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打卡心得体会 考研经验心得(5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考研复试打卡心得体会一
我正式进图书馆复习的时间是在准备完20_届新生迎新晚会以后,到考研结束大概就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好的复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以下是我复习时的一点心得,希望可以给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数学,我只用了一本《复习全书》,我看了三遍,并且把不会做的题目都重新写了一遍。希望各位一定要把这本书啃完,不要觉得看不懂就不看,每天给自己定看的页数,在什么时间之前看到哪里都要有明确的计划。
英语我花的时间是最少的,但也考了50分,勉强过线。经验就就是背单词,做阅读:每天60个单词(记不住也不要紧,多过几遍),阅读一天两篇,最后一个月做真题阅读(一定要限时做题)。
政治的复习,个人建议可以报个班,冲刺班即可,这样有明确方向,并且简化复习难度。平时大概把教材过一遍就行,可放在9月份以后开始看。最后冲刺需做真题演练。
9月份之前将专业课教材看一遍,稍稍有印象即可,之后需要通过各种有利途径取得往年“真经”,我的印象中,各大招生高校专业课往年真题重现率达200%。若有可能还可参考报考院校期末考试题。
此外,我还想补充一下复试的注意事项。在分数下来之后,一定要主动打电话联系导师(记得是打电话,不是发邮件),然后有可能的话争取见个面。这些方法只有一个目的---弄清楚这个导师要你的机率有多大?如果机率比较大,在复试前一周需要再次确定,如果机率小或是根本不知道机率,那赶紧做多手准备---同时跟其他导师联系(发邮件,打电话都可,无需见面)。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学院副院长赵斌老师,在他的帮助下,我才能有继续深造的机会。还有园林系的_老师,在备考的过程中一直为我们加油鼓劲,咨询我们的学习困难之处并给予帮助。也要感谢我们身边所有可爱的园林系老师、辅导员、同学,在他们的支持和关怀下我才打胜了这场无声却激烈的战斗。在这里我代表_届所有武生院园林系的考生向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深深的感谢!祝愿老师们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祝同学们前程似锦,天天向上!
对于考研复试打卡心得体会二
<>
考研英语作文复习,大家一般只考虑背诵模板,却忽略了考研英语作文的评分原则和评分标准,所以即使模板背的滚瓜烂熟,仍然不能得到高分。
<>
应用文主要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摘要、报告等,还应能写一般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或议论性的文章。考试的。要求是做到:语法、拼写、标点正确,用词恰当;遵循文章的特定文体格式;合理组织文章结构,使其内容统一、连贯;根据写作目的和特定读者,恰当选用语言。
短文的评分标准主要是:首先看内容是否切题,是否符合题意的要求,然后看语言表达是否清楚、连贯、正确,语言基本功是否扎实,根据内容、文字、句子和用词,采用通篇分档计分。
<>
很好地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对目标读者能完全产生预期的效果。●包含所有内容要点;
●使用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语言自然流畅,语法错误极少;
●有效地采用了多种衔接手法,文字连贯,层次清晰;
●格式和语域恰当贴切。
<>
基础不好,考研英语作文想要取得高分,就应该先打好基础,积累一定的写作语料,再就是学习模仿范文。
<>
建议大家用真题语境法学习基础知识,北大博士吕升运的《考研圣经》就很不错。书中逐句精讲了单词和语法知识,基础不好,也能很快学会。
<>
写作语料的话,如果你不想整理,可以直接选择学习作文书中的。可以看看英语一的《写作160篇》和英语二的《写作宝中宝》,这是热点话题很全的作文书。大家可以用来背诵这些热点话题。
书中把各类热点话题的写作语料进行了详细归类,大家可以直接学习书中的热点话题素材,不用自己去整理那些素材了。
