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莲花湖心得体会和感想 莲花湖心得体会和感想怎么写(2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183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主题莲花湖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首先,诸位见到的是文天祥石雕像,大家不禁会问:“文天祥为什么会站在此,面海遥望什么呢?”那是南宋末年,元兵入侵,烽烟弥漫,宋室吉王赵昰、信王赵昺出走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由陆秀夫、张世杰护驾从海路仓惶“南逃”(路线:临安→温州→福州→潮州→新会崖门);1275年文天祥在江西疾速起兵勤王,怀着拯救宋室的心愿,指南而来,几经转战来到潮阳,希望与帝昺之师会合。1278年冬他来到海口村(今海门镇)登临莲花峰遥望帝舟不见,命题“莲花峰”,剑刻“终南”。加上民间神奇传说,潮阳老百姓神化说:“莲花峰就是被文天祥一跺脚才裂开的。”就这样“以人传地、以地传人”,莲花峰名传遐迩,文天祥成为国人精忠的楷模,莲花峰成了人们敬谒文公忠魂、觅莲峰海色之胜地。为纪念文天祥的爱国精神,1987年潮阳县人民政府聘请著名雕塑家唐大禧设计,在莲花峰“宋庐陵文信国公望帝处”巨石旁建造了这座高16米、由74块花岗岩石头精琢合成的雕像,奇异的是原先同一颜色的花岗岩石头经雕琢后,有一块石头明显变黑,这恰到好处成了文天祥战袍下的一块补丁,免不了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720xx年前民族英豪那数千里转战抗元的艰辛岁月。石像下有一幅由吴南生撰文、启功书丹、秦咢生题额的文天祥生平史传题刻,左侧有原全国人大委员长乔石的“铁骨丹心,凌风劲节”及著名作家老舍于1962年春游海门诗二首的题刻。石像的文天祥神态刚毅、佩剑面海、美髯飘拂、孤忠义胆,令瞻仰者肃然起敬,给人以“当年帝舟穷望眼,忠魂今尚绕波涛”的感慨!

接着来到莲花峰下,只见“龙虎”题刻把守着忠魂护舞的莲花峰峰门。中国古代风水宝地有“左青龙右白虎”之说,“虎”字为清抗法、抗日名将刘永福用象形草体一笔写成,“龙”字为清练江使者陈尚发所书。难怪1982年春,八十七岁高龄的艺术大师刘海粟游览莲花峰时顿发艺术灵感,挥笔题刻了“云龙风虎”四字。拾级而上,来到了观海楼,观海楼面对波涛南海,背倚峭壁,凭栏极目,海阔天空,碧波万顷,渔帆远影,涛声依旧,浪拍黄沙,近处海滨沙滩弄潮的人们互相追逐,或海滨垂钓,玩得不亦乐乎,如有兴趣,可招知己几人租游艇出海逐浪,投身于大海浩瀚的怀抱,又是另一种心境。这里水光山色随季节递变,景致迥殊,可分为“碧海静波、浅滩怒涛、晨曦幻彩、大屿塔影、狮首灯光、春朝蒙雾、秋阳浴日、夕阳归舟”莲花峰八景。奇特的夏天六月,天将破晓,莲峰沧海海面浮光烁金,时有出现海市蜃楼的自然奇观,明代邑人吴仕训有诗赞之曰:“栖真海口泳沧浪、枕石餐霞意激昂。盼望乘云归去久,惟留水色与山光”,这自然景观的秀丽与历史文化瑰宝的完美结合,正是莲花峰引人入胜的地方。

中国关于莲花峰命名的地名特别多,请诸位来欣赏由众石拱围的莲花峰有多像,只见主峰由四瓣纵裂的花岗岩石集结拱围而成,恰似莲花之状,民国时揭阳文人姚梓芳诗“石作莲花海作池……”一语道出莲花峰的地理概貌和一方景致。其实莲花峰最动人之处不仅是她天生丽质的山光海色和神工鬼斧,而是同宋文天祥和元隐士张奂忠风贤迹紧密相连,那千古不息的涛声,无时不在向人们诉说那悲壮的历史往事,那瓣瓣挺拔向上的石莲花犹如忠贤高洁的民族气节。“精忠踏碎石莲花”的、关于文天祥的传说在潮汕是家喻户晓的,而第一位到莲花峰追随缅怀文天祥的就是元代的隐士张奂(号鲁菴),至莲花峰,“云水结庐”作为其住所,“傍峰筑室”作为其书舍,效法“首阳高风”,因他德高才重,设坛教化村民有功,故张先生去世后,村民为表达感激之情,将其葬于莲花峰前,旨在赞美其不屈外族统治的民族精神,与文天祥忠贞不渝般的气节。

“万人冢”位于莲花峰的前小山坡北侧,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抗日战争时,日寇侵华在海门犯下的滔天铁证,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41年3月,日军侵占海门后即封锁港口破坏渔船,肆意

莲花湖心得体会和感想 莲花湖心得体会和感想怎么写(2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