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的心得体会精选 鼓浪屿感受与收获(4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鼓浪屿的心得体会精选一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的西南面,与厦门市区隔鹭江海峡相望,因小岛气候宜人,四季常绿,岛上各种名胜古迹、万国建筑,让鼓浪屿有“海上花园”之美誉。
鼓浪屿东南端矗立着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大型雕塑,他身披盔甲,手按宝剑,面朝大海,迎风而立,遥望着海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守卫着厦门的出海口,民间流传着“郑成功镇台风”的说法,说来也神奇,自从郑成功雕像落户鼓浪屿,台风就极少正面直扑厦门,几次预报台风将在厦门正面登陆,多亏有郑成功的庇佑,他一手按宝剑,一手往上一挥,台风就改道而行了,“自从有了郑成功,台风见了绕道走”在民间越传越开,郑成功成了厦门的“庇护神”。
日光岩是鼓浪屿最高的地方,登上日光岩可以俯视整个鼓浪屿的万国建筑,遥望厦门岛。岛的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间有洞穴的石头,涨潮时海浪拍击礁石,发出“咚咚咚”的鼓声,人们叫它鼓浪石,这也是鼓浪屿名字的由来。
鼓浪屿素有“琴岛”之称,从厦门坐渡轮摆渡到鼓浪屿,迎面就是钢琴码头,一架打开的三角钢琴,仿佛正在弹奏旋律优美的迎宾曲。踏上小岛,沿着音符彩砖的小路,走进小巷,西式建筑的院落里传出清脆悦耳的钢琴声。
钢琴博物馆里陈列了爱国华侨胡友义先生收藏的40多架古钢琴,有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有最早最大的立式钢琴、有古老的手摇钢琴等,有的古钢琴自带照明用的烛台或煤油灯,有的古钢琴外壳上有着精美的雕花,有的钢琴黑白键是用乌木和象牙做的……
我惊叹又羡慕,展馆工作人员介绍说胡友义先生出生在鼓浪屿,现在定居澳大利亚,他曾说过:“不论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鼓浪屿都是我永远的故乡,我把我毕生收藏的钢琴放在这里展览,是我将自己最珍爱的东西搬回了家!”博物馆里陈列的一架架古钢琴,承载了他对故乡浓浓的爱!
我爱美丽的鼓浪屿,更爱我美丽的家乡——厦门,有山有水,秀色天成!
描写鼓浪屿的心得体会精选二
大家好!今天我们游览“海上花园”鼓浪屿。
现在我们的车行驶在中山路上。中山路是厦门目前最繁华的商业街,它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又是一条老街,街旁建筑为骑楼式(将楼的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道,使楼层的一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故名骑楼),这是厦门一大特色。中国南方城市和东南亚国家的城市多有这种驶楼。这主要是考虑到厦门地处亚热带,有时阳光照射强烈,风雨交加,行人可以在骑楼下防晒避雨,自由行走,随意购物。中山路是厦门的主要商业街,也是厦门的文明街,品种繁多齐全,国货、洋货均有。 各位团友,渡船时间约为六分钟,下面我向大家简单介绍鼓浪屿。看,对面的小岛就是鼓浪屿,这条江叫鹭江,也叫厦鼓海峡,宽600米。鼓浪屿面积1.78平方公里,人口
1.9万。宋元时期称“圆沙州”,明肛始称鼓浪屿。因岛的西南海边有一块大岩石,长年累月被海浪冲出一个大洞,每逢潮涨,海浪扑打岩洞,发出如擂鼓的声音,所以人们叫它为“鼓浪石”,小岛也就叫鼓浪屿了。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福建旅游景区“十佳”之首。
各位团友,码头到了,这个码头是1976年新建的,以前的码头很小,是1938年建的。这里原来是西方列强贩卖中国劳工出洋乘船的地方,大家看过《海囚》这部电影吧,那“海囚”就是从个码头乘船出发的。为解决乘船拥挤的问题,建了这个“钢琴码头”。因为鼓浪屿是“音乐之岛”,要使游人一跳上鼓浪屿就接触到音乐的气氛围,大家看这是不是有点像张开的三角钢琴!
各位团友,豉浪屿除了少量观光电瓶车外,没有其他车辆,在岛上步行别有情趣。现在我们一边走一边观赏鼓浪屿欧陆建筑的风采吧!
这是英国领事管,建于1844年和1870年,已经150多年历史了。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它的远征军开到厦门海面,与厦门守军发生激战,结果英军战败退去。1841年8月,英国30艘军舰3500余人再次进犯厦门,经激战,厦门和鼓浪屿陷落,厦门被占领10天,英军撤退时留下军舰3艘、军队500人强占鼓浪屿达5年之久。中英《南京条约》允许英国人在鼓浪屿“暂居”。1843年,英国首先在鼓浪屿设立领事馆,首任领事就是攻打厦门的海军舰长。1844年第二任领事建了这幢领事楼。可领事虽住在这里,却强占厦门的最高行政机关“兴泉水海防备道”道署办公,前后达20年。这是1870年建的新办公楼,落地门窗,一副英国模样,内部装饰相当豪华,但有6间囚室。楼前的一座狮狗墓,那是领事爱犬死后特意建造的,
鼓浪屿的心得体会精选 鼓浪屿感受与收获(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