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森林心得体会和感想 对森林的感悟和体会(九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绿色森林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护公物,从我做起》你们知道“爱护公物”吗?你们觉得“爱护公物”是小事吗?
爱护公物是我们每一个小学生应尽的职责,更是我们应养成的美德。公物:包括所有的公共设施。
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我国吉林省有一所浑江小学,学校不大,只有80张课桌,令人称奇的是这80张课桌,居然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一年制作的,历经了60年的岁月蹉跎,它们却依然完好如初,整洁如新。在浑江小学,每一个学生都有爱护公物的良好品德。他们爱护公物,爱护课桌,就像珍爱自己的眼睛一样。我们一定要向浑江小学的同学们学习。让我们对比一下班级的课桌,大家看看,有哪张课桌是完整的呢?全都被大家用尺子、笔等东西割坏,全部坑坑洼洼,许多漆都掉了,多难看呀。所以我们要爱护公物,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力所能及的身边事做起。
如1、不踢学校的垃圾桶。
2、不踢学校的指示灯。
3不踢电线杆。
4、不在墙上乱涂乱画。
5、不随便乱扔垃圾。
6不乱砍树木。
7、不随地吐痰。
8、不乱踩踏草地。
9、不浪费水源、电源等。
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呢?我们应爱护绿油油的草地,绝不能去踩踏小草的生命,那高大的参天大树要保护起来,绝不能砍伐,那清澈见底的小河面上绝不能有垃圾及污水,使用完的电池要按要求进行回收处理等等。我们要从我做起,自觉保护自己周围环境的整洁。我想,如果人人都这样做,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减少一些污染。让我们团结起来,用我们的爱心,共同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这样,我们的祖国到处变成一片绿色世界。
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我们共有的家园,保护环境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为了大自然、自己和家人,行动起来吧。
最新绿色森林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1、森林防火记心上,人人护林理应当。
2、小小蝼蚁可以蛀毁巍巍长堤,星星之火能够烧掉莽莽林海。
3、棵棵树木可铸就绿色世界,星星之火可毁掉绿色家园。
4、草木有意,烈火无情。
5、北国之春,无火才美;秋色迷人,有火皆愁。
6、森林需要你的百般呵护,千万别给她“火”热的爱!
7、人类一把火,森林满眼泪。
8、“林”近“火”为“焚”,一字足以警醒;“心”至“真”乃“慎”,万勿掉以轻心。
9、我来栽树,你来乘凉,大家受益;你也防火,我也护林,绿色永存。
10、愿绿色覆盖大地,让火源远离森林。
11、悠悠森林情,寸寸防火心。
12、巍巍兴安岭青山翠,漫漫防火路责任重。
13、林 火=焚。
14、森林一把火,大地两行泪。
15、森林无火家家乐,生态优美人人康。
最新绿色森林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就应好好保护地球。此刻城市正在倡导礼貌环境,只要我们不污染地球的环境,不浪费地球的能源。就能让城市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有想法就要有行动。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业内人士表示,对全社会来说,节约资源,降低污染排放量是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协调发展量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对家庭而言,燃料费用负担重,节省燃气的消耗也能够降低生活成本,对我们中学生来说,保护环境,是我们应尽的一份职责,这也是低碳的生活理念。
我们天天都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这完美的一切当中。地球妈妈慷慨的为我们带给各种无限而又有限的资源,让我们“丰衣足食”。而我们不但不知足,反而破坏了地球母亲。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把一棵棵大树砍下做成木船、一次性筷子等一切对人类有益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在人们眼中总是一闪而过,但是对于大自然是多么大的破坏阿?……
当一辆汽车在马路上驶过时,且不说它带起的烟尘怎样令人不快,只说一辆汽车,行驶1万公里就会排放10吨二氧化碳,而飞机排放二氧化碳的量比汽车还要惊人。我们要反思,每个城市有几百万辆汽车,它们一年要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呢?
