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风华正茂 建党百年风华正茂手抄报(六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建党百年风华正茂(推荐)一
一是要强化理想信念观念。不同的理想信念决定着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追求和境界。理想信念的动摇肯定会导致前进方向的迷失。多少年来,正是这样一个理想信念,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为民族的解放,为人民的幸福,殚精竭虑,勇往直前,谱写着壮丽篇章。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和志士仁人主动放弃了自身优厚的家庭条件,吃苦受罪,矢志不渝。可以说,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和力量之源。
二是要强化党的宗旨观念。纵观中外历史,大大小小政党无数,但绝大部分最终没能站住脚,成了历史的匆匆过客。作为党员干部,就要坚持做到三点:坚持贴近群众。要经常地、主动地带着深厚感情,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他们谈心交流,沟通感情,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反映,增强自身工作的针对性,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要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把永远做人民的好公仆作为毕生的追求,努力履行好自身职责。带头做好群众工作。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切实把服务群众与提高群众结合起来,既理直气壮地讲好大道理,又坚持以情感人,积极为加快经济发展献计出力。
三是要强化艰苦奋斗观念。艰苦奋斗、崇尚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历史上王朝的更迭兴衰,无不验证了“成由勤俭破由奢”、“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些“骄”亡“奢”败的名言。中国共产党人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把艰苦奋斗发展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四是要强化科学发展观念。我们每名党员干部都深知,发展是硬道理,解决我国一切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加快发展是摆在各级党员干部面前的现实课题。那么,如何领导和促进科学发展,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此为指导思想,推动实际工作。
一是克服满足心理。目前,有些党员干部存在满足心理,主要表现为工作标准不高,自以为是,稍有成绩便沾沾自喜;在世界观改造上不求进取,其实所作所为比群众先进不了多少,混同甚至落后于一般群众。二是克服攀比心理。我们提倡党员干部在工作上、事业上竞争,争创一流。但是,我们不提倡在个人生活上、待遇上、职务上进行攀比。三是克服贪占心理。人皆有七情六欲,但问题在于党员干部必须严守党的纪律,不能牟取规定以外的特殊利益,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四是克服侥幸心理。所谓侥幸,指偶然获得意外的利益而免去不幸。侥幸心理只看到偶然得逞的一面,看不到也不想看到必然败露的一面,这是助长违纪的因素,是步入歧途的“跳板”。
一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每一个党员和领导干部都要切实增强自身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为党旗增辉,不为党抹黑。二是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权力就是责任,有一份权力就有一份责任;权力越大,职务越高,责任就越大,任何一名党员干部都不能只看到权力,而轻视或忘掉责任。三是自律与他律的关系。这是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自律是内因的结果,主要靠道德约束和个人修养;他律是靠外力约束,即主要依靠法律法规的强制和各种形式的监督。四是工作内与工作外的关系。对于每一位共产党员而言,工作时间上有“八小时”之说,但对自身的要求绝对没有八小时内外之别,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做到洁身自好。
同志们,历经95年的历史征程,我们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站在伟大的时代,纪念伟大的节日,我们应该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和希望。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依然曲折,肩负的责任也十分重大,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狠抓作风与效能建设,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加倍努力,扎实工作,确保城乡建设工作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为实现我县“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市而努力!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祝愿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建党百年风华正茂(推荐)二
同志们:
今年是2021年,再有半年的时间,我们就要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以什么样姿态、拿什么样的成绩来为建党100周年献礼,是在座每名党员干部必须思考的内容。在我看来,党员干部要从党的百年光辉历史中坚定初心使命,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积极主动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下面,我以“党员干部要从党的百年光辉历史中坚定初心使命”为题,为大家上次党课,和大家一起从两个方面回顾光辉历史、坚定初心使命。
一个政党的初心和使命,诠释着这个党“是什么、干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根本性、方向性的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郑重宣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贯穿我们党近百年奋斗历史的重大主题,也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懈奋斗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决支持。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近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利益,始终坚持吃苦在前、奉献在前,不惧流血流汗,乃至牺牲宝贵的生命。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10名委员和候补委员中,8人为党英勇献身,没有一人叛党投敌。
得民心者得天下。红军长征出发时,百姓主动送来门板、床板,甚至寿材,几乎家中所有可用的木料都用来搭设了浮桥。在淮海战役66个昼夜的战火中,543万群众奋勇支前,男女老少齐上阵,仅小推车就动员了88万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厚植党的执政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百折不挠、前赴后继的理论探索史。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和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中国共产党顺应这样的形势任务而诞生和成长。近100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实现了三次伟大飞跃。一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二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三是迎来了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次伟大飞跃昭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是从1840年以来追寻民族复兴的历程中走出来的,是从中国共产党近100年艰辛探索中走出来的,是从新中国72年接续发展中走出来的,这条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今天,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要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自我革命、勇立潮头的自身建设史。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自己。
大革命时期,国民党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危急关头,党在武汉召开“八七会议”,作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使党在革命中前进了一大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王明、博古的“左”倾教条主义错
建党百年风华正茂 建党百年风华正茂手抄报(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