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地标来打卡心得体会总结 家乡打卡心得500字(9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家乡地标来打卡心得体会总结一
我的家乡山丹是塞上明珠,丝路重镇。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它东邻永昌,西连张掖,南接青海,北靠内蒙。它地域辽阔,山川秀美,物华天宝,历史悠久,早在西汉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城镇。
这里有人文遗产——大佛寺,始建于北魏,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寺外环境优美,山水相依,寺内建筑独特,气势磅礴。在大雄宝殿中就供奉着“镇寺之宝”——坐佛,佛像金光闪闪,栩栩如生,十分雄伟,是世界屋内坐佛之最。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和尚一起去修行,老大到达张掖后看到佛光瑞气,知道这是个好地方,便找借口说:“我困了,在此稍歇片刻,二位师弟请先行一步吧!’’说罢,头枕右手,面西而卧,这一睡竟成了永恒。走到山丹后,老二对老三说:“三弟先走,我在此等候大师兄”,说完就地而坐,再也没有起来。老三到达武威后,还不见二位师兄来,于是就站着眺望。这样就有了张掖的卧佛,山丹的坐佛,武威的站佛。山丹大佛寺历经沧桑,横遭兵祸战乱,但又多次重建,明英宗朱祁镇曾为该寺题名“土佛”,现在被海内外佛教人士誉为“天下第一佛”。
别看山丹是个小县城,它风光独特,充满了神奇,焉支风、马场梦、佛山缘、长城魂,艾黎情,各个都使它名冠天下。朋友们,要想了解我的家乡,请到山丹来!
四年级赞美家乡的作文2我的家乡龙岩永定大溪坑头村,群山环绕,山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
有一座古老的桥,一头连着村子,一头通向外界。一条溪水从桥底下流过,溪边的岸上有人在玩耍。河里有几十只鸭子,它们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
村子里很多人们住的都是土楼。土楼像一朵大蘑菇,也像一个城堡。这些土楼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方形圆形的土楼,各有不同的建筑造型,一般都有三层楼高。它们具有很高的抗震强度。
我回到老家,住的也是土楼。
回到老家最大的乐趣就是打羽毛球了。从早上吃过饭开始,打到中午,吃过午饭又开始接着打。我打羽毛球,一整天都不会累。而我的对手们却一直换来换去轮流上场。
夏天的傍晚,我们还在打羽毛球,有一只蝙蝠从我的头顶上擦过去,似乎是在攻击我。再一看,蝙蝠满天飞舞,成群结队。有一只蝙蝠像箭一样的直冲进我们的羽毛球阵地,贴着我的羽毛球拍飞过去。它们在空中飞来飞去,好像是我们侵占了它们的地盘,它们要赶我们走。
除了打羽毛球,还有就是看戏了。村子里过节时会请人来演戏。我有时候也会去看戏。戏台上,演戏的人们穿着戏服走来走去地唱着戏,后台的乐队敲锣打鼓,“咣咣当当”的响着,震耳欲聋,吵得我受不了。我回家去看动画片了。看完动画片,我就上床睡觉。
乡村的夜晚多么宁静,我渐渐进入梦乡。早晨一醒过来,就听见哗哗的溪水声,潺潺的溪水,带着村子里人们的梦想,一直流淌向远方。
四年级赞美家乡的作文3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却发现,我已全然不认识它。乡间小径已被厚重的水泥压了下去,小土楼也个个翻新变作了郊区的小洋楼一般模样。
我从未想到到过,几年的离别,它便已经与我生疏了。想着这一点,我不由得心里生出一丝悲凉来。
