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师教育同学的心得体会实用(9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老师教育同学的心得体会实用一
一、教研引领,深化课改,教学更上台阶
1、落实教学常规,精细教学管理
对常规教学,我们始终坚持教学纪律严明、教学行为严谨、教学程序严格。一是抓备课,扎实源头管理。教导处在第7周组织检查了教案,绝大多数老师教学理念先进,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设计科学;二是抓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三是抓作业,巩固课堂教学。教导处在18周组织检查了作业落实和听课情况,绝大多数老师作业布置合理,批改认真,听课积极;四是抓辅导,落实教学效果;五是抓考试,严肃考风考纪,注重考后分析。通过以上措施,保证了教学的“和谐、规范、有序”。
2、推行高效课堂,提升教学智慧
我们认为,高效课堂应该是“生本课堂、平衡课堂、开放课堂、尝试课堂和智慧课堂”。为此,我们努力践行“尊重生命、以学定教,追求效率、共同发展”的教学理念,大力倡导教学改革,强势打造高效课堂。一是各科组内部的公开课,有序开展,全校共开展了51节科组内公开课;二是在学校录播室录制了26节校级展示课。展示课是在我校大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背景下举行的,收到了较好效果。三是重视课堂打磨,打造高效常态课。继续完善“理念先进、目标科学、结构合理、方法灵活、手段恰当、效果突出”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通过“集体磨课与个人磨课”,内化理念,优化习惯,从而,让我们的教学更趋向于理性、开放与智慧。
3、加强科组建设,促进专业发展
一是创设良好环境,形成科组文化。各科组积极创设安全的生态环境,努力让“学习”成为需要,让“反思”成为习惯,“研究”成为常态,以形成特色鲜明的科组文化;二是发挥集体智慧,落实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基点,我们坚持与落实了“先个人备课,后集体备课,再个人备课”的集体备课模式,让独立备课与集体备课有效融合;三是大力试验以“学案”为载体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四是完善学科资源库,资源共享。各备课组主动运用、整理和优化学科资源库,以形成校本化的学科资料体系,用好经验,共享资源。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促进了科组由“管理型科组”走向“研修型教研组”,促进教师由“苦力型、经验型”向“研究型、智能型”转变。政治科组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科组。
4、狠抓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智慧
我们注重聚焦“学生与过程”,思考“现实与经验”,关注“行为与效果”,为教而研,以研促教,在追问、沟通、碰撞与分享中,一起沉淀、积累与锤炼,逐步摆脱俗气、浮气与匠气,提升底气、灵气、锐气与书卷气,做善于思考的智者。
5、立足区域资源,开展校际交流
一是成功举办了物理、音乐高中教学示导活动,反响热烈;二是组织全校学生参加了与厚街中学、济川中学、虎门中学、长安中学、五中、二中的七校联考联改与质量分析,结成校际同盟。“区域性推动、常态化行动、多主体联动”的教研新格局日益完善。
6、夯实高考备考,力求新的跨越
一是加强目标管理,凝聚集体智慧。高三备考的工作思路是以人为本、团队作战,注重细节、强化管理,精心操作、狠抓落实,均衡发展、讲求效益。二是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复习效率。正确处理备课与上课、进度与效率、资料与课本、基础与能力、选题与讲题、训练与纠错、磨课与磨卷的关系。三是加强德育管理,保持持续动力。通过狠抓年级管理、班级管理、时间管理、考试管理与情绪管理,让过程美丽、结果灿烂。
7、提升教研水平,收获研究硕果
一是课题研究硕果累累。本学期:(略)
一学期来,在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生参加比赛中,成绩突出。
对于老师教育同学的心得体会实用二
—— 用爱去浇灌学生
十年来,很多次我抱怨自己当了班主任。每天有许多做不完的事。班上的大事、小事什么事都要过问。有时班上发生打架等事件,又要做警察去判案、断案。有时又要做他们的父母,关心爱护他们的冷暖。但更多的时候,我又庆幸自己当了班主任。因为只有当了班主任,你才能真正走进学生,才能体会到与学生共处的乐趣和幸福。每当我不高兴时,学生会来跟我聊天,让我高兴。每当孩子们有什么高兴或不高兴时,他们会把我当成最好的朋友,倾诉他们的喜和忧。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各种兴趣爱好的生命群体。班主任的一句极平常的鼓励,往往会成为一个学生一生追求的目标;一番入情入理的个别谈话,能攻克多年不化的“顽石”。因此,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的现状有全面的了解,而且要细心观察到他们情绪上的变化,把握他们的情感走向,作好引导,组织,和教育工作。即把握教育的契机,进行适时教育。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 班主任的爱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作为班主任,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爱生之情,才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学生才会向你敞开自己的心扉,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所以在实际的班主任教学工作中,我会用爱浇灌学生。
(一)尊重学生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尊重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它使作用对象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快感,做起事来心情愉快。
赵明乐是刚从其他班级转到我班的。刚开始的时候,内向、文静的她可能因为跟不上班级的教学节奏,整天愁眉苦脸的,加上她父母均在外地工作,平时只能在电话里关心她的日常生活,一段时间下来,她越发不爱说话了,学习明显下降,几次向父母哭诉压力太大,没有信心学得很好,也没有信心交到知心的朋友,甚至向她父母提出回到原来班级去。得知此事后,我时不时地找她聊天,希望了解到她内心的需要,试图让她恢复原来的自信。“赵明乐,你知道吗?老师从你还未进入我班的时候就认识你了,而且老师很欣赏你呢!”听了此话,她的脸上写满了惊讶,我继续说:“老师欣赏你是因为你能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生活自理,更让老师尊重你的是:同学们都认为你是学习的佼佼者,大家都叫你‘小超人’呢!所以,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你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老师相信你的学习成绩和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好的”。我还特别安排了一个性格开朗、活泼幽默的女生与她同桌。一个月以后,她不仅学习成绩有了提高,还交到很多的好朋友,竞选班委也成功了。
教师发自内心去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是爱学生的前提。设身处地的考虑学生的年龄去体谅学生的言行,放低身段理解学生的心理,赏识他们,激励他们,尊重他们,关爱他们的成长轨迹中每个细节,才能让学生拥有
