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案例心得体会实用 联想的案例分析题(7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联想案例心得体会实用一
梁天驰 09114118
联想(lenovo)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由联想及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公司主要生产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掌上电脑、主机板、手机等电子产品。
2005年5月1日,联想集团有限公司与ibm宣布,联想完成了对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的收购。联想以6.5亿美元现金和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成功收购ibm pc业务部,成为迄今为止中国it界国际化的最大手笔。然而,高管间的文化冲突、金融危机使得联想集团陷入了巨大的危机当中。
首先最明显的就是其执行力大受影响。例如,联想消费类pc业务发展的战略在2007年之前就开始制定,但具体执行却是在2007年末,比竞争对手足足慢了1年之久。而经济危机到来时,联想商用pc业务首当其冲受到了冲击,但消费pc业务却没有随着消费类电脑市场的火爆行情水涨船高。这对致力于发展全球业务的联想集团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失误。
然而联想的悲剧不仅如此,到2008年11月,联想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利润下滑70%,外部环境也日益恶化。2009年1月8日,联想集团宣布了国际化以来最大一次的重组,此后的第一季度在全球削减2500个工作岗位,并计划在2009年期间将高管的薪酬福利降低30%到50%;大中华及俄罗斯区和亚太区合为一个大区,以降低运营成本。2009年2月5日,联想集团发布2008
财年年报,全年净亏2.26亿美元,这成为联想成立25年以来最大的一次亏损。
对于联想亏损的问题,人们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但无论怎样解释,联想在并购ibm后所产生的内部文化冲突是最重要的根源之一,这是不容置疑的。例如,在开会的时候,中国员工除非领导点名,否则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不发言并不代表同意会议的决定,总是会后再沟通。外国人则不同,喜欢主动发言,会上不说就等同默认会议的结果;开会的时候没有上下级关系,与会者一律平等,不需要揣测领导的想法。这种文化上的冲突对于联想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当两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公司融合在一起时,首先面临文化冲突的就是信任问题。因为两方对于对方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要做什么都不够了解,因此他们必然会带着不信任的眼光来看待对方。举个例子,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披露,直到07年12月份,联想的高管们还不得不在加州开会讨论高管间信任度的问题。经过两天的唇枪舌剑后才达成一致:禁止“背后下套”,并为高管会议制定了新的规则——西方管理者每人的发言时间将被限制在5分钟,中国高管则可以讲10分钟,而且中途不得被打断。
一个公司内部缺乏信任的企业必然无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当中生存下去,所以解决企业内部的信任问题是解决这次危机的重中之重。
联想和ibm分别来自中国文化圈和美国文化圈,其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不同的权利差距指数和个人主义指数等数据表明其内部同级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ibm公司中,上下部门只有分工差别而没有地位差距,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障碍很小。为了更好地听取员工的意见,ibm设立了四种双向沟通渠道:与高层管理人员面谈;员工意见调查;直言不讳;申诉渠道。ibm称其为“门户开放”政策,每一名员工都可以通过这四种渠道随时向上级反映问题,对上级的决定提出自己的意见。
而联想曾经是国有企业,现在仍有政府参股。联想与政府的联系使得其内部沟通必然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其具体体现在开会讨论时下级要千方百计的揣摩上级的想法,以免与上级的想法相悖;对于上级的决定,下级要无条件服从等。
这种沟通文化上的差距使得很多美国员工无法适应新企业的环境。有报道称,有不少联想在美国招聘的有美国教育背景的中国员工和接手的前ibm 员工在为联想工作三个月后纷纷辞职。
“以人为本”是ibm企业文化的精髓,这也体现了美国民族文化推崇个人主义的特点。在ibm 公司里没有自动晋升与调薪,晋升调薪靠工作成绩而定,和学历、供领、职位都无关。ibm尊重员工的个人利益,重视他们的价值和人性需要,“从不因钱而失去一位好职工,任何一位付出辛勤劳动的员工也不会因为得不到适当的物质奖励而感到失望。”其次,自由的工作环境也是ibm 企业文化的一大特点,员工都习惯于美国硅谷那种灵活松散的工作作风。ibm的人才理念中指出公司需要“野鸭子”——被驯化的野鸭子就失去了它的野性。ibm视每一位员工为公司增值的重要财产,让他们在这影响世界的公司中独当一面。ibm就是要千方百计地避免驯化员工,给员工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发挥个性。
联想文化中也一直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但是实际操作中却并不都是这样,联想管理理念最突出的特点是规范、标准、纪律严明。被媒体称为“教父”的联想创始人柳传志一直提倡联想的“家文化”,就是“老一代企业家像家长一样以强大的管理权威成为企业的象征和勿庸置疑的权力制高点,所有的人就像家族成员一样感受‘慈父’关怀的同时,必须服从‘严父’的教诲和权威,不仅对成员的工作进行管理,对员工个人行为也进行细致的关注和规范。”柳传志隐退后对联想接班人杨元庆的态度也是如此,“这种关系甚至会在公开的财经媒体上表现,里外透露着柳传志对于杨元庆的动静取向的强势裁判者的角色。”。而杨元庆接任后也独揽大权,“现在联想集团的副总裁们大部分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子弟兵,整个公司主要规章体系都是他亲手制订。杨不太受其他人意见影响。”对新员工的培训,联想形象地称为“入模子”。“它的原理是不管你原来是方的还是圆的,到我这来就用一个统一的模具,强行压制成一模一样的一堆坯子来。虽然ibm以及其他大多数外企也会对新员工进行培训,但它们主要是以技能培训为主。联想对员工的严格要求无孔不入,连什么时候可以换夏装,都要由公司发文决定,“一切行动听指挥”,公司没有发文,再热也要坚持制度。违者,罚款十元,还要通报批评 j。这种严格的量化管理可操作性强,整齐化一的要求强化了员工的集体意识,但又在一定程度上抑止了创新精神,公司工作氛围过于僵化。值得担心的是,当联想注入ibm pc业务部的新血液变身新联想后,联想的这套管理模式还能否适用于一直把人权和个人利益视为生命的美国员工?
