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脚内传接球教案范本 足球教案脚内侧传球动作要领(6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足球脚内传接球教案范本一
进一步培养和巩固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集体主义观念,积极备战本学年校园足球各项比赛。分年段、分水平对队员进行训练,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争取在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
1、教练员从不同方面关注队员的训练、学习、生活,使队员在各个方面都能上一个台阶。
2、本学期还是采用高、低段进行分层次训练使不同技术水平的队员在原有的机能水平上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3、本学期除本校教师指导队员进行训练,同时聘请校外专项教练指导同学学好各项基本功,能在比赛场上很好的运用教练所教的各项技术与战术。
4、根据队员年龄段特点,提高队员身体健康水平,根据足球专项运动的特点,提高队员运动能力,发展综合的运动素质。
5、教会队员进行专项运动训练组织、指导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队员独立进行自我训练的能力。
每周一和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和下课后(15:55——17:30),保证每个队员的训练时间和训练质量。
(一)提高队员的训练比赛作风。
训练作风方面:
1、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2、严格的训练自觉性
比赛作风方面:
1、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
2、培养勇猛顽强的踢球作风;
3、严格的比赛纪律
(二)全面提高队员的基本技术
1、提高队员的传接球的速度;
2、提高队员的防守能力;
3、提高队员运控球的保险系数;
4、提高队员战术,重点是个人与局部的战术配合;
5、明确个人的攻守职能,进攻防守原则;
6、提高个人战术意识和局部二打一,三打二结合射门能力。
三、四年级:
1、提高队员运控球能力。
2、掌握正确的传接球技术。
3、学习简单的传切配合技术。
(三)主要训练手段:
身体训练手段:克服自身体重的各种跳跃、后退跑、曲线跑等。技术训练手段:各种个人垫、运、控练习,各种一对一攻守,二三人跑动中传接球配合。
(四)训练主要技术:
踢球:以脚内侧踢球、脚背正面踢球、脚背内侧踢球为主,脚背外侧踢球、脚尖踢球为辅。
停球:以脚内侧停球、脚底停球为主,脚背外侧、脚背正面、胸部大腿停球为辅。
头顶球:以前额正面、前额侧面顶球为主,介绍鱼跃头顶球。运球:以脚背正面、脚背内侧运球为主,脚背外侧、脚内侧为辅。
(五)战术:
二过一配合:横传直插二过一、横传斜插二过一、踢墙式二过一、回传反切二过一等。
四、五年级:
1、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2、培养和发展球感和控制球基本能力;
3、学习基本的运、传、接、射门等技术动作;
4、培养正确的跑、跳技术,发展身体动作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
5、通过分队比赛领会"进球与阻止对方进球"这一足球比赛的基本战术思想,培养抬头观察能力和意识
五、六年级以及以上的队员:
1、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2、继续熟悉球性和控运球基本技术;
3、学习与掌握比赛相关的技术:运、传、接、射、抢和头顶球技术;
4、在提高基本技术熟练性的基础上,形成技术定型,并通过对抗性练习和比赛使个人技术向实用比赛技巧转化,逐步培养能在对抗局面下控制球和运用攻守的能力。
有关足球脚内传接球教案范本二
【知识与技能】
能够说出足球基本知识,熟悉球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足球基础动作的学习,促进身体协调性,发展灵敏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重点】
知道脚背正面,脚内侧等足球基本知识,熟悉球性
【难点】
动作协调连贯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队列队形练习:原地三面转法、原地踏步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整齐划一。
(二)准备部分(7分钟)
1.一般准备性活动:慢跑两圈
方法:按照逆时针的顺序,学生排成二路纵队跑步,要求学生整齐有序,口号响亮。
2.专门性准备活动:足球操
以中间同学为基准成体操队形散开,在原地跟着我听口令进行原地拨球,左右拨球,原地左右脚踩球练习。
(三)基本部分(25分钟)
1.讲解示范:
老师讲解足球运球的方法,学生注意观察老师在运球过程中的脚的部位,以及球的落点。
2.学生练习
(1)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原地左、右运球游戏,让学生熟悉脚运球的位置。
(2)在原地运球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20米直线跑动运球游戏。
(3)随着学生对运球的熟悉掌握,在20米直线运球的基础上设置三个障碍物,让学生能够抬起头自如的进行运球。
3.游戏
踢远比赛:一个横排为一个小组,
足球脚内传接球教案范本 足球教案脚内侧传球动作要领(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