<>
考研英语作文想要取得高分,还要不断的模仿练习,不要能只是简单的背背就可以了。
建议大家自己先写,然后对照范文,学习范文的写作思路。或者说大家在写完之后,还可以找别人进行修改,反复的修改接受别人的意见,也是对自己写作的提升。
对于考研复试打卡心得体会三
1.为什么选择考研
谈到考研,首先希望我们都能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选择。人生的时间是有限的,青春更是如此,所以请慎重对待自己的每一次的选择,对自己负责。今年来研究生扩招,从近处看,缓解就业压力,我们也更容易考上;从远处看,三年之后我们仍然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这是扩招带来的必然后果。所以现在攻读硕士学位,并不是说前途一片光明。从就业市场来看,媒体已经人才饱和,聘任制也使得从事媒体工作并非待遇丰厚。
当然,开场所传递的信息让人感觉有些消极,但现实如此,本不应该回避。之前谈这么多,就是想明确一点:我们在看专业书之前,请做慎重地考虑。考研绝不是一件小事,下面我想讲考研的意义。
⑴改变专业的一次重要选择。
很多人抱怨自己本科专业不好,自己不喜欢。可以说读研是改变专业的最佳机会,以后很难再有既提升学历又改变专业的机会了。所以,如果这次选择不合适,或者凑合着选,将对就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选择合适,本科的“专业不适”也没什么关系了。
⑵改变学校的一次重要选择。
就新闻就业来讲,学校的地位影响很大,至少需要保证是211工程院校。所以本科“出身”不好可以通过读研来弥补。
⑶决定发展方向的一次重要选择。
研究生学习阶段可以决定将来是从事实务还是理论研究,特别对于理论研究,是深入学习的必经阶段。
⑷为工作铺路,挑选将来就业城市。
一般读研之后就是就业,如果在读研城市工作会在就业时减少麻烦,降低就业成本。除非将来回家工作,对这个问题可以淡看一些。
2.如何选专业和学校
下面谈挑选专业和学校。我觉得应先决定专业,后确定学校。下面仅谈及新闻传播专业范围内,我所了解的情况。
我的观点是,学科层次越高,外延越广,所要复习的内容就越多。拿最简单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相比,传播学就会比新闻学涵盖的内容要多,起码新闻不会要求复习广告、公关理论。但传播学的视角就更开阔一些,高屋建瓴。总之,有利有弊。
选专业还是应主要考虑自己的兴趣,一来对就业有利,二来复习过程也不会那么枯燥。以我来说,我更喜欢以宏观的视角研究媒介现象,所以我选择传播学专业。
挑选学校:一般从以下方面考虑:学校的专业排名——一般上网一搜就能发现全国新闻传播专业排名情况。排学校的情况需要自己多去了解。好学校还是很多,也应该量力而行。
其实学校从排名上也看不出什么差别,可能我们会接下来考虑城市。我在挑选学校的时候,最难的就是面对这个问题,我一直考虑的是,我到底要去哪里。离家的距离、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在南方还是北方等等,制约因素又增添不少。城市的因素还包含就业环境,对学新闻的人来说,最好还是选择经济发达的城市。你读新闻史也能发现,发达的新闻业都在大城市。也只有经济发展快、信息变异程度高的地方才可能利于新闻业的发展。
所报学校的报录比——体现竞争的激烈程度;招生人数很关键,如果招10以下,对新闻传播这种超级热门专业来讲,如万人过独木桥一般恐怖,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而招生专业目录上的招生人数,是包含保送名额的,所以这一点要了解清楚。还可以看看真题和参考书目,只要看着不觉得压力特别大,一般就可以。
综上,要信息搜集全面,准确评估报考难度和自身实力,做一个全面的选择。
3.下面就谈信息搜集
⑴搜集渠道
网络——考研论坛是我使用最多的论坛。选择什么论坛也要看报考的学校。论坛上资料很全,历史遗留问题、普遍问题都会有解答,所以你能想到的问题,一般不会超出“大众水平”。所以你只要看别人的帖子,做一条会“潜水”的鱼就ok了。一般论坛上有所报学校的相关问题解答、真题、笔记、复习方法、答题技巧等等,虽然零散而无头目,但只要你有心,你绝对不会遗漏任何关键信息。
