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学期心得体会范本 挂职交流心得体会(六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挂职学期心得体会范本一
一、洋头口社区简介
洋头口社区辖区面积为0。211平方公里,居民1932户,人口4699人,社区内有辖区单位:台江区工商局、茶亭街道办事处、茶亭卫生服务中心、茶亭公园、世茂百货、小太阳幼儿园。
二、半年来的主要工作
(一)以学为先,提质塑能。社区这个广阔天地,它有着书本、机关学不到的宝贵知识和经验。虽然我已经是一名工作7年的老记者但对于社区基层工作还是比较陌生的。这次组织安排年轻记者下基层锻炼,为我们了解群众、了解熟悉基层和服务社区群众供给了很好的机会。为迎接新形势、新任务挑战,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力、创造力,增强知识本事和素质,变学习的“起点”为提升的“跃点”,我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专门为自我制定了学习计划,经过学习掌握社区建设建设政策,每月总结心得体会,梳理一边工作得。
(二)以干为重,勤勉实践。我始终坚持“到位不越位、参谋不干预、帮忙不添乱”的原则,结合自我在媒体的工作经验,围绕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工作要求,进取做好社区书记、主任交办的各项任务。一是受理民情解民忧。融入群众,才能真正的了解群众,仅有学会了宣传群众,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位,仅有学会了亲近群众,才能更好的服务群众。到社区锻炼以来,我始终坚持在日常工作一线,定期走家入户,调查社情民意,应对面倾听群众提议,发放民情联系卡,理解群众投诉。目前已经理解了2件群众投诉的问题,经过媒体报道解决了群众的问题。在挂职期间,我采写了10余篇社区新闻报道,获得了社区居民的好评。
(三)进取参加社区的各种活动。作为社区的挂职干部,我先后参加了社区的4次会议,还参加了今年12月5日的国际志愿者活动。还帮忙社区组织每季度的“服务人民、奉献社区、共创和谐”为主题的大型便民活动,为辖区居民义诊,供给法律、计生、社保、就业等相关政策的咨询。我都会进取参加,并且采写相关的新闻报道。今年下半年,洋头口社区推进网格化建设管理,创新服务为标准,建设社区服务管理“新单元”。在这项创立活动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了社区管理的重要性,将“上头千条线”汇聚到“基层一张网”,实现联系服务群众体系的立体化、网络化、制度化和职责化,努力把居民需求解决在第一时间,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以勤为径,树立形象。挂职是党性锻炼的熔炉,建功立业的战场,提高本事的契机。作为一名挂职锻炼的干部,我按照组织的要求规范言行,力戒“做客”、“镀金”思想,从报道的第一天起,我就严格要求自我,带头遵守区委和街道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按照组织的安排每周2天到社区采访,上下班不迟到早退、工作日午间不饮酒、接待信访要耐心不得推搪拖拉等。从不擅自离开岗位,有事主动请假,做到自重、自警、自励,淡泊名利,自觉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增强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毅力,与同事群众同甘共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扎实的态度和扎实的作风树立党报记者的良好形象。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半年来的锻炼生活,我在思想政治、文化修养、组织纪律、综合协调本事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自我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启迪了思维、深化了认识、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对基层工作,尤其是社区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工作中,我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和亟待改善的地方,如工作深度不够、处理复杂问题、驾驭复杂局面的应变本事还要进一步加强。在那里,我要感激区委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有了这样一个人生经历,感激一年来组织的关怀,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对工作、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一如既往的严格要求自我,不断加强学习,立足岗位,加倍努力,争取在自我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提高。
