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离婚协议书汇总 婚姻离婚协议书(二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聊城离婚协议书汇总一
我是导游员,来自聊城旅行社,今天由我陪同您一起游览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山东聊城。
聊城古称东昌府,居鲁西,毗泰岱,临黄河,是一座黄河文化与运河文化共同孕育的城市。聊城因水而兴,水是聊城魂。中华母亲河――黄河在聊城境内蜿蜒百里;全市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之多。京杭大运河、徒骇河等多条河流穿城而过;在聊城40多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水域面积达到三分之一。
下面,请各位随我从明珠码头开始,泛舟水上,一起游览最核心也是最能体现水城特色的景区――东昌湖与古运河,亲身感受江北水城之秀美,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之幽邃。
朋友们:我们乘坐的船已经缓缓启动了,首先我们游览的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水域总面积6.3平方公里的东昌湖,烟波浩淼,环抱古城,河湖相连,来自聊城旅行社城湖相依,形成了聊城“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格局。这在全国独一无二,被清华大学作为典型案例收录在土木工程系教材中。
聊城又称凤凰城,在船的右前方,湖南岸有一个金凤雕塑,就是为了纪念一个凄美的传说而建。从前,聊城一带曾是一望无际的梧桐林,生活着一对恩爱的凤凰,统领着百鸟、护佑着百姓。东海一条黑龙欲将此地霸为己有,和凤凰打斗三天三夜。公凤凰战死,母凤凰因腹中有蛋,暂时离去。从此,黑龙在此安家,这里变成了一片汪洋,人们叫它东州湖。有一年,地方官见这里湖波荡漾,林茂花繁,决定在湖中建城。夜里一只凤凰托梦给他:“要建城,自有王东、王昌二人助你。”原来,母凤凰自离开之后,因过度悲伤,虽生下两蛋,却未能孵化。后与一个叫王成的人结为夫妻,生下王东、王昌兄弟。来自聊城旅行社母凤凰让二子帮助修城,目的就是寻机向黑龙报仇。动工那天,一只凤凰引领着百只装满桩木、石块的大船驶向料场。湖中城建好之后,人们为了纪念凤凰运料的功绩,就起名为凤凰城。话说王东、王昌修城之际,正是黑龙探亲之时。这日黑龙返回,见湖中城起,十分恼怒,立即兴风作浪,意欲毁城。王氏兄弟跳入水中与黑龙搏斗,母凤凰叼下身上两根羽毛,化作利剑,刺向黑龙。黑龙不敢恋战,逃往东海。谁料黑龙逃走时扒出的水道冒出滚滚激流,使水面不断升高。凤凰见状,在空中喊道:“孩子,此水通海,难以堵挡,为了百姓,你们只好献身了。”二王兄弟听后,先后钻入水下,用身子堵在了水道口上。后来,人们为感谢二王兄弟,就取其名字,将凤凰城改称东昌城了。
各位朋友,前面船即将通过的桥,名叫六知桥。明朝中期,东昌府有位礼贤下士、爱民如子、清正廉洁、两袖清风的知府,姓蔡,名兴同。有一年发大水,河堤决口,平地划船。皇帝拨下善款,命蔡知府与河院一起抗灾防洪。后因治河有功,皇帝把抗灾剩下的银两开恩赏赐下来。河院想私分钱款,就在自己的行署备好酒菜,请知府过来议事。酒过三巡,河院提起分钱之事,对蔡知府说:“这钱我们二人分了,也无人知晓。”蔡知府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水知、河知,何来无人知晓?!此钱取之于民,理应用之于民!”回府后蔡知府即让师爷盘点账目,开列明细,邀地方士绅公议,将抗灾剩余的3万6千多两银子修建了南关和北关两座桥。后人感恩蔡知府义举,将南关桥改称“六知桥”。
[船过南关桥后]过了六知桥,我们就来到了东昌湖的东南水域。首先我们看到的这几个小岛,是老百姓俗称的演武场。水浒传中没羽箭张清调任东昌府之初,曾梦见自己在过吊桥迎敌时马失前蹄,跌入护城河中。张清不习水性,眼看有生命之忧,这时一仙女从天而降,抛下一根红绳,将其拖到城东南的小岛之上,并教他训练水兵之法,留下偈语:湖上练兵,遇江而止。后来卢俊义率水浒诸英雄攻打东昌,被张清连伤一十五员大将。幸亏宋江用计俘获了张清,并劝其归顺水泊梁山。此时,来自聊城旅行社张清才知仙女之意。后来因为水冲,小岛越来越小,清朝以后,就无人在此练兵了。如今,这里草密水清,天气好的时候,湖里的乌龟就爬上来晒太阳。
