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园区调研心得体会如何写 参观产业园区心得体会(四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园区调研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2015年,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省厅“落实年”、市局“三个国土”、县委县政府“两个年”建设等活动为中心,对照年度目标任务,转作风、抓落实、见成效,上下同心,攻坚克难,各项工作进展有序,目标任务完成良好,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要素保障。现将2015年工作汇报如下:

强化对接,重点服务推项目。开展局领导班子联系服务重点工程项目活动,每位局班子成员联系2—3个重点工程项目,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实地走访,不定期研究分析项目推进情况,对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综合协调,研究对策措施,强力助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通过快速组件、快速报批保障项目推进。截止目前,完成计划项目报批12批次,涉及156个地块,面积1396亩,完成农整项目申报7个,面积854亩;杭(州)长(兴)高速公路天子湖互通工程单独选址项目、商合杭高铁先行用地等项目都已顺利上报。加强预审,强化征地推项目。全年共完成用地预审项目16个,总面积3747亩;通过完善征地政策、规范征地程序、制定征地工作方案,创新突破,保障了“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商合杭高铁、清水入湖”等重点工程项目征地工作。优化结构,加快供地推项目。积极优化供地结构,优先养老、文化、医疗、旅游、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和工业用地,严格调控房地产用地,适度调节商服用地,加快项目供地,全年共完成土地供应3539亩,全力支持我县经济社会建设。

全面完成规划调整。在2014年县级和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成功获批的基

1 础上,全省率先完成所有乡镇、街道土地规划调整完善审批工作,共计为全县争取新增规划用地空间5万亩,为今后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的空间保障。加大用地指标争取。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国土部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抢先一步,,按照“保重点、保发展”的要求,加大产业项目包装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新增计划,在全省各地新增用地指标大幅削减的情况下,我县指标争取逆势增长,截止目前,已取得各类用地指标3121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000亩)的156%。深入挖潜存量资源。坚持眼睛向下,挖掘存量资源,以存量撬动增量,破解要素制约。收储、提升土地1020亩。通过做大指标增量,深挖土地存量,突破用地指标瓶颈,精准保障了上影集团、港中旅、中国物流、华丰纸业等一大批浙商回归、省重大产业项目的用地需求。

面对日益突出的用地供需矛盾,攻坚破难,积极引导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政策引导促转型。出台了《安吉县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意见》,对我县土地要素市场配置做了推行工业用地弹性年限出让、完善项目用地差别化地价政策等六个方面的调整和完善,推动我县经济转型升级。全省率先出台“住改商”新政,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百日攻坚清存量。全面开展了“节约集约模范县复核”和“工业用地大调查”工作,强势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土地处置“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全面查清全县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低效土地情况,加大处置力度,加快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切实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全年完成消化批而未供2470亩,完成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546亩,完成三宗闲置土地处置工作。低效开发换空间。制定完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实施细则》,结合“三改一拆”加快“腾笼换鸟”,实施“空间换地”,鼓励项目“向天要地”、“向密度要地”、“向强度要地”,拓展用地空间,截止目 2 前,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862亩,进一步优化了城镇用地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健全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县、乡、村层层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书,全面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全市率先出台《基本农田保护激励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激励资金达1928万元,进一步调动村级组织保护耕地积极性。全面推进“8.12”土地整治。截止目前,完成农整项目新立项854亩,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6.7%,农整复垦新增1044亩,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4.4%;垦造耕地补助标准提至全市最高,全年土地开发竣工验收水田2070亩、旱地1401亩,完成年度垦造耕地任务(1800亩)的193%;截止目前,已实施表土剥离项目37个,剥离面积2511.68亩,剥离优质表土约47余万方,共发放资金约3000余万元。剥离的表土全部用于土地整治项目和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累计用于复垦造地近2000多亩;经过五年建设,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1.04万亩,提前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加大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结合规划调整完善,将我县38万亩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质量优良、土壤清洁、适合规模经营和现代化耕作的优质耕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设立永久保护标志,及时落实到村,上图入库、上网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优化永久基本农田结构和布局,确保我县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稳定、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全面普查,摸清底数。围绕“建设山上浙江,发展生态经济”的战略,按照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严守耕地红线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立足全县土地资源禀赋和优势,开展了低丘缓坡地“坡地村镇”开发建设试点工作。按照“定量、定位、定性”三定原则,通过全面普查,初步确定安吉今后3年“坡地村镇”试

3 点项目291个、总区块416个、总规模为380.05公顷,项目类型主要集中为特色风情小镇建设、旅游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等。争取试点,落实项目。我县成功列入全省首批“坡地村镇”建设用地试点县,港中旅club med 度假酒店项目正式纳入全省首批“坡地村镇”建设用地试点项目名单,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50亩。加快建设,探索新路。通过方案编制、专家会审、机制保障,目前各试点项目正按照建设方案有序推进中,通过“坡地村镇”建设用地试点工作,建设一批“房在林中、园在山中”的山、水、林、田、城为一体的生态型村镇和产业园区,探索一条“保护与保障并举”的土地利用管理新路子。