对于挂职学期心得体会范本二
20xx年5月,组织上选派我挂职担任即xx镇xx村“第一书记”,这是市政协机关首次安排女同志到农村挂职,作为三年一轮的收尾之年,我既深感荣幸又颇有压力。一年来,在市政协党组高度重视、机关各部门进取参与和各方大力支持下,在前两任“第一书记”工作的基础上,共完成村庄农田水利灌溉、排水、绿化、美化等帮扶项目21个,落实帮扶资金168.15万元。xx村“两委”班子坚强有力,党员干部队伍作用发挥突出,村庄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团体经济稳步增长,村庄人均收入由xx380元增至16249元,呈现出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景
按照市政协党组提出的“一年摸情景,二年打基础,三年上层次”和“注重培育造血项目”的帮扶工作总体思路,着力从5个方面开展帮扶工作。
一是抓建设,强基础。针对xx村基础设施薄弱、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文化体育设施缺乏等突出问题,协调资金37万元,为村庄浆砌排水沟1000米,对村氧化塘进行清淤护坡,解决了雨天出行难、夏季蚊蝇多的问题;争取资金48万元,修建大口井2处,重建农业生产桥5座,建设泵房2处,铺设灌溉管道550米,使之与即墨市级节水灌溉项目联网,解决了村庄1300亩土地灌溉问题;争取支持,在村文化广场增配5万元健身器材,并定期组织文化活动,使村民有了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二是抓项目,促增长。协调有关部门安装了科普宣传栏,进行政策、项目和知识扶贫,定期为村民组织专题科普展览,传播科技培训、科学生产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群众持续增收本事;为蔬菜种植户免费供给价值1万多元农药、化肥,助力农业增产增收;争取绿化资金20万元,经论证考察后,从枣庄市购买了产量高、收益大的石榴树,既绿化美化了街道,又可在盛果期为村民增加收入。
三是解民情,惠民生。筹资19.9万元粉刷房屋外墙1.5万平方米,清理垃圾30多吨,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联系社会力量,为困难群众先后捐款捐物15.2万元;开展“送健康进村镇”活动,为50多名养老院老人查体义诊,赠送价值5万元药品;为3名患重病村民申请医疗救助2.3万元;为xx镇中心小学申请5万元“博爱小学”建设项目;为33名小学生、3名贫困大学生申请了2.85万元的红十字会“微尘基金”助学款,招募爱心家庭与35名小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建立起助学帮扶长效机制,确保助学项目长期开展;春节、中秋节前夕由市政协主要领导带队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群众22户。
四是抓班子,促发展。定期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村民代表学习和研究工作,统一思想、构成合力;先后组织“两委”成员和党员、村民代表赴青岛市区、枣庄市、即墨普东镇等地观摩学习,帮忙村“两委”成员解放思想,理清发展思路,坚定信心;组织“送法进村镇”活动,培训镇、村干部150余人次;坚持“四日合一”例会制度,帮忙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健身器材管理、净化水设备管理、门前绿化带管理等村级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提高了村级“两委”依法民主办事本事和村民守约的自觉性;配合上级顺利完成20xx年村庄“两委”换届工作,现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1岁,较上届年轻7岁,素质结构更加合理。
五是守纪律,树形象。作为政协党组织派出的联络员,牢记组织嘱托,践行“三严三实”,努力为党增辉、为机关争光、为自我的人生添彩。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克服困难,吃住在基层,保证驻村工作时间;定期向机关领导汇报帮扶情景,与机关各厅室对接帮扶进度,进取协调各方力量确保帮扶项目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兑现对组织、对村庄的承诺。一年来,青岛市委组织部工作简报先后刊发市政协机关驻村工作信息23条,其中《我的驻村日记》被专刊编发。青岛电视台综合新闻频道先后报道市政协帮扶工作4次,专题报道市政协“第一书记”工作1次。青岛党建频道深度播报市政协“第一书记”工作2期,即墨市党建频道播出市政协帮扶工作3次。个人被评为20xx年度青岛市优秀挂职干部。
