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起源心得体会简短 植物起源心得体会简短一句话(9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植物起源心得体会简短一
当我们的科技发展到终端,汽车可以在天空上飞翔,人们不用穿航天服就可以去太空旅行。但你想过未来的农作物会怎样生长吗?
70年后,地球上的森林变成一座座高楼大厦。因为土壤中的营养都被人类提取出来去做各种科学实验,导致很多植物绝种。这是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恐慌之中,一位科学家挺身而出,为了拯救人类,也为了拯救所有生命,他日夜不停的工作着。终于,在一天夜里他发明了一种可以自行生长的植物,并取名克隆植物。但科学家们想让克隆植物的种类丰富一些,很快,克隆植物就替代了谷子、小麦等多种农作物。
克隆植物可以自己生长,不需要人照顾。样子也很奇怪,它没有叶子,叶柄处只有一个球状花苞,用来储存营养。克隆植物没有花粉,因为所有营养都用来直接生产果实,没有多余出来的营养再给花制造花粉。
克隆植物栽种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买各种植物的营养液就可以供植物自行生长。如果植物生产的果实太多,无法储存时,人们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控制产量。
克隆植物的出现节省了人力、物力、时间,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虽然克隆植物给人们带来这么多便利,但如果克隆植物过度生长就会吞噬地球,那我们的能源从哪里来呢?人类又该如何生存?
人类如果滥用科技,必定会打破生态平衡,科技的高速发展带给人们便捷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灾难。
2022植物起源心得体会简短二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读准字音、掌握字形、了解字意。会写“娃、洼、纷”等10个生字。
2.通过读这首诗,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追求知识的欲望。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
难点:体会植物妈妈的办法之“妙”,读出趣味并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生字卡片、课前板书词语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目标:
1.这首诗的内容,对少年儿童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不能讲得过多,面面俱到,应该抓住重点给学生创设学习的空间,结合课文谈出自己的认识,明白道理就可以了。
2.结合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去观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让学生分别去理解,去体会。带着问题去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3.这篇课文很适合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语气:“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如果学生读书时有困难,教师可以亲自做好示范工作,也可以与班中朗读能力强的学生密切配合,使学生们感受到朗读艺术的感染力。
教学过程:
课时目标:1、学习“蒲 苍 纷 洼 娃 啪 炸 识 降 察蹦”,会写“娃 洼 纷 经 如 好”。
2、积累词语。
3、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洼——娃”“降、察、蹦”等几个字抓课文生字词,着重指导书写“绞丝旁”和“女字旁”的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旅行”就是“播种”的意思。
一.引入课题:
1.学习第一段,引入课题
(1)谈话引入,引出第一段。“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
(2)学习第一段:我觉得这段话很有意思,可是有些词语我却读不大懂,你们呢?
生指出“四海为家 、 旅行”两个词,请同学帮忙说一说词语的意思,老师加以补充说明。我觉得课堂里还是以培养孩子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为重,不能多讲,再难的词语老师都能解释,但是老师自问自答,孩子学习的机会就没有了。
自己去读一读吧!有什么问题吗?
与学生共同讨论、理解“四海为家、旅行”并学会生字“旅”。
指导朗读第一小节。(疑问)
(3)揭示课题:是啊!植物没有脚,也没有翅膀,他们该怎么告别妈妈,去寻找自己的家呢?诶,植物妈妈可聪明了!她们有自己的办法,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板书:植物妈妈有办法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想办法记一记,标出小节序号,读好了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妈的好办法?
2.校对小节,交流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妈的好办法?
板书:蒲公英 苍耳 豌豆
教学生字:蒲 苍 这是两个生字,你记住了吗?能和大家说说你的好办法吗?
3.检查读课文。
(1)指名读:你喜欢哪个小节,能来读一读吗?
