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图书读书心得体会及感悟 数学教育图书读书心得体会及感悟作文(八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推荐数学教育图书读书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课前活动:帮助学生回顾整数的意义。
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有燃放烟花的习俗,有一种烟花,它每次两响,请同学们听:(点放两响)如果这重烟花响两次(响两次),一共多少响?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会列式吗?
板书:2 22×2
师:如果响五次呢?多少响呢?怎么算的?
你说呢;好,你也想说。
板书:2 2 2 2 2(几个啦?)2×5
好接着看,小明统计了一下有100次。
多少响呢?
生:200响。
师:200响。你是怎么算的呢?
生:2×100。
师:可以用加法吗?
生:可以。
生:不可以。
师:奥,是可以的,知识太麻烦了。
好,请同学们看黑板:
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比较简便。
一、创设情景,教学例1。
师:课前老师和同学们聊到国庆节,国庆节快到了,我们市一小也举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
出示图片:瞧!手工组的同学在制作小红花,用来装饰礼品。
大家看漂亮吗?
生:漂亮!
师: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这些漂亮的红花都是用绸带做的!
他们手里的材料都是1米长的绸带。
而做一朵绸花只需要用米绸带。
请同学们思考:这是1米的绸带,那么米有多长、该如何表示呢?
谁来说说看?
慢慢
(出示条件,图画)
生: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3份就是米。
(两个生说)
师:大家同意吗?说的真好!
请同学们看:
1米长的绸带平均分成10份,做一朵绸花需要这样的3份,就是米。
你看明白了吗?
师:小芳计划做3朵这样的绸花。
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这根1米长的够不够?
生:够。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方法1。
生:方法2。
好,你说!有道理!
师:估的方法有很多种。
同学们的估算能力真不错!
师:刚才同学们说:做一朵绸花要这样的3份,那么3朵在图上该如何表示呢?
(课件同时出示)
师:小芳做3朵绸花到底要多少米绸带?
看了刚才大屏幕上的演示,你会列出算式吗?
还可以怎样列式?
×3还可以怎么列?
学生列式:
×3(3×)
师:同学们一下列了3个算式计算这道题,都行吗?
生:行。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
生:
师:奥,当加数都相同的时候,加法可以写成乘法。也就是这里的×3,表示3个相加的和。
师:这三个式子,你会计算哪一个?
师:奥,你说的是乘法,你已经预习过了。
恩,加法,不错!
(生会乘法,表扬其已预习,点下一个)
(生会加法,细说)
师:
好的,你来说说看,你是怎么做的?
(生说同时板书、教师口复)
老师想,你能把过程说详细些吗?
板书: ==(米)
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师:同学们同分母分数加法学得真好!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它们的分子部分,9、你是怎么得来的呢?
生:9=3 3 3;
师:是啊!3个3相加,也可以写成……
(3×3)
师:(米)。
师:这里的分母10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分,每朵3份,3朵共3×3、9份,就是(米)。
师:刚才我们计算了加法。那这两个乘法又该如何计算呢?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到38页,自学这一部分内容;
师:好,看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谁来说说×3是怎么计算的呢?
生:×3= ===(米)
师:为什么可以相等呢?
生:×3就表示3个相加。
师:很好,刚学的知识就会运用了。
×3就表示3个相加的和。
师:请同学们一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3= ===(米))
刚才我们是借助分数连加的过程解决的×3。我们以后在计算的时候中间的.连加过程可以省略不写,直接用乘法来做。
(将黑板上的过程部分用黄粉笔虚线框出)
(课件出示:×3==(米))
师:(指大屏幕)写成×3==。
师:这里的分母10表示什么?
3×3呢?
生:
师:那么3×怎么计算呢?大家一起算一算?
生: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说老师板演。
师:你们是这样做的吗?
生:是的。
师:同学们学的真快!
(二)尝试解决,优化方法、总结。
师:刚才小芳做了3朵,现在小华做5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怎样列式?自己试一试。
生:×5。
师:你能说说你这样列式的理由吗?
生:做一朵绸花要米,5朵就是5个米相加,可以用乘法×5表示。
师:是啊!5个相加也就是×5
师:×5还可以写成5×;
师:你会计算吗?大家一起来算算看;
生做练习题;
师:(夸)这位同学写的很工整;
你真仔细;
这个小组的同学都很认真;
师找两例学生板演;
展示两种不同的写法:5×==和5×===;
书写规范;
师:(甲)我想请你做回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你是怎么计算的?
