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教版数学课件如何写 数学老师怎样制作课件(9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202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人教版数学课件如何写一

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过程与方法: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身边或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回答:(1)7米是10米的几分之几?

(2)51千克是100千克的几分之几?

2.说出下面各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

(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 米。

(2)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 。

(引导学生说出: 米表示0.81米,是一具体的数量; 表示把长度平均分成100份,桌子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的关系。)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师举几个百分数的例子:这次半期考,全班同学的及格率为100%,优秀率超过了50%;体检的结果显示,我校的近视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64%像100%、50%、64%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2、同学们能举出几个百分数的例子吗?说说在生活中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到百分数?

3、举例说说百分数表示什么,并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讨论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5、教学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如:

百分之九十 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

(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6、教学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p83“做一做”第二题:读出下面的分数。

2、完成p83“做一做”第一题:直接在书上的横线上写出对应的百分数。

3、p86练习十八第4题:读出或写出报栏中的百分数。

4、“做一做”第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分数和百分数在意义上有何不同。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思考题:

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

五、六年级的三好学生的百分率各是多少?哪个年级的三好学生的百分率高?

课后作业:

练习十八第1~3题。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之九十 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

篇二:人教版百分数的认识优质教学设计

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通过比较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学会讨论交流。

3、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教学准备:

小黑板、两个杯子、课前让学生搜集含有百分数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先设计一个让小组长记录本节课本组同学举手次数总和的环节,伏笔)

1、让我们先一起来和一位老朋友叙叙旧——分数。

2、他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我们认识,大家欢迎吗?——百分数。

3、你想这位新朋友说些什么呢?

引出并板书课题:百分数到底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百分数的认识”。

二、 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感受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1、出示两杯糖水(糖水的质量分别是20克和25克)。

师:你知道那一杯最甜吗?为什么?

师:这样猜科学吗?那要知道什么才行?

2、接着出示糖的质量分别是7克和9克。

师:现在你认为哪一杯最甜?

3、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师:哪一杯最甜,只看糖水的质量或者糖的质量可以吗?要看什么呢?(糖的质量占糖水的几分之几)

4、比较。

师:我们来算一算,每一杯中糖的质量是糖水的几分之几。

( 一号杯:7÷20=二号杯:9÷25= )

师: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通分成 100分之35 、100分之36 进行比较)

(一号杯:7÷20=20分之7=100分之35 二号杯:9÷25=25分之9 =100分之36)

(二)探究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法

师:像这样分母是10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另外一种形式(书写35%、36%),它的名字就叫百分数。现在好比较了吗,因为分母都是?我们一来就发现了这位新朋友的第一个好处,易 于 比 较。

设问:百分数是怎么构成的呢?引出并认识 百分号。(怕大家忘记,老师还是给你们编个口诀吧:一根棍儿,斜着放,上下各有一粒糖,前面还有一个数。)

1、学习读法。

(1)电视里,新闻联播里肯定听主持人读过不少百分数,那,你会读吗?

(2)读出两个百分数。

设问交流,读时应注意什么?

2、学习写法。

(1)在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中,老师知道了咱班的同学都拿到了令自己满意的成绩,和老师

分享分享好吗,现在我来做个调查。

(2)你会写吗?

及格率:百分之六十六 优秀率:百分之三十一点八

设问交流,读时应注意什么?

3、即刻反馈,“过关斩将”。

第一关,请读出下列各数:

1%、 50%、37%、99%、100%、140%、 300%、 0.5%、0%、124.5%

第二关:

1%是最小的百分数吗?在这些百分数中,还有比1%小的分数吗?(0%、 0.5%)最大的呢?(300%)

第三关:

100%和50%是什么意思,能举例说明吗?

师:在这些百分数中,我们可以看到,百分数的分子有的是小数,有的是整数,有的大于分母,有的小于分母,你能很快地比较它们的大小吗?这是为什么呢?(指出:因为百分数固定分母都是100)

4、探究百分数的意义

说了这么多,那百分数到底是什么呢?

师:请你说说 35%、36% 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也就是说 35%、36% 这两个分数都表示什么?(这两个分数都表示)

师:像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我们就叫做 百分数。(板书)

师:这句话提到了几个数?(两个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种关系我们叫

做?(倍数关系)对!所以百分数又叫做。(板书)

3、探究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师:回顾我们学过的分数,这两位新老朋友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小黑板出示:

(1)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联系?

(都有分子分母,都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倍数关系。)

(2)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又有什么区别呢?

2百分数的认识

一号杯: 7÷20=20分之7 = 100分之14=35% 读作:百分之三十五

二号杯:9÷25=25分之9 =100分之36 =36% 读作:百分之三十六

及格率:百分之六十六 写作:

优秀率:百分之三十一点八 写作:

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篇三:人教版百分数的认识优质教学设计

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通过比较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学会讨论交流。

3、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让学生搜集含有百分数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师:一根棍儿,斜着放,上下各有一粒糖,前面还有一个数(师边说边写一个百分数)?同学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他叫什么数吗?(百分数)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百分数。

板书课题:百分数的认识

师:关于百分数,你想了解它的什么呢?

二、 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感受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1、出示三杯糖水(糖水的质量分别是20克、50克和25克)。

师:如果每杯中的糖的质量都是10克,你知道那一杯最甜吗?为什么?

师:但是其实老师并没有每杯都放一样多的糖哦,而是——

2、接着出示糖的质量分别是7克、13克和9克。

师:现在你认为哪一杯最甜?

