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有关假期娘俩友好相处心得体会总结(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3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假期娘俩友好相处心得体会总结

1、使幼儿了解暑假中在家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及安全全意识。

2、通过讨论,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提示标志,理解它的用途。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暑假安全高家长的一封信》;一组幼儿在家危险活动视频、安全标志若干、蜡笔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一、使幼儿了解暑假的含义,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过暑假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再过几天我们幼儿园就要放假了,这个假期叫做暑假。知道为什么吗?启发幼儿动脑筋想问题。

2、幼儿说说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想法。

3、教师暑假的含义:这个假期是在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放的,我们叫它暑假,暑:就是热的意思。

二、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安全、愉快、合理地过暑假,培养幼儿完整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判断能力。

1、教师引导幼儿:“暑假里你们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幼儿互相说己想做的或是喜欢做的事情。

3、那么在暑假里,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关安全知识的内容。同时也锻炼幼儿的判断能力。

4、出示《告家长的一封信》,老师读给幼儿听听暑假安全知识。

5、播放幼儿在家危险活动视频。提问幼儿:可以这样做吗?不可以做这些事情吗?运用家长的话语提高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更加认真、投入地参与活动。

三、教师暑假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1)如果小朋友很热,想去游泳,那你能不能一个人或和小伙伴到河里去游泳。

(2)不能玩火、玩电、玩尖锐的物体。

(3)夏天的太阳毒辣,不能到太阳底下长时间地玩,要保护自己的皮肤。

(4)吃冷饮时,不能一下子吃得太多,不然会引起肚子痛,影响身体健康。

(5)吃西瓜时,要把瓜洗干净,请爸爸妈妈切好西瓜,吃的时候不,以免瓜子呛人,还要防止西瓜汗流到衣服上,另外,不可乱扔西瓜皮。

(6)独自在家时不要让陌生人进来,不要告诉陌生人只有你一个人在家。

(7)出外与家人走散了,要懂得打电话110报警,不要跟陌生人走等。

有关假期娘俩友好相处心得体会总结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根据上级通知,五一放假时间为:_月__日——__月__日(星期_到下星期__),5月_日(星期_)回校上课。为了使我们的假期过得舒适、祥和而有意义,特就安全方面对大家提以下要求:

1、作为小学生,大家要时刻牢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学校要求同学们“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希望大家牢记老师的谆谆教导,走出校门后,仍然以学校的纪律和社会的规范来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利用“五一”长假,多看一些课外读物,多参加有益的活动,丰富自己的视野,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2、“五一”假期,外出活动都要征得家长同意,而且要有大人陪同,不允许自由结伴,私自外出,不要上公路玩耍,横穿公路要“一看、二停、三通过”。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严禁在马路上滑滑板,严禁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交通安全,时刻牢记!同时要注意用电、用水等的安全,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3、由于天气转暖,五一假期中,不允许大家去水塘边玩耍,更不能到山上去玩火。强调几个紧急呼救电话:火警119,匪警110,急救电话120。

4、注意饮食卫生,不吃零食。目前市场上的零食许多是些无卫生许可证,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的“三无”产品,小学生吃了,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有的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

5、假期间,不去网吧等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场所,在家上网不浏览不健康的网页,不结交不良的社会中的闲杂人员。

6、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在休息的同时,认真完成作业。希望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组织的手抄报活动中,让我们的五一假期过的充实而有意义。

总之,希望全校师生把“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牢记在心,平平安安过“五一”,快快乐乐返校园。

有关假期娘俩友好相处心得体会总结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春风和煦的四月即将过去,红色的五月披着节日的盛装来了。在灿烂的阳光里,微风拂面,再过三天,我们就将迎来“五一”劳动节。也许同学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快乐的假期。那么,同学们,你是否已经有了怎样过“五一”的打算了呢?在这里,想给每位同学提一些建议和希望:

1、能认真完成各科作业,并做好相应的预习和复习工作。特别是期中考试没能考好的同学,更应抽出一定的时间,给自己补补课。

2、讲文明,讲礼貌,孝敬父母和长辈,能帮助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3、“五一”期间一定要注意安全,包括:

(1)不要到危险场所玩耍。如:公路旁;变压器下;建筑工地;废弃无人居住的房屋;屋顶、树梢、墙头等。

(2)天气渐热,不到没有安全设施的河、潭、池、坑边玩耍,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

(3)注意交通安全。过马路时,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密切注意机动车的行驶情况,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做到学习、娱乐、休息三不误,过个快乐、有意义的“五一”!最后,我在这儿提前祝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五一节快乐。

谢谢大家!

