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读后感怎么写 关于瓦尔登湖的随笔感想(8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瓦尔登湖读后感怎么写一
这是一本寂寞的书,尤其是刚出版时,没有人注意它,对之冷落、讥笑。但可能是现实生活太过复杂、繁冗,又或者是人们发现了它本身的价值,所以就变成了“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的美国最好的书”,但它终究是一本寂寞的书,就像徐迟先生所说,在繁忙的白昼他有时会将信将疑,觉得它并没有什么好处,直到黄昏,心情渐渐寂寞和恬静下来,才觉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而到夜深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之神往了。刚开始时我也觉得它只有无聊,琐碎,甚至觉得这本书就是多余的,但后来我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是否因为在今天喧嚣和浮躁的社会里,看到的只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尔虞我诈,看到的更多的是这个社会的冷漠,这本书让我看到远离一切纷繁复杂,给内心前所未有的平静。
1845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这天,28岁的梭罗独自一人来到距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花费了28块1毛2分5建了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他的“隐居”是不同于其他人的,因为他是主动的,是真正追求朴素生活的,他在那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你也许最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会读不下去。”他的文字是朴素的,但他的思维是独特的。我确信那是一个睿智的老人。
梭罗说“当我要求定做一件具体式样的衣服的时候,女裁缝会郑重的告诉我‘他们现在不做这个样子的衣服了’,她丝毫没有强调这个‘他们’就好像是在引用和命运三女神一样的客观权威的话,我发现很难得到我要求样式的衣服,仅仅因为她不相信我说这话是当真的,不相信我这么草率。”就好像流行是一种权威,使我不得不遵从,如果你穿了一件貌似“不流行”的衣服,人们就会大吃一惊,会嘲讽你的“过时”。这似乎已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想法,穿戴已经上升到了具有艺术尊严的地位,这在梭罗看来是可笑的。
就人体来说,最大的必需品就是保暖,延缓生命的热量。最聪明的人的生活,甚至比穷人过得还要简单、朴素。按照智慧的要求,过一种简朴,独立,豁达大度与富有信心的生活,用梭罗的话来说他们才是更富有的人。
他用事实告诉我们,曾经坚持的物质要求是枷锁,是对自由的放逐和对生命的浪费。生活越简单,宇宙的规律也就越简单。他主张弄清那些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那些大自然慷慨提供给每一个人的需求;而不是以复杂的方式来解决简单的问题,不以多余的钱和精力去购买多余的东西。适当降低生活的标准或追求,生活更得到满足。要真正做到梭罗这样是很难得,甚至在现在是不切实际的,难以实现的,但这种思想还是值得借鉴的。
爱默生说:“梭罗以全部的爱情将他的天才贡献给他故乡的田野与山水。”在瓦尔登湖畔,读书、招待客人、种地、观察野兽、摘野果……做他想要做的一切,在这里他将最大的热情投身于生活,以他自己的方式,不受世俗的羁绊。但这也让很多人只能理解,却不能接受。他的一个朋友这样说他:“我爱亨利,但无法喜欢他,我绝不会想到挽着他的手臂,正如我决不会想去挽着一棵榆树的枝子一样。”
尽管我们不能放弃一切去寻找梭罗所追寻的“最简单的生活”,但我们至少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尽量去寻找最本真的东西,去寻找真正的“心灵故乡”。
最新瓦尔登湖读后感怎么写二
两年在笔尖上流转,瓦尔登湖边留存着梭罗的一方天地。他将凡俗置若罔闻,保持着孤独的自由,应当是个在大千世界中格格不入的人。
他确实是个彻彻底底的叛逆者。
又有谁会如他一般,毅然放弃太多生活体验。既不用聚富敛财,也不需抵抗诱惑,一生孑然独居,不入世俗。许是他没有饕餮的胃口,又许是他对凡俗无过多激情,可若要是世间之人谁也不甘如此,谁也不愿松开功名利禄的衣角吧。他犹如隐君,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又不似隐君,仍坚持着求知笃行的报负。
只可惜,他在有生之年却得不到理解。他的朋友曾说:“我爱他,可我没法喜欢他,与其去挽他的胳膊,还不如去挽榆树的枝条呢。”梭罗身上所体现的独立性让朋友望而却步,即便是他们明白,却也无法做到真正的知己啊。梭罗好比一棵树,蓬勃向上,独立支持着自己,兀自生长着。其余人只得远观,不愿靠近也无法靠近。他是寂寞的清冷的,他与凡俗似乎划分了楚河汉界,彼此远离,默默观望。
仅仅只是因为人们一念之间的欲望,一秒之差就大不相同的追求。
在那个大发横财的资本主义工业时代,工商业蓬勃发展,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人们无限制地追求功名利禄,倒在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石榴裙下,拥有神仙一般的物质生活,何乐而不为呢?因此,人们便随波逐流地投入获利颇丰的行为之中,如痴如醉的整日忙碌,只为满足物质需求所带来的快感,只因抵不住的诱惑。
但在此处境中的梭罗,出淤泥而不染。即便能够聚富敛财又怎样呢,我仍初心不改,清贫自守,这便是我的人生。梭罗说,“就算我获得了跟克瑞瑟斯一样多的财富,我的志向还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生活方式也不会有太大的不同。”
他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叛逆者,坚持本心的教徒。活得不同只为活出自己。
也是因为如此,他的命运与自然有着无尽的牵扯,他将他的才智奉献于自然,他将全部的热爱投身于乡野的一草一木中了。面对自然,他依然是充满思想的学士。海子曾这样评价他:“他既是男人又是女人,生下来的是他自己。”兴许梭罗便是如此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通过生活,他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面对自然,他成为了多情的孩子。他说:“蓝鸟把天空背在背上。”他,到底还是存着一颗难得的纯真之心的,眼前之景不再是一个死物,而变得灵动和真实。我想,他在人流之中成为了叛逆者,但在自然之中成为了崇高的信仰存在。
他的叛逆,是对污浊的世间的蔑视,他的叛逆,是对自己所推崇的自由和真理的不离不弃。他,不浮于表面,拥有着深沉的思想,他是与人流格格不入者,却是坚持本心的高尚者。我想,他的灵魂和思想一定永存于瓦尔登湖畔,欣赏着湖边的大好风光呢。
最新瓦尔登湖读后感怎么写三
又是一个难得清闲的周末,信步走入书店,来到书架前,俯下身来,希望可以挑选到一本让自己满意的书籍。
目光正扫过排排各形各色的书,忽的,眼角的余光瞥见一本封面暗黄又略显沉淡的文集,插图是一池略显灰暗的湖水,旁长尽了苍绿色的树木,不过,依旧是一种类似于巴黎圣母院
瓦尔登湖读后感怎么写 关于瓦尔登湖的随笔感想(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