修身齐家”。“欲化人,先正己,正己而后化人”。党员是先锋战士,干部是骨干和公仆,都要求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道德的感化力是巨大的,榜样的气力是无穷的,“其秘诀就是把1种需要加以提倡的精神,加以推重的价值观,加以实现的原则,加以推行的经验,具体化在1个或几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物或事件上,使之成为1面艳丽的旗帜”。坚守道德底线要坚持以上率下,层层立标、作示范,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加强党性修养,影响和感化身旁人和广大大众,实现党风、政风、行风、民风的好转。
学校党支部书记讲党课讲稿篇3大学校园是和谐社会的1个组成部份。建设和谐校园是1项全方位的工程,必须调动每位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而广大学生的积极性需要引导和榜样的作用,学生党员是学生的中坚,在大学生群体中有较高的威望,有1定的理论水平和较高的政治素质。他们可和时将党的方针、政策和学校的有关重要精神、信息转达给学生,同时也能及时将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反应给学校,是党组织连接广大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新时期学生党建工作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1、“带”字当头,做践行的模范
实践锻炼是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作用的重要载体,也是检验其是不是能保持先进性的重要途径。为每位学生党员搭建发挥先进性作用的平台,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教育和影响广大学生,使其在实践中感受作为1名党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并在各方面起带头作用,同时通过学生教育学生,到达“不教而教”的最高教育目的。
带动学习。大学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大学生党员除完成好自己的学习任务,掌握过硬的为人民服务本领外,还要关注身旁同学的学习,在同学中起带头作用。要特别关注爱上网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劝阻。学生党员要用自己的行动营建优秀带先进,先进带落后的良好氛围,构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风气。
引领思想。学生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息、文娱和交换思想的重要场所,是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通过让学生党员参与学生宿舍的管理,到达沟通学生与学校宿管部门之间的信息,搜集和反馈学生对管理服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宣扬学生和宿舍内的好人好事,监督检查室内卫生、环境卫生等活动,以使学校深入、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
传递文明。学生党员应自觉遵照国家法律、遵照校纪校规,不应当出现任何背游记为;对学生中出现的背纪事件或不良局势苗头,应当及时向党组织反应新生思想动态,推出建议和意见;加强本身修养,不做违背道德规范的事情;带头遵照校园文明规定。
推动党建。让学生党员直接参与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使他们既成为党支部的工作对象,又成为党支部工作的主体和骨干气力。如提拔优秀的学生党员担负支部书记、支委、党小组长,或是将政治理论学习、党员发展、转正、积极份子培养与考察、联系普通学生等支部的具体的、操作性的工作交给学生党员去做,以增强学生党员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同时也有益于提高他们本身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管理班级。让优秀学生党员担负班级学生干部或是担负低年级的助理班主任和联系人等工作,通过对所负责班级工作的展开,1方面可以展开良好学风班的创建工作,同时能够随时了解事关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问题,并主动地向学校相干职能部门反应,争获得到解决和落实。
2、“树”字为先,做本身和谐的模范
“1个党员就是1面旗帜”。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大学生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优秀群体,他们应当在专业学习、社会工作、公益活动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广大学生建设和谐校园建立1种良好的导向示范作用。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的发挥是1种无形的气力,渗透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这类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随之调剂着自己的言行,改变着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学习上是标兵。大学生党员学习上必须有让其他普通学生敬佩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要带头刻苦学习,掌握扎实、过硬的专业文化知识,提高掌控先进文化的能力,具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综合能力,成为学习的标兵和楷模。
生活中是模范。平常生活最能体现1个人的素质, 大学生党员应严于律己,崇尚文明、健康、进步的生活方式。作为大学生党员,在普通同学心目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大众基础好,应在生活各方面以身作则,带动周围的同学,1同创造和谐的校园生活环境。
身心上要健康。健康是工作的本钱。大学生党员必须始终坚持锻炼,在大学里拓展身心素质,用健康之弦拨动生命之音,用健康蓝图描绘美美人生,从而完善综合素质,健全人格,提高学习和生活的效力和质量,影响、帮助同学们自觉地积极地锻炼身体,求新求真,求善求美。
工作上是榜样。这是大学生党员发挥示范作用的重要环节。由于大学生党员绝大多数是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应尽心尽责,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建立良好的服务意识,用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创造1流的工作成绩,在实践中培养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帮”字为坚,做服务的模范
最近几年来,大学生中的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明显增多,矛盾日趋突出。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如果不同解决身旁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就很难有说服力。每个学生党员要力所能及的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真正发挥学生党员联系大众、贴近大众、服务大众的作用。
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高等教育的大扩招,学费的连年增长,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愈来愈多,高达学生总数的15%以上。学生党员要力所能及的帮助贫困大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党组织的温暖,扶贫帮困、互爱互助,与他们1道想办法克服贫困。
帮助心理困惑的学生。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是个体构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只有处在和谐愉悦的心理状态下,才乐于接受教育。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中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0%,这些学生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焦虑、恐惧、孤立、抑郁、敌对等心理障碍。大学生党员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试技能,要关爱身旁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惑,具有阳光心态。
书记护树感动视频心得体会精选 爱树护树的心得(2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