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范文慧简短 清华大学教授范文芳(七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推荐清华大学范文慧简短一
今天,带着高考成功的喜悦,带着家人朋友的祝福,你们走进美丽的清华园,成为清华园的新主人,为这座百年学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问好:清华欢迎你!借此机会,我也代表学校,向辛勤培养你们的父母和中学老师们道一句谢意: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清华大学的关心、支持与信任!
各位同学来自五湖四海,都是高中学习阶段的佼佼者,不少同学获得过各种竞赛的优胜。我还知道,你们当中有申办青奥会的形象大使,有玉树灾区英勇救人的“藏族小英雄”,还有一批具有突出特长的同学……“得天下yc而教育之”,不亦乐乎?我为清华能迎来你们这样的优秀学生而感到高兴!
为了你们的到来,学校已做好了充分准备。在这个“全球最美大学校园”里,你们将会享受到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成才支持体系,包括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近三分之一学生将在大学期间出国交流的国际培养环境,以及新生研讨课、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等一系列因材施教措施,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学校将从多个方面给予帮助,绝不会让一位勤奋而有才华的同学因为经济压力而停下追寻梦想的脚步。
同学们,清华为你们搭建了成就梦想的平台,但是梦想的彼岸还需要自己去找寻。高中时代,考入清华也许就是你们的梦想。现在,当这个梦想已经成为现实,下一站的目标在哪里?选择了清华,究竟对自己的人生意味着什么?这样的思考或许会伴随你们四年的大学生活。在此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选择清华,就是选择了一生的责任!
从建校之初的留美预备学校开始,清华人就将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毕生追求。不久前辞世的钱伟长老学长,最初是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历史系,却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抱着“科学救国”的思想毅然改学物理,最终成为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为科学与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钱老曾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正需要每一个有理想的清华学子,勇敢地承担起肩头的责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舞台上,成就自己的事业;在奉献祖国、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责任”可以引领你们成长的方向。但要真正担当得起这份责任,首先还是要“好好学习”。刚才钱颖一教授提出希望同学们具有“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我都非常赞同,期望同学们在校期间独立思考、大胆实践,积极尝试各种有兴趣、有意义的事情,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健全人格。此外,我还想强调一点,那就是“勤奋”。“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大学阶段的学习看似轻松自由,但要想真正学好、学透,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有质量的设想和批判性见解,就一定要十分地踏实勤奋。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是要在多方涉猎的基础上,在感兴趣的领域里,扎扎实实地下功夫。
品学兼优,德才兼备,是同学们不断追求的成长目标,而一个重要先决条件是要有一副健康的体魄。清华有句口号叫“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是清华独特体育传统的写照。学校将在大学四年都开设体育课,并为同学们课余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供一流的设施和条件。希望看到你们在运动场上生龙活虎、挥洒汗水,希望你们在大学期间至少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并把它长期保持下去,成为一生的爱好和习惯。
同学们,明年清华将迎来百年校庆。你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走进清华,成为了百年清华校园里最年轻的清华人。近百年来,从这座校园里走出了大批学术大师、治国之士和兴业之才,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衷心期望大家继承和发扬清华传统,勇于担当,茁壮成长,成为不负社会和时代期望的优秀清华人!
谢谢大家!
推荐清华大学范文慧简短二
尊敬的清华大学的老师:
您好!我是 ,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自荐书。
考上清华大学,成为一个清华人,是我由来已久的愿望,是自小就扎根在我心里的一颗种子。
记得九月的一天晚上,我下晚自习骑车回家,初秋的夜风吹在脸上,凉凉的。虽然已经九点多钟,但城市依然灯红酒绿,车水马龙。
在一个十字路口,我停下等绿灯。偶一抬头,发现北斗星正在天空中发出闪闪的光芒。我不禁一怔:高三了,我明年的目标,不正是进入如同北斗的清华大学么?
而如今,有幸得到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学校推荐名额的我,必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更坚定地追求理想。
自初中以来,我的阅读范围更加广泛,不论文理都有兴趣,甚至一些较专业的书籍,如语言学、中医学、铁路工程等皆有涉猎。同时,为了追求那最初的目标,我更加努力地学习,自初一上期的期末考试后,我创造了年级统考六连冠的记录,整个初中阶段,我的成绩一直稳居年级前三名。在应用物理竞赛中,也获得了本市的最好成绩。
进入竞争激烈的 高中后,我仍坚定不移地追求着似乎愈来愈近的目标。因各科成绩过于均衡,文理均位列年级前三,我曾为文理科的选择发愁,但我最终选择了自己更感兴趣的理科。从那时至今,我仍始终保持年级前三的成绩,并在物理及化学竞赛中取得一定成果。 我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小学时,我会像法布尔那样,为观察昆虫而纹丝不动,目不转睛地看上半天。初中时,我的房间一角堆满了各种磁铁、线圈、灯泡和开关,那里便 是我的电学实验角。上高中后,因学校条件限制,我和几个同学一起购买了不少化学实验器材,周末或者节假日,我们经常一起在家里做各种各样的实验——不仅有书本上的,更有我们感兴趣的小实验。当我们发现花青素是一种酸碱指示剂,看到美丽的硫酸铜晶体逐渐长大,或是揭穿某些人利用化学反应蒙人的骗局后,我们都会兴奋不已。
正因为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对动手实践的兴趣,我希望在大学中选择理工类专业,尤其是 等学科。成为这其中某些领域的佼佼者,将是我进入大学后更远大的目标。
我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游泳、旅游与画画都是我的最爱。我很小时就表现出良好的绘画天赋,幼儿园时作品即获得过全国银奖,之后又学习过国画、素描、水粉等画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总能从旅途中的点点滴滴收获书中少有的知识,得到难得的经验与教训。 现在,我站在清华大学的门口,仰望着这座寄托着我梦想的神圣殿堂,我只盼望学校能给我一次机会,让我走进来,继续在这里成长。
仰望星空,北斗星依然在天空中闪耀,放眼未来,我更应脚踏实地,继续追逐那越来越近的目标。我想就用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形容我此刻的心情,也算是为此自荐作结。
此致
敬礼
推荐清华大学范文慧简短三
大家都知道,清华大学是一所著名大学,如果我要问你,清华大学的历
史,你应该就说不出来了吧。那好,我现在就告诉你。 1920xx年,农历六月初四,成立游美学务处,总办周自齐。
1920xx年,农历四月初一,清华学堂开学。 清华大学的创建时期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20xx年,当时是由美国“退还”
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20xx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0xx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国学研究院。1920xx年更名为
“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盛极一时。 清华大学的发展时期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
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陈寅恪、赵元任等为代表的清华学者, 清华大学 校园风景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派”,
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
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谓光耀西山。 在自然科学方面,清华培养的人才同样是群星璀璨,他们中有竺可桢、段学复、在1999年被授