师:(乙)这位同学请你先等一下;
生:(……)
师:(……)
这里的分母不变,10就是把1平均分成了10分。
5乘3呢?
一朵是3份,5朵就是5乘3,15份;
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你还有没有要特别提醒大家的?
生:(……)
师:(先约分;)
这位同学是先约分,再乘,而且书写认真,谢谢你做了个好好的示范。
师:你们都做对了吗?
师:好请同学们看一下电脑的演示:
书写规范,约分。
计算结果要写成最简分数;
约分时请同学们注意:写的工整一些,约下来的结果要写在原来数字的上面、或下面。
师:我们也可以这样算:
先约分再计算;
使的过程很简洁,不容易出错。
师:好,这两到应用题都解答完了,还有一个答。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乘法跟以前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有分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与整数相乘。
出示课题:分数与整数相乘
请仔细观察,屏幕上的分数乘整数,他们到底是怎么乘的?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讨论)
(巡查)
师:谁来汇报你们小组的结果?
(老师帮忙总结)
师:(学生说,看例子;)
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李老师把分数乘整数的方法概括了一下,来看大屏幕:
(计算法则)
齐读;
二、运用方法,巩固练习。
师:学习了新知识,我们来练一练。
读题,理解题意。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作业纸上做一做。
(生做,师巡查)
师:都完成了吗?我们请几个同学上来展示一下。
师:就是几格?
生:3格。
师:4个,你是怎样涂的呢?
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也就是;
师:你列的算式也很规范。好样的!
(提示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师:下面我们来一个小小的比赛,看谁计算规范,正确率高;
神算手;
出示题目;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正确的过程和结果,完全正确的请举手。
师:大部分同学达到了神算手水平,刚才老师收集了一些不准确或不规范的例子。
刚才老师收了几个同学的练习纸,他们有这样的几道题出了问题,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
(附件)
师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在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去解决他们,我们班同学在这一点上表现,老师很满意!
三、联系生活,提升认识。
师:再过十来天就是国庆节了,在这个假期里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佳节。大家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生:中秋节。
师:对的。在这举国欢庆、合家团员的美好日子里。
我们市一小的同学计划到福利院去看望那里的老人,给那些爷爷、奶奶带去喜庆与欢乐。
你想一起去吗?
生:想!
师:先看看他们都做了哪些准备:
我们小组负责环境布置,需要准备一些小彩旗,长方形彩旗长2分米,宽分米。
我们小组准备的是月饼,与爷爷奶奶一起欢度节日,月饼礼盒12个,平均每盒重千克。包装这些月饼礼盒,平均每盒用装饰彩带米。
师:根据这些资料:你能提出那些问题。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生:
1、一个彩旗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你的这个问题有价值)
2、这些礼品盒共用装饰彩带多少米?(你观察的很仔细)
3、这些礼品盒共重多少千克?(这个问题比较实在)
师:同学们按小组交流一下,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逐个解决。
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知识、运用新知识,非常了不起的是同学们能自己提出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了他们。你们是真正的学习的小主人,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推荐数学教育图书读书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五(3)(4)班本学期共有112位学生。接任这个班级已有一个学期,本学期是第二学期,从上学期的各方面情况来看,学生方面,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如计算方面,好多学生整数乘除就没有学好,计算错误率高,以至于有的学生成绩止步不前,进步不明显。总的说来,大多数的学生对数学缺乏学习的热情,不思上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个别学生学习要在监督下勉强完成,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作业工整认真,能按时完成的学生较少,整个班级学习氛围不太理想,由于两个班级中中差生较多,个别学生的知识断层点无法弥补,优等生的潜能也没能充分挖掘出来,无法面面俱到,这将是本学期重点解决的难点之一。
经过一学期的仔细观察,我发现本班有以下几位学生,需要老师在学习上给予更多的指导。
① 孙建、戈小川等学生上课一走神。
② 高丽芳、吴晨、侍强等学生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③ 部分学生没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针对以上的这些情况,本学期我将继续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杜绝学生纪律松懈、散乱自由作业抄袭等现象,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学生薄弱的环节监督和管理,使班级的成绩跃上新的台阶。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具体可分解如下: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和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1、基础知识和技能: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解决问题和方法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
数学教育图书读书心得体会及感悟 数学教育图书读书心得体会及感悟作文(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