二、挂职收获和体会
我在农村长大,对农村和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可是,多年离乡进城生活,使我对新农村建设和群众的所思所盼不甚了然。经过进农户聊家常、访民情,参加“两委”班子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摸村情、听意见,请教基层领导学方法、转作风,争取多方支持办实事、解难题,一年的学习锻炼,使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提升,思维视野得到了拓展,工作经验得到了丰富,收获了机关工作难以学到的知识和本领。一是接了地气、补了“氧气”。经过深入基层、熟悉农村、接触实际,了解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和所想所愿,对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进一步增强了为民服务的意识。二是提升了为群众服务、做群众工作的本事和水平。在为民服务和落实党的政策前沿,应对不一样的帮扶对象和任务,与不一样的单位和部门沟通联系,与不一样层级的人员打交道,切身体验到了基层工作的酸甜苦辣,锻炼了组织协调本事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本事,长了见识,学了本领。三是锤炼了作风,增强了党性修养。以基层为师、以群众为师,学习他们吃苦耐劳、雷厉风行、真抓实干、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学习他们学理论、重实践、讲党性、强作风的工作理念,锻炼了意志、坚定了梦想信念。
这些“营养”是从基层实践中得来的,是从人民群众中得来的,是从实干苦干中得来的。是组织上给了我走进基层,服务群众的机会,同时给了我锻炼成长的机会。在全市下派“第一书记”动员会上,我作为政协机关派出的“第一书记”,代表青岛市20xx年度92名“第一书记”作表态发言;一年后,我有幸在第一轮250多名挂职干部中获青岛市“十佳‘第一书记’”称号。这是对市政协机关3年帮扶工作的肯定,是市政协党组高度重视帮扶工作的结果,是政协机关上下齐心努力的结果。一年中,市政协班子成员带队指导工作、督查项目、慰问走访达9次;机关各分管秘书长、各厅室到村庄调研、对接项目、推进工作10次,召开各级、各类督办会、座谈会、协调会17次,全力推动了各帮扶项目的圆满完成。
三、对农村工作的几点思考
1、“两委”班子是新农村建设永续发展的关键。村庄要和谐发展,群众要得实惠,需要一个好当家人、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班子好,公正、公道、团结,凝聚力强,群众拥护,能够带领群众走致富道路,村民的长远利益就有保障。反之班子软、弱、涣、散的,好的政策也落实不下去,更谈不上村庄长远发展。一是镇(街道)党委应高度重视村庄党支部书记的产生,有重点地培养想干事、能干事、群众基础好的人选。二是在选举程序上应先选举村支部书记,再选村主任,体现党组织在村庄选举中的领导地位,相反,容易产生村支部书记底气不足、腰杆不硬的问题。三是农村干部待遇偏低,影响了村干部的工作进取性,不利于村庄工作的稳定和发展。以即墨市村党支部书记为例,村支书如年终考核优秀,每年从财政上拿到手的工资、保险、奖金共10800元,仅相当于一个科级干部2个月的实发工资,且退下来后没有医疗和养老保障,与其工作的艰辛和复杂程度不相称。提议建立基层干部专项基金,对村镇干部进行日常工作考核,对考核优秀者加大奖励,实行以奖代补;根据任职年限定标准,给离任的村干部发放生活补助;建立优秀村干部转任机制,保障必须比例的村干部推选进乡镇工作。
2、团体经济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发展农村团体经济的本质是实现农民共有共享,改善和提高农民的公共福利水平。有了团体收入,能够建设村庄公用设施、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福利、扶贫济困,甚至享受投资收益。团体收入高低与团体用地多寡成正比,xx镇大部分村庄没有团体用地,必须程度上制约了团体经济的发展。20xx年全镇排行第一的村庄团体收入仅有28万元,全部来自团体用地收益。增加村团体收入,一是要在土地流转上动脑筋、想办法,引入持续增收的项目。二是可研究将企业、富裕村庄与贫困村庄结对,按照一方出资金、出项目、一方出土地、出人力的配套方式运作,到达合作共赢、共谋发展的目的。
3、促进农民增收是做好农村工作的根本。农村工作说到底是要让老百姓富裕,提高生活水平。xx镇的传统产业是种植业,风险大、收入低。可研究,一是以地肥水美为特色,以大沽河沿
挂职学期心得体会范本 挂职交流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