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精选三顾茅庐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通用(4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174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精选三顾茅庐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通用一

知识与技能了解《三国演义》,把握小说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整体把握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说情节发展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刘备虚怀若谷、礼贤下士的胸怀,及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才学,提高自身素养。

学习重点理清文章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理解部分文言词语的现代意思,掌握小说的艺术特点。

学法指导朗读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新课导入

(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刚才我们观看的“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历史上有名的一段佳话,是导演根据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片段改编而成的,生动地再现了刘备三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那么,小说是如何表现这一情节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作,共同去体会和感受其感人之处。

一、助学资讯

1、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2、作品介绍:《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3、背景介绍:官渡大战,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刘备听从徐庶建议,去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三次到隆中才得以见到诸葛亮。本文是第三次拜访。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缚(fù)胄(zhòu)沔(miǎn)殆(dài)彝(yí)箪(d226;n)

吴会(kuài)纶巾(gu226;n)拜谒(yè)刘璋(zh226;ng)存恤(xù)

鹤氅(chǎng)愧赧(nǎn)

2、理解词语。

如雷贯耳:像雷声穿过耳朵。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经世奇才:有整治天下的罕见才能。

思贤如渴: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顿开茅塞:比喻受到启发,思想豁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三、整体感知

1、文中刻画了哪几个人物?

刘备、诸葛亮、张飞。

2、通读课文,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刘备三顾诸葛亮,孔明隆中出对策,感其诚,出山辅佐。

3、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三顾茅芦,拱立阶下——刘备问计,孔明对策——拜请辅佐,感恩出山。

一、研读主要情节。

1、刘备三顾:找出人物的不同表现。

刘备:下马步行,拱立阶下。

张飞:大怒,欲放火。

孔明:仰卧几席。

2、刘备问计:他的话包含哪几层意思?

(1)表明身份及诚意。

(2)分析现状,表明志向。

(3)求开愚拯厄之计。

(4)表达心中疑虑。

3、孔明对策:

(1)他为刘备献策包括哪几层意思?

a、分析曹操、孙权两大势力的状况,分清敌友,采取不同的方针。

b、指出荆、益二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夺取的可能性。

c、规划政治蓝图,打消刘备疑虑。

(2)孔明为刘备规划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汉室兴,大业成。

(3)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以人和为基础,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

二、分析人物形象。

1、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刘备、诸葛亮的形象特征及作者塑造人物采用的手法。

(1)刘备:谦虚、礼贤下士、不耻下问、求贤若渴、气度宽宏。

正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侧面衬托:以张飞、关羽的言行烘托出刘备的谦虚、礼贤下士。

(2)诸葛亮:淡泊名利、高雅不群、超拔不凡、不出门便知晓天下事、足智多谋。

正面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

侧面烘托:司马德操、徐元直的推介。

(3)张飞:鲁莽、急躁、讲义气。

描写方法: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三、小说中多次出现诗词,有什么作用?

小说中三次使用诗词:第一次是孔明醒后所吟的诗,表现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品质;后两首是后人的赞诗,是对诸葛亮的才华与品质的赞誉。三首诗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诸葛亮的才华和人生追求。

四、概括小说的艺术特点。

1、故事情节生动曲折。

2、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3、铺垫烘托突出形象。

文章主旨

小说通过刘备“三顾茅庐”,既表现了他为兴蜀汉大业而礼贤下士的宽宏气度和不耻下问、求贤若渴的精神,也展示了未出山便晓天下事的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板书

情节:三顾茅庐——问计对策——拜请出山。

三顾

茅庐

人物:刘备、诸葛亮、张飞(正、侧面描写)。

1、介绍你喜欢的《三国演义》中的其他人物和事件,谈谈你对这些人物的认识。

2、阅读《三国志》,比较《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的人物形象有何不同。

学生对《三国演义》比较感兴趣,但对古典小说的阅读还有一定的字词障碍。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的“已知”,用“兴趣”为桥梁,激发他们去探究“未知”,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先易后难,从情节入手,到分析人物形象,最后探究写作特色,层层深入,抽丝剥茧,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足的是,对人物及作品的相关情节拓展不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学生综合素养还需进一步提升。

精选三顾茅庐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通用二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卧龙岗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

精选三顾茅庐成语故事读后感范文通用(4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