人际——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沟通。不要忽略考研过程中的信息搜集,在备考几个月过程中,人际上的交流比网络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为你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这个时候最好像老师、同学求助,同学之间的交流是很有效的。考研过程也会有一些补充信息,你越擅于交流,你就能获得比别人更多的信息。特别是多和其他专业的同学交流学习公共课的经验,获益多多啊。这个是我特别的经验之谈,除了从别人那里了解你不知道的信息,请记得主动提供你知道的信息。只有在互相帮助中,大家才能互推互进。你会发现,你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友谊与信任,这也是孤胆奋战中的一剂温热剂。要知道,没有谁比考研人更了解你的心情,大家总能在交流中唤起共鸣。另外,知识信息上的交流、情感上的交流都可以早些开始,它会成为学习中前进的动力。这一段我着墨如此之多,可见我是感触多深,而这一段常常被很多人忽略。
⑵搜集内容
学校历年报录信息、招生专业目录(最好和往年比较一下)、真题、笔记、报考学校导师论文(不是所有老师的都有必要看,结合指定书目推敲)等。
另外可以利用网络联系报考学校的在读研究生,他们确实可以提供很实用的信息,寻找方式多样。
最后我想说的是,信息搜集的能力是作为一个新闻人的基本能力,应该具备和重视。
对于考研复试打卡心得体会四
一、考研的思想斗争
还记得第一次有考研念头那会自己对考研一点概念都没有,那天恰是刘翔自08奥运受伤后第一次复出并且获得那一赛事的冠军,自己也就稀里糊涂的觉得也该有点追求,于是第一次决定要考研。
可是和朋友偶尔的一次交流让我差点放弃考研。朋友说考虑到父母已经为自己付出很多更重要的是父母的年龄,她决定直接就业。而我的情况和她差不多,于是自己觉得很佩服她,也就打消了考研的念头。当我打电话把决定告诉父母时,他们很不解,当我解释给他们听时,妈妈挂掉了电话,我知道电话那头的妈妈流泪了,其实我也是。(貌似自己很懂事,现在想想是太无知)
随着和专业课老师的接触以及和即将毕业的学长学姐的交流,觉得自己放弃考研的想法有点荒唐、幼稚(毕竟我的家庭情况不是很困难)。那会特羡慕专业老师他们的生活,平时在学校教书,偶尔有个项目赚个外快,收入不少而且比较安逸。那会就想要是不考研不读博他们怎么会有这样的生活,很快又想到只有自己活得充裕才能在物质上更好的孝敬父母。于是乎又回到了考研这一思想上。
现在想想自己想的太多了,生活是自己的,梦想也是自己的,怎么能轻言放弃,如果再来一次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考研。当然我们不能太自私。
二、学校的选择
2020年9月份偶尔听说我们专业有个学姐考上了大工,当时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就喊着要考大工,连我自己也没想到这会是我最终要考并且考上的学校。2020年4月份又有学姐考上了,于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那会开始有了考大工的所为理由:一、以我的成绩我觉得自己可以考上。二、学姐可以为我提供讯息方便我的考研过程。三、大连这个城市各方面和青岛比较像,我还是蛮喜欢的。现在想想其实这是找理由来支撑自己已有的.决定,有点可笑。如果再让我选一次我一定好好选,而不是这么草率选择然后找理由为解释自己的草率决定。其实现在想想自己或许应该把目标定的再高一点,那样就不至于在复习过程中动力不足。
曾经有一段时间自己想保本校(一所很普通的二本)研究生,而且这一想法很强烈,那一阶段自己的状态很低迷,一直在想考不上怎么办这个问题,心里七上八下,复习效率低的可怕。现在想想真是太荒唐了。慢慢的当真正的复习(暑期的辅导班)开始,就再也不考虑这个问题了。
想告诫正在奋斗的学弟学妹,正确定位自己,敢于选择,勇于坚持。
三、复习过程
整个过程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摸着石头过河。记得那会一遇到什么问题就问学姐,而学姐的回答就是她那会也不清楚是怎么过来的,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看着办就行。当时以为学姐不给说,现在想想确实如她所说,我们只能自己去面对,自己去应战。
复习过程难免会有低迷,会有困难,我们要做的就是正确面对,可以允许自己短时间的休整,但不能轻言放弃。当感到低迷、不想学时,我常做的就是给爸妈打个电话,回来后会好很多,继续奋斗。偶尔找朋友诉说一下自己的压力,给自己释放一下。心态很重要!!
