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小组心得体会怎么写 社工心得体会总结(5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关于社工小组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1、帮助流动女青年更早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爱护自己,发掘自身潜力,以便于更早的认识社会,融入社会;
2、以助人自助为核心价值观,树立包括专业社工应有的价值观、素质、工作态度和行为;
3、学习专业社会工作不同介入方法和应有的步骤与方法,在具体的工作中中锻炼自己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建立实务能力与技巧;
4、建立对服务机构及社工、服务对象、督导老师、其他同学伙伴及自己的服务与学习责任感,深入到服务对象当中,运用专业知识帮助他们解决和改善存在的问题;
二、实习时间
20____年10月217日至20____年1月28日
三、实习项目介绍
流动女青年潜力开发项目是由儿童乐益会(中国)开发,由重庆市绿叶义工组织承办并实施。截止到2009年,中国大约有2亿3000万流动人口。根据国家计生委统计,流动青少年(14-20岁)占全国全部外来流动人口的13.2%,他们成为这新兴城市贫困人口的组成部分。主要面临:受教育程度低、缺乏获取职业培训技能的途径、受到社会排斥等问题,我们本着志愿、义工的精神,为他们进行潜力开发与培训。
四、实习单位背景材料的介绍
重庆市商务高级技工学校(重庆市商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是由重庆市商业委员会、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共同管理的一所集高级技工学校、成人中专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重庆市饮食服务技工学校,现是隶属于重庆市商业委员会、全额财政拨款的市属事业单位。学校在面向全国开展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的同时,也面向社会进行烹饪工艺、餐饮服务和客房服务等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是重庆开办最早的烹饪类公办职业院校,建校以来已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3万余名餐饮类初、中、高级技能服务与经营管理型人才,在重庆地区餐饮行业中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学校地处南岸区五公里学府大道41号,轻轨3号线经过校门口。
五、实习主要内容
1、作为项目组的指导员,主要负责承担具体项目的实施和教学工作。
2、兼职摄影,拍摄活动照片。
3、参与举办的大型活动:
(1)10月28日的“描绘我的美好生活蓝图——爱是财富”
(2)11月21日的“感恩与幸福常在——主题班会”
(3)12月5日的“爱心传递——关爱艾滋病儿童”
(4)12月12日的“关爱留守儿童——face to face.”
4、设计个案调查问卷,填写实习报告、心得、日记。
六、实习反思:
1、上课前期要经过充实的备课,不仅是专业知识和课程知识,考虑到有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以及想到解决办法,考虑到课程中学员可能会问及的问题并想到解决办法;
2、一定要注重时间的合理安排,既要避免课时安排过少,战线拉得太长导致内容单调;又要避免同一个课时段内安排较多,过于匆忙而导致失误;
3、要及时反馈上节课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做好以后的规划;严格按照回顾、联系、应用的教学程序解决问题;
4、坚持写实习日志和实习反馈表,那样可以直接的发现问题,发现得失。
关于社工小组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参与人员:__30820308李a(小组长,初期,后期)
__30820306黄b(结束) __30820309李c(中期) __30820310梁d __30820311梁e(前期)__30820316刘f x__0820322吴g(中期) x__1060225唐f
在确立 “成长新动力”这个小组之前,我们首先针对我校大二学生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和了解,再通过厘定需要来构建理论构架,最终确定目标。
一、理念----厘定需要(小组成立的目的)
1. 规范需要(专家需要):网络日益发达,很多大二学生因为退出了学校社联社团组织,空
闲时间增加,因而在网络上寻求精神的支持。然而,网络却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危害:①身心健康受损;②无心上学,学习成绩下降;③道德意识弱化,严重者会走向犯罪道路;④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受影响;⑤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2. 比较需要:很多大二学生沉迷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感到孤独寂寞,同时可能受到恋爱
问题的困扰,因此选择网络来逃避现实。
3. 表达需要:①很多大二学生有感情问题,会感到孤独寂寞,选择通过网络来寻求精神支
持;②来自家人和老师的压力让大二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沉迷网络发泄和麻痹自己;感觉需要:大二学生对自己未来没有较好的目标和定位,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无助;此外,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同辈群体之间的相处交流有时会有相互误导的作用。
二、理论基础
1.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这个小组的对象是华农大二沉迷于网络的学生。由于这些大二学生正处在佛罗伊德所说的从青少年发展成为成人的一个重要转折的青春期(19-21岁),在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时,要经历各种选择的混乱状态,往往会感到困扰和混乱,这是青少年期个体都不可避免的一个转折点,这个时期,要帮助青少年重新审视及发现自身价值,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及处理各种混乱状态的能力。
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的同一感,避免角色混乱。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的不满等社会问题上,即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认失败的话,容易出现逃避、消极厌世等情况。即而一旦自我认同难以达成,长时期的角色混乱就会使青少年较难应付社会的挑战。相反如果获得自我的同一性,就比较容易取得社会和职业的自我认同;
