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受灾严重申请书通用 灾害申请书(3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192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受灾严重申请书通用一

20**年4月18日下午4点30分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夹杂着冰雹的暴风雨袭击了我镇,当时风力达到9-10级,只见树倒枝折、瓦片横飞。我校受灾特别严重。我校领导当即向教育局和中心学校领导电话汇报了灾情。并组织学校行政人员进行了安全排查,对危险区域进行了暂时警示处理。

4月19日上午,局领导到我校查看了受灾情况。

经初步统计;有教学楼,储藏用房,厨房,厕所大约500平方米的屋面受损。

学校至少50米围墙受雨水冲刷,已经明显倾斜,摇摇欲坠。

学校铁门、不锈钢旗杆被狂风刮倒,都已经断裂变形。

以上设施如不及时修缮,将危及师生的生命安全。要得到修缮,需要维修资金30000余元,我校无力解决。

特写此报告,希望上级领导解决我校的"实际困难。

受灾严重申请书通用二

编制目的

为了及时妥善处置因暴雨、台风、干旱等造成的各种自然灾害,保证防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编制依据

依据《xxx水法》、《xxx防洪法》、《xxx防汛条例》、《xxx河道管理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以及《江苏省防洪条例》、《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xx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的要求,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区行政区域内(以及邻近市区发生但对产生重大影响的)水旱灾害的防御和应急处理。水旱灾害包括:洪涝、台风、风暴潮、干旱、供水危机等以及由此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

工作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防汛防旱工作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坚持依法防汛,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的原则。

xx区人民政府设立xx区防汛防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区防指),各区(镇)人民政府设立本级防汛防旱指挥机构(以下简称各区(镇)防指),负责本行政区域防汛防旱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有防汛防旱任务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设立防汛防旱指挥机构,负责本单位防汛防旱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并服从当地防汛防旱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

领导机构

区领导

(1)区长负责指挥全区防汛防旱工作;

(2)分管副区长为区防指指挥,具体负责全区防汛防旱工作;

(3)其他区领导根据区相关文件通知要求分赴各地指导防汛防旱工作。

指挥等级

(1)当确定为ⅳ级(蓝色预警)时,由区防办主任(水利局局长)或副主任主持协调相关工作。

(2)当确定为ⅲ级(黄色预警)时,由区防指副指挥(水利局局长)指挥协调相关工作。

(3)当确定为ⅱ级(橙色预警)时,由区防指指挥(分管区长)指挥,成立工作组。

(4)当确定为ⅰ级(红色预警)时,全区进入紧急防汛期,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指挥决策,成立工作组。

区防汛防旱指挥部

xx区防汛防旱指挥部负责领导组织全区的防汛防旱工作,其办事机构为xx区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区防办),设在区水利局内。

区防指组成

区防指由区政府办公室、区人武部、水利局、公安局、区委宣传部、区级机关工委、区委农工办、应急办、发改委、经信委、民政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交通运输局、农委、文广新局、卫计委、环保局、xxx、安监局、民防局、供销总社、东方国有资本经营公司、气象局、xx供电公司、xx电信分公司、中石化xx公司、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等单位负责同志组成。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指挥,区政府办公室、人武部、公安局、水利局的主要负责人任副指挥。如有人事变动由区人民政府(或区防指)每年发文明确。

区防指各成员单位明确一位业务处室负责人为联络员。

非区防指成员单位,除认真做好本部门的防汛防旱工作外,积极协同和支持区防汛防旱指挥部及有关成员单位,共同做好全区的防汛防旱工作。

指挥、副指挥职责

指挥(区政府分管区长)职责:主持召开区防指成员会议,指挥抗洪抢险和救灾工作;主持重要的防汛会商会,研究总体调度方案;签发重要的防洪调度和抗洪抢险命令,签发报灾等重要的上报材料;及时向xx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xx防指)、区委

受灾严重申请书通用 灾害申请书(3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