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通教学总结如何写 配班教学总结中班上学期(九篇)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关于班班通教学总结如何写一
一、健全组织 加强管理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展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工作。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班班通”设备使用管理规章制度》、《“班班通”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教学设备使用情况登记制度》等制度,每项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活动有组织、有记录、有责任人;做到下载有记录,使用有记载,并认真加以贯彻实施。
二、加大投入 力争创优
为了使我校“班班通”教育设备能正常运转,使教师们能正常开展课堂教学。在使用前期,专门指派教师,每天巡视在每个教学楼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加强培训 提高技能
学校制订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结合新课改,对教师分批、分期、分需求进行培训,采用集中培训,分散练习,定期验收的方式进行。发放教师信息技术调查问卷,了解教师的情况,并根据教师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学校教导处和信息中心定期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测评,重点是通过操作的形式考察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都做到能上网查询资料,能电子备课,能利用资源整合课件。
四、优化利用 发挥效益
1、依托资源促教学
(1)“班班通”勾通了心灵
有了“班班通”,老师和学生不需要进电教室,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上课,老师、学生个个是笑脸常驻。制定设备的管理,资料的收集,资源的使用、安全等管理措施。 每周进行档案收集。
(2)学科资源整合,提升教学质量。
各学科教师根据自己所任学科的教学内容,提前一天或几天针对课堂教学需要,选取那些符合新课标和学情的资源,进行合理调用和开发,增加创意,进行重组。并把这些整合的课件有效地运用到课堂,在运用过程中,发现不足,及时在下次整合时进行改进,这样逐步提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推动信息人技术教育的应用研究向纵深发展,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迈向了新的台阶。
2 “班班通”教育资源让学生受益
落实“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方针,学校积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让学生学会计算机的用法,学会打字、画图以及收集、浏览各科学习资料,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让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其他学科领域中的问题,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学习提供帮助,成为主动、自主的学习者。学校还利用网上资源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培训,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尊老爱幼、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气馁的优良品质。并利用网上资源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学习,培养他们遇险不怕,遇乱不惊,用清醒头脑以智取胜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鉴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让他们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班班通”、信息技术教育、学科整合是一项以现代技术为支撑的事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加强管理、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和不足,不断探索创新,使这项工作得以进一步推广和深化。
关于班班通教学总结如何写二
一、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一是继续做好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开展班主任师徒结对帮教工作,通过交流、参观、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使所有班主任都能做到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性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将敬业奉献落到实处。
二是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诺制:对孩子微笑──任何一个孩子不会受到冷落和歧视;与孩子交谈──每一个孩子都能和老师平等对话;帮孩子明理──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辨别真、善、美;教孩子求知──能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让孩子自主──尊重孩子的意志,张扬孩子的个性;给孩子机会──每一个孩子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展示;为孩子着想──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完成六年学业;替家长分忧──孩子校园生活愉快、安全,家长无须挂念。
三是加强跟踪指导,每月都要听一些班主任的主题教育课,及时交流、总结,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
