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史心得体会精选 《抗美援朝》心得体会(7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关于抗美援朝史心得体会精选一
70年前的那个秋天,辽阔的黑土地上,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孕育着丰收的年景。
这幕场景,来之不易。当时,从持续百年之久的干戈离乱中诞生的新中国刚满周岁。战火耕犁的广袤国土上,到处是断壁残垣、瓦砾废墟,河山欲待重整、神州渴盼归一、污泥浊水急需荡涤……
开国之初,百废待兴。经过了长期战争磨难的中国人民,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深知和平的宝贵,最积极地维护和平,最坚决地反对战争。当时,一位诗人曾深情地写道:应该“让卓娅和舒拉继续读中学第九班,让刘胡兰活到今天成为劳动模范……”
但是,一场猝不及防的战争,让新中国的安全环境陡然恶化。
鸭绿江,一江寒水,风波骤起。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杜鲁门政府悍然派兵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甚至悍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
与此同时,美国第7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派遣空军部队进驻台湾基地,直接粗暴干涉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
和为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然而,也正是中国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抗美援朝这场不期而遇的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中国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毅然派出志愿军抗美援朝,完全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举”。
对于信奉“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的丛林法则、叫嚣把中国“炸回到石器时代”的战争狂人,仅靠声明和抗议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只有也必须用侵略者听得懂的方式进行严正回击。
一个刚刚结束百年苦难的古老民族,一个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如果面对战火燃烧到家门口而无动于衷,是难以在世界上挺直腰板的,和平生活也只能是一个奢望。在关键时刻敢于亮剑,是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历史选择。
“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殷鉴不远,日本军国主义鲸吞朝鲜而后蚕食中国,从而使中朝两国先后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惨痛教训刻骨铭心。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1950年那个秋天,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承担起保卫和平的历史使命。
中国人民志愿军——新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军事名词由此诞生。它将在以后的日子里被全世界所关注,并最终成为坚强、无畏、勇敢的代名词,也因它为维护正义、反对强权所建立的不朽功勋而永垂史册。
中国人民派出自己的优秀儿女参战,是面对侵略威胁,不得不打,必须打胜,别无选择。
历史的衔接,竟然如此间不容发。中国国内解放战争最后一场战役——昌都战役结束的第二天,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场战斗——云山阻击战打响了。
抗美援朝战争,给美国人留下最深的一个印象,就是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中国人为了捍卫追求幸福生活与和平发展的权利、为了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是有红线和底线的。
红线绝不容超越,底线绝不容踏破——
过去是如此,现在是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2020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日,这是也我们每一个青少年都要铭记在心里纪念日。缅怀革命先烈,致敬峥嵘岁月的英雄们!
关于抗美援朝史心得体会精选二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70年后的10月19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我们要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抗美援朝战争70年后,我们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览以“铭记伟大胜利?捍卫和平正义”为题的高规格纪念活动,就是要让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存。不由自主的,我想起了党和国家派军机接志愿军遗骸回家的感动场面……
就是要让全国人民永远铭记战争中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谱写出的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就是要让全国人民永远铭记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的黄继光、杨根思等革命英烈,以及涌现出来的志愿军英雄模范、英勇事迹。
就是要让全国人民永远铭记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志愿军所表现出来的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抗美援朝精神中解读出崇高的爱国热情。从决定出兵到胜利收兵,抗美援朝战争共历时两年零九个月。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志愿军战士们远离自己的国土家乡,抛头颅、洒热血,以身躯为笔,以血肉作墨,写下了一首首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不仅有力维护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还打出了国威军威,让刚成立不久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祖国”二字,情深义重,让多少人心潮澎湃、眼泛泪花?当今时代,倡导爱国主义、表达爱国热情依旧是一门必修课。我们要以抗美援朝等爱国故事为载体,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让爱国主义精神在他们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前仆后继,死而后已,从抗美援朝精神中解读出伟大的英雄本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涌现出了30多万英雄模范人物和功臣,立集体三等功以上的单位近6000个,中华大地上“一时多少豪杰”。最具代表性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们在危急时刻都做出了相似的选择: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中国,本就是一个英雄的国度,从来不缺乏英雄本色。战火纷飞的时代,解放军战士是英雄;
和平安稳的时代,消防官兵、人民警察是英雄,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人也是英雄。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英雄本色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涵。但这些英雄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舍小家为大家,始终保持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绝对忠诚。
和衷共济,世界大同,从抗美援朝精神中解读出深厚的国际情怀。朝鲜半岛同中国山水相连,抗美援朝既从中国的安全和利益出发,也从朝鲜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考虑,更着眼于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和平。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饱含国际情怀的正义之战,赢得了全世界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和援助。一直以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都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中国共产党既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又坚持为全人类的进步事业而奋斗。在新时代新环境新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命运和世界前途的自觉担当愈发深沉。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时,中国坚定地参与全球团结战疫,与世界各国患难与共,共克时艰。数十支医疗队、上千亿只口罩、3亿多套防护服、近10万台呼吸机驰援海外,展现出了始终不渝的大国担当。
时代呼唤精神,精神助推时代。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历史的更迭中始终熠熠生辉,激励着中华儿女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勇气,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在复兴路上只争朝夕,奋勇前行,迎接所有挑战,战胜一切困难!
关于抗美援朝史心得体会精选三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拍摄了6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作为一名公安干警,在收看的过程中,我们又一次走近重温了这段硝烟弥漫、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保和平”的精神士气让人几度哽咽落泪,更觉荡气回肠、热血沸腾,更加深刻的感受和领悟到
抗美援朝史心得体会精选 《抗美援朝》心得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