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村级实施方案 乡村治理试点方案(4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年乡村治理村级实施方案(精)一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黟县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司法部关于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批复》等文件要求,制定本方案。
《实施方案》由县农水局于2020年1月底开始起草,于月底形成了《实施方案》初稿。2月26日向各乡镇及相关单位征求了意见建议,县政府分管领导3月3日主持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并根据征求的意见建议对《实施方案》进行了修改、补充、完善,经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3月19日通过县政府常务会议,4月15日以办字〔2020〕12号文件正式印发实施。
充分利用我县资源禀赋,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作为全县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从2020年起,利用2年时间,从8个方面系统推进,力争到2021年,争创20%以上的村为乡村治理示范村,50%以上的乡镇为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全县现代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村民自治实践得到进一步深化,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得以进一步健全,乡村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具有黟县特色的乡村社会基本建立,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方案》分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指导思想,全面明确了我县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
第二部分是目标任务,明确了我县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目标是基本建立黟县特色的乡村社会,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部分是试点内容,明确了我县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从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制、建立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机制、建立乡村治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完善乡村治理的组织体系、完善基层治理方式、完善村级权力监管机制、创新村民议事协商形式、创新现代乡村治理手段等八个方面系统推进。
第四部分是重点工作,明确了我县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重点是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乡村自治能力、推进乡村法治建设、丰富乡村德治内涵、创新乡村有效治理机制、促进乡村经济协调发展。
第五部分为时间安排,明确了我县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时间从2020年开始至2021年12月底结束,分为试点准备(2020年2月—2020年3月)、组织实施(2020年4月—2021年6月)、巩固提高(2021年7月—12月)三个阶段。
第六部分为保障措施,明确了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保障机制、严格督促检查、加强培训宣传四个方面保障我县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作为根本目的,从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制、建立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机制、建立乡村治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完善乡村治理的组织体系、完善基层治理方式、完善村级权力监管机制、创新村民议事协商形式、创新现代乡村治理手段8个方面系统推进,通过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乡村自治能力、推进乡村法治建设、丰富乡村德治内涵、创新乡村有效治理机制、促进乡村经济协调发展6个方面25项具体工作措施,积极探索建立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和统一高效的乡村网格化管理机制,强化党建引领“三治”,创新试点实施“一网三治六服务”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完善乡村治理的组织体系,丰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强化村级权力监管,大力推进乡村治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不断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试点周期2年,从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底前完成。一是试点准备阶段(2020年2月—2020年3月)。成立黟县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制定试点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明确各方职责。二是组织实施阶段(2020年4月—2021年6月)。牵头单位按照计划组织实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专项行动,加强工作调度,协调指导落实,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县委农工办定期督促检查,适时通报,确保按期按质完成工作目标。三是巩固提高阶段(2021年7月—12月)。县委农工办牵头组织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情况进行验收总结。对试点成效较好的示范乡镇、示范村,选树典型,推广经验;对于试点成效不明显或问题较多的乡镇、村,挂牌整改。梳理完善可行可用的制度,归纳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力争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黟县模式”。
一网:推进乡村治理网格优化,建立党组织领导的统筹协调机制。
三治:提升乡村自治能力、推进乡村法治建设、丰富乡村德治内涵。
六服务:“访民”宣传服务、“惠民”生活服务、“乐民”文体服务、“安民”法律服务、“暖民”关爱服务、“富民”发展服务。
2023年乡村治理村级实施方案(精)二
从20xx年主政浙江时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宁海县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力求城乡最协调、农民最得益、发展与环境最匹配,以骄人成绩绘就“千万工程”宁海的样本。
这些年来,宁海县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农民收入增长6倍、年均增长率高于城镇1.8个百分点,20xx年上半年城乡收入比缩小到1.74:1,多彩农村、多产农业、多金农民培育成型,荣获国家生态县、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等多项生态文明荣誉称号,位居全国“两山”发展百强县第二。
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对乡村振兴成效至关重要。经过数次赴宁海县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过程中,宁海县可喜成绩的取得,在于基层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在于基层党员干部立足实际、聚焦特色、精准引领的责任担当,在于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1.带领乡亲们鼓起钱袋子
天蓝、地净、水清,绘就了宁海县乡村的美丽底色。宁海县委书记杨勇介绍,作为一项“生态工程”,宁海县干部群众一任接着一任干,把乡村蝶变的美好蓝图绘到底,保护了“绿水青山”,也带来了“金山银山”,越来越多的村庄形成了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良性循环,成为绿色生态的富民家园。
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宁海县在以下几点尤为突出。
因地制宜,聚焦特色发展。宁海县各村镇情况不同,发展首先要结合各自实际找到正确的出路。以“党建 ”做精做特民宿产业,激活千年古镇旅游红利是前童镇的发展思路。前童镇党委书记张畅芳带领镇党委班子,组建服务民宿产业发展的党建联盟,仅4年时间,全镇民宿数量从3家增至24家,20xx年民宿产业经营性收入突破千万元,古镇旅游连续两年成为当地第一大支柱产业。“特色产业 党建联盟”的民宿样本仅是宁海县发展的一个缩影,该县目前建成海水养殖、白枇杷、香榧、水蜜桃等产业党建联盟23个,涉及党组织191个。目前,宁海县已初步形成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产业支撑为桥梁、抱团合作为手段、民生发展为目标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创新破难,坚持整体发展。“党组织引路要维护和发展村民的利益,要让资源变资本、让资本变资金,带领乡亲们鼓起钱袋子。”胡陈乡梅山村党支部书记蒋善斌在任职的20xx年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聚焦村集体经济薄弱短板,蒋善斌带领党员群众开发栽种集体荒山120亩、流转出租山地300余亩,并结合精品村创建等项目,打包资源与宁波高远文旅合作组建“心宿无尘”山水人文度假空间,村集体每年增收35万元以上,通过餐饮和农产品销售带动村民每户每年增收8万元以上。
思维超前,布局长远发展。一心为民,也要兼顾现实和长远。岔路镇是全国重点镇、国家级生态镇,省级中心镇、卫生镇,近年来,全镇不仅经济社会稳步持续发展,而且注重总体与长远,创造了不少亮点和特色。这离不开镇党委书记葛欢善的革命情怀、党性担当和超前思维。这些年,葛欢善带领党员干部,为群众营造好的生活发展环境:成功架起梅花大桥,圆了老区群众安全出行梦;加快推进白溪小流域综合治理,荣获浙江省“五水共治”先进集体等荣誉;在宁波全市范围内第一个实现垃圾分类行政村全覆盖,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综合整治,20xx年获评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健全制度,保证权力健康运行。宁海县推出并不断深化“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百姓一个明白,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的宁海模式,20xx年成功承办“清廉浙江”现场会。
干事创业,需要党员的担当。“当家人要比百姓想得更远些。”力洋镇平岩村党支部书记张贤安在被人指着鼻子骂的情况下,仍坚持带领村民代表和党员干部,修出了一条平岩柑橘产业发展的致富之路。村民邹孝文说:“书记当年的做法是对的,现在很多人家都买了小轿车,还嫌这路修得不够宽呢。”
2.“全村都是我的家人”
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
乡村治理村级实施方案 乡村治理试点方案(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