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的事迹和心得体会及感悟 劳模故事与心得(2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劳模的事迹和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大家晚上好!
面对手里头捧着的这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我除了感激、喜悦之外,更多的是彷徨!心里头不止一次的问自己:“劳模”是什么?首先,劳模是“人”的模范,是值得他人去效仿、追求的榜样、楷模;其次,劳模不是一般的劳动者,而是比一般的劳动者付出更多劳动、更多智慧、更多时间,能感召人、能鼓舞人、带领人的劳动精英。对照这些,我深知自己与“劳模”这一光荣称号还相差甚远、愧不敢当!在座各位当中还有更多的同志做得比我更好、工作得比我更出色。我深深知道这是领导和同事们给我的至高荣誉,也是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晚,我非常高兴、也非常感激在座各位给了我和大家交流学习的机会:
一、教师,心中夙愿
也许大家不太相信,在我童年的时候,我最敬佩的是军人和教师。自身的身体条件让我放弃了成为一名军人的追求。但是,我却有幸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和有些人不同,不是因为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或者怕考不上而选择了师范院校,更多的是对老师职业的向往,让我的每一个第一志愿,填报的都是师范院校。坦然地说,当时的我是因为羡慕教师能站在讲台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产生了自己要当一名教师的想法。
九四年毕业至今整整十三年。在这十三里,我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依然固守这三尺讲台!
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
原一四三班学生陈晓峰,去年从刚一退伍就回来看望我。从他的身上,让我读懂了一句话:转化一个差生比培养几个优生更重要。他原来是高一一三七班的,用藏头诗来骂老师,经常和班主任对着干。高二分到我班。我主动与他交心,心里从来没有把他当成一个坏孩子。正是对他没有成见,让我能够宽容地对待他的一些错误,根本没有让我感觉到他是一个与老师对着干的学生。一件小事,让他彻底信服了我:一次,生活辅导老师说看到他和另一个学生爬围墙外出了。我没有立马就对他们“发难”,而是耐心地问清楚情况后,与生活辅导老师交换意见,但他执意相信他的眼睛而不相信我和我的学生,通过细心的调查和我对他们的了解,我不相信他们会有这样的行为,我为他们据理力争,并表示我相信他们,也会给他们一个真相,安抚他们的情绪。经过一番努力之后,真相终于搞清楚了,是高三的两位同学。这次事件以后,他更信任我了,也从不与我顶嘴,还成为了文学社的成员。后来,他应征入伍。临行前,他特意来与我道别,我勉励他在好好表现,要比学校严格得多。他一直与我保持通讯联系,每次都以“你的坏学生”署名,谈他在的表现,说以前给我添了太多麻烦。现在在了,更思念昔日曾关心过他的老师。我确实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一种成功感、幸福感,也更理解教师这门职业了,更坚定了我的信念。
二、勤勉,助我成长
初中四年,凭着年轻人的血气方刚和当时对教师的纳“冲动”,我干得有滋有味,也正是自己这种在别人看来有点“傻气”的勤奋,很快成为学校的骨干。在初中,我当过班主任、当过年级组长、当过团委书记,九八年就被评为“浏阳市优秀教师”。九八年我选择了四中,也开始了我人生新的挑战。
来到四中,面对新的工作岗位,我只能重新定位,重新开始,边学边教,向有经验的老教师欧老请教,不断的听课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该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重要的来讲。我深知自己业务能力上的匮乏,而我并不是那种有“天资”的老师,所以,我唯有勤勉才能补拙。我反复地通读高中教材,像学生一样拼命地做题,翻阅高三的资料,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承蒙学校的信赖,来到四中的第三年,我就担任了毕业班的物理教学。这对我来说,又是一次新的考验,我很珍惜这个机会,我经常加班加点,把洗漱用具搬到了办公室。正是这份勤勉帮我挺过一道道难关,我出色地完成了学校交给我的任务。从此,我面对学生也多了几分自信。正是四中这个熔炉锻炼了我,使我从一个角色转换到另一个角色。从一名普通班的班主任到毕业班的班主任,再到长沙市的优秀班主任,从班主任到年级组长;从学校的骨干教师到浏阳市的首批骨干教师。这里头有自己的勤奋,但更多的是学校给了我锻炼的机会。九八年到现在,快十年的时间,与我同年调入四中的十来位老师,现在只有几位还留在四中。我把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留给了浏阳四中,我可以自豪的地说,我是一个真正的四中人!
