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发表的方法怎么写 论文职称怎么填写(九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职称论文发表的方法怎么写一
现代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修养
教师是人类社会中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他随着学校的产生而出现,担负着向教育者传递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双重任务。现代教育,为人师者应该具备并不断完善三大素养:一师德,二授记,三科研。“师德为先,为师有德”。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事关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大局,事关人才培养的质量,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
英国狄更斯曾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纵观当前教育发现现在的教师职业道德存在很大的问题。
1.1敬业精神缺乏
教师是工程师,是园丁,可是部分教师并不认同,也没有把教育工作看做是传承文化知识、传播科学真理、塑造美好心灵的伟大事业。在他们看来,教师只是用来谋生的手段。本着墨守成规的思想,他们缺少对教师这份工作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更奇怪的是,他们并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而是转移到了教学以外的事业,有些教师对科研没有兴趣,只把科研当做评职称的一种工具。到万不得已时就抄袭他人作品,出现了严重的学术腐 现象;也有些教师自认为很忙,没时间做研究,需要时就玩拼凑。这样的氛围不仅助长了研究的歪风,而且玷污了教育这个高雅神圣的知识殿堂。
1.2团队精神缺乏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不能把自己的同行当做朋友。因此有些教师就以狭隘的功利原则来对待工作。不与自己同专业的教师进行探讨有关学术方面的问题,真正的做到“闭门造车”。不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了解别人的思想,又如何能让自己站在学术的最前沿。
2.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般是指教师为了培养高尚的师德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的功夫及其所达到的师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从内涵上来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仪表、谈吐、气质等方面的学习,这是外在意义上的修养;二是教师在思想、品德、情操、知识、技能等方面所达到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教师职业道德境界,这是内在意义上的修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论从外在意义,还是从内在意义来说,都是指教师的自我修养,是教师自觉地对自己进行锻炼过程。
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发布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点如下:
(一)爱国守法。(二)爱岗敬业。(三)关爱学生。(四)教书育人。(五)为人师表。(六)终身学习。
2.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要求。198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培养“四有”新人,此后培养“四有”公民即被作为对国民素质的要求写入《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文件和法律法规之中。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改革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正是在小平同和中央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和广大人民对提高国民素质的愿望集中概括起来,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这种背景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过程进行了由浅入深的理论思考和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于是产生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历史命题。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对症下药”,以下是本人的一些看法:
3.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教师的思想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高校教师明确地认识到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服务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还能有效地杜绝现在教学风气的腐 败现象,认清现代教育的职责。
3.2学习、认识自己
