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总监心得体会总结 运营总监总结报告(二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营运总监心得体会总结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是2010年6月开始担任盘山制梁场副场长兼安全总监,这4个月主要分管安全管理、办公室和对外协调工作。4个月以来,在场长、书记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室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有限公司领导确定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认真地履行制梁场副职领导的各项职责,完成副职领导目标责任状的内容。
下面:我现在将四个月来的工作情况做以述职,请各位领导和同志进行审议。
2010年对我们梁场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第一有限公司的第一个制梁场,在 2010年5月31日参加完开工典礼之后,于2010年6月1日,我们就马上就入住现场,开始征地拆迁工作。在吴建国书记的带领下,调动各种关系,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用了短短11天的时间,把210亩水稻田地征迁完毕。
强化生产组织的严密性。针对制梁场今年工程施工任务量较大,始终坚持生产早例会制度,定措施,抓落实,提要求,解决实际问题,及时确定各个部门各节点的生产组织重点环节。多次组织召开现场协调会和安全办公会,合理地安排安全施工顺序,协同总工研究和确定了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以确保制梁场今年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施工管理文明的有序性。在施工管理中主要狠抓了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要求从建制梁场开始,都努力要求按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运行,做到规范、整洁,对现场文明施工、样板起步一抓到底。实践证明:抓而不紧等于没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通过对现场管理的常抓不懈,各部位的施工现场均达到了文明施工标准,树立了制梁场的品牌与形象,受到了业主的普遍好评。
靠前指挥,及时解决问题。在施工季节,为了及时掌握制梁场生产的第一手材料,每天早上6点点多开完早会我都要到钢筋加工厂,绑扎台座等转上一圈,靠前指挥、靠前指导、靠前协调、靠前服务,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检查的力度。 (三)、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生产无事故。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夯实基础是关键,宣传教育是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制梁场针对目前新进人员较多,生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培训首先组织观看了安全宣传资料片《警钟长鸣》,宣传片中血淋淋的施工事故现实给在场的人员很大的震撼,一次又一次的警示着我们在施工中要随时注意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八字方针。接着进行制梁场的《安全管理体系》宣贯,主要以加强员工自身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警惕性为主要手段,要求安全专职部门要在危险地段设立安全警示牌,并派专门的安全人员随时进行检查,查到有违章施工和存在生产安全隐患的必须要立刻指出,要求整改,必要的时候可以责令停工。随后,在场的管理人员都参加了安全培训考试,到会人员都认真的答写并提交了试卷。
做为一名领导干部,我深刻认识到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重要性,常怀律己之心,增强自律意识,做到自重、自警、自励,清正自守,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做的事情不做,保持一名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本色。四个月以来,认真学习各级党组织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规定,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工作的要求,主动加强业务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不断丰富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层次。并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理解了新时期保持共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在政治、思想、作风等方面有了较大收获。同时,我还能够从其他领导同志身长吸取优点和长处,弥补自身不足,努力做制梁场合格的管理者。
四个月来,虽然围绕自身工作职责和确定的工作目标做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领导的要求和职工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是:
特别是今年制梁场生产任务繁重,感觉压力大、担子重,尤其是工期的提前,造成工作中比较急躁,工作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还需加强。
以上是我在2010年的主要工作。由于水平有限,在工作中难免会存在不足之处,恳请领导、同志们给予批评指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正视困难,团结同志,改进不足,使制梁场的生产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要对四个月来各位领导和同事对我工作上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1年度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在这里祝大家元旦快乐!
