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习交流心得体会及收获 学校与学校交流心得体会(7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学校学习交流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32、草的生长需要阳光雨露,人的成熟需要知识灌溉。
33、办好一所学校,带动一方发展。
34、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5、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
36、知识汇聚力量,汗水凝成辉煌。
37、起点属于每个人,终点属于胜利者。
38、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区。
39、人人抓教育,事事靠教育,时时讲教育,一生受教育。
40、培养孩子成长是家长、学校和全社会共同责任。
41、横绝学海,笑傲苍穹。
42、态度决定一切,习惯成就未来。
43、书是你最忠诚的朋友。
44、乐学苦思,敏锐创新。
45、笔耕书上除勤奋无他,舟行学海有远志领航。
46、勤学乐思,奋发向上。
47、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相信自已,终能创造奇迹。
48、温馨家园,阳光沙场。
49、度尽劫波书还在,相逢一看泯恩仇。
5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51、我自信我出色,我努力我成功。
52、读一本好书,多一点知识。
53、与书为伴,终身受益。
54、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
55、精读而深思,泛读而博闻。
56、用勤劳坚持,换春华秋实。
57、蓄势待发,有备无患。
58、功崇惟志,业广为勤。
59、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60、时间像一潭水,浪费了就没有了。
有关学校学习交流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比较系统、复杂的工作,有人曾形象地把初中班主任比喻成教师、父母的统一体。这话一点也不为过,但反过来想,以后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个个都有所作为,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常言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实在学校里“班班也有本难念的经”,管理再出色的班级也难免有各种小问题,我觉得班主任老师不要害怕有问题,掌握好了如何解决问题才是发展之道。
暑假开学回来,我发现我班的学生有很大的变化,同时班级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班级纪律、卫生略有松懈,学习态度不端正等。为此我对班级管理进行了一些微调。
一、狠抓常规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学的第一节课,就是习惯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上课专心听讲,边听边想,发言积极大胆,声音洪亮,作业整洁,及时完成;下课不在教室及走廊追跑打闹,大喊大叫;不仅搞好个人卫生,还要保持教室地面的清洁。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这样师生之间便搭建起了促进彼此心灵沟通、精神上理解的平台。当学生明确什么是应该做的,应该怎样做,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后,每周五晚自习的第一节班会课上,我都会组织同学们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表现好的给与表扬和鼓励,对表现差的不仅指出差距在什么地方,还用“传、帮、带”的办法请同学帮助改正。
二、查阅班级日志,及时发现问题
作为班主任每天一定要随时进入班级,查看班务日志。通过班务日志记载的内容及时捕捉班级内发生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除了对班务日志及时查阅,还要向负责记载的学生干部询问,让学生干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培养同学们对班级的关心度和集体感。班主任对班务日志上表扬的学生要表扬,在班中树立榜样;对班务日志所反映的突发事件及不良倾向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处理,绝不拖拉,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班务日志管理的信赖程度,使班务日志能限度发挥其应有作用。班主任应召开班干部会议进行班级管理的培训,尤其是负责记录的学生干部强调记录的规范,要做到公平公正,使班务日志制度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班务日志记录制度实施的效果,不流于形式。
三、以理明理,细抓思想成长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对孩子过分疼爱,一些孩子养成了不少坏习惯,有些学生自以为成熟,以与众不同为荣,他们的“个性”多自私、狭隘。这学期我们班有一个同学a,在学习上他是一个比较好的学生,但在做人上却有较大的瑕疵,如考虑事情以自我为中心,交给他工作故意推三阻四,没有自知自明;曾经有两次因学习上的问题,被我批评过。但他并不虚心接受,而是使性子,不听管教,这两次,都被我狠狠地批评了。一个人犯了错误,要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事后,我再跟他慢慢地聊,讲清自尊、自爱、自律是人性中最基本上进因素,与此矛盾的性格特点无疑要改正,讲清在集体中,如何学会与他人相处,让他认识到不良的“个性”,只能让他离周围的人越来越远。如今,他身上的坏习惯已经改掉了很多。学生做错了事,要让他明白错在何处,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自己教育自己。
