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写生心得体会简短 江西婺源写生心得(六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关于江西写生心得体会简短一
宜春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3.4%,活立木蓄积量3500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3.5亿株,是江西重点林区和全国重点毛竹产区。已探明水力资源60万千瓦,目前有25万千瓦尚待开发。探明的矿产有56种,其中金属类27种,非金属类29种。钽铌被誉为江西“五朵金花”之一,宜春钽铌矿是我国最大的钽铌锂原料生产基地;原煤、岩盐储量均为江西之冠;硅灰石品位之高、储量之丰在全国罕见;大理石、花岗石、高岭土等品质优、分布广、开采价值高。
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亟待开发。全市有历史文化遗址486处,名山名胜54处。有4个国家级、3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温泉,2个已开发的溶洞。宜春是中国佛教“禅林清规”的发祥地,禅宗沩仰、临济、曹洞三宗的祖庭,全国政协、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现仍是宜春靖安宝峰寺方丈。
宜春古称“农业上郡”,农业经济拥有扎实的基础和明显的优势。宜春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茶、优质苎麻生产基地,以占全省11%的耕地、12%的人口,生产了全省1/6左右的粮、棉、油、猪和水产,在江西省的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其中优质米、苎麻加工、木竹加工、绿色食品等10大农业产业化主导项目发展势头良好。
宜春市工业经济长足发展,形成了机械、建材、食品、医药、竹木加工五大支柱及化工、采矿、轻纺等产业组成的工业体系,装载机、凿岩机、竹木地板、建筑陶瓷、中成药、四特酒、绿色食品、苎麻服饰等一大批国优、部优、省优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
宜春市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境内京九铁路纵贯南北,湘赣复线横卧东西;形成以320、105国道和赣粤、沪瑞高速公路为骨干、连接全市县乡的公路网络;袁河、锦河直入赣江,水路航程千余公里。电力网络布局合理,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丰城电厂已并网发电。全市10个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建设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一批新型小城镇正在崛起,中心城市和县城的功能不断完善,宜春市区正按照6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发展规划,拉开了建设赣西经济中心城市的框架。
宜春市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蒸蒸日上。“两基”教育提前达标,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和质量处在全省前列,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行列。宜春职业技术学院20xx年经省政府批准已正式挂牌招生,宜春学院是江西省第二所综合性本科大学。宜春体育中心象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宜春市区中心,是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宜春水上运动场被确定为全国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在这里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五届农运会和江西省十运会及多项国家级体育比赛。文化事业争奇斗艳,高安采茶戏、上高农民摄影、袁州版画、靖安农民诗词、丰城书法、樟树剪纸、宜丰根雕、铜鼓漫画、万载傩舞等,共同构成了宜春地域文化特色。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开放的宜春将以诚信的态度、优良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不断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与四海宾朋携手共创新的辉煌!
关于江西写生心得体会简短二
滕王阁
位于沿江北路,叠山路口南,赣江与抚河的汇合处。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太宗之弟“膝王”李元婴任洪洲都督时所创建。后因王勃所作《滕王阁序》而名满天下。滕王阁在历史上曾迭废迭兴达29次之多。现在重建的滕王阁主阁系1989年10月8日竣工落成。
共九层,台高12米,净高57.5米,南北配有回廊连接的两个辅亭,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背城临江,滨邻南浦,面对西山,视野开阔,距唐代阁址仅百余米,主体建筑为宋式仿木
结构,碧瓦丹柱,雕梁飞檐,斗拱绮户,宫灯高悬,书画满堂,不失王勃《序》中的美妙意境,且能纵览现代城市的丰采。
滕王阁
滕王阁自古就被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首。重建后的滕王阁,无论其高度,还是面积,均远胜于历代四阁,同时也大超过了现在的黄鹤楼和岳阳楼,仍然居于三大名楼之首。重建后的滕王阁已成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滕王阁始建于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今重修后的滕王阁,连地下室共九层,高57.5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臣、文人赋诗真词,观看灯火。
