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案例心得体会范文 艺术的故事心得体会(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描写艺术案例心得体会范文一
大家午时好!
今日的阳光格外温暖,照耀着我们灿烂的笑脸。
今日的舞台格外绚丽,飞扬着我们心头的喜悦。
为了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丰富活跃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学校文化艺术氛围,激发同学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今日我们在那里特举办“放飞期望”艺术节活动。
孙校长致辞
首先有请孙校长为本届艺术节致辞,掌声有请。
多谢,多谢孙校长的精彩发言。
节目表演
我们今日的活动分为演讲表演、特长表演、歌唱表演和团体操表演。
下头我们进行第一个篇章——“热爱祖国”主题演讲表演,
第一个演讲的是103班梁欢;第二个演讲的是107班杨晓宇
第三个演讲的是106班夏优优;第四个演讲的是99班李鑫
感激各位同学的精彩演讲,这些同学用坚实有力的话语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对班团体的热爱,窥一斑而见全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人、成才。
下头我们进行第二个篇章:特长生节目表演。
首先有请王晨雨、李畅上场为我们进行电子琴表演。
感激两位同学的的表演。
下头有请李智和安鑫两位同学进行拉丁舞表演
多谢两位同学的精彩表演。
下头我们进行第三部分——红歌歌唱表演。
红歌,总能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对革命的敬仰、对英雄的崇拜和对生活的热爱!请让我们重拾红色记忆,用歌声向建党90周年献礼!请欣赏校合唱队的表演。
多谢,多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下头我们进行第四部分——师生同台团体操表演。
铿锵的声音是勇敢者对困难永不低头的执着信念,优美的旋律是每一个贾得一中人对生活的赞美,贾得一中人将以勇立潮头的姿态继续书写教育的辉煌。请欣赏校舞蹈队带来的团体操表演《放飞期望》
多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教师们、同学们,幸福的时光总是太短暂,完美的记忆总是让人留恋,贾得一中20xx年学校文化艺术节到那里就要接近尾声了。
在本学期仅有的二十多天时间里,让我们将艺术节的热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用知识的钥匙开启梦想之门,祝愿七八年级同学在期末考试中考出优异成绩,也期望九年级同学在仅有的22天时间里,抓紧时间,咬紧牙关,刻苦努力,教师们将与你们一齐冲刺,祝愿你们在中考中考出优异成绩。
我宣布:贾得一中20xx年学校文化艺术节至此结束!
祝同学们、教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们明年再见!
描写艺术案例心得体会范文二
第1篇大班案例反思活动目标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2、学习在标记图上从左到右地摆放物体。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
第1篇大班案例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
2、学习在标记图上从左到右地摆放物体。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贴绒或磁性图片(小猴子5个,香蕉5个)以及标记图。
2、学具:第一、二、三组:幼儿用书第3页,人手一支笔。第四、五、六组:幼儿用书第4页,剪下第17页上的实物卡片。(提供给幼儿5头大象、4串香蕉、5个萝卜、4只小兔、也可以4头大象,5串香蕉、4个萝卜、5只小兔,放在桌上的小筐里。)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在标记图上探索从左到右地整齐地摆放物体。
出示标记图,猴子及香蕉图片,请个别幼儿上来给小猴子排队,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为他们排队的,集体讨论:怎样为猴子排队最整齐?通过讨论使大家明确:将小猴子在红旗的后面,红线的上面一个跟着一个排列最整齐。
2、尝试一一对应摆放物体。
启发幼儿给小猴子送香蕉吃,先请个别幼儿上来给小猴子送香蕉,在请大家评价:他送的好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使大家清楚地发现:将香蕉放在红线的下面,并且香焦和猴子一一对整齐最好。最后,可再请一位幼儿到前面来摆放香蕉,鼓励他边摆放香蕉边和大家一起说:一只小猴子我送你一只香蕉,二只小猴子我送你……
3、学习用比较的方法感知物体的多少。
教师:小猴子和香蕉哪个多?哪个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拿走一只香蕉。提问幼儿:小猴子和香蕉哪个多?哪个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在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拿走两只猴子。提问幼儿:小猴子和香蕉哪个多?哪个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二、操作活动
1、第一、二、三组。观察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边指图边说:图上有什么?是怎样排列的?哪个多?哪个少?请你给多的一组打√观察画面,请你给多的一组物体涂上颜色。
2、第四、五、六组。对应摆放实物,比较实物多少。启发幼儿在标记图上摆放动物和食物,鼓励幼儿边摆放边说:一个×,送你一个×。
三、活动评价
展示个别幼儿的活动材料,请幼儿说说:画面上有什么?哪个多?哪个少?教师进行简单的评价,对边讲述边操作的幼儿给予表扬。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设计指导幼儿观察游戏操作,获取新知,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眼,动手,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是幼儿学习有兴趣,学有所获。
第2篇大班案例反思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理解物体的数量与物体的摆放形式无关,初步建立数守恒的概念。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磁板1块,纽扣、瓶盖若干。
2.幼儿作业纸。
数一数,说一说,每组有几个苹果?它们都一样多吗?
活动过程
1.指导幼儿看作业纸。数一数每组苹果是几个?它们一样多吗?为什么?
2.请幼儿拿出7个纽扣摆成一排,再请幼儿拿出相同数量的纽扣,随意摆成另一种形式,比较和体会,两组物品一样多吗?为什么?
3.教师在磁板上摆出几组相同数量(7个)的瓶盖,但各组的`排列形式、排列疏密不同,请幼儿说一说,是否一样多?它们的数量是几?
4.组织幼儿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物品的数量不因物品的大小、颜色、排列形式、位置等的变化而改变)
活动延伸
老师在活动区可投放像上面那样的材料,让幼儿进行练习。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在引导方面,要做到深入了解,在教的过程要详细和恰当的运用,游戏中让幼儿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最后,幼儿练习要把前面基础打好,在幼儿练习时才不会出现错误的发生。
第3篇大班案例反思
《泥塑小猴》活动除了迎合《有趣的动物》主题活动的开展之外,同时也是巩固泥工技能的一次重要活动,主要是继续巩固学习团圆、搓长、压平;在活动的准备方面,幼儿都能正确对泥进行团圆、搓长、压平,能根据常识对人的构造进行泥塑。有些幼儿还能根据泥的大小选择不同手位进行泥塑。如进行头部的泥塑时,由于泥比较多,幼儿都会把泥放置于手心,然后进行团圆;而进行眼睛部位的泥塑时,由于泥比较少,有些幼儿就能自觉变换思维,将泥放在大拇指与食指间进行团圆,这样就使团圆出来的圆更细致。指南中指出中班是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时期。因此,我在上学期就已经逐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在泥工操作方面,由于活动所使用的橡皮泥都是单色的,这必将会影响幼儿对作品的创作。所以,我在活动中就引导幼儿能将橡皮泥与旁边的幼儿互换颜色使用。这样一来既节省了材料,方便幼儿收拾,使得作品更美观,另一方面是为幼儿的边学边玩边交流提供一个更好的机会,更主要的是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合作、分享行为。
我班的幼儿一向喜好手工。这次活动又是本学期的第一次泥工活动,幼儿盼望已久,这对于活动的进行是一个很好的催化剂。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没有厌倦的情绪,活动有序,完满的完成。不过,我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仍发现一些问题:大多数幼儿对脸部五官比例的塑造不够明确,团圆大的泥时也不够均匀,作品完成情况还不错,但还是比较粗
艺术案例心得体会范文 艺术的故事心得体会(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