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读书心得体会和方法 通过项羽的一生,你得到了什么感悟,你怎么看待项羽(八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于项羽读书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项羽是一个英雄。他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可以冲锋陷阵,转瞬间就能杀敌百人,他用兵大胆,敢于“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
我佩服他的胆略和勇猛。观看秦始皇出行时,他竟敢说自己可以取而代之。千古英雄,谁敢如他一般出此豪言?从这点看,项羽的确是英雄。
但项羽更是一位失败的英雄。
首先,我认为他不注重文化学习,只崇尚武力。他甚至认为读书无用,只要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已经足够了。可他没想到,不学习,有些方面就会无知,无论带兵打仗,还是治理国家,无知都会成为绊脚石。
其次,我觉得他不善于用人,不能把握好时机,无知使他不知人,更不善用人。张良、韩信都曾经投奔于他,可他竟不能知人善任,使这两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为刘邦所用,最后把自己打得一败涂地,总算有个谋士范增的才智也给浪费了。要么不执行范增的计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绝好的机会呀,可项羽偏偏痛失良机,要么中人家的计策,不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致使范增离开他,在忧愤和疾病中去世,使自己彻底失去谋士。
项羽还是一位不善于总结自己失败的英雄。项羽在临死前曾说:“天要亡我。”而不从自身找原因。项羽英雄盖世,却只会逞匹夫之勇,不能驾驭天下英雄,到死都认识不到自身的弱点,只是自欺欺人地把失败的原因归之于天,真是可悲呀!
对于项羽读书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题记
我的梦里,常常出现一个少年,白衣扬鞭,胯下乌骓,飞逝而过。那是你吗?霸王项羽?我在长江边唤你,只有一声声的海浪回答。
你正义,在秦王朝肆意横行,残害无辜,生灵涂炭的时候,你没有沉默,而是猛烈的爆发,让你的正义之火燃烧你的血液,你的灵魂。你站了出来,发动起义,为人民,为整个国家杀出血路。
你磊落,鸿门宴上,亚父的暗示,你默然不做声,你不愿用这种不光明的手段去杀害一个对你构成威胁的人。于是放虎归山,最终的失败,也许有你的原因,但刘邦那种小人的作派,是为大多数人所不齿的。这也便是“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的表现吧!所以你磊落的伟大,也失败的光明。
你诚信,你和刘邦说好了楚界的划分,然后很真诚的离开。刘邦却背信弃义的杀回马枪,你没有防备之中,被那种小人暗算。虽然他做了皇帝,但他又_又滑,言而无信,又怎能让百姓心服口服呢?而你,却继承了这种可贵的诚信,那才是百姓心中的王。
你无畏,大势已去之时,你没有一丝颓废,而是更加勇猛的去战斗,告诉将士们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是一种自信。“八岁起兵,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天下。”如此之才,以无畏自信为本色,种下了雄霸天下的雄心,所以我敬佩你。
你有情,四面皆楚歌,霸王别姬,柔情万丈,宁肯挥剑断天涯,也把相思轻放下。送走心爱的马匹,安顿好虞姬。带着江东子弟一路“大呼驰下”,纵然可以逃命,却愿自刎于江边。八千子弟无一人生还,自己岂能苟活?你有情有义。有人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我却要说:“江东子弟多情义,宁死江边不苟活。”有人说:“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我却要说:“宜将人情学霸王,不可为王如刘邦。”你的情,你的义,深深的刻在了后人心中。
长江呜咽,长剑血染,白衣成了血色,乌骓长嘶,美人泪眼婆娑。你的死,让那一段历史涂上了厚重的颜色,你的血,染红了那天的夕阳。也为那英雄的人生勾上了悲壮的一笔。
正义,磊落,诚信,无畏,重情交织成了你人性中最美的光环。你就是当之无愧的西楚霸王——项羽,我们心中的英雄。
愿你在天堂过得愉快!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对于项羽读书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其实直到现在,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项羽,他的身上依然充满了英雄气概和传奇色彩,纵观古今历史,项羽的一生足以称得上武将第一人,而且他还创造了3项世界纪录,即使到现代,也没人能够超越。
第一项:霸王举鼎
历史上能够举鼎的人不多,项羽就是其中一个,在他之前还有一个秦武王,不过他拿得起放不下,直接被砸死了,算不上成功巨鼎,而项羽轻松就能举起,要知道,古代的鼎一个个的重的不得了,至少都要有千斤重,现代的举重冠军也就是两三百公斤的重量。
第二项: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我国极为著名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项羽用2万大军就击败了秦朝名将的40万大军,这么大的人数差异,在整个历史之中也只有寥寥数次而已。
第三项:彭城之战
没错,这还是项羽的杰作,这次的他仅用3万人就能击败56万人,这样的奇迹,或许只有位面之子,大魔法师刘秀才能与之一战了(刘秀的昆阳之战,不足2万人歼灭42万精兵强将),不过刘秀是在项羽之后。
除此之外,项羽至少还有好多世界纪录,可惜霸王别姬,自刎乌江,只留下一曲英雄的悲歌。
对于项羽读书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
秦朝末年,秦派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不敌,退守巨鹿。
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项羽为副将去支援赵国。谁知宋义带兵到安阳后,由于惧秦,停滞四十多天不前,项羽忍无可忍痛斥宋义,并杀了他。使楚不得不任命他为上将军。随即项羽率二十三万军队渡河去解巨鹿之围,由于破釜沉舟之举大大增强了兵士们必胜的信念,最终打败了秦军。
从中我们看到了项羽不畏困难、果决勇敢的大丈夫情怀,彰显了他勇冠三军的气魄。
鸿门宴义释刘邦
在鸿门宴上,范增多次暗示项羽刺杀刘邦,而项羽并没有行动,我认为这不是他妇人之仁,而是他考虑到秦患未除,还需刘邦相助,且杀刘邦必会引起诸侯不满,所以项羽不是不善于识人,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会在鸿门宴上放过刘邦。而项伯之后说出竖子不足与谋的话也并没有使项羽迁怒于他。
从中我们可以读出项羽义薄云天的侠义情怀,以及他不乏政治谋略的才能。虽然“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但项羽在鸿门宴上义释刘邦可谓大丈夫英雄气概也!
霸王别姬,乌江自刎
韩信的十面埋伏使项羽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然而他仅靠二十八名骑兵突出了几十万大军的包围来到乌江边,霸王别姬的一幕让我们读到了项羽除力能扛鼎的另一面,项羽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惊天地,泣鬼神,就连乌江之水也要为之呜咽,为之洪波涌起,浊浪翻腾。显然,项羽的死是高贵的。无论他是为什么死的,他的死,都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和审美价值。
正是因为项羽辉煌而又悲壮的人生才会令世人感慨不已,而我更是敬佩有加。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对于项羽读书心
项羽读书心得体会和方法 通过项羽的一生,你得到了什么感悟,你怎么看待项羽(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