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诈骗心得体会总结 公安诈骗心得体会总结范文(6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公安诈骗心得体会总结一
目前我市指挥(情报)中心共有4位民警,平均年年龄32岁。其中二人分别于2013年的9月和10月调入指挥(情报)中心,一人于2011年5月调入,最早的一人于2009年11月调入。四人中二人75年前出生,二人87年后出生,均非情报专业毕业,被抽调到指挥(情报)中心前,都不是专门负责情报工作的。11个派出所及其他各业务大队,虽然目前均指定专人负责情报信息工作,但他们都还要接手各自单位的其他业务,专门做情报研究的工作时间基本不到2小时一天。整个情报队伍人员都是各业务部门酌情抽调任命的,均所半路出家型,这也成为整个情报队伍建设的软肋,制约着整个情报队伍专业素质的提升。
(一)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不合理。根据省厅相关规定,结合本市整个警务发展实际,6名民警是我市指挥(情报)中心的标配,但实际只有民警4名。且整个情报中心仍然依附在指挥中心,情报中心只是按人手负责一块工作,有时还要承担指挥中心的工作,原本有限的警力还要被透支开去,致使大情报各项工作的开展只能是面上的应付,而没有更多精力投入深层次的发掘研判之中。而从兄弟县市来看,都按省厅要求配足配齐了力量。
(二)领导认识不到位,重打轻防。基层派出所的主要职能应以防范为主。但是,目前派出所工作重心却时有偏颇,重打轻防是常态。究其原因,与主要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密切相关。个别领导缺乏“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错误地认为情报信息工作就是为了侦查破案,忽视了预警防范的重要作用;
只注重在打上下功夫,而忽视了“情报信息工作是做好防范的基础”这一根本性认识。
(三)队伍缺乏专业人才,难出成果。11个派出所基本均未配置专门的信息采集员,信息来源有限,导致信息质量不高、信息不全。另情报队伍民警素质单一,大多数民警对事件和问题敏感度差,加之专业素质在限,致使对采集到的大量信息提炼和研判不够,对已掌握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内容的有效性没有及时进行分析研判和验证有能力,以致收集到的信息没有起到预警性、防范性的作用。
(一)完善机构设置,加强队伍管理。要与上级机关机构设置相对应,便于业务工作的上下衔接。不断做好机构编制、人员调动、教育培训、奖惩考核等工作,形成统筹协调、多措并举的队伍管理工作格局;
要建立专门的情报信息研判机构,配备专业的信息决策研判力量,提高情报信息研判应用水平,不断推进情报队伍建设,为全面履行参考职能,进一步深化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二)转变工作思路,积极开拓创新。领导特别是基层派出所领导要转变观念,逐步建立和贯彻“信息工作日常化、日常工作信息化”理念,从根源上认识刑事犯罪规律,加强学习,积极开拓进取,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防范上来。一方面应在派出所取消破案硬指标,把治安防范目标管理责任制摆到突出位置并予以具体化;
另一方面可推行警务公开,切实为群众服务。
(三)顶层设计,加大投入,加强情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各级公安机关应注重顶层设计,推动并督促各级警官院校、培训学校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公安情报学专业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公安情报专业人才,;
公安机关应加大投入,给情报信息工作成绩突出的民警创造出国深造的机会;
鼓励民警积极开展公安情报学方面的研究;
切实加强对从事情报工作人员的指导、培训和管理,建立健全情报人员参与和引领警务实战的工作机制。
(四)整合资源,拓展信息采集渠道。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整合社会资源,推动情报信息的社会化采集,确保信息的海量、鲜活;
除采集各类公安工作信息外,还需采集与公安工作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如公民的金融资料信息、社会关系信息,涉枪涉爆、娱乐场所、公共交通等方面的信息,以最大限度地占有、利用社会信息资源;
要充分发挥各种专业手段优势,采集那些具有很强专业性、内幕性、预警性的情报信息。
(五)做实研判,服务决策。及时开展汇聚整合、关联碰撞和分析研判工作,重点围绕防范类、预警类、串并案件类情报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提出针对性的打防控措施;
从打防管控出发,围绕阶段性重点工作和社会治安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处置对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将分析研判后的预警性情报信息及时通报各基层单位,提出防控工作建议,引导一线实战。同时加强对情报信息执行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督促落实,确保情报得以及时、有效、准确执行;
要及时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报送情报预警信息,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确保社会稳定。
关于公安诈骗心得体会总结二
人物介绍:
老赵:男,35~40岁,某某人民银行支行、蒲公英金融志愿者,熟悉骗子的招数,懂得如何跟骗子周旋,讲话有点幽默。人物设定相当于《卖拐》后,升级版的范伟。
王凯:男,40岁左右,骗子高手,善于各种套路,风格类似赵本山。
孙莉:女,25~35岁,打扮光鲜靓丽,外表像个好人,比较漂亮,骗子公司的得力干将。
张坏:男,30岁,骗子公司员工,业务能力一般,说话有点结巴、智商不高,骗术有待提高。
李婶:女,55~60岁,农村人,简单纯朴,被孙莉误导参与非法融资。
场景:
场景包括背景墙,上面贴很多对联、长纸条,对联内容是“你有法院传票”、“包裹涉嫌藏毒”、“代炒股票专家理财”、“银行卡信用卡诈骗”、“猜猜我是谁”。这些标语贴个十来条,另外还有一扇门。
道具:
两张办公桌,各有一步电话和一张椅子,桌上摆一些书本杂物。
剧本:
办公室内,张坏站着打电话,只见他拿起话筒,拨出一连串号码。
小张说道(语气生硬):喂!喂!我是公安局的!