我顺着幼时记忆的方向,却走在陌生的道路上,迷茫地寻找着不知藏在哪条路上的家。
小时候的我格外喜欢在家乡的山路里四处乱窜,每一次找到一条陌生的小径,便有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般的雀跃,兴致冲冲地在那绵延的小路上探寻着美丽的风景,新奇地摘下一大把叫不出名字的花来。
在蜿蜒的小路上,我四处转悠着,走到二姨家了,便在二姨家歇一歇;到方姨家了,便在她家门口坐一坐,吃个果子,再抓把糖。他们也高兴着,拉着我唠嗑,打趣着。然后,又在糊里糊涂中,兜兜转转一大圈,又回到那闪着橘色灯光的小茅草屋,看见外婆站在门外乐呵呵地笑着,
“快来吃饭了。”
而如今,我走在这陌生的小路上,还能顺着这条路,找到和蔼的家乡人吗。还能看见那暖暖的灯光吗。
我落寞地转悠着,找到了记忆中门口的果树,陌生地小洋楼下仍闪着熟悉的光,外婆仍处在那光辉之下。
“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虽然隔得很远,但我知道,这里就是我的“君山”,我自古如今的“君山”,我又何须管着变尽的山水?我又怎么能忘了,故乡从不是一片山水,故乡,是一群人。
“欢迎回家。”
四年级赞美家乡的作文4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着,我们义丰的变化更是突飞猛进。
在我们义丰有一座美丽的开放式公园,里面的小桥流水、树木花草、假山土丘……给了义丰人无限的惬意。
正对主入口的是圆形的广场。九条白石龙柱威武地立在西半圆,这些龙栩栩如生,形态各异。有的面目威武,仰天长啸;有的两条龙互相缠绕、嘶咬着;有的身体舒展,腾云驾雾……广场东边是一条半圆的朱红色的长廊,茂密的藤蔓给游人留下了一片荫凉。年轻的妈妈正笑容满面地看着可爱的孩子灵活地玩着滑滑板。哎哟,不小心滑了一跤!不碍事,再来!
十二生肖像可爱地排列在主通道的两侧。鼠像的尾巴细细的短短的,身子团成了一团,像个大肉球。牛像的两个角很粗也很尖,眼睛像铜铃,肌肉发达,怪不得有成语“力大如牛”……不说了,生肖像正欢迎你去参观呢!
公园东边的荷花池也吸引了不少的游客。满池的荷叶翠得让人心醉。在大玉盘之间不时冒出几枝荷花,五彩缤纷,有红的,有白的,有黄的……就像是亭亭玉立的小姑娘。有的全展开了,有的鼓着圆溜溜的肚皮,还有的躲在荷叶下乘凉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这座荷花池最恰当的描写。
每当到了早晨、傍晚,人们或倘佯在小桥流水间,或漫步于林荫小道上,或玩弄玩弄体育器材……欢声笑语淹没了整个公园。
关于家乡地标来打卡心得体会总结二
照家乡的规矩,从腊月初一就开始新年的预热了。腊八一般是最冷的一天,大家都在这天熬腊八粥,里面的食材丰富极了,让人闻到就觉得心里暖和。
在过年时,孩子们都喜欢先准备自我过年时的东西。第一种是大家都喜欢买的花炮或鞭炮等,尤其是男孩子,一买一大包。第二种便是又硬又甜的糖或又甜又红的枣,只要大人一买到,小孩就一抓一大把。
最终到了小年二十三,在这一天,鞭炮声接连不断,年味浓浓。街上卖东西的也多了,尤其是糖和瓜子,孩子们也开心多了,到处是欢声笑语。
虽然别的地方一般是除夕当天才贴春联,但在我的家乡,腊月二十八便开始了,人们喜气洋洋地一边贴着春联,一边哈哈大笑,显示出了万象更新的气象。
期待已久的除夕之夜最终到来了。这天晚上,鞭炮声比以前多了许多,每分每秒都在响,人们穿着新衣,做着一道又一道的美味佳肴。外出打工的人,除了万不得已,必定会回家吃个团圆饭。这天晚上吃完饭,人们便忙了起来,烧香、磕头、拜天、拜地,一刻也不停。一切活动结束后,除了很小的孩子,一家人都要守岁,听说这么做能够延年益寿。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一样,人们都要去拜年,互相表达新年的完美祝愿。
正月初六,多数商店都已经开张。这天也是我最不愿过的一天,因为家里每一个干活的人都要出去干活。