对于以上的文化问题,我认为解决应该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是将文化上的冲突暂时搁置一旁,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人心,使员工先
将精力放在工作上,而不是整天将精力放在恐慌和不安上。与此同时,不断观察和思考两方文化的优缺点,对新企业所要采取的文化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定位。
其次可以在保证整体稳定的条件下,以最明确的态度,对文化冲突的核心问题也是员工最关心的问题进行改革,包括每个员工的去留问题、每个员工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什么是公司鼓励做的、什么是公司不提倡的等等,务必要让每一个员工对自己有一个最明确的定位。
最后在解决了最核心的问题之后,再回过头来一边发展一边解决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其他的细节问题。
推荐联想案例心得体会实用二
需方: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
供方:____________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____________】
一、采购产品要求。
1、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开发有限公司订购________年度办公用联想计算机设备(含7正版软件)。
二、产品的验收、售后服务及质保
1、供方按照双方约定的电脑型号供货。
2、验收合格标准:所有产品部件均为约定的电脑配置。
3、供方对所提供的产品在质保期内出现的质量问题,在机箱锁具没有打开、设备没有人为外力损坏的情况下发生的一切设备故障,供方将按照相应配件厂商质保标准提供免费维修、免费更换等无偿服务。
4、人为损坏和其它非自然原因造成的电脑不能正常使用的,供方不予免费质保,但可以提供相关服务,由此产生的费用由需方承担。
5、软件故障不属于供方维修范围,但供方可以根据需方提供的软件母盘,对需要软件维修的电脑进行无偿服务。
三、货款结算。
1、供方将电脑备齐后,运送指定地点,由需方清点验收,验收完毕后将总货款的95%交付给供方,供方同时将电脑交付给需方。剩余的5%货款,将作为质量保证金在电脑验收7天后支付。
四、需方的权利和义务
1、需方和供方应充分协商制定本协议约定的机器配置,货物订货需方以邮件或传真方式向供方下达订单。在配置确定后,若有任何调整意向,应及时供方说明。如果供方已经定货或者预付定金,则由需方承担损失。
2、需方有对电脑设备的采购建议和调整的权利,并有对供方的工作的监督权。
3、需方有按时交付货款的义务,如需方因未及时交付货款导致的商品交付延期或其他损失,由需方承担责任。
五、供方的权利和义务
供方保证按照招标配置向需方供货。如出现定制的配件型号无货或数量不齐时,则应及时向需方说明协商调整,如因供方单方面问题而出现有品种、数量、规格、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的,由供方负责调换或退货而支付的实际费用。供方确保本协议中的安装、维修工作的及时到位,并根据双方约定的安装维修工作单进行工作。
六、争议的解决
本合同发生纠纷,需供双方应当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七、附则
1、合同执行日期:自双方签字盖章日起。
需方:____________(盖章)
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字日期:________年月日
供方:____________开发有限公司公司(盖章)
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字日期:________年月日
推荐联想案例心得体会实用三
联想企业文化与管理思想12345 联想的企业文化与管理思想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为了方便记忆,所以就用“12345”来表示了。
1是指“一种文化”。 2是指“两种意识”。 3是指“3个三”。 4是指“4个四”。 5是指“五个转变”。
第一节 一种文化
任何一个企业只能有一种文化,联想就要建立统一的企业文化
—— 一种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文化。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不想看到同是联想集团,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价值观,我们不想看到某个部门出现黑匣子现象。我们希望看到,我们每一个部门、我们的每一位员工、每一位领导干部在统一的联想文化下共同发展。
很多企业都主张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而联想对“以人为本”的理解是:通过联想事业目标的实现来达到员工个人理想和高素质生活追求的实现。因而联想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把员工的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之中”。
这句话包含三层含义:(1)员工个人的追求只有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相一致(对企业忠诚、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才有可能得到实现;(2)企业发展了势必会给员工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为每位员工提供“没有天花板的舞台”;(3)联想为每位员工都提供了平等的发展机会,不惟学历重能力,不惟资历重业绩,每位联想员工都有相当的舞台,每个人都有成功机会,员工与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成功。
第二节、两种意识
联想所倡导的两种意识是:客户意识、经营意识。近几年联想电脑公司一直大力倡导着客户意识和经营意识,这也是联想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两种意识在联想是什么具体含义呢?请接着往下看。
凡到过联想集团总部大楼的也许会知道表述联想精神的四个大字,这四个字一进大厅就可看到—— “求实进取”。联想人就要具有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求实”精神的体现:不要光说不练的假把式;制定工作规划或方案,不能只考虑应该做什么?更要考虑现有的资源,能做什么?能够做多大?投入有多大?是否值
联想案例心得体会实用 联想的案例分析题(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