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在高温下的感受怎么写(五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高温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盛夏时节,高温酷暑。面对炎热的天气,全区广大职工以主人翁的姿态一如既往地坚守在工作第一线,抗高温、战酷暑,促生产、保安全,为建设“强富美高”新秦淮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在此,秦淮区总工会谨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职工群众、劳动模范和工会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特别向奋战在高温一线的广大职工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今年入夏以来,随着气温节节攀升和各种强烈的异常气候变化给广大职工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区总工会坚持以职工为本,按照以“群防、群控、群治”为特色的职工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机制建设的要求,在全区广泛开展以“夏送清凉、幸福安康”为主题的夏季安康“三送”(送清凉、送安全、送法律)活动,号召各级工会和广大工会干部深入企事业单位、车间、班组,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代工企业、建筑工地、露天作业、高温作业和密闭缺氧作业等场所,向一线职工特别是农民工赠送防暑降温用品和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读本、宣传资料,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职业危害排查治理,督促高温作业单位增设防暑降温设施,在报亭、银行、商铺等邻街单位设立“安康驿站(点)”,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进一步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安全发展,保障职工安康权益。
今年是“十三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之年,也是工会改革创新的攻坚之年。站在新一轮发展的起点上,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区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及中央和省、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要求,以保持和增强工会工作和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代表性为统领,以提升引领力、凝聚力、服务力、创新力为目标,以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牢固树立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保护更新老城、开发建设新城”总体格局和“五型经济”发展,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十三五”规划、建设“强富美高”新秦淮建功立业,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秦淮”征程中奋力走在前列,以优异成绩向区第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献礼。
祝全区广大职工身体健康,工作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20xx年7月25日
猜你感兴趣
关于高温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以下简称高温中暑事件),指导和规范高温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保障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其他以高温气象条件为直接诱因,并直接导致社会公众身体健康明显受损,甚至危及社会公众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可参照本预案组织实施相关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1.4事件分级
依据气象条件、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将高温中暑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级。发生高温中暑事件,达不到ⅳ级标准的,原则上不列入突发公共事件范畴。
1.4.1特别重大高温中暑事件(ⅰ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300人以上(含300人),或有10例以上(含10例)死亡病例发生;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1.4.2重大高温中暑事件(ⅱ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150人至299人,或有4至9例死亡病例发生;
b.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1.4.3较大高温中暑事件(ⅲ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100人至149人,或有1至3例死亡病例发生;
b.地市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1.4.4一般高温中暑事件(ⅳ级),指符合下列情形的: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30人至99人。
1.5工作原则
1.5.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增强防范高温中暑事件的意识,切实做好人员、技术、物资等应急储备工作,积极开展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和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预测和预警,认真落实各项预防和医疗救治等卫生应急措施。
1.5.2部门联动,分级响应。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建立联合预报和预警机制,一旦发现高温中暑气象条件或高温中暑事件的苗头,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高温气象条件预报或高温中暑事件预警信息,并向当地人民政府提出防控工作建议。根据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级别,各级卫生、气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同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做好辖区内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预警、医疗救治和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1.5.3加强管理,规范有序。各级卫生、气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和法规,根据本地的实际工作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高温中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高温中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规范,加强相关培训等工作,确保及时、规范、有序地处置高温中暑事件。
1.5.4依靠科技,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鼓励开展相关领域内的科学研究,提高高温中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健康知识宣传,强化社会公众的防范意识,提高社会公众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2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
2.1高温中暑气象等级
根据温度、湿度等气象因子,结合地区气候背景资料,以及高温持续时间,划分为可能发生中暑、较易发生中暑、易发生中暑、极易发生中暑四个等级。具体分级办法参见中国气象局与卫生部联合发布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实施方案。
2.2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的发布
各级气象部门根据监测预报确定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
高温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在高温下的感受怎么写(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