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 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1300多年来,滕五阁历经兴废28次,最后在1920xx年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 精心布置的艺术殿堂
重修后的滕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步入新阁,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在第一层正厅有一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第二层正厅是23.90*2.55米的大型工笔重彩丙衡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至明的80位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璧,令人叹观止。第五层是凭栏骋最佳处。进入厅堂,迎面是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 《滕王阁序》。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亦都与阁有关。《滕王阁序》中最著名的两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已作为主阁 正门的巨联。暮秋之后,鄱阳
湖区将有成千上万只侯鸟飞临,那将构成一幅活生生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图,成为滕王阁的一大胜景。
周边景观
新阁自1989年重阳节主体工程竣工,对外接待游人,以后又不断完善配套设施,逐渐在南昌城西形成了一片仿古建筑群。由东面榕门路进入园区,首先迎接游人的是一座高大的二柱七楼彩绘仿宋式大牌楼。牌楼正中是青石贴金横匾二方, 东为“滕阁秋风”,西为“胜友如云”。穿过牌楼,来到东大门,正上方悬挂贴金横匾:“雄州雾列”。大门南北两侧为高低错落的仿古街 ,店内多销售字画、古玩、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等。 大门朝西的门楣之上,亦悬挂一横匾:“地接衡庐”。
进入园区,园内绿草如茵,鲜花吐艳,环境优美。宽阔的阁前广场将主阁衬托得分外庄严雄伟,充分展现了当年王勃所赞誉的那种“上出重霄”、“下临无地”的气势。广场与主阁之间,有一条南北贯通的干道。干道南端是一座白色四柱五檐徽式大理石牌坊。牌坊正中嵌两方贴金横匾,朝南为“
戟遥临”,朝北为“美尽东南”。这是南门入园口。牌坊北侧,立有“铜
奔马”雕塑,又名“马踏飞燕”,这是中国旅游的标志。干道北端也有一处入园口,其西侧,有园中之园的“俯畅园”。
滕王阁主阁
抱厦
主体介绍
滕王阁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
有七层,就是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加屋顶中的设备层。新阁的瓦件全部采用宜兴产碧色琉璃瓦,因唐宋多用此色。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达3.5米。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四字,而滴水为“孤鹜”图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楼阁云影,倒映池中,盎然成趣。
循南北两道石级登临一级高台。一级高台,系钢筋混凝土筑体,踏步为花岗石打凿而成,墙体外贴江西星子县产金星青石。一级高台的南北两翼,有碧瓦长廊。长廊北端为四角重檐“挹翠”亭,长廊南端为四角重檐“压江”亭。从正面看,南北两亭与主阁组成一个倚天耸立的“山”字; 而从飞机上俯瞰,滕王阁则有如一只平展两翅,意欲凌波西飞的巨大鲲鹏。这种绝妙的立面和平面布局,正体现了设计人员的匠心。
一级高台朝东的墙面上,镶嵌石碑五块。正中为长卷式石碑一幅,此碑由八块汉白玉横拼而成,约10米长、1米高,外围以玛瑙红大理石镶边,宛如一幅装裱精工的巨卷。此碑碑文为今人隶书韩愈《新修滕王阁记》。韩愈在《记》中写道:“余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长碑左侧为花岗岩《竣工纪念石》及青石《重建滕王阁纪名》碑,右侧为花岗石《奠基纪念石》及青石《滕王阁创建纪年》碑。
由一级高台拾级而上,即达二级高台(象征城墙的台座)。这两级高台共有89级台阶,而新阁恰于1989年落成开放。二级高台的墙体及地坪,均为江西峡江县所产花岗石。高台的四周,为按宋代式样打凿而成的花岗石栏杆,古朴厚重,与瑰丽的主阁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级高台与石作须弥座垫托的主阁浑然一体。由高台登阁有三处入口,正东登石级经抱厦入阁,南北两面则由高低廊入阁、正东抱厦前,有青铜铸造的“八怪”宝鼎,鼎座用汉白玉打制,鼎高2.5米左右、 下部为三足古鼎,上部是一座攒尖宝顶圆亭式鼎盖。此鼎乃仿北京大钟寺“八怪”鼎而造。此鼎之设,寓有金石永固之意。
主阁概况
新阁的色彩,绚烂而华丽。其梁枋彩画采用宋式彩画中的“碾玉装”为主调,辅以“五彩遍装”及“解绿结华装”。室内外斗拱用“ 解绿结华装”,突出大红基调,拱眼壁也按此色调绘制,底色用奶黄色。室内外所有梁枋各明间用“碾玉装”,各次间用“五彩遍装”,天花板每层图案各异,支条深绿色,大红井口线,十字口栀子花。椽子、望板均为大红色,柱子油朱红色,门窗为红木家具色。室外平坐栏杆油古铜色。
主阁一层檐下有四块横匾,正东为“瑰伟绝特”九龙匾,内容选自韩愈的《新修滕王阁记》;正西为“下临无地”巨匾;南北的高低廊檐下分别为“襟江”、“带湖”二匾。内容均选自王勃的《滕王阁序》,以上四匾均是生漆为底贴金匾额。
由东抱厦的正门入阁, 门前红柱上悬
江西写生心得体会简短 江西婺源写生心得(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