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诗的魅力心得体会简短 我感受到了古诗词的魅力(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2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古诗的魅力心得体会简短一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想象《望天门山》描述的画面。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诗意和诗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作者乐观豪迈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诗文大意,体会诗中的意境。

教学时间:1课时

一、激趣导入

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二、初读诗文,扫清学习障碍

1、自由读诗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错字。

2、指名朗读。

3、师生共同评议。

3、自由读诗文,把不懂的地方划下来。

4、学生质疑。

(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和西梁山的总称。

楚江:古代长江中下游地属楚国,因此流经这里的长江为楚江)

5、对学生不理解的字词及时解决,不理解的诗句板书在黑板上。

三、自主探究,深入体会

1、小组交流。

借助注释,学生小组讨论,尝试弄懂诗句的意思。

2、指名回答。

(两岸清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联系学生游三峡来进行体会。同时体会课题中的“望”)

3、教师小结。

4、自由朗读诗文

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读出来。

5、指名朗读

教师及时指导朗读。

四、背诵诗文。

2022古诗的魅力心得体会简短二

1、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2、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3、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8、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9、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10、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1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苏轼《水调歌头》)

12、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1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7、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18、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9、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20、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2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23、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4、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5、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26、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27、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2022古诗的魅力心得体会简短三

甲:敬爱的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甲:诗词,是文学浩空中的一轮明月,它以优雅的清辉渗入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乙:诗词虽然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有的借景抒情,赞美山川,歌唱生活;有的寓情于事,揭露黑暗,鞭挞时弊。

甲:诗词虽然讲求音律,但画面明晰:有的清新,如淙淙的泉水欢腾跳跃;有的壮阔,如奔涌的大江狂泻不已;有的火热,如爆发的火山烧灼万物;有的晦暗,如漫天的飞沙遮天蔽日。

乙:诗词的创作风格更是精彩纷呈:有的朴实自然,不事雕饰;有的富丽浪漫,浓抹盛妆;有的深沉悲壮,直抒胸臆。

合:让我们一起走进古典诗词的世界,徜徉音乐的海洋,尽情感受其无穷的魅力吧!合肥西苑中学八年级古诗词吟诵吟唱会现在开始。

乙:首先,请欣赏八(15)班同学为大家带来的《滚滚长江东逝水》。让他们为我们打开古典文化的悠悠长卷。请八(7)班做好准备。

甲: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一首优美的诗歌,一段悲戚的故事,让人不胜叹息。请欣赏八(7)同学演绎的《孔雀东南飞》。请八(13)班做准备。

乙:苏轼,一位旷古奇才,沦为迁客骚人。但他的豁达乐观,深深打动着千年之后的我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请欣赏八(13)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八(2)班做准备。

甲:《红楼梦》里说不尽的黛玉,一曲《枉凝眉》为爱咏叹。请欣赏八(2)班的《枉凝眉》。请八(3)班做准备。

乙: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请欣赏八(3)班带来的《月满西楼》。请八(6)班做准备。

甲:红豆,相思的信物;红豆,爱情的象征。请欣赏电视剧《红楼梦》的插曲——《红豆曲》,演唱者为八(6)班的刘宗源同学。请八(14)班做好准备。

乙:又是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样的诗词,相信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请欣赏八(14)班的表演。请八(9)班做好准备。

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的《水调歌头》,把中国古典诗词的咏月情怀推向极致。请欣赏八(9)班的合唱《明月几时有》。请八(4)班做准备。

乙:听,又是同一首歌,我们收获的一定是百花齐放的芬芳。请欣赏八(4)班同学的《水调歌头》。请八(18)班做好准备。

甲:八(18)班将给我们献上一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诗情画意,情景交融,款款深情,美不胜收。请八(5)班做好准备。

乙:下面我们将怀着激动的心情,第三次凝听那曲《明月几时有》,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感受。请欣赏八(5)班的女生合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请八(8)班做好准备。

乙:在静谧的春夜,月亮在松林升起,小舟在江面随波荡漾,花影在水畔轻轻摇曳。如此怡情美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八(17)班带来的《春江花月夜》。请八(16)班做准备。

甲:从古至尽,多少诗人望月抒怀,借月咏怀之作,世代不绝。千百年来,我们吟咏着它,在花前月下与亲朋相聚,在异地它乡思念故乡亲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下面是八(16)班男女生合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请欣赏。请八(1)班做好准备。

乙: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令人热情澎湃,荡气回肠。请欣赏八(1)班带来的《满江红》。请八(10)班做准备。

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请欣赏八(10)班带来的《滚滚长江东逝水》。请八(11)班做准备。

乙:送别像一杯酒、一首歌,又像一道风景,悠悠流长,请欣赏八(11)班同学带来的《送别》。请八(12)班请准备。

甲:《幽兰操》只有短短的六十四个字,却韵味十足,它汲取了史诗与英雄传说的浩渺气质,带着兰花冷漠的美艳,却又说着人生的变动和永恒。最后请欣赏八(12)班呈现给大家的《幽兰操》。

甲: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乙: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甲: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乙: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甲、让我们每个人都走进古诗文的乐园,

乙、让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

甲、让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中华少年的心田。

乙、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朝气——

甲、让我们的心灵沐浴书香——

合:亲爱的同学老师们,我们今天的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让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开拓创新,传承文明,把中华古诗文发扬光大,让我们:——