那么,我们该怎样创造低碳生活呢?种树、步行、减少乘车、开车出行次数、减少使用家用电器的时间、反对一次性使用浪费资源和能源……自觉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告别陋习,多选取绿色消费的新理念是我们的职责。这些方面做好了,我们的理性、科学的新的消费理念就会对不理性、不科学的生产行为起到引导作用,保护资源和环境也就才有可能落到实处。
然而校园里仍然存在许多与低碳生活不相适应的污染和浪费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校园使用塑料袋等一些一次性用具。这些白色污染的制造者是环境的最大杀手,对人类的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但是由于其便利性依旧在校园里盛行不衰。第二,节约水电意识不强。水龙头用完之后任其细水长流,走出教室不顺手关灯等现象依然存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第三,垃圾不分类投放。对垃圾就应进行分类,可减少环境污染,并使废物转化为资源。第四,用纸无节制。超多的被随意撕掉的废纸被随意的丢弃。作业本,考试试卷以及超多的复习资料,也是造成纸张浪费的重要因素。应对如此现象,作为此刻的初中生,我们有职责为“低碳校园”尽一份力量,应加强环保意识教育,让低碳理念融入校园,减少校园污染和浪费,让校园成为低碳理念的实践场所和宣传的阵地。那么,就应如何实现低碳生活呢?
首先,作为一个初中生,就应用心响应科学发展观的号召,将低碳观念落实到行动中去。透过广泛涉猎不断加深对环境保护领域的专业性认识,以自己的巧思妙想创新环保方式,让低碳生活的形式资料更加丰富多彩。要用心发扬初中生的青春热情,以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他。
地球是我家,绿色靠大家!让我们生活在地球母亲怀抱中的人携起手来!节约能源,保护地球,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要用行动去影响到更多的人,大家一齐来倡导低碳生活,来创造低碳生活,来实现低碳生活。……
最新绿色森林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环境教育对于社会与个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因此我校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把“立足学校,扩展家庭,服务社会”作为开展环境教育的基本模式,并提出了“文明、节约、关爱、和谐”八字绿色方针,让环境教育深入课堂、深入生活,师生同树绿色理念,实施绿色教育,促进人与环境的相融相和与健康发展。
陵阳中心小学座落于举世闻名的陵阳河文化遗址北侧,始建于1956年,1996年正式搬迁到此。学校占地64亩,总建筑面积43290平方米。现有21个教学班,在校生968名。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专任教师48名,市县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20人。
学校在上级的领导与指导下,学校紧紧围绕“崇文尚德,以德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确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校训、“民主合作,奋进创新”的校风、“平等宽容,和谐互助”的教风、“善思好问,愉悦体验”的学风,先后荣获“市级规范化学校”、 “日照市优秀家长学校”、“县级课堂教学示范校”等近30余项荣誉称号。
(一)健全组织机构,提供物质保障。
环境教育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学校重视环境教育,把创建绿色学校纳入工作日程。成立创建学校组织机构,由校长任组长,做好学校环境教育工作的规划与实施,并按计划一步步展开工作,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保证了环境教育在决策、师资、设施和经费上没有后顾之忧。在全校形成了校长亲自管理,分管人员具体操作,全体师生齐动员的良好教育局面。
(二) 专题培训学习,提升教师认识。
为了加强师生对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环境教育的效果,我校通过组织的环境教育专题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从中学到了必要的环境知识和开展环境教育的方法,从而在全校范围内普及环境教育理念,使学校的每一个老师对环境教育的认识与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发展。
(三)校园环境典雅,文化环保相融。
学校布局合理,校内绿树成荫,幽静恬美。学校注重绿化、美化、净化建设,校内景观树木近千株,绿化面积达5千余平方米;校园文化建设格调高古,两座校园雕塑昂扬向上,藤萝景观翠绿如荫;植物园树木、花草依时令生发,成为学生实践活动的乐园;家乡文化墙彰显家乡历史悠久灿烂,环保墙展示蓝天碧水美好愿景;学校的两条主路——尚德路、崇文路,古树遮日,意韵隽永;教学楼内名人长廊、经典阶梯时时启智、处处育人。形成“两塑、两墙、两路、两坛、一园、一架”的校园景观格局。
(四)、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素养。