自信,走向成功。
(二)理解学生
教育绝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责任,一份沉甸甸的爱心。教师如果能经常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理解学生,用真挚的爱走进孩子的心灵。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关爱学生终极发展的教育。
赵磊是班中较有个性的一名学生。每每在校园里遇见老师,他总会逃离。老师找他谈话聊天,他往往话到嘴边却又嘎然而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并和家长的多次接触,我了解到,原来小磊是单亲家庭,他把缺失父母关爱的责任,迁怒到学校老师,总认为老师看不起他,给了他很多的难堪和伤害。面对这样的孩子,我更多了份同情和爱怜。因为他不愿多说话,我就鼓励他用书信与老师交流;他学习进步了,便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力地表扬他;他犯错了,细心地帮助他分析原因„„十二月的第三天,是小磊的生日,我很想让他过一个充满温暖和关爱的幸福生日。为避免让小磊觉得因“特殊”而尴尬,我和班长一起商量全班共同为十二月过生日的四位同学庆祝生日。生日会当天,围着过生日的四位同学连唱三遍生日歌,嘹亮的歌声、浓浓的祝福,有的女孩子激动地哭了,同学们纷纷给四位“小寿星”赠送礼物,我则为过生日的同学准备了日记本,扉页写着:记住这份美好的时光,温暖与爱一起伴着你。生日会上,规定每位“寿星”要发表生日感言,当小磊走上讲台的时候,他先对着我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又对着小伙伴们鞠了一躬,他说:“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十多年来的养育之恩,我今天回去我也会给他们鞠躬的;其次,我要感谢焦老师,她给了我很大的惊喜,给我过这个生日,让我终身难忘;再次,我还要感谢你们,陪我风风雨雨地走过每一天。”晚上,他的母亲打电话给我,激动地说道:“焦老师呀,真是感谢你。今天,我感觉我的孩子长大了,他竟然给我捶背了,他懂事了。感谢你呀,焦老师„„”。有家长曾这样对我说:有缘做您的学生,是我的孩子值得一生回味的幸福。因为,在和孩子们交往的过程中,您善于捕捉孩子的内心世界,走进孩子。
(三)赞赏学生
实践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和良好的品格,每当这种光点闪烁时,也正是对学生引导的最好时机。开学初始,学校安排我当五(2)的班主任。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班上有个叫李斯洪的同学,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学习缺乏主动性。上课走神,不能完成作业,缺乏毅力。有依赖和惰性心理。原因是他的父母关系不和,父亲常年在外,一年也难得见到几次,甚至他父亲做什么工作也不知道。他的母亲热衷于麻将,对他的教育就是大声斥责加拳脚棍棒。以前的老师每次见到他的父母亲,就诉说着他的种种不是,家长就一味地责打他。他认为老师和父母亲都不喜欢他。我找到了症结后,就主动接近他,观察他,发掘他的优点。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抓住他思维敏捷,责任心强等优点在全班表扬,并当着他和家长的面赞美他上课中的点滴变化和学习成绩的进步。通过多次接触谈话,家长对他有了信心,他的学习态度更认真,班级值日也非常负责任,我不失时机地再一次表扬他。现在,他与父母亲的关系融洽,对老师更尊敬了。因此,我觉得教师要善于使用“放大镜”,寻找学生身上的每一个,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闪光点。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着力给于表扬,鼓励,让其产生成功感。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和尊敬,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个人保持愉悦的心情和旺盛的工作热情的需要,赞美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作为班主任应该懂得这项育人的原则。
(四)激励学生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孩子最怕什么?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质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失面子。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但孩子诞生时都很弱小,生活在一个巨大的世界里。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都难免有自卑情结。
任志远是个一说话就会脸红的男生,他的腼腆和胆小是出了名的。在新生入校点名时,我连喊几遍他也不作声,我以为是我叫错了名字。原来,他的声音小到连自己也听不见,低着头,不敢看我的眼睛。我把他单独请到办公室,给他讲了德国的心理学家阿德勒的故事。“阿德勒在念书时,认为自己完全缺乏数学才能,毫无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考试经常不及格。后来偶尔发生的一件事,让他的潜能迸发出来。他出乎意料地解出了一道连老师也不会做的数学难题,这次成功改变了他对数学的态度,找到了数学天才的感觉。结果他成了学校里的数学尖子。”我讲完故事后,我发现他把头抬了起来。我鼓励他说:“男孩子就应该像现在这样,高高地抬起你的头,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他点了点头,挺着胸走了。以后的数学课上,我经常请他起来分析题意,他从开始的紧张到后来的很流利地说出来,全班同学都以热烈的掌声。从此,我班多了一个开朗的男生,我也让他明白了原来拥有自信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学生的潜能需要星星之火的点燃。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学生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使学生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
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教师把爱装进学生的口袋,口头的、书面的、言语的、行动的,让一个孩子生活在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我坚信班主任职业的美只发生在那些钟情于这一职业的教师身上,惟有他们才会从职业中体验到心醉神迷、物我同一的强烈感受,也惟有他们才会在这种心旷神怡的愉悦中领悟班主任生命的创造。
对于老师教育同学的心得体会实用三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接近了尾声。本学期,我任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年来,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心得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
为了使教学更加有序,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
对于老师教育同学的心得体会实用(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