有关假期娘俩友好相处心得体会总结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寒假就要来临了,在这么长的假期里,安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为了保证同学们过一个平安、欢乐、祥和的寒假,同学们在假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交通安全

1.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公路上跑闹、玩耍。

2.横穿公路一定要看有没有车辆,不得随意横穿。

3.在马路上骑自行车要注意安全。

4.寒假期间,正逢春运高潮,交通比较拥挤,人流量较大,因此同学们在外出时,应该有家长陪同,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去乘做无证、无牌及违章超载的车船,避免人身意外损失。遵守公共秩序,等车的时候,车未停稳不得接近车辆,上下车时不得拥挤。

5.文明乘车,乘车主动让座,不得在车厢内大声喧哗。

二、水、电安全

1.不得到河边、水库、鱼塘、等危险的地方玩耍、滑冰。

2.不要乱动电线、灯头、插座等。对于自己不熟悉的家电器不要随便碰触和使用,以防触电、火灾和煤气中毒等事件的发生。

三、火的安全

1.不准玩火,不得携带火种,更不要携带火种上山。

2.小心、安全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

3.不要玩火,以免发生火灾。发现火灾及时拨打119,不得逞能上前扑火。

四、饮食安全

1.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一定不要购买食用。

3.生吃瓜果要注意洗干净后才可食用,不吃腐烂、变质的瓜果。严禁吸烟、喝酒。

五、其他方面的安全

1.不要轻信陌生人,陌生人敲门不要开门。

2.外出旅游或走亲访友,万一迷路不要惊慌,要呆在原地等候父母回找或及时拨打110,请求帮助。

3.放烟花一定是同学们所喜爱的,但在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也要注意安全,在长辈的陪同下燃放。燃放时首先应注意的是要选择在空旷的地方燃放,防止引起火灾,避免伤到行人。

第二,在购买烟花爆竹时一定要选择在正规的经过批准的店内购买,这样才能保证质量,燃放时才能减小意外的发生;第三,在燃放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使用,切不可对人、对物燃放。

4.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聚餐宴会较多,同学们不要暴饮暴食,更不要醉酒,酗酒,注意身体健康。此外,不要参与各种形式的封建迷信和赌博活动,从小养成“崇尚科学,远离毒品”的良好习惯。

5.不偷不抢,不拉帮结伙,打架斗殴。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遇到敲诈勒索、拦路抢劫及时告诉父母或打电话报警。不接受陌生人不被陌生人的甜言蜜语所迷惑,防止被拐骗、拐卖。禁止到游戏厅、录像厅、网吧等不健康场所玩耍。

下面是几个常用紧急电话,同学们一定要记住:警情110、火警119、急救120。

此外,要充分利用寒假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好好休息,保证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下一学期的学习中去。过一个愉快而又充实的春节!

有关假期娘俩友好相处心得体会总结

为了保证在暑假期间自身的安全,特做安全保证如下:

1、遵纪守法,自觉遵守村规民约,遵守公共秩序,争做文明小公民。

2、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公路上玩耍、追逐、逗留,不与车辆抢行,不尾追机动车辆。没有大人带领不随意外出。不乘三轮车,不骑自行车。

3、自觉遵守乘车秩序,不占座抢座,不抢上抢下,不将头手伸出车外,车没停稳不上下车,礼让三先,做到文明乘车。

4、不到游戏厅、网吧等不安全场所。

5、严禁到池塘、水库、河、坝等有水的地方玩耍洗澡。

6、不玩弄不明真相及危险的物品,不做危险游戏。

7、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做到防火、防盗、防电、防骗、防水、防雷等工作。

8、注意饮食卫生,不随意吃零食,不食用过期霉变、不合格食品及饮料,预防食物中毒。

9、不结伙打仗、斗殴。

10、不参加封建迷信及有碍社会稳定的一切非法活动。

11、不玩火、不玩电、不去公路上、建筑工地等一切危险的地方玩耍,不与陌生人打交道。

以上几条一定做到,如有违反,后果自负,与学校老师无关。

学生签字:

家长签字:

班主任签字:

有关假期娘俩友好相处心得体会总结(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