1、重视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我们把环境教育与各学科课堂教学相结合,根据各学科的实际特点,挖掘环境教育结合点,把环境教育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有效渗透。比如在语文课中,《春天来了》、《美丽的小兴安岭》、《海底世界》、《只有一个地球》、《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课文,联系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数学课中,学生收集身边的环境数据,并把它们改编成数学问题进行解决,如“家庭日均使用垃圾袋的统计”、“小区月用电量的粗略计算”、“一亿张纸有多厚”等,通过这样的学习,即提高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同时又培养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思品课中,让学生走进动植物的世界,培养爱护动植物的习惯;科学课中,老师介绍自然现象、各种动植物形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大自然;美术课指导学生绘画,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诵读文化经典,感悟绿色之美。学校结合新教育实验中的儿童课程,进行“晨诵、午读、暮写”活动时,要求每班学生每天坚持利用早、中、晚各时段的活动中,找寻意境优美之诗词,进行诵读、描绘,从中体验环境之隽美。如学生从《春日》、《咏柳》等脍炙人口的古诗中体会到春天的美好,万物生长的快意,明白了拥有一个和谐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懂得关爱身边的一草一物。在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语句中,明白资源的有限,懂得珍惜资源的重要,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课外丰富多彩,行知环境教育。环境教育不仅渗透到各科的日常教学中,而且贯穿于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学校充分利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无烟日”、“卫生示范周”、“文明示范周”、“主题活动月”等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定期举办环保书画比赛、绿色校园黑板报、手抄报设计比赛,以及征文、演讲等比赛,这些活动顺利有效开展,反映了师生们有良好的环境意识,大大促进了学校的环境教育工作。
(五)开展节能活动,倡导绿色工作。
1、开展回收活动,回馈班级建设。节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为当代的学生更应传承。“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这个道理学生明白不难,但更重要的是让其付之行动,为此学校要求每个班级为单位,进行日常垃圾分类、收集旧报纸、捡拾饮料瓶桶等活动,其收入用以班级购买图书;实行图书、文具、玩具漂流或捐赠活动,让学生把自己读过的书籍、不用的文具、玩具进行二次利用,充分发挥其效用,让学生体验变废为宝,节约能源节能过程与意义。
2、实行节约办公,倡导绿色工作。学校积极开展节约办学,做到物尽其用,倡导绿色工作。学校在水、电使用等方面采用层层落实责任和环境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总务处制订有节水、节电措施。除正面引导学生珍惜资源外,公共场所的水电使用由后勤专人负责,教室的水电使用由各班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使水电的浪费大幅度减少。教师提倡绿色办公,多使用电子文稿,做到双面用纸;合理使用电器,做到人走灯关、尽量少开空调、节约用水等,这些绿色行为,节约学校办公费用。
(六)、探究环境问题,经历感同身受。
1、校外环境探究,宣传环保意义。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陵阳河污染源》调查,同学们用行动研究的形式,通过实地观察、访问、实验、思考、做方案、提建议等方式,深刻感受到环境保护的意义。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成立了由四、五、六年级学生组成的课题活动小组,经过细致的讨论,师生共同制定出了课题活动计划和方案;小组的同学实地考察,调查污染的程度。经过实地考察,小组成员亲身体验受到污染的严重性。他们写观察日记――我们一定要爱护环境,环境才不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接着采访附近居民对河水污染的看法,并整理所收集的意见。小组成员写出活动日记,整理出活动的小结,并将资料整理后向学校、社会宣传,加强全民的环保意识。
2、校内制度规范,做到身体力行。学校制定文明礼仪条规和卫生公约,落实“ 一卫、两岗、三无、四净”制度。“一卫”指绿色小卫士,负责检查个人卫生;“两岗”指文明言行监督岗、环境卫生监督岗;“三无‘指室内外无一片纸屑,无一人说脏话,无一人打架;“四净”是指手、脸、头发、衣服干净。实行督查员制,督查乱扔纸屑、垃圾和说脏话、互相追打的等违纪同学,做到“两带”“四勤”“八不”。两带指带手绢、带废纸袋;“四勤”指勤洗手、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八不”是指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到垃圾、不破坏绿化、不损坏公物、不说粗话、脏话、不带废物品(早点盒、零食袋)进校园。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形成卫生意识、环保习惯。
(七)活动提升行为,行为养成习惯。绿色代表的是纯洁、环保、健康,绿色教育就是要强调培养学生的纯洁心灵、文明修养和高尚情操,养成关注、保护、完善人类生存的环境意识、能力和行为习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学校主要通过社会活动、环保小组活动和少先队活动三个方面的综合实践来培养和提高师生的绿色行为。
1、定期服务社会,宣传绿色行动。学校定期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洁净校园环境”活动。每年的“环境日”都组织学生对校园进行大扫除,做到室洁角净;随时监控学校周边环境卫生情况,发现脏、乱、差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打扫,并向附近居民提出建议,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经过长期努力,环保意识都内化为
绿色森林心得体会和感想 对森林的感悟和体会(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