在南城墙里,有一个不大的水面,多年来无论天气多么干旱、无论用什么器械取水,从未干涸过,这就是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龙潭。当初大禹治水来到聊城,命人在南部开挖了徒骇河,在北部开挖了马颊河后,洪水很快下降了许多,却一直无法排完。夜里,大禹趟水查看,来到徒骇河北岸时,见到一股暗流,顺暗流走出五六里路,发现了一股打着漩涡向上涌的水花。大禹拎起泥沙袋抛将下去。“呼啦”一声,水下飞起一条蛟龙,张牙舞爪扑向大禹。双方斗至天亮,蛟龙向东飞去。大禹将此事告诉了舜帝,舜帝赐其刻有镇蛟图的方石一块,告诉说那条蛟龙原是被赶出家门的东海龙王之子。夜里子时,按照舜帝的嘱咐,大禹把方石投到漩涡处,只听几声闷雷过后,水花随即落下。第二天,聊城一带洪水退下,大禹投石处却依然是一片深不见底的水面,人们称作镇蛟潭或龙潭。
聊城水多,桥也多。聊城的桥不但形态名异,而且都有着或传奇、或动人的故事。前面这座连通东昌湖与古运河的桥,叫惊龙桥。乾隆皇帝曾九次南巡,七次留宿聊城。有一次南巡回程,艄公因贪看沿途风景一时走神,待船行至龙湾桥头,急忙转舵,龙船的颠簸使得正在与人下棋的乾隆皇帝离身前倾,差点跪倒。乾隆大怒,急问何事?随从忙跪奏道:“皇上贵为真龙天子,何事不知?来自聊城旅行社不过是因下棋入迷,一时淡忘而已。不过,东昌府这个地方,历来就不平凡。当年圣祖爷在此闹龙街就遇到过活神仙。刚才,您跪天、跪地、跪师亲,说明此地天有灵、地有德、水有韵、河有情。岸上就是龙湾,何不上岸,将息几日。”乾隆听罢称是,住进了光岳楼行宫。这后面还有一段故事,暂且卖个关子,过会再说。因为乾隆在龙湾桥受到惊吓,后人就称之为“惊龙桥”了。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了。明清时期,得益于漕运的发达,聊城繁荣昌盛达400余年,这里“舟楫如云、帆樯蔽日”,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当时,运河两岸仅有名有姓的商铺就多达3000余家。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了: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这是有证可查的。前面左手的这处院落,就是当时山西、陕西两省商人在此经商的“联络处与招待所”,里面砖雕、浮雕、透雕,天下三绝。请各位上岸,到山陕会馆内游览。
看过了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我们再次上船,继续运河之行。据记载,明清时期,聊城运河两岸会馆林立,规模与山陕会馆差不多的就有8处,可惜如今只保留下这一处。
在运河开发过程中,来自聊城旅行社我们聊城政府一方面注重保护原有的文物古迹,另一方面新建筑都是仿明清时期样式的,白墙青瓦,充满了仿古气息,与运河和谐的融合在一起,成为聊城一道新的风景线。
[船过一中桥后]在船的左边,各位朋友看到的这座基督教堂是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920xx年)修建的,是鲁西地区建成时间最长,保存最好的一座教堂。教堂面东临古运河而建,主体为双层楼房,两侧分别有3层的望楼和4层的钟桥,可供千人举行礼拜。教堂的北侧为牧师楼,3层城堡式建筑,是教堂神职人员居住的地方。1920xx年,一对美国传教士夫妇生下了一个女孩,起名牧琳爱。1930年,13岁的牧琳爱随父母回到了美国。岁月未能冲淡牧琳爱对中国的记忆,在回国后的几十年中,她一直魂牵梦萦,渴望再次回到中国,为中国人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1998年8月,82岁高龄的牧琳爱,卖掉40英亩山林和别墅、来自聊城旅行社花园、汽车等家产,只身来到中国,在聊城市阳谷县刘庙村安了家。自定居聊城之后,牧琳爱竭尽所能,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并积极出钱为村里修路、为小学生配电脑,为医院捐献医疗设备、联系美国专家讲课……老人先后被授予“中华慈善大使”、“感动中国新闻人物”等称号,成为一位活着的传奇。每当有人问她为什么这样做时,牧琳爱老人总是说:“我有一颗中国心!”
