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 教师培训心得感受(7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培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8月我光荣的成为了教师行业中的一员,对于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们,我只是一个刚工作不到两年没有任何合唱经验的青年音乐教师。在面对着这么多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我不自觉地出现了自卑的心理,但是这次的合唱与指挥培训对于我这位刚出道的音乐教师来说就犹如雪中送炭给了我自信,并且也让我对合唱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音乐艺术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而合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尤其对于儿童,训练起来难度更大。童声合唱作为声乐艺术的一种,是小学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培训中,廖老师认真负责的进行着培训,大家激情高涨,都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营养”。廖老师由什么是合唱开场,简述了童声合唱艺术、介绍了童声合唱团的组建、童声合唱训练的要点、童声合唱不好的声音、合唱指挥的图示及歌曲运用等知识,并结合具体的合唱作品指导我们在指挥中出现的不足。让我们每个音乐教师受益匪浅。
1、童声合唱要求学生的声音和谐、统一。
童声分三个阶段:2-5岁幼声,也叫初期的童声。声音单薄、气息短浅、音域狭窄。6-10岁中期童声,相对稳定时期,声音清脆、明亮、气息增强。11-12岁晚期童声。13-16岁变声期。
2、童声合唱团的组建
(1)人选范围:2-5年级以女生为主并且要以五年级为主、三四年级为辅,因为五年级学生的声音最稳定。规模大概在30-60人之间最合适。
(2)音准和节奏感要好。
(3)声部划分:一般分为四个声部,人数比例为1:1:1:1,然后高声部加10%,低声部加10%最平衡。
3、童声合唱训练的要点
(1)呼吸训练
歌唱艺术由四部分构成:气、声、字、腔。
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也”。这句话说明了呼吸技巧的重要性。在吸气方面歌唱与说话是比较接近的,差别的关键在于吐气方面,歌唱中的吐气比说话的吐气要慢得多,并且要求有良好的控制。生活中的自然呼吸大多是下意识的,是人的本能。对孩子来说,不需要对他们灌输什么事“胸式呼吸”,什么是“腹式呼吸”,什么是“胸腹式联合呼吸”等概念,而应是用生动而形象的比喻去让他们体会。
(2)开始用“s”练吐气,分匀吐、急吐、停顿等。在练习中又分有音高练习和无音高练习。并且在有音高练习时音不要太高。
(3)起声练习
在合唱训练中最基本地要求是:齐、准、合。其中首先要做到“齐”。 “齐”主要表现在发声、节奏、语言三个方面。无论独唱、合唱,发声训练的第一步就应该要有正确而良好的起声,而发声开始的一刹那就叫做“起声”。所以培养合唱团正确的起声至关重要。
(4)要有正确的演唱姿势和统一的发声状态。身体一定要松弛、放自然。
(5)要有正确的母音唱法。“a、yi、ai、ou、u”是非常重要的母音。
(6)要使得儿童活的美好而圆润的声音,除呼吸及起声外,就是要训练孩子根据不同的音区能够自如的调节共鸣腔体位置。特别是上声部的共鸣位置。
(7)合唱团不是凭声音大取胜,而是要做到相应力度变化的幅度。
(8)要有调配各种音色的能力。
(9)有清晰音乐化的语言。
(10)良好的音准和节奏。在最基本地练习时要从有伴奏的合唱、多声部开始,之后适当的进行无伴奏歌曲的训练。
(11)要重视单旋律的音准训练。先唱音阶,培养、建立孩子的调性感,再练耳、模唱简单的片段。并且老师要多范唱。
(12)节奏训练。不同时值的附点音符、切分音、三连音、变化节奏训练及两声部交错节奏训练等,提高孩子节奏变化的反应灵敏性。
4、童声合唱不好的声音
孩子们一般都存在着大声喊叫;“捏着嗓子”歌唱;“挤压喉头”的歌唱;“吞进去”的歌唱等不好的声音。
音乐是人类表达精神世界、内心感情和描绘生活形象的语言,是比日常生活的语言更生动、更美化、更高级的一种语言。指挥也是一种语言,是用手来表现音乐的语言,这是不用翻译就能看懂的国际语言。这种语言,观众和演员都能通过手势领会指挥的'意图和意境。因此,用指挥来进行音乐教育更好、更方便、更生动。一位日本专家曾经讲过,音乐教师首先要学会指挥,不会指挥的不能成为好的音乐教师。“指挥是合唱团的灵魂”。
在这次培训中梁晖老师给我们认真、仔细、具体的讲解了合唱指挥的图示及歌曲运用。
分别为我们画了二拍、三拍、四拍的基本图示并且讲解了更复杂的拍子的图示及不同拍子的运动方式。反复为我们示范和我们共同练习,指导我们的错误。在培训的尾声梁晖老师结合《虫儿飞》、《让世界充满爱》、《乘着歌声的翅膀》等合唱作品指导我们在指挥中出现的不足。
我相信,在聆听了廖副教授的专业知识讲座后,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我急不可待的想把这一次所学的理论实践一下,运用到学校的合唱班当中,不断实践,不断提高,为学校的艺术教育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培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20_年8月6日,我中心校四人有幸参加20_年暑期全国中小学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系列高峰论坛培训班,先后聆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培训期间既有理论的引领,又有实践的学习交流。虽然学习时间是短暂的,但此次高规格的培训却极大地开阔了教育视野,收获匪浅,感触颇多。现就以下几方面谈谈我们的体会: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丰富的理论学习更新了教育管理新观念
