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工作简报简短 消防安全工作简报简短精辟(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消防安全工作简报简短一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消防安全,从我做起》。
为增强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使“119”更加深入人心,公安部于1992年发起,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消防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进步,现代化的设施越来越多,我们每天都要与火、电接触。近年来,火灾在校园内时有发生,吞噬了大量的财产和无数的生命。血淋淋的数字和惨痛的代价,给我们敲响了安全防范的警钟,警醒我们火灾是威胁日常学习、生活安全的重要因素。身处人员密集地方的我们,应在脑海中长期鸣响“119”警铃,提高防火意识和技能。
为杜绝火灾事故在我们周围发生,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1、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以及汽油、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校园。
2、自觉爱护校园内的各种消防设施。如走廊通道的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是扑救火灾的重要工具,必须处于“常备不懈”的状态。一有火灾,马上能够投入使用。因此,我们平时不要随意玩弄、挪用消防器材,或将其改变用途。如果发现损坏消防设备的行为,应立即上前制止或报告老师。
3、不在校园内玩火、吸烟。
精选消防安全工作简报简短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xx班的xxx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冬季消防安全。
江西上饶市信州区鑫源大厦地下一层的一个体仓库发生火灾,过火面积4202.9平方米,并造成建筑物局部坍塌,使27户居民、41家个体工商户受灾,直接财产损失达566.5万元。寒冬将至,随着气温的骤降与日渐干燥,越来越多的突发事件进入人们的视线,吞噬希尔你的生命。上天对每个嗯都是公平的,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并不如来年重新生长的绿草一般,为此,我们只有提高自己的消防安全意识,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才能使自己的生命如同冬季的雪花,一般坚毅,美丽。
火与电是人类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它们带来了人类的文明与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它们却也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我向同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爱护教学楼以及宿舍楼的消防设施,对校园内的各种电器开关,电源线,消防栓,灭火器等加以保护,切勿破坏。
二、生活用火仔细小心,在火源附近不放置任何可燃易燃物,发现煤气泄漏之时迅速关闭阀门,同时打开窗户便于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以及使用明火,避免引起爆炸
三、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四、日常生活之中,若遇到火灾,应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报警,有浓烟产生之时,应使用湿润的衣物或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现场,不可慌张至手忙脚乱。
五、在进入公共场合之时,要了解和熟悉所进入的公共场合的环境,留心安全出口的位置,以便在发生意外之时及时逃离。
安全是相对的,同时,危险也是永存的,而我们能做的,是预防那些可能发生的意外与事故,希望全校师生时时刻刻绷紧一根弦——生命至高无上。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精选消防安全工作简报简短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消防安全,人人有责”。其实大多数人都没有亲身经历过火灾,也没有人愿意经历这种事情。
过几天就是11月9日也是“世界消防日”了,11月9日的所组成的数字恰好与火警电话号码119相同,而这个季节,正值风干物燥,火灾多发的季节,为了增强我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我国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的“消防宣传日”。
我们小学生由于好奇心重、活泼好动,做事不分轻重,极易忽视身边安全问题发生意外。
消防最关键的是早期的“防”,遇到火灾后首先考虑是“逃”,我们小学生要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报火警119,让消防员来“降妖除魔”。
家中一些易燃易爆物品如:煤气、油漆、香水、摩丝、消毒酒精等,还有大功率电器如空调、冰箱、电风扇等,小功率电器手机、充电宝、电吹风等,这些物品引起火灾的新闻很多,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使用好!
1、大人不在家里时,同学们在家不玩火柴、打火机等引火物。
2、出行往返坚决不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1、火灾已经发生了要快逃,怎么快呢,书包没拿就要逃!
2、逃生的时候怎么跑,要用你100米冲刺的速度跑!跑离了火灾现场马上想办法联系家人。
3、火灾现场被烧死的少,被呛死的多,可以用湿毛巾捂口鼻匍匐前进,但你不能太死板,别人都跑步就你匍匐,被踩死的可能性更大。
4、丝袜非常可怕,被烧了会和表皮紧紧粘连,只能把皮肉全部割了扔掉,火灾时女生记得第一时间脱丝袜;如果衣服着火,应赶紧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这招就是江湖传闻的“驴打滚”。
5、公交车上有救生锤,用它敲玻璃可以逃生,你得先敲玻璃的四个边角。
6、楼梯里起火叫烟囱效应,人是不可能从起火的楼梯里活着逃出来的,圣诞老人除外哦。
7、楼梯起火了,电梯不能坐。那受困的人从楼上怎么下来?用消防水带,那东西很结实,把我们一个班的同学挂上去都没问题。但如果它被锋利的东西割过那就悲催了。所以消防设施我们要保护好!
