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疼痛科护理心得体会精选 疼痛护理心得和感想(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康复疼痛科护理心得体会精选一
一、思想作风上严格要求,本着“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一切”的宗旨。培养团队意识,提倡协作精神。
二、强化学习意识,在人才培训上下工夫。通过各种学习,使护士尽快成熟,成为技术骨干。
1.每周组织业务学习,并做好学习记录。
2.每月进行一次考试。
3.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总结、探讨,提出整改方案,汲取经验教训。
三、配合医院工作,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把产后康复的理念渗透到各个阶层。
1.给孕妇学校提供讲课内容,配发宣传册。
2.门诊产前检查,及时指导,提前渗透。
3.住院期间,治疗时告知产后x天门诊复查。以为没有恢复好的产妇及时治疗,全面康复。
4.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准妈妈风采”大型活动中,适时推出“抽奖送健美”、“健美我自信”活动,提高了透明度。
5.配合妇保科完成了x份的产后康复指导资料;完善了产后康复服务项目调研表。
四、注重沟通、友好交流。
工作中,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及心理。做好她们在身体经受痛苦、心理经受煎熬、社会角色转型期的心理疏导。帮助她们建立自信,适时调节,有效的避免了产后抑郁的发生,提高了产妇及家庭的生活质量。
五、积极宣传及指导母乳喂养。
做好产后催乳及乳腺疏通。成功的治疗了数十位产后乳腺管阻塞的病例。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赞誉,并送来了感谢信。同时,也有效的分担了临床护士的工作,增进了我们的友谊。
六、注重个人修养的提高及仪容仪表的端庄。
上班必须衣帽整齐、挂牌上岗。操作规范、文明用语。同患者建立平等、和谐的医患关系。全年未发生一例纠纷及医疗差错。
七、完成工作情况。
存在问题:
1、工作中宣教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
2、沟通、交流还需加强。
3、个别护士无菌观念不强。
以后方向:
1、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组织学习服务礼仪文化,强化现代护理文化意识。
2、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护理技术水平及宣教能力。
3、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做好和大家的感情沟通、交流。
4、做好管理目标考核。
5、加强治疗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治疗工作安全、有效。让病人舒服,让家属满意,让社会认可。
一年来,我们做出了些成绩。但与医院好多科室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不管是从管理上,还是从效益上,我们都有好长的路要走,都有好多的事情要做。人常说:有理想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未来的岁月里,依托医院为我们搭建的平台不断的学习,努力的提高。为医院明天的辉煌献出我们应有的热情和力量!努力工作,笑对生活。
有关康复疼痛科护理心得体会精选二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精神,落实《民政部财政部卫生计生委中国残联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意见》(民发〔2017〕167号),补齐精神卫生康复体系短板,减轻精神障碍患者家庭负担,促进精神障碍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制定精神障碍康复社区“康乐家园”服务方案如下:
>
文昌镇、滨河镇50%以上的二级及二级以下居家精神障碍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患者病情复发率、致残率显著降低,自理率不断提高。形成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技术规范和服务模式,基本建立家庭为基础、机构为支撑、“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
>
>
2022年6月—2023年6月。
>
项目实施地点为滨河镇中山社区“康乐家园”,本次项目为文昌镇、滨河镇二级及二级以下50%的居家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服务,总经费36万元。
>
“康乐家园”服务对象需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沙坡头区年龄在18周岁一60周岁之间、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精神残疾人或患有精神分裂症、分裂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肓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六类重性精神障碍患者。
2.不伴有其他重大躯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及传染性疾病(活动期肝炎、结核等)。
3.精神症状基本缓解,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情随访,近6个月危险性等级评估为0-2级的。
4.患者及监护人要与“康乐家园”签订服务协议,明确权责。
>
>
1.对康复人员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社会适应性训练,并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社区教育。
2.对康复人员进行职业治疗、劳动技能训练和职业评估,组织安排他们从事简单性生产劳动。
3.督促需要服药的康复人员按时、按量服药,发现有病情变化,及时督促并协助家属,送病人入院接受治疗。
4.对康复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组织参与社会活动。
5.对康复人员家属进行有关康复知识的培训,与家庭配合对康复人员进行康复治疗。
6.维护康复人员的权益,促进公开就业,帮助顺利早日回归主流社会。
>
1.每周康复人员的出勤率不低于80%。
2.康复人员康复服务建档率不低于95%。
3.康复人员安全事故和生活意外发生率低于1%。
4.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对康复社区的满意度不低于90%。
>
>
1.依法注册登记。依法在民政(行政审批)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证照齐全。
2.良好经营声誉。承诺无行业失信行为,无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
3.具备行业资质。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有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具有参与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行业资质。能积极提升自身能力建设,具备精神障碍康复技术和人才,能满足患者康复需求。
4.服务人员资质。提供社区康复服务人员主要包括社会工作者、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护士、志愿者等,由其组成团队对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社区康复服务。具备建立个案管理团队,针对患者情况进行精准康复。具备相对应的入户服务能力,承诺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不低于行业标准的服务。
>
服务商应按照行业服务规范建立自身的服务质量管控体系,对服务质量进行公开承诺,沙坡头区民政和社会保障局,文昌镇、滨河镇建立“事中监管”机制。采取随机检查的方式,重点对服务商服务真实性、是否存在服务违规行为、以及对服务质量和服务满意度进行监管。
>通过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择承接购买精神障碍康复服务的社会力量。通过订立购买服务合同,明确购买服务的范围、数量、质量要求以及服务期限、资金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
>
>文昌镇、滨河镇筛查二级及二级以下居家精神障碍患者,6月1日前将名单上报沙坡头区民政和社会保障局,沙坡头区民政和社会保障局通过竞争性磋商的方式确定服务单位,服务单位通过排查摸底确定服务对象。
>由服务单位安排专业团队提供康复服务,服务单位每周需在康复社区进行集中服务不少于1次,有完整的服务方案、记录照片等资料。服务过程中方案不断改进,服务模式不断优化。服务结束后,方案、记录、照片等档案资料上报沙坡头区民政和社会保障局。
>服务结束后,服务单位对项目进度、服务满意度、资金使用效率、人员管理、服务宣传、服务成效等进行自我评估,并提出改善策略。沙坡头区民社局对服务对象进行抽检回访,对服务满意度做详细了解,为政府购买精神障碍康复服务工作情况进行总结,为全面推进精神障碍康复
康复疼痛科护理心得体会精选 疼痛护理心得和感想(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