初中时期正是一个人叛逆心理的时期,他们听不进父母、长辈的劝告,自以为是,看问题从个人的角度出发,难以说服。我常常鼓励学生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解决问题,“假如我是老师”或“假如我是父母”,也在班级开展“今天我是班长”活动这种换位思考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班级纪律更严谨,气氛更和谐,让他们在自己的切实感受中,在老师的循循引导下,逐日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
四、准确定位,树立威信
走近学生可以帮助班主任了解班级的状况,不过也要把握好与学生的距离。但我发现班主任与学生走得太近未必是好事,师生间过度亲密的朋友关系,表面上看是气氛融洽,师生同乐,实际上会造成对学生的溺爱与放纵,会让学生错误地认为班主任是“自己人,一切好说”,从而自损威信。但与学生距离太远也不行,长期一副居高临下、不苟言笑的表情,会让学生难以接受,避而远之。如此下来,班里很多情况就无法获悉,工作自然难以开展。所以,我明白,班主任要把握和处理好与学生的距离,既不能太远,也不可过近。一句话,那就是若即若离。
随着时代的发展,班主任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面临着新挑战。尤其是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新变化,使班主任工作更加繁重,对于班主任而言,如何在短时间内成为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感的班主任,“实践、学习、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有关学校学习交流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每天确保4小时学习即可,时间应用如下:
1、看课本
2、整理以往做过题、归类并看题
3、做题(即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
>上午8:30~10:30 晚上20:00~22:00
因为寒假,大家要睡懒觉,但是上午是头脑最清楚的。晚上临睡前是记忆力较好的时间,故推荐这两个时间。
当然,自觉性好的同学,可以多花时间。建议每天最多学习6小时左右。毕竟长久的疲软对记忆、思维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
>
看课本的过程,许多同学只是简单把课本知识点过了一遍,有的同学稍微过程和态度稍微认真、细致一些。还有的学生是总结全部的知识点,其实这些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看课本,这些充其量把课本的内容再过一遍,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看课本包括如下几点:
>注重学科思维。课本看一遍,课本讲了多少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对题目有多大的要求,我们要总结课本上的思维。
>看课本注重知识理解。考试时尤其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前一篇博文中的例题,指数函数、对数函数进行比较大小,就需要同学们对函数的图像、性质有一定的理解。每条知识点都有研究目的和一些独有的表现形式。我们在理解知识点的过程中,假设不用式子推导,单纯看能不能理解,这是定性的理解。在考场里面,定性是第一位,首先通过定性分析,再定量,多学生上课时听老师讲明白的很,但是自己来就不行了,就是因为老师已经把知识点量化解析了,而学生没有从定性思维上形成自己所理解的东西,自然是不会应用了。
>看课本注重考点。看课本的时候,应当重点标记考点。把你已经见过的题、认为可能会当成考点的知识点重点标记。尤其是真题里面考那些全部标出来,把那个地方做到熟练。考试和平时训练不同,许多的表达是在临场瞬间的感性思维,而不是理性的有条理的思维。如果对考点熟悉的话,基本上能做到不加思索,就能顺利的表达出来。考场上绝对没有时间来允许你慢慢的进行思考。考试不是搞研究,高考考查是知识点熟知程度、理解程度、应用程度,更考查的是全部考生的临场反应意识。
很多同学认为看课本需要花费时间很长,其实不然,据玖久高考专家统计,如果认真复习的话,一周左右就能把知识点理解相对透彻,并且能分析出哪些知识点是重点考点。有经验的同学甚至能大略估计知识点的考查方式是什么。
>
虽然前面介绍了看课本的思路,但是要最大效率的利用时间,必须要借助到题。这里所涉及到的.题,并不要求大家做,而是利用大家做过的。
>
这个很容易理解的,就是大家碰到题中不会的知识点,不明白的公式为什么这么用的,看课本定义部分,这样就能够将课本知识点实际应用化,形成知识掌握和应用的全部过程。我们要翻出以往做过的试卷或者比较有参考价值的练习本,第一时间找错题,重新思考这么错是怎么想导致的,要该如何理解。对待大题,着重思考题目是如何利用知识点考查大家的。利用了哪些方面内容,考查了我们什么,而这都是我们大家极其需要去理解的重点部分。
>
归纳、理解知识点的重要性我就不说了,就说下如何总结,这需要找一些比较类似的类型题。其实这很好办。连续数年的真题、模拟题,其实按照顺序的考点都差不多,如数学第一道解答题是考三角函数,选择题第5或第6道是考排列组合,最后一道是立体几何。我们要总结这类题的考法和解答思想。通过综合、比较,就能解决绝大多数的题型,也不再害怕陌生题。这样不仅对课本知识本质有一个理解,对知识的应用范围理解的更加透彻。自然能形成纯熟的应用。
>
大家可以通过真题思
学校学习交流心得体会及收获 学校与学校交流心得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