四是加强宣传,利用宣传橱窗、红领巾广播等渠道,宣传班级及学生典型事例和先进事迹,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五是加大检查力度,在原有值日制度的基础上,将完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增加检查、评比项目,及时公布,每月总结,结果与考核挂钩。
2、加强学生小干部队伍建设。学生干部是教师工作的小助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让他们当好班级的小主人,班级集体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
(1)建立小干部例会制。每个月组织学生干部开一次例会,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辅导和总结。
(2)倡导小班长值周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班主任要对值周班长的值日进行指导和总结。
(3)举行小干部交流会。学校每月举行一次小干部交流活动,跟踪跟班小干部的工作情况,交流各班的工作经验,取长补短,使班级管理不断上台阶。
二、加强基础教育,培养文明学生。
1、深化爱国教育。继续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坚持国旗下讲话。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加强对学生的“五爱”教育。要充分利用德育基地以及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以重大节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纪念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努力提高德育实效。
2、狠抓养成教育。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是加强校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养成教育也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继续推行教师导护值日、红领巾值日岗、班级值周班等制度,深入实施体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班容班貌等情况进行考核,每周公布“五项评比”得分情况,每周进行小结,考核优胜班级获流动红旗。加强新学期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十不”要求的检查、考核力度。通过指导、考核,确保常规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
使全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从守纪律、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有礼貌等基础行为入手,狠抓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确保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为100%,品德优良率为99%以上。
3、强化“五自”教育。“五自”是雏鹰行动的核心内容,已成为在青少年阶段所必需具备的素质。在争章雏鹰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调动他们积极向上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竞争意识,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关于班班通教学总结如何写三
xxxx实验小学是一所移民迁建的百年老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巫峡口南岸,与举世闻名的国际旅游景点神农溪隔江相望。学校在职教职工103人,其中70%以上为专科及以上学历,学历合格率100;有82人获小高职称,2人获中学高级职称。有省学科优秀教师、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及州、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20余人。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15人。学校倡导“心到、手到、博学、创新”的校训,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育人德为先,治校人为本”为办学宗旨,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重,整体提高,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办学重点,以“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办学目标,探索出了一条发展、创新的办学之路。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学校远程资源利用方面起步较晚。1996年,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起步。当年,学校自筹资金添置了30台电脑,建起了最早的微机室,从而开始了教学上的划时代的革命。1998年,学校电脑增加至80台(含县培训中心电脑后转给学校),学校全体教师首次参加了全县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人人获得初级证书。20xx至20xx年,学校对电脑进行了升级,由286升至386、486及奔腾。
20xx年,我校建成了首个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育,添置了电脑、投影及音响设备,尝试由当时的电化教育幻灯投影教学向多媒体教学的转变。
20xx年,学校制定了远程资源利用3年发展规划。规划中对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应用多媒体上课数量等,都逐年作出了规定,并且规定:没有完成任务的教师,年终考核时从“教学效果”中扣除2分以示处罚。
20xx年,为了方便教师使用,提高使用水平,我们新建了一个有20台电脑的电子备课室。20xx年,学校又制定的5年发展规划。规划中,远程资源的应用方面从学科的覆盖率、备课中使用率、教学中的完成率等方面以及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提高方面每年都有不同的要求。对硬件建设也有规划:就是逐步建成有60台电脑的电子备课室,并于20xx至20xx年向“班班通”靠拢。