元宵节是春节期间又一个重要的日子。这天晚上,人们去城里看灯会,有“二龙戏珠”“龙凤呈祥”……各形各色,各不相同。人们看完灯会便匆匆赶回来,因为大家都要点蜡烛、闹花灯,整个村子火红一片,真是一片灯的海洋。
就这样,过完元宵节,春节也就结束了。人们各忙各的,又开始了新的生活,孩子去上学,大人去上班,一切就又恢复了平静。
关于家乡地标来打卡心得体会总结三
虽不及老舍笔下北京的春节那么热闹,但我认为,我的家乡?d?d芮城县农村老家的春节最美好了。
老家的春节差不多是从腊月开始忙碌的。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从这一天开始,家家户户都忙得不可开交,很少有人闲来无事。全家人忙着打扫卫生,洗衣服,换床单。以便在新的一年中显示出新气象。
过年,就当然少不了年货。快过年时,人们会忙着置办年货,衣服,食品和日用品是必不可少的,而我们小孩子的最喜欢的,当然是各种零食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糖果和饮料。年买完了,就坐等过年了。
除夕下午,就是贴对联的时间了。大人们贴对联时,总会邀请小孩子一起。贴对联时,首先要准备好剪刀和胶纸,最好不用浆糊,因为来年不容易弄掉。在贴对联前,一定要把门的两边打扫干净。对联有左右之分,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最后,将横幅贴好,就大功告成了。
除夕晚上,一家人要在一起看春晚,吃年夜饭。年夜饭一般都是由奶奶来做的,有花馍,鱼,撒子,肉丸子,炸豆腐,排骨,猪蹄等各类美食,还会喝上几杯可乐,让人馋得直流口水。看春晚可是春节最精彩的环节了,有小品,相声,歌舞武术等精彩表演,总能把人逗得哈哈大笑。
吃完饭后,到处都是放鞭炮礼花的,大人们放“大礼花”,伴随着“咻”的一声,一道金光冲上了天空,变出了一颗颗宝石,宝石边还有黄色的花边,美丽极了。紧接着,道道金光变成了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的像玫瑰花,有的像凤仙花,有的像百合花。最后,天上的花炮如流星一般落下来,继而消失不见。
大年初一,早上吃完饭,就要出去拜年了。一句“恭喜发财”就能收到红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压岁钱”。听说压岁钱是为了赶走一个叫“祟”的小妖才给小孩子发的。
从腊月二十四到大年初一,从打扫屋子到拜年走亲戚,整个春节的各种事情宜,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玩玩闹闹,更重要的是为了体现祖国的民族精神,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关于家乡地标来打卡心得体会总结四
一阵微风吹过,轻拂着我的面孔。刺鼻的芳香流入脑海。没错,这就是过年的味道。
过年啦!过年啦!家家户户忙了起来,有的贴对联,有的挂灯笼,还有的用串灯装饰房屋。当然,不止这些。穿新衣,放鞭炮,吃饺子,都是我们这里的民间习俗。我们这里过春节,只能讲究,不能将就。
说起灯笼,高高地挂在大门外,像一团红红火火的大火球。大街小巷,家家户户,无一不挂。那灯笼,白天只能发出微弱的光,到了晚上,别说这一家了,就是这一条街也能给你照得彤红彤红。正是这样,挂灯笼这个习俗,便被世世代代传了下去。
在除夕的这一天里,人们便换上了新衣,在这大大小小的街道里走一圈。人们都要除旧迎新,为20__年的最后一天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迎接20__年的第一天。我们一家十口人为明天做准备。先把饺子包好,不知不觉忙活了一下午,可我们并没有吃饭,而是在等年夜饭。12点钟,家中的年轻人在大街小巷放鞭炮,一家人先去跨旺火,跨完旺火该吃饺子了。为了这顿年夜饭,我们把家里储存许久的食物和上好的酒都拿了出来。今天只下了一半的饺子,吃饱了就睡觉。不知不觉天快亮了,我们起来穿上了新衣,开开心心地去亲戚家拜年,并且叫上了好朋友一起放鞭炮。