隆重的开班典礼后,我们就先后聆听了孙学策、崔其升等几位教授和专家的专题讲座,还有关于学校经营管理方面的讲座。在众多的精彩讲座中,有激动也有感动,对我启发很大,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了解到许多教育教学新动态,学到了不少教育理念。讲座涉及到学校管理、学校发展规划、素质教育、教师评价与激励、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师有效沟通、依法治校等方面,专家们理论阐述、引经据典、谈心交心,无不使我产生共鸣。他们娓娓道来,环环相扣,给人启迪,促人反省,震撼人心。既气势磅礴,恢弘大度,又紧扣实际,细致入微。既让我们欣赏了名家的风采,又使我们饱食了无比精美的精神大餐;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明确了使命。
二、收获和感悟
通过培训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做善于学习者,校长要做文化人,要做有情有智有责任的人,要做敢于改革创
新的人,以人为本抓管理,营造和谐、进取的校园氛围,才能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一)校长要做善于学习者,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有思想、有素质、开拓进取的校长,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责任,为办好教育而思,为学校发展而谋,充分发挥核心主导作用,使自己成为一面旗帜,引领凝聚教师群体。而要做好这些工作,校长必须勤于学习,才能做到工作有思路、有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学习,要把学习当作自己职业生涯中的必需。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课程改革理论,学习名校名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看书读报学习,听课参观学习,校际交流学习。当然不仅自己学习,还要引导全校教职工学习,创设学习型校园,营造学习气氛,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整体素质。
(二)校长要做文化人,办学的最高层次是文化办学。文化办学是在制度办学的基础上对制度办学的一种超越,其中文化管理更全面,更整体,更系统,更注重精神内核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既然学校要实现文化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首席自然要成为文化人。
首先校长要成为有思想的人。文化人是思想者,校长必须要成为思想者。校长对学校,对教育要实现思想的领导。其次校长不仅要成为思想者,而且也要使教师成为有思想的人。有思想的教师才会与有思想的校长交流,才会使校长的思想不断丰富,不断化为办学实践。第三校长要成为能研究的人。文化人是研究者,校长要成为能研究的人,要把办学作为学问来做。要习惯于在研究状态中工作,在工作状
态中研究。
(三)校长要做有情有智有责任的人
有情。校长要怀有感恩的心对待教师。切不可太把自已当回事,把校长当回事,校长属于学校,属于教师,我们之所以成为校长是因为有了教师。校长要让身边的人感到跟我干不会吃亏,不要忘记做事的人,也不要忘记人做的事。
有智。校长要做一个大智若愚的智者。我们要为下属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把教师放在适合他个人成长的岗位上,让他们怀着美好的愿景,追寻自已的教育梦想。用最大的宽容,容忍所有的人包括不同政见的人,要用智慧招安不同政见的人,让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出力。
有责任。校长要知人善用,勇于承担责任。学校中层是将校长办学理念转化教师、学生的行为的转发器。对于学校中层我们一方面要对他们办事过程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允许他们出差错,对下属差错而引起的不良后果校长要有勇气承担。
(四)要做敢于改革创新的人
校长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课程观、人才观、价值观,树立现代教学观、学生观。以科研为先导,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倡导教师改革创新出效益,教师必须不断认真学习、领会。在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农村教育可以说
培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 教师培训心得感受(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