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认识数字8的心得体会范本 认识数字8的心得体会范本怎么写(3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认识数字8的心得体会范本一

钟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对钟表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这部分内容是调动学生已有的认钟表的经验,在交流中认识整时和几时半。联系生活实际(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中,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能用语言总结出几时.几时半的时针和分针指向,并适时的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教育。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时间观念差,对钟表的知识感到陌生。

全课张老师的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知识的能力。张老师为学生提供了恰当的直观材料,创设生动的情景,为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具体体现在:

1、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内心情感,建构学习平台。教学时,教师先不急于让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而是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让学生说说在哪里见过钟表,钟表的作用大吗,然后诉说小明遇到的困难,使学生产生迫切的求知欲与帮助别人的热情,建构起学习的平台,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本节课至始至终,注意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学习的机会,而且注意提供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集体交流,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不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培养了人与人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张老师主要进行了三个步部分的教学。

1.认钟面

让学生自主进行讨论,自己在钟面上都看到了什么,从而认识钟面。

2、认识整时

张老师把4幅整时的图片抽出来让学生进行自主的讨论、认识,然后总结认识整时的方法。

3、认识几时半

把2幅半时的图片抽出来让学生研究讨论,得出认识半时的方法。

对于有些老师来说,这样把整时和半时分开教学的方法也许不能在最后按照课本的顺序教学的时候少了一个分类的环节,但是可以在认识了整时和半时之后让学生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再总结认识整时和半时的方法,这样也是不错的方法。

有关认识数字8的心得体会范本二

国标版三年级下册p100-101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教材先安排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再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最后介绍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教材从学生的现实出发,极力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力求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一. 情境引入

星期六,小红和妈妈一块去商店,商店里正在播放商品优惠信息:

钢笔

铅笔盒

橡皮

书桌

毛笔

剪刀

15.4元

12元

0.6元

208元

3元

7.9元

如果让你把这几种商品按价格分分类,你怎样分?

预设分法 :

钢笔

15.4元

毛笔

3元

剪刀

7.9元

铅笔盒

12元

橡皮

0.6元

书桌

208元

右边这列数我们已经学过,那左边这列数呢?

你们知道这列数叫什么?

板书: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促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习数学,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 新知探索

(一)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

小红和妈妈转了一圈后,决定买这一张书桌(出示例1图)

1. 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5分米用米作单位是多少米?

说明:5分米是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

反过来,0.5米表示什么?

4分米用米作单位是多少米?0.4米表示什么?

板书:5分米 5/10 米 0.5米

4分米 4/10 米 0.4米

2. 比较:

这两组数量,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竖着看又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

竖看时,第二列有什么共同点,第三列呢?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零点几?

小结:十分之几可以写成小数零点几,零点几就表示十分之几。

3、一位小数的读写

谁来把写成的小数读一读?

板书:0.5读作零点五

0.4读作零点四

同学们都会读了,写的时候,你觉得要注意些什么?(预设:小圆点的位置及写法)

拿出你的小手指在桌上写一写。

4、练一练:

p101/1、 这把1米长的尺子平均分成了多少份?你会照样子填一填吗?

独立填写,巡视指导,汇报交流。

p101/3、 先独立填写,再交流。注意指出不同填法。

5、游戏:对口令(老师和学生对答“十分之几”和“零点几”)

(设计意图:探索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想一想、比一比、说一说,并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买完了书桌,小红又去选了两样学习用品。

出示:圆珠笔 笔记本

1元2角 3元5角

1、 能不能像刚才那样,把几元几角写成以元作单位的数?(四人一组讨论)

为什么1元2角是1.2元?你是怎么想的?3元5角呢?

谁来读一读这两个小数?

板书:1元2角 1.2元 1.2读作一点二

3元5角 3.5元 3.5读作三点五

小结:几元几角分成两部分,几元和几角,先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就是几点几元。

2、 比较:上面2个小数和下面2个小数有什么不同?

0.5和0.4小圆点的左边为什么写0?而1.2和3.5小圆点左边为什么不写0呢?