(2)同桌互读:把你喜欢的小节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4.分层学习余下的生字词
(1)课件出示:娃娃 纷纷 山洼 啪的一声 炸开 知识
这些生字词你能读吗?自己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吗?(形声字、左右结构等)
(2)出示:降落伞 观察 蹦着跳着
刚才的字都比较简单,这几个字可有点难度,你会吗?
(3)巩固练习:
5.再读课文
学习了生字,再去读读课文,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
三、课堂练习。
1、巧读词语。听读:例如,说植物的种子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安家----四海为家。
四海为家 纷纷出发
蹦着跳着 仔细观察
2、扩展说叠字词语
上上下下 来来往往 急急忙忙 认认真真 欢欢喜喜
许许多多 进进出出 高高兴兴 花花绿绿 快快乐乐
四.书写指导:娃 洼 纷 经 如 好(适当调控)
板书设计:
3、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苍耳
豌豆
课时目标:1、巩固生字
2、产生朗读的兴趣,体会植物妈妈的办法之妙。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模仿写话。
教学难点:体会植物妈妈的办法之“妙”,了解什么是“仔细观察”。
一、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位的植物妈妈的办法?(蒲公英 苍耳 豌豆)
2、这几位植物妈妈都有哪些好办法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精读课文,理解重点
1、自由读课文,想想她们都有哪些好办法?
2、你认为哪位妈妈最聪明,她的办法好在哪里?(小组自由讨论)
3、交流反馈:学习第二节
①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的?(从书中找出句子,读一读)
②孩子们是怎样离开妈妈的呢?
(蒲公英纷纷飘走)
a、理解:纷纷出发
b、用“纷纷”说话。
③指导朗读。
4、学习第三节。
①小组讨论反馈:认为苍耳妈妈最聪明,说明理由,看苍耳图片,想想:它可以凭什么传播种子?
②理解词语“挂住”(换词:粘住)
③指导朗读。
5、学习第四节
①学生自由述说豆荚炸开的情形,结合课文句子读讲。
②指导朗读。
b、学习第五节。
①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有许许多多,大自然里的许多知识,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得到,不细心就学不到知识。
四、延伸课外,拓展知识
1、通过观察,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妈妈用些什么办法传播种子?
2、课外资料:介绍莲子、石榴、风滚、椰子树果实的传播方法。
1、 大自然许许多多植物用不同的方式传播种子,请同学们自己查资料或向别人请教,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五、课堂练笔
( )妈妈( ),
她( )孩子( ),
只要( ),
孩子们就( )。
板书设计:
3、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降落伞 乘风
苍耳 带刺的铠甲 挂在
豌豆 晒太阳 炸开
作业设计:
1、回家考考爸爸妈妈,植物去旅行靠得什么办法。
2、积累ab aabb词语。
2022植物起源心得体会简短三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将游览闻名遐迩、风光绚丽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就是首批4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地处距景洪70公里处的勐腊县勐仑镇,故又称为勐仑植物园。植物园就坐落在具有“亚洲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湄公河支流椤梭江的葫芦形岛上。该园于1959年1月1日在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领导下创建。整个小岛占地面积900公顷,就是我国面积最大、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植物园。园内有35个独具科学内涵的专类园区,有引自国内外的一万多种热带植物,在这里有会开花的铁树、会跳舞的草、独树成林和空中花园等热带雨林奇观,我们将在这里了解到无比丰富的植物学知识。
我们游览的第一站就是国树国花园。大家都知道,全球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树国花,这不仅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观和价值观,也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国树国花园共占地20亩,引种栽培热带植物165种。 国树国花园建于1999年,该园在设计上以世界六大洲所拥有的国树国花来规划,分为6个收集区,并以道路作为各区的分界线。园内共收集保存有66个国家的55种国树国花。例如老挝国花——鸡蛋花、马达加斯加国花——凤凰花、比利时国花——杜鹃花等。
游览完国树国花园,我们来到的就是名人
植物起源心得体会简短 植物起源心得体会简短一句话(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