复习过程中要正确的对待本校的竞争对手,心胸要开阔。首先资料要共享,你帮助了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再者经常交流一下,以了解自己的不足,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铭记,一、心有多广世界就有多大。二、好人一定会有好报。
最重要的阶段是考前的那一个月,也就得黎明前最黑暗的阶段,好多人倒在了这个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能有都多大的进步(当然有进步更好),而是保持,保持学习状态保持心态。只要能够有一个好的心态那就一定没有问题。
对于考研复试打卡心得体会五
首先呢,得明确一下,决定考研的就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切不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那样是绝对考不上的。这个我就不论证了,我从大二就开始决定要考研了,可是一直摇摆摇摆,也没复习进去,半点作用都没有,白白给自己添加了很大的压力,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我考研呢,是从八月中旬才开始的,这个时间可以算是最后界限了,如果想考好的同学呢,尽量多准备,提起一年准备也是很好的,前提是战线拉那么长,你要保证你有足够的毅力坚持下去。好了这些就不多说了,说正题 就按我从八月份开始来说 数学: 复习过程要准备两个本子: 1.错题本:用来整理错题以及经典的题目,要写明白错在哪,突破口在哪,如果有相似的题目或者易混淆的题目也整理在一块。
2.复习资料摘抄本:在进行复习的时候,每复习完一个章节,要做一个框图,把这章可能会考的重点,经典题目都记下来。 一轮复习:8月8日~9月27日 顺序是先用《张宇高数十八讲》复习高数,每天复习二十页,然后采用李永乐复习全书复习线代和概率论。在复习线代的时候顺便做李永乐660题中的高数部分,复习概率论的时候顺便做660题里面的线代部分,最后概率论复习完的时候660题也要全部刷完。当时是一天里面要看线代十五页,然后做高数题20道,大概就这样搭配。保证在九月中旬的时候一定要将一轮复习结束,由于题目难度不同,所以每天任务量可以稍微调整,但是一定要记住最后的期限,保证每天的复习量。9月28日总结第一轮复习自己的短处和哪个知识点需要重点复习。我当时是曲面积分,数理统计,微分方程这块觉得比较难。 第二轮复习:9月30日~10月31日 利用张宇高数十八讲和李永乐复习全书来复习曲面积分,微分方程,利用李永乐复习全书复习数理统计。复习方法和一轮差不多,也是复习 做题的模式,一定要搞清楚,题目要总结。这三个重点部分花了大概20天左右,然后利用十来天把其他感觉不难的地方再过一遍,这十天重点要用那两个本子,复习要建立起系统的框架。 第三轮复习:10月31日~11月20日 每两天完成一套真题卷,按时间要求做,第一天做,第二天整理分析。 (9月底第一次系统复习完之后可以挑一两套真题卷做一做,一是心里对真题难度有个认识,二是可以检验自己哪块还复习不到位,建议不要挑最近几年的,最近几年的要留着后面考察用)。
11月20日~12月5日 完成所有的真题(大概是从05到16年吧,其中除过那两套之前做过的卷子,大概十套左右,十五天时间是可以完成的,可以有时候一天早上做一套,晚上就完成整理分析)。然后12月5日一直到考前,主要看错题本和之前总结的框架,把公式什么的再熟悉熟悉。 数学大概就这些,数学复习我感觉是最轻松的,有时候可以边听歌边做题。我一般是早上复习数学。下午英语,晚上数学 政治。专业课后面再说。
我记得我真题做完了还做了做张宇的卷子,汤风和的卷子,都特别变态,好难,后来做了一两套就不做了。可惜17年数学蛮难的,我有点吃亏。
