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爬天都峰教学反思范文范本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与反思(4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183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爬天都峰教学反思范文范本一

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猪场小学朱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陡、链、颤”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顶”等11个生字并能组词。

2、能理解“奋力、发颤、汲取”等词语。

3、能够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爬过山吗?当时的感受是什么?(学生畅谈爬山的感受)

2、那你们知道天都峰吗?课件出示有关天都峰的图片,简介天都峰。 有一位小姑娘要去爬天都峰,你们想知道整个故事的经过吗?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板题:3、爬天都峰),读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1、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指名回答)

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口头提示自读要求:借助拼音扫除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在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课文讲了假日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最终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事。

三、学习生字、生词。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读的词语。

笔陡石级发颤奋力攀着仰起脸鲫鱼纪念鼓舞居然笑呵呵小辫子汲取力量

自由认读、小组互相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课件出示生字。

爬(pá)峰(fēng )顶(dǐng )似(sì)苍(cāng )仰( yǎng)咱 (zán)奋(fan )辫(biàn )勇(yǒng)居(jū)

(1)自由认读、小组互相读、指名读、齐读。

(2)给生字组词。

3、理解词语。

课文中出现了许多新词,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哪些,还有哪些不能理解呢?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⒈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⒉与熟字比较,识记了形。

⑴峰---蜂、锋: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锋利的刀是金属制成的,所以“锋”是金字旁。“峰”是指山的尖顶,所以“峰”是山字旁。

⑵辫----辩、辨:三个字读音都是“biàn “,都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左右均相同,主要区分中间。

“辩”和言语有关,所是“辩”是言字旁。“辨”是指用眼睛看,所以“辨”字里面自然要有眼睛和眉毛。“辫”和发丝有关,所以中间是“”。

⒊书写提示。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辫”,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紧凑,然后学生试写。

⒋学生自己观察生字,进行试写,教师巡回指导。

⒌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

五、作业布置

抄写本课生字并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在相互鼓舞下战胜困难,勇登峰顶的过程。

2、学会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承前启后,回顾课文内容。

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⒈小组内讨论交流。

⒉指名说。

二、深入学习课文,

⒈学习第1-2自然段,体会天都峰的险峻及“我”畏惧、想退缩的心理。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字,而不用“登”字呢?(用“爬”字更能准确地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课件出示天都峰又高又陡的景观,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边读边感悟“在云彩上面哩”“笔陡”“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词句所表达的意思。

(3)结合图片和课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1:仿佛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

生2:天都峰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

(4)指导朗读,体会两个语气词“啊”“哩”的作用。

(5)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6)积累优美词句。

(7)思考: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我”有害怕畏惧、想退缩的心理。)

①小组内讨论交流。

②指名交流。课件出示: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

③指导朗读,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⒉学习第3-7自然段,了解“我”爬天都峰的经过,体会“我”和老爷爷互相鼓舞爬上天都峰的情形。

结果“我”爬天都峰了吗?是什么让我下了决心?自由读课文第3到5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出示第4自然段重点句,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因为“我”看到的老爷爷“白发苍苍”, “年纪比我爷爷还大”,“我”看到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也来爬天都峰,顿时勇气倍增,不再犹豫,并和老爷爷约定一起爬天都峰。)

③教师指导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a、分角色

爬天都峰教学反思范文范本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与反思(4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