当他们有问题时倾向与同伴商议,而不是向家长请教。于是我们通过设立这一小组,加强同一问题或类似情况的青少年间的沟通交往,通过他人的反映和评价,重新树立自我认知。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在小组的沟通技巧训练中,会较多运用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小组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资源库,小组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行为总汇。组内成员可以结合自己的风格,从如此丰富的表现和互动中寻找榜样,进行观察、模仿和学习,增加个人适应性行为,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学习到与人交际技巧。
4.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与斯金纳的增强理论
正面增强--即特定行为后,满足此人的需求。例如:做了一件事情后,即给获学校颁发嘉许状。
在小组内,工作员会较多使用正面增强和角色扮演的方法。正面增强方面,如组员能适当使用所教授的沟通技巧的话,工作员将当众给予爱的鼓励。此外,会通过建立供组员观察的模型,让组员学习表达情绪的方法,从而起到模仿作用。
三.目标:
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改变当前部分沉迷网络的华农大二学生对网络的态度,增强其辨别网络虚拟和现实界限的能力,对自身价值进行合理定位,明确自己的责任,重回正常的大学校园生活,并提高其在现实中与人沟通的能力。明确的目的:
①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让小组里的成员们深刻认识网络的利弊。引导他们学会思考现实与网络的区别,在活动的分享中,加强对沉迷网络利弊的认知,不再沉迷于网络,走出宿舍,感受外面的世界,重拾对学习的热情。
②让小组成员走出网络的小圈子,更多地关注自身的优势和能力,发掘他人长处,找到自己的合适定位,在相互学习和模仿中,找回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信心和关注点,从成员间的认同中,并通过同辈群体的赞同认可找到改变自己认知与行为的巨大推动力量。
四.小组成员:
对象:沉迷网络,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上出现偏差行为的华农应届大二学生
资格:华农大内沉迷于网络的大二学生(问题具有同质性),小组成员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基本相似,社工认为为有必要进行小组治疗的对象。
五.小组的特征: 1.性质:治疗小组 2.节数:5节
3.日期:20__年10月15日至12月10日 4.时间:根据组员的空闲时间安排
5.地点:小组工作活动室(地点可能因活动性质而有所更改) 6.人数:8名华农大二学生
六.招募计划:
1.招募时间:20__年9月15日至10月5日 2.招募方法:
①在华农大宿舍区内张贴海报;
②到学院跟老师了解情况,并致电合适对象;
③在华农大宿舍区内摆摊位供学生咨询,特别是大二学生; ④利用网络宣传途径(q群、微博、博客)
⑤到校内心理咨询组织(如晴天工作室)等了解情况,寻找合适对象 3.招收方法:在社区社会工作办公室交收活动报名表
七.各个阶段活动
小组初期阶段(第一节)
社工:李a
组员:黄b、李c、梁d、梁e、刘f、吴g、唐f 时间:20__年10月15日星期五15:00-16:30 活动安排:
通过初级阶段组员的相处,各位组员之间加深了对彼此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小组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社工:梁e
组员:黄b、李c、梁d、李a、刘f、吴g、唐f 时间:20__年10月17日星期日15:00-16:00 活动安排:
通过参加此次活动,组员们能加深彼此之间的印象,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此外,组员也能逐渐认识到之前自己沉迷网络的种.种弊端,并且形成了一种决心,要真正摆脱网瘾,重回精彩的现实世界。
通过前几次的活动,小组的大部分成员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增强了对自身的认识与了解,加深了对沉迷网络危害的认识,在积极的反思中寻求正确的生活态度。
小组结束阶段
社工:黄b
组员:李a,李c,梁d,梁e,刘f,吴g,唐f 时间安排:20__年11月19日星期五15:00-16:55 活动安排:
组员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实现,组员以自勉与相互勉励的形式告别小组,开拓新生活。组员虽有一定的离别情绪,但不阻碍他们面对新生活的决心。
八.所需资源:
1.人手:社工2名、义工2名(将邀请中心内的义工小组其中两名组员担任。其中一名协助
工作员作小组并负责杂务;另一名则负责在小组进行时,看管参与活动的组员,但要视情况而决定人手是够需要增加或取消这项工作) 2.物资与经费预算
关于社工小组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一、背景资料
小组主题:“放飞青春梦想,自由自在成长”
小组对象:13—16岁的青少年学生(六年级——高一学生)
二、设计理念:
1、问题界定:
儿童青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面影响,在由自 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青少年心理发育不 健全、人格缺失、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吸毒等等。“少年强则中国强”,一个国家 的未来的前途肩负在年轻一代人的肩上,所以合理的引导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 展,让他们能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培养和塑造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 观,是极其必要的。另外13—16岁的青少年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青少年的特点是叛逆且极易受到朋辈的影响。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以 来,如今多为独生子女,因此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建立健康的朋辈互 助小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需求评估:
青春期是一个敏感期,青少年的身体和思想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时期的 个体更多的接受着来自学校和同辈群体的影响。对于13—16岁的青少年来说, 进入埃里克森所定义的统一的角色与混乱阶段,他们在尝试回答这样的问题,即 我是谁、我在社会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自我意识便逐渐清晰。个体自主选择的 价值观和目标决定了其持久的同一性,青少年期消极的价值观对其一生的健康成 长有重要影响。如果能有人给予正确的引导,提供适当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建 立积极的价值观和稳定的角色。
另外他们正处于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
社工小组心得体会怎么写 社工心得体会总结(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