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归来不看岳是什么意思?(8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183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黄山归来不看岳(精)一

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脉面积1200平方公里,我们要观看景区面积约160.6平方公里。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黄山四绝。

排在第一的是奇松。奇在他顽强的生命力上。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黄山松,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穴缝,破石而出。忽悬、忽横、忽卧、忽起,“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然后是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黄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异,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谓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黄山千岩万壑,据说黄山有名可数的石头的就达1200多块,几乎每座山峰上都有许多灵幻奇巧的怪石,“怪”就怪在从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状。站在半山寺前望天都峰上的一块大石头,形如大公鸡展翅啼鸣,故名“金鸡叫天门”,但登上龙蟠坡回首再故,这只一唱天下白的雄鸡却仿佛摇身一变,变成了五位长袍飘飘、扶肩携手的老人,被改冠以“五老上天都”之名。黄山峰海,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奇松怪石,往往相映成趣,位于北海的梦笔生花、以及“喜鹊登梅”老僧采药、苏武牧羊、飞来石、猴子观海等。

自古黄山云成海,黄山是云雾之乡,以峰为体,以云为衣,其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观、尤以冬季景最佳。依云海分布方位,全山有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而登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则可尽收诸海于眼底,领略“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境地。

大凡高山,可以见到云海,但是黄山的云海更有其特色,奇峰怪石和古松隐现云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黄山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水气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就会形成云海,波澜壮阔,一望无边,黄山大小山峰、千沟万壑都淹没在云涛雪浪里,天都峰、光明顶也就成了浩瀚云海中的孤岛。阳光照耀,云更白,松更翠,石更奇。流云散落在诸峰之间,云来雾去,变化莫测。风平浪静时,云海一铺万顷,波平如镜,映出山影如画,远处天高海阔,峰头似扁舟轻摇,近处仿佛触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云来感受它的温柔质感。

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云峰下,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可饮可浴。传说轩辕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还童,羽化飞升的,故又被誉之为“灵泉”。

好了我对黄山介绍完了。请大家不要喝泉水,注意安全,祝大家旅游愉快!

推荐黄山归来不看岳(精)二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仙桃石,猴子观海等4种奇石。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就在校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大多数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可是本学期出,在归类识字中,通过看图识字,学习安徽黄山"等风景名胜,学生又对桃、猴、鸡、等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这样,我在教学中,便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借助电化教学手段,声情并茂,生动形象地强化学生感知,努力学懂这篇课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通过读课文,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

3、通过观察图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欣赏好词佳句,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卡片、图片、课件

1

(热身播放课件)同学们,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感受快乐。上课之前,请你像我这样做:学会自信、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好了,上课!

1、录像引入,激趣质疑。

2、师简介黄山:黄山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山体雄伟奇特,有“岩、洞、潭、瀑”等自然景观,素有“人间仙境”之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黄山四绝”。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欣赏一下“四绝”之一的“奇石”(师板书)。

(评:创设情境,激情激趣)

3、教师范读课文。

4、学生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读音。

5、说说课文的三幅图分别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内容相对应。

二、图文结合,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知道的,请你画出来。

2、交流:

重点词语:闻名中外、景色秀丽、神奇、尤其

3、课件演示:

安徽地理位置——黄山风景区——资料介绍(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导语:黄山四绝,所以说黄山风景区是“闻名中外”的,相比之下,怪石更突出,所以用“尤其”。

4、指导朗读:你喜欢黄山风景区吗?将你的理解和感受读出来。

(评: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本段内容。导读全篇)

(二)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1、学生轻声读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思考:

(1)这四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第二和第四自然段写法相同,第三和第五自然段写法相同)。

(2)这四段分别介绍了哪些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学习第三自然段,指导学法:

(1)出示课件“猴子观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①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板书:看)

课文的哪一段是写这幅图的?

②你看了这幅图的奇石后有什么问题吗?

(2)请同学们带着刚才提的问题自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3)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奇石的句子。再从句子中找出具体描写“奇”的词,用“”画下来。(板书:找)

(4)议论:这些词写得好在哪里?(板书:议)

(“抱”、“蹲”、“望”写出了猴子观海的动作,把石猴子写活了。石猴子入迷的神态:一动不动。)

(5)谁愿意到前面来表演一动不动观看云海的姿势?

[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表演中学习了课文,理

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归来不看岳是什么意思?(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