学习不仅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智力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加强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方法。我国古代的思想家都十分重视学习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作用。孔子就明确提出过“笃信好学,宁死善道。”教师的每一种优良师德品质,都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渐渐的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促进自己,提升自己。
3.3向实践学习
我国诗人陆游曾经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充分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孟子也说过“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皮肤,空乏其身,性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样才能磨练出人的品质。教师在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后,才能更加体会学生的心理,给学生提出一些比较切合实际的行为,才能懂得品质的重要性。
[1]钱焕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修养,2008,(201)
[2]柳斌,九州图书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教师素质培养手册,总序言,1998,(1)
[3]马骏,梁积荣,张国春,陕西教育出版社,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1990,(274)
[4]傅维利,高等教育出版社,师德读本,教师职业道德,2003,(91)
精选职称论文发表的方法怎么写二
兽医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探析
【摘 要】中兽医学是一们家畜病防治的医学分支,又叫中国兽医学。它以中医的理,法,药,方及推拿,针灸等技术为支撑,以预防,治疗家畜病症为主要内容。文中分析了中、西兽医相互兼融、针灸原理的研究与应用和中兽医在畜禽疫病防治的应用,最后展望应用中较为全面的给出了应用方向,这一研究对中兽医学理论研究和应用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兽医临床;针灸技术;畜禽疫病
0、引言
历史上随着中国畜牧业的发展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医学门类,即中兽医学。中兽医学是一们家畜病防治的医学分支,又叫中国兽医学。它以中医的理,法,药,方及推拿,针灸等技术为支撑,以预防,治疗家畜病症为主要内容,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形成了理论和经验十分丰富。笔者曾走访了一些乡村,在与兽医相交谈的过程中发现,中兽医学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范围和巨大的发展前景,应用中兽医学的理论对治疗家畜的疾患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一些疑难杂症,比如猪的腹泻、消化不良,马的痉挛疝,牛瘤胃积食以及其他家畜的弛缓,臌气等有独特疗效。对于畜牧业发展大省和中西部落后地区而言,中兽医学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在本文笔者将对兽医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进行探析,本文的探究会对中兽医学理论研究和应用有一定的意义。
1、中、西兽医相互兼融
近代以来在兽医学中占据主流地位的是西医兽医,西医兽医对中国传统兽医的冲击也最为明显。但是中兽医学应当结合自身优势,发挥古老医学的生命力与应有的作用。对基层兽医而言,应当主动学习,积极掌握中兽医学的基本常识理论,充分扬长避短,更好服务于基层畜牧业的发展。中西医立足不同的出发点,优势互补,各有千秋。中医的优势可以弥补西医之不足,西医的长处也可以来弥补中医的短板。因此,对基层兽医而言,掌握中西医的综合理论,树立中西医结合的思想意识,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创新,才能更好我i畜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中兽医学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将古老的理论与方法同现代科技相结合,从整体提高牲畜的身体机能与免疫力。近年来,有人认识到环核苷酸在动物身体机能运转中的重要作用,当环核苷酸过高时,动物有阴虚的症状表现,反之则阳虚。这与中医的理论基础即阴阳学说不谋而合,与西医的机体内分泌学说达成一致。同时,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研究者还发现,环核苷酸有降低血小板聚集的功效,因此可有效避免动物血压过高的情况发生。中兽医学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脏腑协调理论,其中,脾和肾是研究的重点。与西医结合,即肾阳虚与肾上腺和性腺的功能有关,玫瑰花环形成与淋巴功能有关。因此,对症下药,成效显著。例如脾虚症状,常表现为肢体无力,畏寒,动作迟缓等,与西医结合,可见动物新陈代谢转慢,唾液淀粉酶活性下降,肠敏感性提高,绒毛上皮细胞更迭加快,小肠绒毛变短等。采用健脾药物,可以增强疗效,事半功倍。
除了一些病例之外,在理论上中兽医学也有了很大的突破。中医理论中的脏腑辩证理论和八纲和中理论,为解决动物的心血瘀阻症等提供理论基础。对一些疑难病症,中兽医学坚持“表证传里病势加重,里证出表则病势趋愈,实证变虚或热证变寒为正气己衰,而寒证变热或虚证变实为阳气渐增”的规律,采用扶正固本中药辩证施治,有效地对动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2、针灸原理的研究与应用
