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有一只画笔初三汇总 假如我有一支画笔(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如何写如果我有一只画笔初三汇总一
有人认为梦想虚幻得可想而不可及,于是将深埋心底,连破土机会也不给予,这样,梦想怎能开出绚丽之花呢?我有一个美丽梦想——成为一名了不起的科学家。我之所以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是因为科学家是一种能够造福人类的职业。它可以让社会科技发达,迅速发展,是一项十分伟大的职业。
如果我是一名科学家,我就会在家中做一些有趣而奇妙的实验,还要发明出一些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机械道具,常常为了这些而废寝忘食。
有时,我在家中,会制造出一些有趣的机器,像是可以将一种或几种植物中提取出基因再注入另一种植物身上的机器。之后把含羞草和跳舞草中提取到的基因注入白萝卜身上,再种进地里,倒上新开发的“植物生长快捷素”,哈哈!一个会跳舞的白萝卜,只见它左摇右摆,连蹦带跳。
然后,我把从玫瑰中提取到了基因注入百合中,种进地里,倒上“植物生长变形素”,猜猜会长出什么?你瞧!发出一个分裂的花,一个是喇叭花,吹出了动人的旋律,另一个是一串红,奏出了迷人的乐声,看来可以开音乐会了。这乐声忽高忽低,抑扬顿挫,令人陶醉其中,“醒”来后情不自禁拍手叫绝。
当然,要当上科学家,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机智聪慧的头脑,才会克服一些半途而来的麻烦的“拦路虎”。
虽说这也许只是:“南柯一梦”,但为了让人类科技发达,所以我一定要实现这个美丽梦想。
如何写如果我有一只画笔初三汇总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演讲的背景、主要资料。
(2)反复朗读体会本文慷慨激昂的语言。
(3)品味本文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本事目标:
(1)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本事。
(2)提高朗读本事。
(3)培养演讲本事。
(4)培养学生的词语概括本事。
3.情感目标:
(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
(2)自由、民主、平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的梦想,为崇高事业而奋斗。
教学重点:分析本文的主题思想,体悟马丁路德金博士崇高的献身精神,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梦想。
教学难点:了解黑人的历史及现状,了解马丁路德金的演说的背景。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中感悟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全文。
2、点拨法点拨学生于“愤、悱”之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3、讨论法进取倡导学生“疑义相与析”,培养合作协同的精神。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好,今日我们来学习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
我们都说,世界上最欢乐的事情,莫过于为了梦想而奋斗。一个人能够十分清贫、困顿、低微,可是不能够没有梦想,只要梦想存在一天,我们就能够改变自我的处境。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而光明和期望也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必须会成真的人身上。
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你的梦想是什么呢?(学生回答)
好,同学们都有着自我的梦想,也都在为自我的梦想而奋斗着。此刻我们一齐来看一看,马丁路德金,他的梦想是什么?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其实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和一个国家,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我要给同学们出一道问题,请你根据我说的前三个词语,说出一个国家的名称。“乔丹、华盛顿、好莱坞”。
看来同学们对美国十分熟悉。(展示美国的地图),美国被很多人描绘成自由的天堂。
但真正的情形如何,美国真的是所有人的天堂吗?
我们用一组图片来说话。
出示图片:平均每三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黑人,那么黑人是从哪里来的。
图片1说明:16世纪起,欧洲白人就把非洲黑人掳掠到美洲为奴。
图片2说明:黑人作为商品来买卖一向延续到19世纪,1861年解放黑奴宣言,让黑人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呢?
图片3说明:几个白人警察在公众场肆无忌惮地殴打一个年轻的美国黑人小伙子。
师小语:经过这组图片,你还能说明美国是绝对的自由吗?
那么,如果我们都是美国黑人,我们应当怎样去做?
大部分的美国黑人会怎样去做呢?
美国的黑人在20世纪50年代,展开争取民权的运动。南部一名黑人妇女拒绝让座给白人而被捕的事件,激起持续的抗议行动。当时在教会当传道士的马丁.路德.金(martinlutherking),也投入争取黑人民权运动的行列,并成为了民权运动的领袖。(图片展示)
环节1:介绍作者
环节2;写作背景介绍
1963年8月28日,25万人响应马丁路德金的号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游行,争取立法保障黑人的权利。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馆前的石阶,对群众发表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ihaveadream)演说,期望白人和黑人有一天可平等地生活在一齐。
环节3:检查预习
词语积累: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感到十分震惊。
.......(大声朗读这些词语)
三、走进梦想(分析文章的主体思想):
为什么他有如此大的震撼力,让我们一齐看一下这篇演讲词,一齐走进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感受一下马丁路德金强大的精神力量。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回去预习了,今日我们将经过三个问题的探讨来走进马丁路德金的梦想。
探究思考:(如我们来写“我有一个梦想”这文章,一般会怎样写呢?)《中国梦,我的梦》
1.“我”有怎样一个梦想?
2.“我”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梦想?
3.我们怎样实现这一梦想?
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来思考一下这三个问题,同学们之间也能够相互讨论交流一下,看看这些问题的答案分别在文章的哪些段落里能够找到,并且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
(1)探讨问题一:
师:好,我们先来探讨第一个问题:“我”有怎样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在文章的哪些段落里讲述了他的梦想?
明确:18、19、20、21、22、25六段。
师:同学们找的是既快又准确,很不错。那同学想不想现场聆听一下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教师范读)
师:听完之后,感觉如何?
明确:一气呵成,活力飞扬,很有气势
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文章在语言表达方面采用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明确:语言精彩,并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师:我们说过排比的运用具有什么效果?
明确:增强语言气势,感情充沛,结合演讲辞这种文体会使听众受到鼓舞。(找一找文中其他的排比句)
师:对啊,作者的梦想采用六句连排,若江河一泻千里,当然气势非凡了。这是这篇演讲辞的特点之一──排比修辞的运用,大家需要异常注意一下,加以学习和运用。
那刚才是教师个人的范读,同学们可能听了觉得在气势和感情上并不那么淋漓尽致,下头请同学们来齐读这一部分,来领略这排比中的非凡气势。(学生齐读)
师:好了,我们也别只顾品味活力而忘了我们的问题,作者的梦想到底是什么?此刻,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当中归纳概括。)
梦想:美国能消除种族隔离和歧视,实现自由、民主和平等。
(2)探讨问题
如果我有一只画笔初三汇总 假如我有一支画笔(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