门外,诈骗专家老王入场,笑容满面、意气风发。
老王开场白:法律视而不见,致富全靠诈骗,坑钱毫无下限,各位慢走不谢(冲观众摊开双手)!各位观
众大家好,我是行骗专家老王,我为自己代言。
台下观众声音:老王,快说说你是怎么骗人的?
老王:这位问题问得好!(停顿一下)我们干骗子这行的,有个讲究,专挑老弱妇孺下手。尤其是老头老
太太和缺乏防范的愣头青,只要能把养老金骗到手,老家伙们爱上吊爱跳楼,都跟我没关系。
台下观众声音:老王,你还真是臭不要脸!
老王怒指观众:说什么呢你?你才臭不要脸呢!再说老王我可是凭本事吃饭,问心无愧!
台下观众声音:还问心无愧?迟早会遭报应的!
老王叫停:行行行!不跟你们哔哔了,影响我心情!
老王推门进屋,小张还在打电话,另一通电话,电话诈骗效果不佳。
小张坐着:大妈你好,我是海关税务局的小张,你家包裹涉嫌藏毒,请你配合调查。
同时,老王坐回椅子,悠闲地抽支烟。
电话那头:是嘛?小伙子,那我该怎么配合你呢?
小张:其实很简单,你提供一下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号,我们替您处理就行。
电话那头:我的银行卡号是123422343234。
小张问:大妈,银行卡都是十九位号码,你这怎么只有十二位呢?
电话那头:没关系,我这是vip卡,所以号码有点少。
小张:好吧!那说一下你的密码,我替你查一查。
电话那头:小伙子,真不好意思,我上个月刚被骗了一笔钱,现在还没缓过来呢。
小张:这样啊!那你也不用着急上火,现在电话诈骗挺多的,关键要调整好心态!
电话那头:还装模作样?你不也是骗子吗,臭不要脸!
“嘟嘟嘟”那头挂掉电话,小张抱怨道:居然骂人,这什么素质?
老王问:小张,你也来了一周了,生意进展的怎么样?
小张:别提了,傻了吧唧的都被你骗惨了,轮到我这里,一笔生意都没有。
老王不悦:臭小子,怎么说话呢你!自己学艺不精,还嫌这嫌那的!
小张辩解:老王,真不是我水平不行,要不你示范一个。
.............................
剧本大纲:
第一部分,张坏在办公室打电话,外面骗子王一段开场白,宣扬自己的行骗辉煌成就。老王进入办公室,抱怨小张业绩太差,然后手把手教他如何骗人。
第二部分,办公室外,孙莉忽悠着李婶前来投资,高额利息。孙莉让李婶在外面等一会,进屋跟老王交代背景。
李婶一段开场白,讲述自己能得到高额利息,然后特别想存钱。
这时,老赵入场,劝李婶赶紧撤退,还讲述骗子的各种套路。就在李婶有所动摇之际,孙莉恰好出来,将李婶带进办公室。
第三部分,老赵和骗子王斗智斗勇,最后终于占了上风,然而李婶还是坚持存钱。关键时刻,小张接到电话,小张母亲告诉他,家里把钱交给了居委会李婶,等挣了利息,给小张盖房娶媳妇。
最后,小张破坏了这次骗局,并做个总结,由老赵、老王和孙莉现身说法。
关于公安诈骗心得体会总结三
说起电信网络诈骗,我的话可就多了,因为我也经历过。
虽然这件事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过山谷一般过去了。但是这件是还是像刻骨铭心一般印在我的脑子里了。
这件事离现在并不远,就刚发生在上周。当时,我正在做网课的预习。突然,随着“叮”的一声,一条短信引起了我的注意:下载xx软件即可免费领1000元,快来下载吧!
我的心立马被这条信息带走了。于是,我连想都没闲就点了链接。进去之后,根据提示,我先填写了手机号,接着又输入了收到的验证码。随后就出现了一个付费窗口,窗口上写着:您需要先付10元保证金哦。可是,我的手机上也没有钱呀,怎么办呢?要不,我先给妈妈打个电话?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吧。于是,
公安诈骗心得体会总结 公安诈骗心得体会总结范文(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