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认真贯彻落实湖委办〔2015〕29号文件精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机制的若干意见》(安委办发〔2015〕74号文件),落实乡镇党委、政府国土资源保护和监管的责任主体。在全省“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三改一拆” 等专项整治工作中,紧密配合各乡镇(开发区)、街道,发挥执法监察作用,助力区域环境整治。执法监察进一步强化。全面启用“移动快图”安卓app,首批19个“移动快图”移动终端已下发放到全县15基层国土所(分局),进一步提高日常执法工作的准度和精度,为执法监察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裁执分离”进一步推进。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机制的若干意见》(安委办发〔2015〕74号)要求,纵深推进我县非诉行政案件“裁执分离”工作机制。 “裁执分离”机制的顺利运行依法保障了行政强制执行效率,从制度上解决长期以来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难、审理难、执行难的问题。同时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实现全县187个行政村执法巡查全覆盖,做到“发现在萌芽,解决在初始”,助推“无违建县”创建。全年累计出动巡查2426次,共计6838人次,发现新发生违法用地186宗,查处违

4 法案件53宗,总面积378.44亩,耕地236亩,收缴罚没款264.51万元,对县域内违法用地行为进一步起到震慑作用,规范土地市场秩序,严格保护资源。

集中精力开展了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工作。建立了以村为单位的农村宅基地分类清册和村庄地籍图,完成登记发证数87276宗,宅基地发证做到应发尽发,完成应发数100%。并且培养了一批土地登记专业人才,锻炼了土地登记队伍。深入实施“无房户、危房户、困难户”专项化解行动。县政府专门下发文件布置开展了以行政村为单元的宅基地专项调查,重点建立了村级无房户、危房户用地台账,各乡镇分年度制定了化解方案,全年共审批农民建房4894户,其中无房户184户,危房户358户。完善了宅基地管理办法。结合户籍制度改革,提请县政府完善出台了《安吉县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安政发[2015]27号)文件,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宅基地审批权限以县政府委托的方式下放乡镇,大大方便基层群众。

落实接访,源头化解。切实落实领导干部定期和县信访局联合接访工作.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改进信访工作方法,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深入基层一线研究解决涉土信访问题,把信访稳定工作的重心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畅通渠道,快捷受理。以“12345”阳光热线、县长信箱、政府服务网等网上互动为平台,畅通渠道,加大信访受理,实现了让“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同时实现了信访事项的“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定人定岗,妥善处理。坚持“定人定岗”和“每信必复”、“快速办理”、“审慎答复”等原则,做到快捷处理,及时调查、准时答复,认真对待和妥善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维护群众权益。2015年1-10月我局信访排名靠后,连续十个月积分未排进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前十或前三,是历年来排名最好的一

5 年;截止目前,我局共受理各类国土资源信访65(不含重复件26件)件,较去年同期信访总量84件相比下降22.61%。为县委县政府“平安县创建”拿金鼎打下坚实基础。

制定防治方案。下发了《2015年度安吉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对全县131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进行了更新和建库,完善三级监测网络,明确县、乡、村各级监测责任人;落实了避灾安置场所和救护单位责任人;完成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警)信息系统建设;在全县隐患点竖立避险警示牌和指示牌133 块,落实避实场所 131处。注重防灾宣传。全年发放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265 份,印发宣传资料 1000余册,多次在安吉新闻报上开辟地质灾害防治专栏,全方位、多层次、大角度的传播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全面提升我县防灾救灾能力,全年无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加大搬迁治理。全年完成地质灾害治理20户、搬迁17户,超额完成市、县下达的治理搬迁任务。

地籍数据库规范化。围绕省厅提出的数据要真、权属要准、技术支撑要强的工作目标,切实开展数据库清理工作,将档案与数据库一一进行核对,实现管理规范化。宗地图形入库常态化。抓好宗地图形入库工作,在登记过程中只要涉及到宗地界址变动变动的,都要求进行测绘和入库,实现了图形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入库常态化。目标管理信息化。对没有用地信息的历史档案进行补录,对有属性信息没有图形信息的数据进行补测,对实地已经变化而系统未调整的数据及时更正,努力实现用地管理信息的全面性和现势性,使我县所有的土使用权证都将建立图形信息,真正实现“图属一致”、“以图管地”的工作目标。

成功列入全省首批“坡地村镇”、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两规合一”试点

6 县,我县天子湖镇南北庄村被正式纳入“两规合一”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首批试点单位,试点规划的开展将切实发挥规划的空间布局、统筹引领和监督管理的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被省厅确定的两个省级多规融合试点之一,目前成果编制全面启动;在全省率先探索“基本农田保护激励管理办法”,成立专项资金,实行“村账乡管”,激励资金达到1928万元。资金发放与“两违”遏控、“无违建村”创建等直接挂钩,助推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全省率先正式施行“临时改变房屋用途管理暂行办法”,有效释放存量土地资源,为我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添砖加瓦;全市首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警)系统在我县建成投入使用。该系统的开发,实现由原来的片区预警向雨量点覆盖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预警转变,真正实现了实现点对点预警,使全县地质灾害预警工作更科学、更及时。我县“一张图”信息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3月31日在台州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推进大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地质遗迹重大发现。在杭垓镇发现的“赫南特阶下扬子区标准剖面”为全

园区调研心得体会如何写 参观产业园区心得体会(四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优质...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