我们一群小朋友在家长的看护下放鞭炮,只听“嗖”的一声,那花炮炸上天去,五颜六色的烟花顿时往下窜,就像是会飞的彩色小老鼠在天空里窜。“嗖嗖嗖……”连续不断的花炮飞上天去,我顿时感觉自己太幸福了。
天亮了,我们下饺子吃,全家人坐在一起边吃饺子边聊天,不时引来欢声笑语。
这便是我们家乡的春节,也是最热闹的一天。
关于家乡地标来打卡心得体会总结五
满眼皆是喧闹,满眼皆是繁华。——题记
说实话,我对家乡春节的印象,没有其他人一样的关联性记忆,对于我来说,所谓春节氛围,不外乎都凝聚在那一锅锅象征红火和热烈的火锅之中。
春节一般都从年三十算起,从这一天可以一直延展到元宵元结束。但除了年三十,我对其他天的感受很一般,很不足为奇,更没有什么称得上刻苦铭心的记忆。
年三十这一天,给我的是一个忙碌的印象。从那天早上我睁开眼睛开始,全家便像一台运转不停的机器,从最开始的贴春联、挂灯笼到准备年夜饭,全家上下都没有停止过忙碌。家里笼罩着一股春节的味道,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夜幕终于降临,全家人坐在饭桌前,点开早已准备好的火锅,顿时间,一阵阵年夜饭香伴着每一个人的笑容扑面而来。
大家取出箱子中的饭品,大人喝酒、小孩子喝饮料。不等饭菜煮熟,孩子们便先偷偷喝了一口。耳畔,传来鞭炮和烟花的声音。
火锅中的饭菜终于熟了。打开锅,一阵水气冒了上来,浓浓的白气一时间让视野模糊起来。大家扇了扇手,赶走附近的“蒙雾”,又一阵白气冒了上来,赶快把火放小,白气过后,一颗颗肉丸浮出水面,粉红的、白嫩的,都浮上来了。一双双筷子伸进锅中,又出来,再伸进,肉丸已经被吃完了。又把肉端了上来,下了锅,加大火,不一会又熟了,一片片嫩肉在火锅中翻滚,渐渐变皱起来,后来皱纹多得数不清了,大家就把火光小,吃起肉来……
吃得半饱了,抬起头,母亲给坐在身旁的弟弟擦了擦嘴,又把汤放到他面前,转过头,父亲正兴奋地说着这一年的收获,希望来年又会有更多的惊喜和成就,父亲说得嘴渴了,便端起酒杯泯了一小口,建议全家碰杯。大家欣然同意,于是在喜气笼罩的饭桌前站起来,举起手中的杯子,只听一声撞击,大家把杯中的饮料一饮而尽……
吃完饭,洗了碗,全家人便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看到一半时,没电了。大家就点起蜡烛,在一张桌子前打起了牌,笑声传出家门,飞向了空中,和一片烟花融合在一起。
我们家乡的春节,没有小说中的那么隆重,也没有其他地方特有的饭菜和节目。但对于我来说,春节氛围笼罩下的我们已是最幸福的人。
关于家乡地标来打卡心得体会总结六
我的家乡,一座小小的木桥,木桥下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小溪旁有几株依依多情的垂柳。
微风一来,桉树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桉树旁还有一棵垂柳,那长而柔软的柳枝随风舞动。婀娜多姿,恰似一位仙女下凡,风度翩翩。柳枝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波纹。柳枝衬着各色小花,真是疏影暗香。
村里有几个池塘,池塘中有许多小鱼、小虾。我和邻居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捉,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小时候,天真幼稚的我常常坐在家门口的桉树下,拖着下巴刻望着天上时而飞过的小鸟幻想:我要是也能生出双翅膀飞上蓝天,和小鸟儿们一块儿非礼飞去多好哇!