3、转了一圈,小红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买点食品吧!

p101/2 独立完成,巡视指导,汇报交流。

4、 老师这里也有些食品优惠券,想要吗?想要先得过关。

谁能读出优惠券上的小数,并说出它的价格是几元几角,这张优惠券就送给谁。

(设计意图:肯德基优惠券是学生经常见到和使用的,学生喜闻乐见,增强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认识小数的组成

1、出示:下面各数哪些是小数?

8 5/12 0.5 7/100 4.7 9 0

提问:你们为什么找得这么快?

2、那么这行数中除了小数、分数还有些什么数?小数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呢?请同学们自学p100最后一段,并思考黑板上的问题。

出示自学问题: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数是自然数?

小数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小数各部分名称。

3、 题一中,哪些数是自然数?他们都是什么数?

0.5的整数部分是多少,小数部分呢?4.7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小数的组成,培养自学能力)

三. 拓展延伸

刚才,我们学了这么多有关小数的知识,老师有个问题:你觉得使用小数有什么好处呢(自由发言)

实际上,小数在咱们的生活、生产中处处可以用到,同学们要学会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 想一想从下面几幅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出示:江苏电视塔 东方明珠电视塔 多伦多电视塔 中央电视塔

318米 468米 553.3米 386.5米

介绍: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的电视塔。多伦多电视塔是世界第一高的电视塔。

2、 最近南京的交通有了一个重要的变革,谁知道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听记下老师所读的小数。

出示:图略

南京地铁1号线全程21.7千米,其中14.3千米是地下线,7.4千米是地上线,全程总造价39.2亿元,创造了全国地铁建设的“三最”。

谁来汇报一下你记的小数。

介绍:你知道南京地铁创造了哪“三最”吗?出示:(一是票价最低、二是地铁造价全国最低、三是运营用工人数最少。)不久的将来南京还会有2号线、3号线等,那时,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3、 介绍数学家刘徽。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刘徽就开始应用十进分数也就是小数。而欧洲直到十四、十五世纪才出现十进小数,小数点直至十七世纪才开始使用。刘徽的发现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

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他虽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钓誉的庸人,而是学而不厌的伟人,他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设计意图: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关注生存性资源,拓展知识面,并适时进行德育渗透。)

有关认识数字8的心得体会范本三

那是一本好厚的书,书上全是迷雾;那是一本很薄的书,书上全是崎岖的小路;每段人生都是一本书,要用一生去读。

认识自己,陶渊明正是因为认清自己,不愿与黑暗官场同流合污,不为五斗米折腰,才写出了“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诗句。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田园生活。

从他人的角度来认识自己。“辽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世事无常,谁知项羽从西楚霸王沦为败者,胜者为王败者寇。如果他早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是否会有不同的结局,给予我们后人一个不同的历史呢?可惜,世上没有如果,只有已成事实的定局,我们只有惋惜。

劳格拉底他们哲理就是认识自己。

可看出,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关公面前耍大刀,班门弄斧”。

我们要勇于发出挑战,牛顿,被奉为物理界的权威,从未有人质疑,知道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新的情况,当时人们还不肯认清事实。但是,爱因斯坦却勇敢地站了出来,在当时,爱因斯坦被人嘲笑,他们认为,牛顿是权威,不可能犯错。可是,事实就在眼前,证明了爱因斯坦是正确的,提出了相对论,使物理界进入了另一个层面。

这样的“弄斧”,不是玩笑,是在看清自己的前提下,坚持自己的信念。

在一次全国青年数学大赛中,一共是50道题,有位学生答对了49道,荣获那次比赛的第一名,可是,那位学生在他错的那道题上,推演了上千次,可是,次次都是那样的结果,于是,它向有关机构反映。最后,结果出来了,是标准答案出错了,机构向他道歉,并想把他们这次成绩改下,但是,那位学生却说不用了,他说:“这样更能让我明白、认识自己。”

我们要认识自己,认清自己,不要畏手畏脚的,认识了自己,就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就能改善自己,在每一段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应用心去读,因为每段人生都是一部精彩的书,用心去读,认识自己。


认识数字8的心得体会范本 认识数字8的心得体会范本怎么写(3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你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