英语:(英语基础好的请自觉走开,下面是一个英语渣渣的复习经验) 英语是最让我头大的,我英语基础不好。英语我是从8月9日开始扇贝单词的,每天坚持100~150的词汇,每天都要打卡。 英语资料:真题全套,阅读150篇,何凯文的阅读资料,还有__x的作文,__x的长难句,__x的翻译。我买了一大摊书,最后基本上都没时间看,当然如果你提前一年准备的话,这些书还是有用处的。我本人觉得英语,还是看你自己的基础,不是说你一年就能提高多少。当然更不是说因为这样就不要复习了,如果不复习我觉得我连50都上不了。还是要复习的 我英语前期是一直在背单词,大概10月份之前吧,基本上都是在复习数学,顺便下午有时候会做做阅读150篇,每天下午做四篇,第二天下午对照答案整理。也可以每天下午做两篇,然后把昨天做过的两篇对照整理下。(当然我并没有坚持多久)好了,重点来了 我的英语复习就一个套路:背单词 做真题。 单词不多说了,每天都要打卡。真题呢,好像是05年到16年的吧,考研前刷三遍就可以了。什么题都没有真题出的好,所以同志们,多做真题,多做真题,多做真题。噢,还得说一声,我完型都不做的,只做五篇阅读和作文,翻译。作文前期也一直没写,直到最后用模板了,感觉也还行。 阅读这玩意,挺难的,基础不好的听我说说就可以了。错再多也要坚持做,我曾经25个错16个,也就那样了,一定不要慌,坚持复习就好,反正英语一般拉不开分的。幸好我这年英语阅读简单,完型也简单。 大作文总结两个万能模板就行了,啥都能往里套。针对一个图画作文的,不是现象类就是漫画类,考前一周找找模板好好背一下就行了,不要贪多,背两个就行了。
小作文一般是写信,那就把什么感谢信啊,道歉信啊等等各背一篇就完事了。 我大概9月下旬就开始做真题了,时间你们自己把握咯,大概考前刷三套就行了。 政治: 政治资料我大概买了有十几本吧,真是风吹草动,觉得大家买我也就买,说实话啊,我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复习。买了风中劲草,也没咋看,即使那书是不错,关键是并没有突出每年的重点。还有什么考研大纲啊,什么的全扯淡,根本没时间看。建议哈,报个班,老师会把今年可能会考的重点都罗列出来的,也会讲的很详细。当然了,我觉得老师讲的内容主要是让你能做好选择题。反正我们老师是一道大题都没押中,说多了都是泪呀。。。 一定要买肖秀荣八套卷,肖秀荣四套卷。去年五道大题基本上都命中了,还好我也做了这两本书。政治主要跟着老师来就行了,不担心。 专业课呢,我是学机械的,属于那种可以突击的,所以十一月份下旬才开始,大概也就复习了一个月。就直接按复习资料和历年考卷来了 专业课因人而异,你们自己看吧。 另外有些后话要说,考研真的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生理心理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一定要注意,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每几天就把自己的状态总结一下,给自己打打气。还有就是找一个研友,互相打气,互相学习,这个也很重要的。尤其是十二月份那段时间,感觉人已经麻木了,简直不知道该做什么,特别想玩,这个时候一定要静下心来,再看看错题啊什么的,不要浪,记住,一定不要浪。我当初基本上一天到晚都在复习,晚上干到两点,直到最后吃不消了,才每天晚上一点左右睡觉。噢,还有就是一定要提高效率,这个不废话了。
前期复习的时候就最好弄清楚要报的那个学校招生情况和历年的分数线之类的。关于复试还有面试后面再说吧,先把初试考好了再说。还是想说一下,信念一定要坚定,一定不要动摇,不要因为别人说什么就动摇,重在坚持,坚持。学长曾经给我说过,很多人都是坚持了一半就放弃了,还有很多人平时不努力复习的那也肯定不可能考好,开始复习考研以后,很多别的事情就要放弃了,我们上课都不听讲了,尽可能的抽时间复习。
考研复试打卡心得体会 考研经验心得(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