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0位功勋中,有9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xx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
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0%为清华大学校友。 在清华的天空中,有太多我们引以为豪的学术大师、兴业之士和治国之才。抗日战争爆发后,清
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清华校长梅贻琦任联大校务委员会主席,
实际主持校务。在战火纷飞、物质条件
极度匮乏的岁月里,师生休戚与共、艰苦办学,联大也以名师云集、水平高、学风好而蜚声海外,
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国立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在震撼全国的一二·九运动中,
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中,一代代清华仁人志士在探求救国道路、传播先进思想、争取民
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成为后世的楷模。 1949年后,校长梅贻琦等人随国民政府迁往中国台湾。清
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华大学”
1955年,梅贻琦在新竹主持国立清华大学“在台复校”,沿用原校名。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两校
往日渐频繁,“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20xx年,两岸清华大学还将共同举办“百年校庆”的相关活
动。 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仿照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清华的1934年6月,清华的院
研究所、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农学院、航空等院系被迫割离母校而划归北京大学等校,同时吸收
内其他高校的工科院系,使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这一
法现为多数校友及学术界、教育界强烈否定。1952年11月蒋南翔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积极探索符合中国
国情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道路,
在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绩卓著。他提出“争取健康地为祖国工
作五
十年”口号,激励清华人至今。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校名。 从1953年起率先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让优秀学生党员“双肩挑”(专业学习和政治工作),延续
至今。
当时的清华被称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同年,清华着手进行“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
的教学改革,按计划培养技术人才,从学分制转为学年制,学制延长,建立教学大纲,翻译大量苏联
教材,
加强基础课,聘请苏联专家讲学。1955年后,增设实验核物理、放射性稀有元素工艺
学等新技术专业。1958年后,开展教育领域“大跃进”。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勤工俭学、教
支援农业,清华师生承担了密云水库、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实践工作。
1978年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清华逐步复建了理科、经济、管理、人文、社会
学等各学科,恢复了综合性大学的布局,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高校院系调整前后,清华大学院系的变化目前,清华大学设有建筑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
工程
学院、航天航空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地球科学学院(筹)、
人文
社会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美
术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等,以及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20xx年9月28日成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同时撤销
该建制)、生物信息与系统生物学、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等院系。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具有理、
工、
文、法、医学、经济、管理、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
学。 水清木华,钟灵毓秀,清华园散发着独特的精神魅力。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
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
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大事年表 1920xx年 游美学务处在北京设立,清华园校舍开始兴建,招考第一
批庚款直接留 美生,录取梅贻琦等 1920xx年 招考第二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录取竺可桢、赵元任等 1920xx年清华学堂成立 1920xx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0xx年设立大学部 开办国学研究院 1920xx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1920xx年设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 1920xx年 留美预备部结束,国学研究院停办,大学部第一届本科生毕业
1930年 设立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研究院,全面招收各科研究生 1931年 梅贻琦任校长 1932年设工学院 1933年开始招考留美公费生; 设心理、社会、地理三个研究所
1934年 在江西南昌设立航空研究所,
在湖南长沙成立无线电研究所 1935年 因不满日军于冀东成立伪政权,由清华学生为主要领导
“一二·九”爱国运动爆发 1937年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在清华园复员开学 1949年 梅贻琦校长出走美国设农学院 1952年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1958年 增设工程物理、工程力学系,恢复化学工程系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失去正常教学及科研秩序 1970年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 1984年设立研究生院成立经济管理学院 1985年复建理学院建立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 1993年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4年成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996年成立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复建法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xx年成立土木水利学院成立公共管理学院 20xx年成立医学院 20xx年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20xx年401医院和402医院并入清华大学成为附属医院(华信医院和玉泉医院) 20xx年成立航天航空学院 20xx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20xx年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20xx年成立生命科学学院 20xx年成立环境学院,在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现在,大家对清华大学有什么了解了么?
推荐清华大学范文慧简短四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很荣幸和全体师生员工一起,欢迎你们加入清华大学——期待你们用蓬勃朝气,激荡水木清华的人文日新;见证你们以青春梦想,砥砺百年学府的自强不息。
和去年一样,我在给新生的邀请信中希望大家独自来报到。昨天上午,我在迎新现场,看到很多同学都是自己带着行李来的。新疆的再木然·乌斯曼同学一个人坐了40多个小时的
清华大学范文慧简短 清华大学教授范文芳(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