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支助申请书 精准扶贫支助申请书模板(八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精准扶贫支助申请书一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加强贫困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教育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做好教育精准扶贫常规工作,抓好重点工作,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推进。
二、工作措施
(一)做好教育精准扶贫常规工作
1.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及时了解精准扶贫工作动态,知道党和国家关于精准扶贫工作安排部署,知道xx区以及xx乡精准扶贫工作具体安排和推进情况。
2.继续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信、校讯通、板报等各种载体,宣传好教育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等,让每个贫困户、贫困生了解帮扶政策,掌握帮扶措施。
3.做好信息台账管理工作。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对已建立的信息台账,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动态管理,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4.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把教师的培训落到实处,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
5.学校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确保xx小学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二)抓好教育精准扶贫重点工作
1.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三免一补”政策,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保证上级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贫困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落实好教科书一科一辅的免费发放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坚决杜绝违规补课行为。
2.进一步巩固“普九”成果,做好适龄儿童入园,入学工作,抓好义务教育阶段防流控辍工作。
3.进一步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创建工作。抓住机遇,改善办学条件,完善设备设施,确保创建工作基本达标,为20xx年xx区创建工作顺利迎检做好准备。
4.争取教师周转房立项并完成招标,力争在20xx年能开始实施。
三、保障机制
(一)组织领导不放松,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经费保障
1.保证资金落实到位。对于上级财政拨付贫困学生资助金、“三儿”资金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要及时精准发放到学生手里。
2.多方筹措资金,对贫困儿童予以补助,确保贫困家庭儿童能顺利入学,正常就读。
3.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三)制度保障
工作落实,责任到人,依据学校相关考核制度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终绩效评估,奖惩到位,促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推荐精准扶贫支助申请书二
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近期市督考办会同市扶贫办、市发改委,采取实地查看、查阅台账、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各县区、市直相关单位扶贫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现就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特困片区连片开发情况。今年以来,各县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433”发展战略,以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着力调整工作思路,紧盯特困片区、瞄准贫困人口,强化扶贫措施,将领导力量、帮扶力量、项目资金向25个特困片区倾斜,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进程。各县区在去年编制完成25个特困片区扶贫攻坚规划的基础上,今年认真编制了特困片区实施规划和年度计划,坚持整流域精准扶贫到片、项目扶持到村、措施落实到户,把产业开发与劳务输转相结合、改善基础条件与群众人居环境相结合,特困片区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变。今年省政府第一批安排我市的2083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有19030万元安排在了特困片区,占资金总额的91.35%,相关涉农部门也将有关项目向特困片区倾斜,据统计,今年全市25个特困片区共整合各类行业项目1398个、资金总额27.3亿元,惠及全市109个贫困乡镇、1172个贫困村、67万人,为片区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资金支撑,为推进特困片区扶贫攻坚注入了活力。
(二)专项扶贫工作进展情况。今年以来,市县区扶贫部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实施106个整村推进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着力撬动各类资金,集中财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发展能力提升、公共服务保障、生态环境建设,群众出行条件、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今年全市为106个整村推进村安排专项资金15795万元,目前整村推进项目已全面实施、有序推进,整体形象进度达到70%以上。125个扶贫互助资金社即将完成注册登记和银行开户手续,预计8月底可正式放贷;9000名“两后生”培训任务目前已完成招生3980人;实施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培训的1000名贫困户“两后生”中已有612人注册了网店。贫困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有序推进,精准扶贫机制不断完善,动态管理逐步规范;20xx至20xx年度财政扶贫资金审计整改工作已全面完成整改。
(三)易地扶贫搬迁进展情况。今年以来,各县区继续将易地搬迁作为快速推进扶贫开发、促进特殊困难地区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性举措,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原则,紧密结合城镇化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启动实施易地搬迁项目11个,安置点建设40个,涉及贫困人口4144户17908人,概算总投资4.382亿元。目前,宕昌县临江乡菜江头村骆驼下社、文县中寨镇梨树坝社2个安置点已经建成;武都区三仓乡楼子沟村楼子坝社、宕昌县兴化乡子村阳山坝社、康县阳坝镇干江坝村干江坝社、西和县洛峪镇曹庄村川坝区、礼县固城乡固城村高家峡、两当县杨店乡郁庄村等25个点开工在建;武都区洛塘镇西沟村二锅子坪、宕昌县贾河乡路下村马莲滩、康县平洛镇龙坝村龙坝社、礼县永兴乡永新村庙背后等13个点还未开工建设。截止7月底,全市易地搬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003.5万元,投资完成率15.2%。
