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丝绸家训心得体会精选 家风家教家训心得体会(6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丝绸家训心得体会精选一

提到丝绸之路,就不能不提匈奴人,因为匈奴人是丝绸之路开拓中最大的绊脚石。张骞出使西域最初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虽然任务没有完成,却开通了一条通往西方世界的道路。

当然,如果没有霍去病,这条道路也不可能开辟成功。公元前121年,年仅19岁的霍去病领军出征,奔袭千里,从匈奴人手中夺下了河西走廊,也标志着丝绸之路正式开通。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四郡,这四个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

霍去病不到24岁便英年早逝,汉武帝用“发属国玄甲,军阵自长安至茂陵”这样的阵势,来表达自己的哀思。他的墓冢被修成了祁连山的样子,“马踏匈奴”的石刻也被摆放在他的墓前,来纪念他的赫赫战功。

“马踏匈奴”石刻长190厘米,高168厘米,表现一匹昂首屹立的战马,四足下踏着一名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领,用以象征西汉政权的声威和霍去病的战功。这件雕刻造型简洁,风格粗犷,是西汉时代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

公元417年,匈奴人赫连勃勃攻克长安城,命其子长子赫连璝(guī)镇守长安。这匹马原本立于长安县查家寨赫连璝的墓旁,后来被迁到碑林博物馆收藏。

这匹石马除了四蹄之下空空如也之外,咋一看和马踏匈奴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造型简洁,风格粗犷,形容两者的词汇几乎都是能够换着用的的。而在专家看来,这其实就是少数民族学习和继承汉代石刻艺术的结果。

从汉武帝对匈奴连续用兵开始,打通了丝绸之路,也加速了两个民族的融合。公元前54年王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公元304年,自称是王昭君后代的匈奴人刘渊,模仿汉族的制度,在长安建立汉国,后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而这匹石马主人的父亲赫连勃勃,甚至放弃了本民族游牧的传统,在今天的陕西靖边县修筑起了一座恢弘壮丽的城池——统万城,这也是匈奴人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城市遗址。

到了北魏孝文帝时期,为了推行汉化政策,少数民族的复姓被改为单姓,属于匈奴的“赫连”被改为“刘”姓。从此之后,匈奴人便彻底和汉族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推荐丝绸家训心得体会精选二

1.认识“矗 凹”等七个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的价值

教师准备:挂图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一、谈话引入

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

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

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5.集体交流

(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如果个人学生没有找到,可以再讨论)

(二)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1.安息国与中国在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

2.小组汇报表演,再读文章。

3.通过分角色朗读,你体会到了两国人民怎样的心情?学生充分交流。

(预设:学生通过文章对两国人民一些动作表情的描写,例如:安息国臣民等待时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边境迎候”,刚出现骆驼队时人们的“欢呼”“奏乐”“欢腾”。中国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满面笑容”;安息国将军的“翻身下马”“高兴得连连点头”等地方可以看出两国的友好与融洽。)

4.引读:这一场景的实现,多亏了一条道路呀!──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三)结合资料,深入理解

1.其实,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一幕,只是通过丝绸之路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你还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2.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3.老师也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和大家交流。由于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中国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从而,出现了中国的丝绸热效应。从此以后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就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店铺。而当时中国的丝绸,全部都是经过这一条道路进入罗马城内的,而这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就是著名的──张骞。

4.齐读课文13自然段

5.你有什么体会?

6.再读13自然段。

7.回答课前两个问题

(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

因为在这条道路上,主要的贸易物品是丝绸。

(2)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同时板书。

四、小结

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出示挂图)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幕古老的风景,重温那动人的一幕幕。齐读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自然段。

板书

丝绸之路

{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

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推荐丝绸家训心得体会精选三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具有5000多年悠久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丝绸一向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被誉为纤维皇后。5000多年前,勤劳智慧的中国劳动人民就用自然界的一种昆虫——蚕,喂给其桑叶,蚕结成茧、茧缫成丝、丝织成绸、绸制成华丽的服饰。为全球人类丰富物质生活和增添美的享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经过世界探险家和商人之手,美丽的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亚欧许多国家和地区,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就称中国是赛里斯,并称赛里斯就是天堂。

丝绸不仅受到中国百姓的喜爱,

丝绸家训心得体会精选 家风家教家训心得体会(6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