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周培勇,去年8月加盟大桥监理公司,担任泉州湾跨海大桥副总监,协助刘明辉总监开展该项目的监理工作。
泉州湾跨海大桥是福建省高指和泉州市的重点项目,项目全长26675 m,其中泉州湾跨海大桥桥长12454 m。工程起于晋江南塘,与泉州市环城高速公路晋江至石狮段相接,在石狮蚶江跨越泉州湾,经惠安秀涂、张坂,终于塔埔,与泉州市环城高速公路南惠支线相接。是泉州环城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承担的是晋江出海口南岸a
施工区分为:陆地区引桥、南岸浅水区引桥(六车道)、蚶江互通主线桥、南岸浅水区引桥(八车道)、南岸深水区引桥(八车道)几个部分。 业主单位前期委托了“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为大桥建立了首级高精度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并在整个施工中对控制网和重要测量指标进行复测复核;在监理平行检验方面,也委托了“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对所有监理标段范围内的监理试验检测项目进行复试。
施工监理j1合同段主要工程组成内容如下:
施工a1标段由大桥局中标,中标价8.024亿(不含10%的暂定金),
主要工程内容:南岸陆地区引桥上下部,计2732.094m;南岸浅水区引桥(n001#~n005#墩)上下部,计181m;南岸浅水区引桥(六车道)(n005#~n044#墩)上下部,计1950m;南岸浅水区引桥(八车道)上部,计1050m;
施工a2标段由四川路桥中标,中标价5.451亿(不含10%的暂定金),主要工程内容:蚶江互通主线、匝道上下部及接线,计1200m;南岸浅水区引桥(八车道)下部,计1050m;
施工a3标段由二工局中标,中标价8.595亿(不含10%的暂定金),主要工程内容:南岸深水区引桥(八车道)上下部,计2450m;北岸深水区引桥(八车道)上部,计1050m。
本标段总工期33个月,计划工期为2011年10月1日~2014年6月30日;工程规模大,线路长;预制架设梁节段数量大、预制场规模大;架桥机架设拼装箱梁任务重,需投入的机械设备多、工序转换频繁,工期相当紧张。 陆域预制场区为滩涂地,地基承载力低,软基加固处理工程量相对较大且时间紧;桥址处自然条件差,施工组织安排上须充分考虑台风、潮汐、地质等客观因素对工期的影响。
大块箱梁的整
体吊装、三向位置精确调整、拼接等施工精度要求高、施工辅助设施多、施工控制难度大。最重的0#块约175t,吊装安装难度大;悬挂节段重达1972t,所有节段悬挂在架桥机上后胶拼,架桥机荷载大;拼装、运输施工难度大,施工风险高。
业主根据设计和混凝土咨询单位的要求,在招标文件中提出对原材料和配合比提出了很高的质量指标。加之,当地的砂源枯竭和粉煤灰质量不稳定,给混凝土性能控制带来一些困难。
目前总监办到位人员30人:总监理工程师1人,副总监1人,标段监理负责人(组长)3人,专业监理工程师8人(其中:路桥结构专监3人,道路专监1人,试验专监1人,测量专监1人,合同专监1人,安全专监1人),专职安全员3人,专职试验员3人,专职测量员1人)。监理员12人。办公室及后勤人员5人。
总监办租用一栋5层楼民房外加一层楼面,面积共计1600m2,购买台式电脑8台,复印机、打印机、办公座椅等各种办公设施齐备,完全能满足办公和生活的需要。总监办目前到位车辆5部(三辆越野车,二辆面包车);测量仪器和检测设备按照投标文件要求全部到位,并应业
主的要求,另外购置了“氯离子快速测定仪”以满足控制使用海砂的需要。
泉州湾跨海大桥处于施工准备阶段的尾声,三个施工标段的临时设施建设,三集中场地建设已经完成,工地试验室已进行验收;测量控制网的复测以及施工控制加密网的工作已经完成;施工水电基本接通;桩基混凝土原材料选定和配合比设计工作基本完成,桩基主要原材料已经进场,监理试验中心进行了复验;总监办对南岸三个标段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初审,并上报业主;桩基的分项施工方案已经批准,分项开工报告已审批,钻机等机具设备已进场,具备了全面开工的条件。
由于业主原因,泉州湾项目至今未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业主不同意),项目的总体开工时间也未确定,给工程带来了些不确定的因素。
我们是第一次到福建,因对当地的一些做法和习惯不了解,给前期的工作带来了被动。
总监办8月份进场后,业主没确定准备开工日期,通过对施工单位的打听,加之全国范围内资金紧张,害怕工程不能按期开工,前期不敢全力投入,加之房东资金紧张,装修缓慢,致使总监办的驻地建设与当地的监理单位j2相比一直处于滞后。
对当地高指的管理方法不了解。如福建省高速建设对工地标准化建设和标准化施工非常重视,对施工单位临建如“三集中场地”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高标准要求。又如按当地的做法,项目文件如人员审批、材料选择、进度计划、施工方案等都必须用红头文件方式上报指挥部,由指挥部主要领导批示后,再转发相关部门办理。而我办按正常监理报表上报的文件,因无领导批示而一直束之高阁,使得大桥公司领导以为我们未及时开展工作。
大桥公司对泉州湾大桥的管理机构还未理顺,我们和业主的沟通不畅通,没有及时掌握业主的想法,加之因为无法预见开工
营运总监心得体会总结 运营总监总结报告(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