村里还有一个大荷塘。荷塘中开满荷花,荷花的花瓣红里透白,美丽极了!荷花旁边陪伴着碧绿的荷叶,荷叶高低错落,有的轻轻浮在水面上,有的高高撑出水面,还有的好像在谈话,上面还有几颗晶莹透亮婀水珠在滚动,阳光照在上面闪闪发光。
村里春天的早晨,东方出现了绚丽的朝霞;村子里的屋顶上飘着缕缕炊烟,空气中弥漫着轻纱似的薄雾。小草在微风的吹拂下晃动着,好像随着晨风在轻轻地唱歌起舞。
清晨,含苞欲放的蓓蕾上,晶莹剔透的露珠闪烁着,显得生机勃勃。
中午,烈日炎炎,小草在酷热中昏睡,没有一个人敢在太阳下行走。太硬像个火盆,发狂似地灼烧着大地,向要把它们熔化了似的。
帮我,天边的太阳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变成了一个金灿灿的光盘,夕阳好像一颗红手的大苹果,高高挂在枝头,满口铺染了灿烂的色彩。
夜晚,清朗的夜空像一匹柔软的、光滑的蓝色绸缎,一轮玉盘似的满月,把它那皎洁的光华洒向人间。
夜深了村庄、树林、宁静的池塘,像水墨画似的静谧。
关于家乡地标来打卡心得体会总结七
春节,是我国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当地人俗称过年,我的家乡中卫,也不例外。
中卫人最看重过年了。
腊八是过年的前奏,人们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在腊八饭里就全表现出来了。腊八这天用米、面、花豆、肉、蔬菜等做成美味的“腊八饭”(俗称和和饭)。腊八这天也是当地数九寒冷之时,“腊八的雪,老鼠的药”,如果这天降了雪,就预示着来年的吉祥和丰收。俗话说“吃了腊八饭,汉子跟上婆姨转”,这意味着,过年的活动也就开始了,过年用的衣物、食品全由家庭主妇操劳,男人碾米磨面,女人扯布买线,拆洗被褥,缝制衣帽,家里人杀猪宰羊,购置年货,宁穷一年,不穷一日。
“腊月二十三,灶老爷上了天”,这一天是祭神的日子,也叫小年,家家都把灶神换成了新的。
从年三十起,商铺的工具、用具洗干净封存起来,戏班、皮影在年三十反串唱几天。
大年初一,各自在家里给神明、祖先牌位磕头,给老人拜年。大人给小孩发压岁钱,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吉祥、喜庆的对联。街坊见了都要问声“过年好”。
初五家家早上吃饺子,叫“填穷坑”,意味人们穷怕了,吃了干饺子耐饱,表示全年不挨饿。
初七,当地人叫“人七日”。下午家家必定吃长面,叫“拉魂面”。
过年的高潮是在正月十五,从正月十四起,连续两天,立灯架,耍社火,灯架多是牌坊式的,灯面彩绘神佛、三国、西游记等故事,丰富多彩,五花八门。在一些街口巷道还有泥塑判官,下跪着秦桧夫妇像,泥塑腹空,一点燃烟煤,七窍冒出烟,说明了中卫人爱憎分明。
民谚“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燎干”,这一天黄昏,家家门口点燃干柴,大人小孩从火堆上反复跳过,嬉笑耍闹,火熄之后,灰烬用铁锨撒向空中,火星乱舞,近似礼花。
正月二十三一过,年事算是忙完了,人们便又学习的学习,工作的工作,春耕的春耕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关于家乡地标来打卡心得体会总结八
一、我的家乡,虽然没有泰山那样雄伟的峰峦,也没有香山那样死活的枫叶,但他四季风光如画,谁见了都会赞叹不已!