(四)社会帮扶工作进展情况。今年以来,各县区将“双联”行动作为扶贫攻坚的制度平台,促进扶贫攻坚与双联行动的深度融合,找准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能做的事,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尽力帮办为民实事,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能人大户以多种形式帮扶农村困难群众,实现了扶贫力量和扶贫对象的有效对接,社会各界帮扶的力度更大、措施更实,贫困村社的变化更快、群众得到的实惠更多。实施了一批基础性、公共性、民生性建设项目,集中解决了一批行路、吃水、住房、看病、上学等方面的难题,有效改善了贫困村的发展条件和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有力地推动了特困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成效。成县不断深化扶贫帮扶机制,给特困村确定2个单位重点结对帮扶,去年以来,协调省市县双联单位落实帮扶资金2.12亿元,为155个村、4019户贫困户帮办实事1083件。两当县主动加强与省市双联单位对接,谋划启动了一些制约发展的重大项目,并主动加强与中国太平(香港)保险集团公司的沟通衔接,建立完善了对口协作帮扶长效机制。
(五)市直单位扶贫任务落实情况。通过深入自查、听取汇报、认真核实,我们发现今年市直相关涉农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陇南市委陇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扶贫攻坚行动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行业部门实际,不断加强扶贫攻坚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行业扶贫任务有序推进。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市共实施建制村通达项目50个407公里,实施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项目594个3000公里,截止目前,整体进度52.1%;17个乡镇客运站和400个建制村停靠点正在建设当中;涉及22.8万农村人口和3.7万学校师生的安全饮水工程,已陆续开工建设;新修梯田3.5万亩,完成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0.1平方公里,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100个以上行政村动力电供给不足的问题年底将全面解决;3万户的危旧房改造项目前半年启动实施9060户,已竣工5603户。在富民产业培育方面,新发展特色农业基地29.34万亩,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1044万亩;核桃、花椒、油橄榄三大经济林综合管理得到加强,长势良好,产量有望达到15.33万吨,创历史新高;累计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984个,认定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39户;全市上半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7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053元。以发展电子商务为平台,不断提高陇南农产品的知名度,促进农产品增值,目前全市开办网店4697家,新办和加盟网购平台26个,实现销售总额1.15亿元,极大地促进了群众增收。在能力素质提升方面,整合相关部门培训资源,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0.48万人(次),完成劳务输转69.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8.67亿元。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制定下发了《陇南市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资源整合工作方案》,积极整合整村推进、危房改造、以工代赈、通畅工程、安全饮水、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异地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开发等配套项目,形成合力,集中攻坚,充分发挥了资金的整体效益。在金融支撑方面,不断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在全省率先开展以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为主的农村物权抵押贷款已突破14亿元,为破解“三农”融资难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上半年,全市累计发放双联惠农贷款9.57亿元,新增各项贷款24.7亿元,余额331.3亿元,同比增长16.4%,“三农”贷款占比高达83%。在公共服务保障方面,全市乡镇中心幼儿园年底将达到全覆盖,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有望实现省上下达的78%的目标;已开工建设村级标准化卫生室215所,20xx年新农合基金人均筹资标准达到390元,参合率97.99%;贫困乡镇基本健全了广播、电视、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城乡低保规范清理和五保供养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实现了低保动态管理,五保“应保尽保”,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二、主要特点
(一)理念思路更加清晰,大扶贫工作机制进一步形成。今年以来,各县区各部门围绕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着力创新理念思路,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全市上下集中力量抓扶贫开发、抓小康建设的氛围比较浓厚,从这次督查看,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扶贫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合力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武都区、西和县、礼县由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包抓特困片区,研究制定了年度扶贫计划、具体实施细则和考核奖惩办法,靠实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抓特困片区扶贫攻坚的责任。康县坚持群众参与与国家扶持相结合、“造血”和“输血”相结合、改变贫苦面貌与增加群众收入相结合、片区开发与面上扶贫相结合,对各级领导干部定人员、定对象、定项目、定时限、定奖罚,为扶贫开发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文县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包片区、县级领导包乡、县直部门包村、乡村干部包户和领导责任落实、帮扶措施落实、项目资金落实、目标任务落实、督查问责落实的“四包、五落实”工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扶贫开发进程。徽县建立健全扶贫工作考核激励机制,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监察、人社、财政、审计、扶贫等单位配合,研究制定了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靠实各级责任,加强督查检查,实现量化考核,层层传导压力,有力地推动了工作落实。
(二)工作重点进一步突出,特困片区扶贫攻坚深入推进。各县区紧密结合实际,着力将扶贫项目向贫
精准扶贫支助申请书 精准扶贫支助申请书模板(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