3、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师:哪一杯最甜,只看糖水的质量或者糖的质量可以吗?要看什么呢?(糖的质量占糖水的几分之几)

4、比较。

师:我们来算一算,每一杯中糖的质量与糖水的比率。

7913 二号杯:13÷50= 三号杯:9÷25=) 202550

352636师: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通分成、进行比较) 100100100

363526结论:因为﹥﹥,所以3号杯的糖水最甜。 100100100(一号杯:7÷20=

(二) 探究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法

探究百分数意义。

师:像这样分母是10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另外一种形式,它的名字就叫百分数。 师:你能尝试着将352636、改写成百分数吗? 100100100

师:请你说说35%、26%、3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35%、26%、36%这三个百分数表示什么?(这三个分数表示糖的质量占糖水的百分之几)

师:你觉得什么样的数才能叫做百分数呢?

最新人教版数学课件如何写二

美术教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蜻蜓飞飞》

课题

蜻蜓飞飞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

设计理念

1、让学生深入了解蜻蜓的有关知识,仔细观察蜻蜓的外形、结构、色彩以及各种姿态。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学会用各种线条、色彩描绘蜻蜓的身体和翅膀。

3、充分发挥想像和创造,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

学习目标

1、有重点地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创作一幅以蜻蜓为主题的作品。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蜻蜓,抓住其对称的特点。

学习难点

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蜻蜓。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蜻蜓标本、图片。

学具:作业纸、各种材质的彩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教学过程()

思路·反思

一、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稳定情绪

一、二、谜语导入:

1、师:二年级五班的同学很聪明,都很善于动脑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谜语,想不想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请大家看屏幕。出示课件。

2、猜猜我是谁。

(1)                                                       身体细细长又长,身后背着四面旗。

斗大眼睛照前方,专除害虫有助益。

(2)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

低飞雨,高飞睛,气象预报它内行.

生:蜻蜓。

3、师:大家是从那些地方猜出是蜻蜓的。

生回答。板书:身体、翅膀、眼睛

4、师:大家真的很聪明,说的很好,谜语抓住了蜻蜓的外形特征描写了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dd蜻蜓飞飞。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1、刚才大家猜了谜语,现在老师有2个问题,出示课件。

(1)你都知道有关蜻蜓的那些知识?(包括生活习性、环境等)

(2)蜻蜓姑娘是美丽的,你觉得它美在那?

2、现在我们来分组讨论一下,把你了解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小组汇报

生:我知道蜻蜓在水中产卵;我知道蜻蜓有一双复眼,复眼有许多小眼睛组成;蜻蜓下雨以前飞的很低,晴天飞的很高;我还知道“蜻蜓点水”的成语…….

教学过程()

思路·反思

4、同学们了解的知识真多,说的真棒,想知道老师收集的资料和看法吗?出示课件。

我知道:(1)蜻蜓:是目差翅亚目昆虫。翅大,膜质,多翅脉。翅展开时可达16厘米。翅平展,与体纵轴成直角。复眼大,占据头的大部。是飞行最快和最善捕食的昆虫之一。幼体水生,叫水虿(chai)。

(2)我觉的蜻蜓这些地方漂亮,如:

身体:它长长的细细的,有漂亮的花纹

翅膀:有两对,又长又薄,纹理很多

眼睛:有两对,复眼大又圆

颜色:很丰富

(3)刚才同学说“蜻蜓点水”,它本身的意思是蜻蜓在水里产卵,它的另一个含义是指人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扎实、肤浅的意思。希望大家这节课对学习可不要象“蜻蜓点水”。

三、欣赏图片

1、刚才我们用语言来描绘了蜻蜓,我还给大家来了一些漂亮的图片,请大家仔细欣赏同时,认真观察蜻蜓,是不是向我们说的那样美丽。

2、欣赏了图片,大家能把蜻蜓的美丽,说的再详细些吗。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翅膀的`纹理;肚子的图案;身体是对称的。

教师用肢体语言表现对称,介绍对称对蜻蜓的飞翔很重要。

3、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书中小朋友的作品,他们是怎样表现蜻蜓的。

教学过程()

思路·反思

学生发表见解,教师小结。小朋友用线条表现了蜻蜓的身体和翅膀,画的很详细,表现了蜻蜓的动态。

4、大家想不想用自己的方法表现蜻蜓。

四、出示作业要求:

1、学会用线条描绘来描绘蜻蜓身体和翅膀的细部。

2、用剪刀剪下蜻蜓的身体,并粘贴到背景画面合适的位置上。3、大家有什么方法可以做的蜻蜓有快又好。

学生回答:将作业纸对折,在中心线的一半上画上蜻蜓的一半,剪下,再用彩笔画出蜻蜓的细部即可。

师:你根据什么这样做的?

生:因为蜻蜓身体是对称的。

师:你真棒。

4、学生练习。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了一幅长卷,每个同学表现的都非常优秀,很积极,都能有重点的观察和表现美丽的蜻蜓,那你能不能评一下。

1、谁的作品与众不同?谁观察蜻蜓最仔细?

2、这节课你除了学会制作蜻蜓,你还知道了些什么知识?学生回答。大家表现的很优秀,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最新人教版数学课件如何写三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3页内容。

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要让学生心感到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打破传统的计算教学方法,突出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以妈妈带着孩子去买书为背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体验、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算法的多样化,并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位数乘多位数口算、笔算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探讨每一数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让学生思考用口算应怎样算,再出笔算方法,使学生明白这两种方法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笔算方法,教材把分步演算的过程呈现出来,然后再导入主课,使学生初步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体现了两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而且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熟练程度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一般是不会列出乘法笔算竖式的,许多学生都会利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笔算竖式是计算的通法,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竖式。刚开始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这时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并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课件如何写 数学老师怎样制作课件(9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