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停课在家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的感悟(4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疫情停课在家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比如在媒体的报道中,有位教师,也许还承担了学校管理工作,面对各种各样的线上要求,直言:“我现在每天抱个手机这个群那个群里跳来蹦去,分不清上班下班。”又如有位教师,深感“上网课的尴尬”,感慨:“明明是老师,非要逼着人去做主播。我只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心累。”
当前,疫情防控仍处在胶着期,学生停课不停学,教师停课不停教,这是大势,也是大局。但是居家学习期间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却也还是有规律可循,有道理可讲。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自由探索之后,教育部近日对“停课不停学”进行了一系列解释和规范。2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不提倡、不鼓励、不希望、不建议各高校在疫情期间要求每一位老师都制作直播课,“教育部推出22个线上课程平台,2.4万门课程,经过精心组织、精心培育、精心遴选,有质量保障”。同日,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指出,“要防止以居家学习完全代替学校课堂教学”“各地要结合本地学习资源,统筹安排,针对不同情况,实事求是,避免‘一刀切’,特别要防止各地各校不顾条件都组织教师录课,增加教师不必要的负担”。
教育部意思已经很明确,无论大学还是中小学,都不硬性要求教师录播课程。换言之,“停课不停学”不是要逼教师做主播,更不是逼教师当“网红”。可是不做主播,不当“网红”,当下,教师该做什么呢?教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首先,教师应该扮演好“导师”的角色。大学里有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导师制度主要不是给入门的学生教课,而是让学生跟随导师学习,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学,导师提供指导、答疑,并主要在非课堂的沟通中树立榜样,激发问题,组织研究。许多导师不仅从智育方面,而且在德育方面甚至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等多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扮演亦师亦父母的角色。做好“导师”就要求教师从个体差异方面要更多地了解每一个学生,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给予差别化的指导,实现因材施教。居家学习缺乏师生共同在场的感染,教师只有像导师一样,像教练一样,给予每个学生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教育才能实现,教育才能有效。
其次,教师应该扮演好“导购”的角色。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等认为“互联网 教育”的本质是联通主义,万物互联,信息海量,而其难点也正是如何从海量的信息和课程中选择自己合适的内容。居家学习尽管不只是线上学习,但是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更回避不了线上学习。当数十个平台、数万门课程推送到学生面前,一名出色的教师,其优势不仅仅在于充分了解这些资源和内容,更在于了解学生的特点、需求,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甚至要比学生本人还要了解。这样的优势,足够让教师做好一个“导购”的角色,在海量、可选的线上教学中指导学生做好内容选择,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的效度。
最后,教师应该扮演好“学伴”的角色。居家学习最大的缺点是缺乏师生在场的那种切磋琢磨,这也是为什么教育部明确提出“要防止以居家学习完全代替学校课堂教学”的原因之一。在缺乏学友和同伴的情况下,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成为学生身边可以信赖的“学伴”,一种远程在线,但时刻在场的智慧“学伴”。当学生有感想时,当学生有疑虑时,当学生有情绪时,老师能够成为学生随时倾诉、分享或者求助的可信赖对象。如此,教师就不仅仅是在教书,更是在育人了。
特殊时期特殊的教育形态,对教师的“导”和“伴”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谁又能说,这种形态和这种要求,只是暂时的。
推荐疫情停课在家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为科学有效地做好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防控和应对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疫情在幼儿园的传播、蔓延,保障广大教职工、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规,根据国家、省市等各级行政部门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知识,提高师幼、家长的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
2、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幼儿园的发生和蔓延。
1、预防为本,及时控制。认真开展排查工作,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研判,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部门联动,群防群控。主动加强与区(县)疾控中心、区(县)教育局、所属社区的沟通联系,建立全园信息排查上报网络,形成部门联动、群防群控的处置工作格局。
3、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成立幼儿园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一旦出现疫情,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1、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全面负责幼儿园各项防控工作部署和督查
副组长:
主要组员:保教主任、后勤主任、园长助理、卫生保健主管、保健医生、各班主任
2、疫情报告小组
组长:负责每日疫情信息审核及上报区教育局
副组长:副园长、保教主任、卫生保健主管,协助组长负责疫情信息上报和资料整理工作
成员:各班班主任
3、疫情处置组
组长:负责疫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工作。
副组长:副园长、保教主任、后勤主任、园长助理、卫生保健主管,协助执行园长负责疫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相关工作
成员:保健医生、班主任,负责疫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具体工作
4、宣传组
组长:副园长,负责疫情防控工作进程的宣传
副组长:保教主任,负责对幼儿和家长的宣教;卫生保健主管,负责从卫生保健的角度开展全园防控工作宣传(含微信公众号、电子屏、发放宣传资料)
成员:保健医生、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协助开展全园疫情预防宣传工作;各班班主任,负责本班疫情预防宣传工作
5、后勤保障组
组长:(后勤主任),负责疫情防控所需人力、财力、物力的后勤保障
副组长:后勤主任,协助组长负责防控物资准备、园舍和食品安全管理、公共区域消毒等后勤和安全保障工作
成员:后勤工作人员,负责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具体工作
6、卫生消杀组
组长:后勤主任(保健医生),负责指导和检查全园卫生消毒工作副组长:保健医生,协助组长负责全园卫生消毒工作的指导和检查
成员:保洁员、门卫、食堂管理员、各班保育员,负责执行或督促执行全园的卫生消毒工作
1、加强疫情监测
(1)建立幼儿园健康监测站。制定并严格执行《幼儿园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门卫管理要求》,在门卫处建立幼儿园健康监测站,配齐设备,培训门卫。从即日起,所有人员入园一律须在幼儿园健康监测站测体温、验身份和登记,体温正常方可入园。
(2)做好教职工的健康监测。开学前,每日开展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和出行状况摸排,进行“日报告”“零报告”。开学后继续开展每日教职工健康状况摸排,所有教职工入园前须在门卫处测量体温。幼儿园制作《教职工入园晨检体温监测台账》,记录全园教职工每日体温等健康数据。
(3)做好幼儿的健康监测。一是把好
疫情停课在家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的感悟(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