二、家乡有许多值得我留恋的东西。每天晚上想到家乡总会梦见我从前在家乡玩的情景,梦中总是出现着那几副画面,一副画面是明亮的月光下,门前的小石桌前,坐着一个天真的顽童,和一位老奶奶,听着奶奶讲那一个又一个老掉牙的故事,可总是觉得十分好,回回都拍手叫好。还有在后园里一个儿童用锄头的“头”在理出一块地来,准备种心爱的桃子…每当这时,我总是会被惊醒,一醒就再做那个梦,可却做不到了,这时,我哭了,天那!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仄给我吗?怅望灰天,在泪光中幻出故乡的面影
三、傍晚,落日像喝醉了酒的红脸醉汉,跌到了河的那一边。把水映得一半红,一半黄,这真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啊!家乡的黄昏是恬静的,路边的花草都在晚风中安静的睡着了;家乡的黄昏又是热闹的,在河边洗衣服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一些老婆婆还在这里练腰鼓,“咚打咚,咚打咚”,清晰悦耳的腰鼓声划破了夕阳的宁静。
四、太阳落下了山,夜幕来临,月亮高高地悬挂在深蓝的空中,星星眨巴着眼睛看着人们。每当这时,滨河路上华灯初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给美丽的滨河路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彩衣,使它显得更加美丽,更加迷人。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加五彩缤纷。
五、世易时迁,时代不断的变化,人也不断的变化,但唯有不变的是出门在外的一颗思乡情,像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也许对我来说不太合适,但至少也是我心情的一种吧。不管它,还是出门看看吧。
六、家乡的味道藏在那美丽的景色里。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挺拔的松树,还有一棵是美丽的桂花树。桂花的香味和松树的顽强的精神,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我爱家乡。
七、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小书屋。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梅花树。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小石路。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同学们。啊!故乡,此时此刻我在皎洁的月光下思念你!你此时此刻又是否和我一样在思念对方呢?我在皎洁的月光下慢慢的等着你。
八、我真的好想家乡的山水,它们是那么的美丽。家乡的山,清爽的绿色,让我难忘。多么的令人怀念!总在梦里梦见我那美丽的家乡的山,它是那么的秀美,一条一条的皱褶,让我至今难忘。但是,总爱煞风景的妈妈,如今竟然带我离开了家乡,来到了这车水马龙的无棣。家乡为什么要抛弃我,难道我不够可爱?
九、每当想起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就有点和王安石有同一种感觉似的。现在是冬天,冬风已经把我的家乡“刷”白了,而我只有到过年才能回去呀!
十、我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那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好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北部。如果说我的家乡是颗明珠,那么莲花塘就是珠子上绚丽的光芒。春回大地,万物归春,莲花塘也苏醒过来,春天的莲花塘并不是很迷人,只是一种单调的绿色,水绿,浅绿,或是优雅的墨绿。绿上点缀了几点白色--那是最边上开的几朵白色的小荷花,和边上的荷叶一样浮在水面,在春季很引人注目。
关于家乡地标来打卡心得体会总结九
家乡的味道,是一种不一样的味道。那种味道,即使在千里之外,我也能嗅到。淡而浓,酸而甜……
家乡的味道,是甜。
我们的家乡盛产龙眼。“龙眼”的壳是土的颜色,有人管那叫“乡土”,其实还真有点“土”味儿。剥开“龙眼”的壳,便能见到真面目了。那“龙眼”肉晶莹剔透,里面的核就像一颗龙珠,里三层,外三层,被果肉裹在里面。将“龙眼”放进嘴里轻轻地咬一口,鲜美汁液保证溢满你的嘴,让你情不自禁地咂咂嘴——啊!真甜!
家乡的味道,是酸。
瞧那一个个黄澄澄、金灿灿的芒果,宛若一轮弯月,挂满树枝。自家门前二排芒果树,常年没人理它,但它们还是准时开花,定时结果。那里的芒果是我吃过的芒果中味道最好的。有时趁它还没熟透,摘下一个,那股柔滑顺着舌、喉而下,酸酸的味儿直冲鼻。就两个字:畅快。让你吃了还想吃。
每当上学,我总不忘停住脚步,深深地吸一口气,那股淡淡的清香,从空气中渗进嘴里,心里,渗进骨头里,心里随即舒畅!家乡的味儿,嘴里酸,心里甜。
家乡的味儿,各式各样,“龙眼“、芒果、还有面线糊……样样别致,样样与众不同,各有各的风情。
家乡的味儿,有酸有甜,有苦有辣,还有咸……那是熟悉的味道,那是弥漫在空气中的味道,那也是我钟情的味道。
家乡地标来打卡心得体会总结 家乡打卡心得500字(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