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资格审核心得体会范本 审核员心得体会(六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16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资格审核心得体会范本一

为做好下半年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现就教师资格认定报名有关事通知如下:

一、报名及受理时间地点

高校教师资格个人报名时间为10月29日至11月2日,报名时间内将开放网上报名系统(),具体办法与20上半年教师资格认定报名相同。我办受理申请材料时间为11月4日,地点: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教育厅窗口(南宁市怡宾路6号三楼),电话:0771-5595639。

二、报名条件

申请人必须是高校拟聘教师(含在职、聘用),并符合以下条件:

(一)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合格学历。高校教师资格要求具有国民教育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博士需提供学位证;大学普通班,须进修一年以上本专业主干学科4门课程并取得及格以上成绩;境外学历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学位认证书。

(三)普通话水平要求达到二级乙等以上,获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者此项不作要求。

(四)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身体条件。要求在认定机构指定医院,按照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体检,体检结论合格。

(五)取得教育理论考试和教学技能考试合格证书(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者除外)。

三、材料报送要求

(一)上报公文;

(二)申请高校教师人员基本情况表(在网上横打印);

(三)拟聘教师公文;

(四)申请人员个人材料:

1. 高校教师资格申请表(原件一式2份);

2. 思想品德鉴定表(原件);

3. 体检表原件;

4. 身份证复印件;(原件经学校核对后退回本人,只上报复印件,复印件上需有原件已核的字样,并加盖本单位人事部门章,下同。)

5. 户籍证明复印件;

6. 学历证书复印件;

7. 普通话合格证书复印件;

8. 教育理论考试合格证书复印件;

9. 教学技能考试合格证书复印件;

10. 免冠彩色标准相片(3.5×4.5cm,1张)。

各高校上报材料要齐全,并按照规格要求按时报送,不受理网上未报名者或邮寄、转交的材料。未尽事宜,请与我办联系,电话:0771-5815207,5815205(传真)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教师资格认定办公室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推荐资格审核心得体会范本二

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并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会求等差数列的公差及通项公式,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1.等差数列的概念。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教学难点

1.用数学建摸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2.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

一、创设情景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的定义和表示数列的几种方法――列举法、通项公式、递推公式。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列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类特殊的数列。

下面我们观察这样一些实例:

(1)第25届到第28届奥运会举行的年份依次为

1992,,, .

(2)在过去的三百多年里,人们分别在下列时间里观测到了哈雷慧星:

1682,1758,1834,1910,1986

(3)某舞蹈队对舞蹈员进行排队,队员身高分别为(单位:m)

1.68, 1.66, 1.64, 1.62, 1.60, 1.58

请同学们根据规律在( )填上合适的数

1992,1996,2000,2004 ,( )

1682,1758,1834,1910,1986,( )

1.68, 1.66, 1.64, 1.62, 1.60, 1.58 ,( )

师:观察并思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以上三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

共同特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差);(误:每相邻两项的差相等――应指明作差的顺序是后项减前项),我们给具有这种特征的数列一个名字――等差数列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引出两个具体的等差数列,初步认识等差数列的特征,为后面的概念学习建立基础,为学习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学生观察以上数列特点,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对问题的总结又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

二、新课讲授

(一)等差数列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强调:① “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

②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

③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强调“同一个常数” );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由学生将等差数列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归纳出数学表达式:

an 1-an=d(n≥1)

练习1:指出刚才实例中各等差数列的公差;

练习2: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

(1) 9 ,8,7,6,5,4,……;

(2) -6,-4,-2,0,……;

(3) 1,-1,1,-1,……;

(4) 1,2,4,7,11,16,……;

(5) a, 2a, 3a, 4a, ……;

(6) 0,0,0,0,0,0,…….

指出:其中第一个数列公差0,0,第三个数列公差=0

强调:1、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2、对于一个无穷数列,通常在写出它的前n项后,接着写省略号,这时要从上下文能知道省略号写出的项是什么

想一想:设{an}是一个首项为a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你能够写出它的第n项an吗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重点部分)

通项公式: an=a1 (n-1)d (n∈n*)

推导过程:

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据其定义可得:

a2-a1=d

a3-a2=d

a4-a3=d

……

an-an-1=d

等式迭加得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a1 (n-1)d (当n =1时,上式两边都等于a1) n∈n*,公式成立

(三)讲解范例:

例1 (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解:

(1)因为,a1=8,d=5c8=c3,所以这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8 znc1{×zc3{

即 an=11c3n

所以a20=11c3×20=-49

练习:求等差数列 4 ,7 , 10 ,ee的通项公式与第6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解:根据a1=-5,d=―9-z-5{=―4,

所以这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5 znc1{×zc4{=―4n―1,

所以,―401=―4n―1

解得 n= 100

练习:等差数列 3 ,5,7,9,ee的第几项是21?

评注∶an = a1 (n-1)d 中 ,an ,a1 , n ,d 这四个变量 ,知道其中三个量就可以求余下的一个量;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例题和练习,增强对通项公式含义的理解以及对通项公式的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例1和例2向学生表明: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的a1、d、n、an这4个量之间的关系。当其中的部分量已知时,可根据该公式求出另一部分量。

例2(实际建模问题)某市出租车的计价标准为1.2元/km,起步价为10元,即最初的4千米(不含4千米)计费10元.如果某人乘坐该市的出租车去往14 km处的目的地,且一路畅通,等候时间为0,需要支付多少元的车费?

解:(1) 根据题意,当该市出租车的行程大于或等于4 km时,每增加1 km,乘客需要支付1.2元.所以,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等差数

资格审核心得体会范本 审核员心得体会(六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