三、责任,立足之本
记得上届劳模陈志坚老师说过:责任是做人的本分。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责任心,是干好任何一行的立足之本。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能体会到这一点,特别是高中教师。高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阶段,面临他一生中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有多少家长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是这样诠释“责任”这二字的:学校把工作交到我手上,我就有责任把工作做好。除非不做,要做,就要做好。这是我一贯的工作作风。我认为这既是对工作负责,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来四中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先后担任过四年的班主任、四年的年级组长。每次接受任务,心里总有一种忐忑不安,担心完成不好学校交给我的工作任务,从不敢消极懈怠。不管是对自己、对学生,还是对与自己并肩工作的同事,我都会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担任班主任、年级组长期间,中午我很少在家午休,经常是在办公室度过,晚自习从来就是在办公室或教室坐班。作为年级组长,我觉得在办公室心里踏实,学生有什么事,我可以及时发现、处理,这是我多年来养成的一个习惯。我经常在同事面前吹嘘:我坐着也能睡着,这也是多年来练就的一身“硬功夫”吧!
最后,祝各位领导、同志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全家幸福平安!
有关劳模的事迹和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2014年9月30日前已获得省部级以上劳模或有重大贡献的高级专家等荣誉称号,且在2014年10月1日后退休仍保持荣誉的工作人员。获奖人员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一)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劳动英雄、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人员。
(二)获得省劳动模范、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人员
(三)在部队获得军以上单位批准授予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称号和荣立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的转业、复员军人。
(四)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人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一、二、三、四等奖,科技进步奖特、一、二、三等奖的人员。
(五)获得省科技功臣奖人员,获得省科进步奖、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前2名的人员。
(六)受到原国家人事部与国务院其他部门联合表彰并明确“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待遇”的人员。
(七)被批准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称号的科技人员。
(八)被批准授予省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称号的科技人员。
发放标准按以下公式计算:一次性退休补贴标准=本人退休时职务职级(技术职称或工勤技术等级)对应2014年9月的基本工资标准×提高计发比例×240
公式中“本人退休时职务职级(技术职称或工勤技术等级)对应2014年9月的基本工资标准”,按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过渡期老办法职务职级(技术职称或工勤技术等级)的对应标准执行;“240”是一次性退休补贴的计发月数。提高计发比例具体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劳动英雄、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人员,在部队获得军以上单位批准授予的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称号和荣立一等功的转业、复员军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人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人员,在退休时仍然保持荣誉的,其提高计发比例为15%。
(二)获得省劳动模范、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国家人事部)与国务院其他部门联合表彰并明确“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待遇”的人员,在部队获得军以上单位批准荣立二等功、三等功的转业、复员军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的人员,获得省科技功臣奖的人员,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前5名的人员,被批准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称号的科技人员,在退休时仍然保持荣誉的,其提高计发比例为10%。
(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四等奖的人员,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的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前2名的人员,被批准授予省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称号的科技人员,在退休时仍然保持荣誉的,其提高计发比例为5%。
(一)在退休时仍然保持荣誉是指获得各种荣誉称号以后没有受到行政开除和留用察看以上处分、没有因触犯刑律受到刑事处分。
(二)符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人事局、国家劳动总局》(国办发〔1982〕36号)规定,在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以单位所在地乡镇政府驻地海拔高度为准)工作累计满10年不满15年的,其提高计发比例为5%;累计满15年以上的,其提高计发比例为10%。参照本通知规定的发放标准执行。
(三)同时具备数项提高计发比例奖项的,按最高奖项提高计发比例。符合提高计发比例奖项以及其他事项累计应提高计发比例与按工作年限确定的退休费计发比例(工作年限满35年以上的100%,工作年限满30年不満35年的95%,工作年限满25年不满30年的90%,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25年的85%,工作年限满15年不满20年的75%)合计不得超过100%(四)退职人员仍然按原规定执行,不发放一次性补贴。
(五)本通知未列入的各种奖项,不属提高计发比例范围,不发放一次性退休补贴。
(六)一次性退休补贴由本人退休时所在单位按照财政供给关系负责申领发放,所需资金从原渠道列支,不得从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
(七)办理程序按照甘人事〔2002〕108号文件规定精神,符合规定领取一次性补贴条件的人员,退休时由所在单位凭相关原始证件提出意见,报退休审批管理权限部门审定后申领发放发放。
劳模的事迹和心得体会及感悟 劳模故事与心得(2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