20xx年,是上新台阶的一年。这一年,投资200多万元的科教楼落成,学校在科教楼内新建了一个阶梯式的多媒体教室,使多媒体教室达到了两个,即平均15个班有一个媒体教室,从而缓解了使用拥挤的压力。
20xx年,在保证电子备课室有近10台电脑的情况下,为了方便使用,我们给各办公室配备了一台电脑,这样,学校办公用电脑达到30台左右。
20xx年3月,是划时代的一年。本年中,我们自筹资金,在两个多媒体教室内安装了电子白板,使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更高了。紧接着,我们一鼓作气,采购了30台52液晶电视机和30多台电脑,在各班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场所,都装上电脑,从而实现了多年来一直只是听说的不敢奢望但又渴望多年的梦想。
学校“班班通”开通和应用,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回顾“班班通”的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是绝对不能忽视的。1、领导重视。
“好的学校必然有一个好的校长”,这是社会对名校的公论。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办学方向的灯塔。我们学校“班班通”发展的历程,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一是明确责任。根据各级文件的要求:在远程资源利用等方面,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由此,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远程资源利用领导小组,负责远程资源利用方面从硬件设施的建设到资源利用各个环节的策划、协调以及规章制度的制定落实等事项;成立了以管理教学的副校长为首的远程资源利用实施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这样,将学校的远程资源利用搞得好不好,直接与校长的职责履行得好不好挂钩,能提高校长铁责任意识,促使校长把这项工作拿在手上,放在心上。
二是划分职责。学校主要领导提高认识以后,接下来就是学校各部门充分明确自己的职责,由此,我们制定了远程资源工作中的校长职责,教导主任及科室主任职责,教研组长职责、学科教师职责。有了职责就有了一份责任,以此来督促、规范学校内部各部门认真做好这项工作。
2、科研引路。
任何一种行为或措施,没有先期的`探索和铺垫是难以铺开的。在远程资源的利用上,我们除了自行探究、摸索外,20xx年,我校还参加了中央电教馆相关课题的子课题《如何利用网络资料指导教学实践》的研究。该课题被学校规定为全校性的研究课题,人人必须参与。在几年的研究中,老师每年都必须写出相关的总结或经验材料,并几次召开经验交流会。在交流会上,教师由衷地感慨和因应用而尝到的甜头,是津津乐道的话题,成为交流的主旋律。20xx年4月,我校基于远程资源发展和利用的5年总结《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技术革命》,被省教育科研门户网站《校本研究网》评为“精品文章”,我们学校还两次被州教科所(院)评为“网络教研先进集体”。
3、交流协作。
为了充分研究远程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以学校研究、交流为基础,我们还开展了基于网络资源应用下的作文教学联片教研活动,活动邀请了周边乡镇的茶店子小学、中元子小学、柳荫小学、光明小学及长江小学共同参与,为网络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很好的研讨与交流,也为以后的“班班通”应用作了最好的铺垫。
4、健全、落实管理制度
多媒体教学是全新的课题,网络资源应用于教学也是全新的课题。新生事物的出现和成长,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措施给予辅佐,是难以成功的。为了更好地利用远程资源,充分发挥“班班通”的作用,我们建立健全了相关的各种制度。这些制度可分为:学校领导管理(职责、责任,前面已表述)、管理员管理,教师的应用技术管理和应用过程、应用结果管理以及学校有关硬件的管理等。
(1)管理员的管理。管理员在远程资源及“班班通”的使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首先对管理员制定了岗位职责和一周工作规范等文件,按照要求填写《管理员工作周记》、《远程室使用记录》,这些措施对督促、规范管理员的行为和工作有很好的约束作用。第二是与管理员签订远程资源利用目标责任书。第三是对管理员有考核方案,做到一学期一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表模挂钩。
(2)教师技术水平管理。教师个人的计算机水平及远程资源使用水平,直接制约着学校远程资源的使用水准。为此,我们一方面在提高教师个人计算机水平的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先后制定了《校本培训制度》,《教师计算机水平考核制度》等;另一方面,加大培训和考核的力度,促使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上新台阶。在县统一培训的基础上,学校多次对教师开展培训、考试。培训时间与出勤挂钩,培训结果(计算机水平)与评职、晋级、提拔等挂钩。目前,全校教师都能比较熟练地使用word和excel,都能熟练地搜索和下载文件,都能熟练地直接利用资源开展教学,都能制作简单的powerpoint课件,40%以上的教师还能制作出比较精美的课件。学校现校长刚从中学调到我校时发表感慨:小学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比中学普遍要高。这是从侧面对我们多年来不懈的努力算出的评价和肯定。
(3)学科应用管理。在学科应用上,我们一是抓学科覆盖率,二是抓教师或学科使用数量。学科覆盖率,早在20xx至20xx年的三年规划中,我们就提出,学科覆盖率要达到95%,也就是只有个别学科如体育除在外。在20xx年的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20xx年,学科覆盖率为100%,达到“全覆盖”。教师在远程资源使用的数量上,在各个时段,我们是根据学校的硬件设施状况、教师的年龄结构以及学科差异等因素,分别提出不同的标准。在20xx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即起步初期,我们规定:40岁以下的语数外教师,每学期使用量不得少于6到8课时;40岁以上的及其他学科的教师,使用一到二节。之后,逐步发展到45岁以下的语数外教师,每学期使用12至14节,其他教师也有相应的提高。“班班通”实现以后,在应用管理上,我们做了如下的摸索:第一学期,语数
班班通教学总结如何写 配班教学总结中班上学期(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