在中兽医学理论有了很大发展的同时,中兽医学的针灸理论和临床实践也有了很快的发展。所谓针灸,是包括针和灸的两个内容的中医疗法。针即用针刺入穴位,刺激经络;灸法是点燃艾绒或利用其他温热物体,刺激体表穴位或一定部位,以治疗病症。针灸配合,相得益彰。针灸法基于经络学说,针灸术,针刺麻醉等理论基础,其目的是整体上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针刺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多应用磁针、电针、激光针、水针、电子捻针以及微波针等,能够治疗包括牛,马,蛇,猪,羊,鹿、鹅、猫、犬,猴,兔等在内的动物病症,而且发展了对其针对性治疗的方法论。从而使针灸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一些疑难杂症有显著疗效。针药结合,可以大大增强疗效。现在已经有中兽医学从业人员尝试对动物进行手术治疗,引起了国内外相关专家的高度重视。在有效穴位和配穴的寻找,针麻操作方法的改进以及刺激参数的筛选,有关仪器的改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实验证明,痛阀的作用可以借助于不同属种动物的穴位实现,这是针刺麻醉能否成功的关键步骤,更是治疗动物病痛的依据。实践证明,针刺针刺镇痛作用可以激发神经元的活动并释放多种神经化学物质,提高机体应激性。同时,一些免疫系统释放的唔物质也在痛阀提高的情况下显得更为活跃。针刺的部分效应可被吗啡的拮抗剂纳络酮所对抗。药理分析表明,中兽医学的诸多研究成果是适合临床使用的。可以说,中兽医学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该体系以化学,药理和临床三者的结合作为基础。
3、中兽医在畜禽疫病防治的应用
除了前文所述的治疗,在疾患的防治方面,中兽医学也有独特的作用。中兽医学能够有效防治寄生虫,传染病,破伤风,马腺疫、仔猪白痢、羔羊下痢、牛肝蛭病、犬绦虫病、疥癣,牛焦虫病、牛红眼病、混睛虫病、马胃蝇咀病等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而且对危害大,传染快的牛流感,马流感等疾病也有显著作用。尤其是困扰医学界多年的牛焦虫病,中兽医学近年来提出的用鲜黄花蒿或青蒿素脂及其衍生物治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并逐渐推广应用。对禽病的防治方面,采用中兽医学的独特方法对禽霍乱、肉鸡腹水症,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喉气管炎,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病等有明显的疗效。由金银花、刺五加、黄芪和连翘等中药配制成的方剂对禽霍乱的治疗比西医更为有效和彻底,为医学界广泛称赞。此外,对鱼类的疾患防治方面,近年来也有可喜成果。如肠炎,水生菌感染,赤鳍病、细菌性败血症、体内外出血症等防治可以采取黄芩、大黄,黄连、黄柏,四黄散等中药药材进行配方处理。此外利用中药配方治疗犬细小病毒,犬瘟热等流行性传染疾病,有抗病毒和调理内脏功能,提高整体免疫能力的双重作用。
4、应用发展展望
随着畜牧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将推动中兽医学运用现代技术在中兽医理论的研究及疾病诊断、预防、治疗技术等方面必将进一步发掘、整理、研究提高,以适应畜禽及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需要。中兽医的防治对象也从过去的以大家畜为主转到大、中、小家畜并重,改变以前以治疗为主为防治结合。虽然在中兽医学理、法、方、药以及针灸技术的继承和发扬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中兽医理论上还应进一步搞清楚它的物质基础和各种治法的作用原理,不断地提高学术水平;而在中药的研究上应再加大力度,不仅要搞清楚其有效成分,还需要进行精制,以便于推广和应用。在针灸方面还应继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新针法,进一步提高疗效及应用范围。同时,应当提到中西兽医结合是发展我国兽医学的必然途径,中西兽医应紧密合作,取二者之长为加速实现我国兽医科学的现代化和保障我国畜牧业或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辅。中兽医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中国动物保健,2010(12)。
[2]赵学思。中兽医在宠物临床中的急救[j]。中兽医学杂志,2011(02)。
[3]解跃雄。中兽医在小动物疾病诊疗上的应用[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1(03)。
[4]阮裕武,屈海珍。浅谈抗生素在兽医临床上的合理应用[j]。中国畜禽种业,2011(06)。
[5]王长林。刍议兽医临床如何合理应用中药成方[j]。中兽医学杂志,2011(03)。
[6]钟秀会。中兽医的现状与前景[j]。兽医导刊,2011(07)。
看了“兽医师职称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精选职称论文发表的方法怎么写三
姓名:__________
班号: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起止日期: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起 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情况,完成质量及评分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
评阅人评阅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阅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
评阅教师职称: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
职称论文发表的方法怎么写 论文职称怎么填写(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