祝大家一生平安!谢谢大家!
精选消防安全工作简报简短四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们演讲的主题是“为所有人救火,共享和平”。
本周五,11月9日,是“全国消防宣传日”。11月9日和火警电话119一模一样,而且在这一天左右,是空气干燥,火灾频发的季节。为了增强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自1992年起,每年的11月9日被指定为全国“消防宣传日”。本周是“消防宣传周”。
在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比如冬天做饭做饭取暖。但是火在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的同时,也吞噬了无数生命,留下了许多伤痕。所以未成年人是消防宣传的主要对象之一。
消防安全知识的缺乏,消防安全意识的淡薄,总能让我们看到和听到血腥场面的教训。看这些夺去无数生命的火灾事故,哪一个不是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的结果?学校是人员高度集中的地方,要在心中敲响消防安全警钟,提高防火意识和技能。要从自己做起,学习生活细节,注意消防安全,预防火灾事故。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提一些建议:
1.进入校园时不得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及相关易燃易爆物品。
2、自觉爱护校园内的各种消防设施。比如教室走廊的消防栓和灭火器。消防设施是灭火的重要工具,必须处于“时刻待命”的状态。一旦发生火灾,可以立即投入使用。如果发现消防设备损坏,立即停止或向老师报告。
3、教室和宿舍做到人来人往。放学后,老师应该以身作则,切断办公室饮水机和教室投影仪的电源。
4、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5、火小的时候,
首先,拿水或灭火器灭火。如果火势失控,学生应在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同时明确火灾发生地点、火灾对象、火灾情况和报警人姓名的详细地址。并立即转移到安全区。
我们学校每年都有消防疏散演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消防知识。但也有同学把疏散演习当游戏,不把它当回事。这是极其错误的,是在玩弄自己的生命。
学校为每个班级都设置了疏散路线,并张贴在教学楼两侧一楼和二楼的楼梯间。这是为了让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走自己的路,而不拥挤。最重要的是确保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在紧急疏散的情况下能够尽快逃到安全的地方。
根据学校的安排,这次演讲结束后,我们将进行今年的火灾紧急疏散演习。希望所有同学认真对待。在老师的组织下,他们会悄无声息的迅速撤离到田径场的指定位置。为了保证演练效果,安全部门会放烟。所有班级必须等到警报声响起后才能开始疏散,不得提前行动。学生按规定路线撤离,做个猫腰。
标准逃生动作,用毛巾捂住嘴,撤离到田径场。
每个年龄组到达后的位置是:
小学面对讲台右手边的前排,一年级面对讲台右手边的后排,三年级面对讲台左手边的前排,二年级面对讲台左手边的后排。班级顺序以各年级的安排为准。如果每个等级没有排列,通常以每个等级的组装顺序为准。
消防知识很复杂。不过,以上基础知识和基本逃生技能都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此外,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因为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期,没有成年人的思维和体力,普遍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和经验。在紧急情况下,他们往往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伤亡。如果遇到威胁自己的火灾,最重要的是脱离危险,尽快离开火场。这样既能保证自身安全,又能为成年人灭火提供方便,让他们专心灭火。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自己的安全也有助于灭火。
老师和学生,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是更好的生活和优异成绩的前提。“人人参与消防,共享安全生活”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让我们携起手来,更加关心生命,更加关注安全,共同努力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宁与幸福。在大家的努力下,我相信和平永远伴随着每一位老师和学生。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
精选消防安全工作简报简短五
一、配电房内工作人员,必须取得特殊工种消防安全合格证书,掌握本工种防火安全知识,懂得“三懂三会”内容,自觉遵守配电房管理工作制度。
二、配电房应按需要配备足够的防火安全器材,并定期检查,确保其完整好用,发现火情应立即报警并及时组织扑救。
三、配电房内各种电器、线路安装必须符合电器安装规范,不准随意私拉乱接电线。
四、配电房内禁止任何明火作业,禁止使用任何家用电器,严禁吸烟。
五、配电房内闲人免进,严格执行全天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
六、保持室内清洁整齐,严禁存放各种易燃物品。
七、经常检查、清洁各种电器设备,使其保持完好运行状态,发现异状。必须修复后方能使用。
八、对违反上述规定者,将依照公司有关规定,给予处罚,违法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消防安全工作简报简短 消防安全工作简报简短精辟(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