大家再请看左手岸边,这些沧桑古朴的青石,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登岸的御用码头,老百姓称为“大码头”。当年,康熙南巡、东巡路经东昌府时,都是从这里上下龙船。运河两岸净街戒严,大小官员及地方显贵士绅,皆跪伏在地,恭迎圣驾。附近还建有专门的接驾亭,万岁爷上岸后,首先来到亭内迎接官员们的叩拜,礼毕方才起驾进城。其声势浩大,场面宏阔,令人叹为观止。在中国运河博物馆内,有复原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朋友们都知道,乾隆是比较有才的一个皇帝,也是相当自负的一个人,但他对开创清朝盛世的爷爷康熙还是比较尊敬的。这不,前面左边就是乾隆皇帝南巡时登岸的小码头。为了表示对康熙的尊重,乾隆特意让人另择吉处修建了一个码头供自己上岸用,而不是使用康熙登岸的大码头,老百姓称之为“小码头”。
说到乾隆呢,我们书接上回:在惊龙桥受惊后,来自聊城旅行社虽经随从百般劝解,乾隆却一直心怀戒意。直到住进光岳行宫,酒宴过后,才有了几分诗兴。凭栏眺望,乾隆被东南方向的一幅盛景吸引,随口问道:“这是何方胜境?”当得知这便是前朝状元邓中岳的庄园时,心中又来了气。康熙十六年邓中岳应殿试赢得康熙“文章平平,字压天下”的御批。人称风流天子的乾隆皇帝,自认书法最佳,却因一个“字压天下”,使他多年心中不服。惊龙桥受惊,乾隆把一肚子的气都撒在了邓中岳身上,回京没几天,便以“奏不对称”的罪名罢了邓状元的官。邓中岳,因字而贵,又因字而衰,饱尝人间五味,决意再也不让儿孙涉足官场了。邓中岳死后,儿孙遵其遗愿,将棺木沉入水下深埋,大抵是隐喻半生的宦海沉浮吧。
各位朋友,前面这座东西方向的桥,叫闸口桥。这里发生过许多故事,比较有名的是“今日无税”。康熙年间,刑部侍郎任克溥告老还乡后,发现东昌府因连年遭受水灾,民不聊生,而苛捐杂税,更使百姓怨声载道。任克溥三次上书,请求减免官税,赈济灾民,却未得到回复。正当他忧心如焚时,京城传来消息,说皇帝南巡要路过东昌。这天,康熙乘坐的龙舟行至东昌府闸口附近,突然触物搁浅。康熙令人速派水工清理河道。没多长时间,水工捞出一块刻有字迹的石碑。随行官当即上奏康熙。康熙问:“上面刻有何字?”任克溥近前跪奏道:“启奏万岁,此碑胆敢阻挡龙舟,恐有缘由,还请皇上明察为好。”康熙点头称是,走到碑前辩认字迹,随口念道:“今日无税。”任克溥急忙跪倒高呼:“谢主隆恩!”来自聊城旅行社康熙问:“爱卿,这是何意?”任克溥答道:“万岁体恤灾民,免去东昌赋税,我岂能不为家乡父老谢恩!”康熙说:“古碑显现,亦是天意,就照此办理吧!”其实,这是任克溥冒着欺君杀头之罪预设的计谋。他让家人探明了龙船到达东昌的准确时间,于头天夜里将石碑投入河道之中,故意让康熙来念。东昌知府把“今日无税”碑立在了东关运河南岸,并修了牌楼。从此,凡在此码头装卸货物者,均不纳税。以至于在大码头一带形成帆墙如织、百货灿陈的景象,被誉为东昌古八景之一:崇武连樯。
[船过闸口后]聊城自古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据考证,明清以来考中举人者323人、考中进士者71人。闸口桥西不远处,就是清朝开国状元傅以渐的宗祠家庙。
傅以渐是康熙的老师,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傅以渐自幼聪颖过人,经史过目不忘。三岁能诵书,五岁熟记经史不遗一字,十岁撰写文章。幼年家境贫困,作文苦于无纸,每起草于墙壁间,夜以香头照读,苦志力学,二十年如一日,攻读不懈,终成大器。清顺治三年开科大考,傅以渐以进士及第一甲第一名,首夺大魁,位列清华。傅先生治学严谨,精于考究,学识渊博,来自聊城旅行社道德文章为一时之冠,人尊之为“星岩先生”。傅以渐是一位竭诚尽忠的贤臣良相,虽居官显耀,却仍以简朴无华而著名,深得顺治皇帝的器重。别的文武官员都骑马坐轿上朝,他却以驴代步,往来于宫庭之间,一次,被顺治皇帝见到,特御笔亲作小照一幅,并题“状元归去驴如飞”,一时传为佳话。后人借题演义,写下一首诗:“阁老骑驴来玉殿,康熙引缰走在前。若非太保展雄才,清鼎岂能安如山。”
提及傅家,不能不提另一个人:傅斯年。这个名字,朋友们也许不是很熟悉,但“五四运动”大家都了解。当年“五四运动”的游行队伍中,走在北京大学方队最前面、高举大旗的,就是傅斯年。我国著名史学家、教育家、中国新文化运动倡导人之一,曾先后任北京大学和中国台湾大学校长的傅斯年,是傅以渐的第七代孙。如今,傅家祠堂修成了傅斯年陈列馆,著名的“仁义胡同”也在那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亲身去感受一下。
聊城南起龙湾,北至北坝的运河岸上,有多棵几百年树龄的老槐树。树下
聊城离婚协议书汇总 婚姻离婚协议书(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