(合)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

甲:xx中学x年级古诗词吟诵吟唱比赛活动

(合)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2022古诗的魅力心得体会简短四

古诗,文学百花园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古诗,千百年来为人传诵不衰;古诗,我的良师益友。

与古诗相伴,我感受到盛世王朝的广博和豪迈,我感叹世界沧海桑田的巨大改变,体悟人生的多姿多彩,就这样与唐诗相伴,慢慢的产生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与古诗相伴,我感受到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那份真挚友情;我懂得了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豪放高歌;我随王湾看到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绝景奇观。

与古诗相伴,我感觉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粗犷豪迈。我读到李易安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慵倦情思;我体验到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兴趣盎然。

与古诗相伴,我直销了卢照邻的“寂寂寥寥杨子局,年年岁岁一床书。’的高尚气节;我欣赏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条条青柳;我走进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母子深情。

与古诗相伴,我体验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抑郁悲愤;我吟唱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慷慨悲歌;我与李太白共赏“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情有独钟。

与古诗相伴,我与苏轼共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完美祝愿;我与龚自珍一齐见证“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人见真情;我与李白共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冲天豪情;我与陶渊明同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趣。

与古诗相伴,我走进杜甫起起伏伏的人生,曲折出以为千古流传的“诗仙”。

与古诗相伴,我走进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才华横溢的大诗人王摩洁的世界。

与古诗相伴,我走进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坚决与痴情。

与古诗相伴,我穿越了历史的长空,亲近并走进每一位诗人厚重而有深远的心灵。

与古诗相伴,使我感到充盈而满足,体验到了人生的升华。

与古诗相伴,让我走进一个别有的洞天的境界,人生在经历中丰实。

与古诗相伴,在赏词中畅游,我愿在词海的指引下幻化为碟,不惜一切代价,感受生逸的灵动。

与古诗相伴,我升华,我感悟,我感动,我体验人生的价值。

2022古诗的魅力心得体会简短五

本篇课文是珍惜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内容是两首送别诗。这两首诗结构相同,都是先写景,然后再抒情,但表达出来的感情却完全不同。课后题要求比较两首诗所描绘的情景和表达感情的不同,以及让学生明白怎样朗读才能读出感情。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本着一个思想:六年级学生了,我不再就诗讲诗,而是通过当事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经历,把学生的思绪引入那个场面,去体会全诗所表达的情感。也就是充分地运用古诗的外延,来解释诗的内涵。在此过程中,我主要运用对比教学法。

首先,我检测预习。要想新课进行的顺利,就必须有扎实的预习效果。我检测了以下三个方面,1、课文朗读是否正确流利;2、重点字词是否掌握扎实;3、古诗的大概了解。

检测过程中,我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称呼问题,他是作者和朋友亲密关系的一个体现;二是使的意思,他表明王维再见元二的不可预知性。

紧接着,我出示不同颜色的古诗,让孩子发现两首诗相同的结构:景 情。然后再逐诗学习,让孩子体会不同的诗不仅描写的景色不同,表达的感情更不相同。

《别董大》一诗,描写的景物非常凄凉,但是高适却用豪言状语激励友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在浅知诗意后,我出示董庭兰的资料,让孩子明白董的坎坷生平,并告诉孩子,当时高适也不得志。了解这一时代背景后,让孩子明白高适是一个达观,自信,对未来的生活抱着极大热情的人。体会完后,让孩子再读古诗,体会就会更深一层,他们知道,高适不仅仅是在勉励朋友,而且也是对自己未来生活的一种向往。朗读时,就自然而然的激情满怀,那么此诗的豪迈也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紧接着,我又进行了《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这首诗的景色非常清新,但它在此起的作用是反衬安西的荒凉,进而体现了王维不想元二远去的依依惜别之情。此诗我的重点放在品酒上,一遍一遍地品酒,让学生品出悲伤,品出不舍,并且通过朗读把那种情感表达出来。

教学完毕后,我同时出示两首诗,进行比较。同是送别诗,一首豪迈,一首缠绵,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孩子有些懵,我适时地出示了资料,让孩子明白《别董大》之所以豪迈,是因为高适家境的艰难造他乐观的生活态度,而王维少年得志中年受累则影响他总是惆怅满腹,于是《送元二使安西》则缠绵绯则。正是因为生活经历的不同,造成了两人的诗作风格迥异。在此,我给孩子举例:同样是送朋友去安西,高适写道“离魂莫愁怅,看取宝刀雄。”同样是在春柳歧路旁,高适写道:“江山到处堪乘兴,杨柳青青那足悲”;而王维却往往是:“不觉御沟上,衔悲执杯酒”。“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是王维赠别诗的一贯特色,而心怀仗剑报国之志,充满旷达豪迈之气,却是高适赠别诗的主要特征了。

通过这一番比较,孩子们不仅明白了诗中景不同,情不同,而且还知道了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当然,他们的理解也及时的通过朗读展示给了大家。而我所举的例子,也是给学生拓展,虽然他们不一定能理解,但我想这是一个熏陶的过程。很可能在发现两个诗人迥异的风格之后,会对他们的诗作感兴趣,当然也就会找些赠别诗来读,那就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在课的最后,我还设计了情景让孩子反复地记忆诵读名句,我的目的是把积累进行到底!

我的整个教学思路就是这些了,当然这只是教学设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相信经过大家的指点,我们学校的古诗教学会趋于成熟,而于我个人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蜕变过程,它会使我今后的语文教学更加精彩!

古诗的魅力心得体会简短 我感受到了古诗词的魅力(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0.03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